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通过实验测定了不同温度压力下含CO2超稠油的粘度和不同含水率体系中的溶解度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超稠油溶解CO2后,体积会膨胀增大,原油粘度降低;CO2在超稠油中的溶解度随压力增加而增加,随温度升高而降低;CO2在油水系统油中所溶解的比例随温度升高而减小,随压力升高而减小,随含水增加而下降;CO2在稠油中的溶解有利于...  相似文献   

2.
通过实验测定了不同温度压力下含CO2超稠油的粘度和不同含水率体系中的溶解度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超稠油溶解CO2后,体积会膨胀增大,原油粘度降低;CO2在超稠油中的溶解度随压力增加而增加,随温度升高而降低;CO2在油水系统油中所溶解的比例随温度升高而减小,随压力升高而减小,随含水增加而下降;CO2在稠油中的溶解有利于提高超稠油采收率,且CO2溶解得越多越有利。  相似文献   

3.
己二酸的结晶热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激光监测装置,采用合成法测定了己二酸在水、环己酮、环己醇、环己酮与环己醇混合溶剂(n(环己酮)∶n(环己醇)分别为1∶1,3∶7,7∶3)中的溶解度和超溶解度。己二酸在上述溶剂中的溶解度均随溶液温度升高而增大。己二酸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当溶液温度由28℃左右升至78℃左右时,其溶解度可增大20倍。己二酸在环己酮、环己醇、环己酮与环己醇混合溶剂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小,当溶液温度由28℃左右升至78℃左右时,其溶解度可增大4~10倍。用三次多项式关联己二酸溶解度与溶液温度的关系,溶解度的计算值与实验值最大相对误差为3.33%。己二酸在6种溶剂中的结晶介稳区宽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降低搅拌转速可使结晶介稳区宽度增大。己二酸在水中的结晶介稳区宽度最小,平均为5.72℃;在环己酮中的结晶介稳区宽度较大,平均可达14.90℃。  相似文献   

4.
 测定了苯酚在压力8.5~16.0MPa、温度373.15~398.15K范围内超临界CO2中的溶解度。结果表明,苯酚溶解度随压力的增加而增大;温度对溶解度的影响要相对复杂,当压力低于转变压力11.0MPa时,溶解度随温度的增加而减小,当压力高于11.0MPa时,溶解度随温度的增加而增加。分别用Peng-Robinson状态方程和Chrastil密度型模型关联了溶解度数据,平均绝对偏差分别为9.25%和6.33%,两者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5.
硫酸钙在盐酸和氯化钠水溶液中的溶解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实验测定了不同温度下硫酸钙在浓度0-34.48%的盐酸和浓度0-30.82%的氯化钠水溶液中的溶解度并讨论了溶解度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6.
在60~135℃,0~10MPa范围内测定了甲烷-乙烷,甲烷-丙烷混合气体在新疆风城特稠油中的溶解度及溶解气体后稠油的粘度和密度,结果表明,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随压力的升高而增大;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溶解度从大小到的顺序为:丙烷〉乙烷〉甲烷,对于一种二元混合气体,其溶解度介于两种纯气体溶解度之间;气体的溶解使稠油的粘度大大降低;对于不同的气体;使稠油粘度降低幅度从大到小的顺序与溶解度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70—200℃、0—100atm 范围内测定了 CH_4 在克拉玛依九区稠油中的溶解度及该气体所饱和稠油的粘度、密度。结果表明,甲烷气体在稠油中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压力增加而增大;甲烷气体所饱和稠油的粘度随温度升高、压力增加(溶解度增大)而减小;甲烷饱和稠油的密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但与压力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8.
硫酸钙在盐酸的氯化钠水溶液中的溶解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尹忠  赵晓东 《油田化学》1994,11(4):345-347
实验测定了不同温度下硫酸钙在浓度0-34.48%的盐酸和浓度0-30.82%的氯化钠水溶液中的溶解度并讨论了溶解度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9.
聚合物溶液粘弹性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通过理论与动态剪切实验研究,从聚合物分子结构及分子运动论的角度具体分析了聚合物溶液粘弹性在不同相对分子质量、浓度、矿化度、频率及温度等影响因素下的对比关系。从而得出:聚合物溶液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大,浓度越高,矿化度越低,动态曲线中相应的储存模量与损耗模量也增加;粘弹性随频率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随温度的增大而缓慢减小;聚合物溶液粘度很高时,弹性比粘性大很多,高弹性聚合物溶液能提高驱油效率。  相似文献   

10.
气体在离子液体中的溶解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系统地介绍了气体如CO2、CO、O2、H2、SO2、N2以及低级烷烃和烯烃在不同离子液体中的溶解性能以及测量溶解度的方法,总结了气体在不同离子液体中溶解性能的一般规律。不同气体在离子液体中的溶解度差别很大。认为低压下H2和N2除外,其他气体在离子液体中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随压力的升高而增大。气体在离子液体中的溶解度还与离子液体的极性有关,一般随离子液体的极性增大,气体的溶解度相应减少。离子液体中的阴离子对气体的溶解度影响较大,而阳离子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1.
The effect of H2O on the catalytic combustion of CH4 on Pt was investigated experimentally and numerically. The ignition temperature obtained by measuring the exit temperature of the H2O/CH4/Air mixtures flow through Pt coated honeycomb channels showed that the ignition temperature was related to the CH4 and H2O mole fraction. The numerical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dsorption of H2O blocked CH4 oxidation, leading to the increase of the ignition temperature and the reforming reaction did not occur with C/O ratio less than 0.43. However, with C/O ratio increasing, H2O could produce catalytic reforming reaction with CH4, and H2 produced in the reaction could increase the conversion of CH4. This study is helpful to provide some useful information for the design of the micro-combustor.  相似文献   

12.
重质油加氢裂化反应动力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依据大量文献资料,介绍了重质油加氢裂化反应动力学的研究现状,对各种动力学模型的优缺点进行了评价,指出了催化裂化和加氢裂化反应动力学的相似性和进一步深化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14.
王鹏  张宽德  谢惊春 《润滑油》2012,27(4):16-19
文章综述了油品对微点蚀现象的影响因素。相关文献及研究结果表明:为使油品具有较强的抗微点蚀性能,应选用合成油作为基础油。其中聚醚合成油(PAG)综合性能优良,可有效抑制微点蚀。此外,极压抗磨剂对油品微点蚀现象的影响较为复杂,这取决于其种类和含量。而摩擦改进剂可降低相互运动表面间摩擦系数,从而抑制微点蚀生产。同时油品的抗泡性、抗乳化性、高温稳定性,氧化安定性及清洁度等也对微点蚀现象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介绍了丙烯罐222-T-04内壁的腐蚀过程,并从罐体材质、腐蚀产物、腐蚀产物溶液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结果表明腐蚀主要是水中溶解氧的腐蚀导致,原料中氧含量超标是腐蚀发生的主要原因;此外腐蚀产物中Na+含量较高,是液化气在碱洗过程中碱液夹带到原料中所致,碱的存在也加速了腐蚀的进程。针对腐蚀原因首先对丙烯罐内壁采用耐丙烯涂料进行防腐蚀;其次在液化气碱洗、水洗过程中尽量减少碱液及水分的夹带,分析丙烯罐222-T-04原料中氧含量偏高的原因并制定相应的操作措施,保证原料中氧含量达标。  相似文献   

16.
淀粉酶降解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当前对生物酶降解淀粉作用机理研究不足的问题,通过DNS比色法,考察了不同淀粉生物酶对淀粉的降解过程,并考察了温度、pH值和表面活性剂等外界条件对生物酶降解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pH值对淀粉酶的降解能力影响最大,在pH值为6.0时其活性最高,而在pH值为8时效果最差;温度对淀粉酶的影响也较大,温度从50℃升高到75℃后,淀粉酶的活性对pH值变得更加敏感,碱性环境对酶解的抑制作用更强;表面活性剂对淀粉酶具有抑制作用,且其浓度越大,抑制作用越强.该研究结果有助干指导淀粉酶的现场应用.  相似文献   

17.
以北疆原油为原料油,以柠檬酸为脱金属剂,研究了微波参数对原油脱金属效果的影响及三种不同分离工艺对金属脱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实验考察范围内,金属脱除率随微波辐射时间延长而提高,随着辐射功率的增大金属脱除率先升高后降低;分离工艺的分离效果取决于脱金属剂与金属反应产物的类型,微波脱金属与常规脱金属相比,金属脱除率可提高11%~20%。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温度对盐水导热系数的影响,特别是深水低温条件下的导热系数,采用瞬态热线法测定不同温度下(4~60℃)下5种常用盐水溶液的导热系数,并分析了温度对每种盐导热系数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对于待测盐水体系而言,相同浓度下,每种盐的导热系数与温度的变化趋势相同,即4~20℃低温段,盐的导热系数曲线缓慢增长,随后温度对导热系数的影响逐渐增大;相同温度下,导热系数随着盐浓度的升高而降低。文中还对现场2口深水井所用的盐水测试液的导热系数进行了室内测定,结果发现,2种配方的导热系数受温度的影响较小,4℃和50℃的导热系数的差值分别为0.036、0.53 W/(m·K);当温度高于40℃以后,2种体系的导热系数不受温度影响。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现行沥青闪点测定方法的优缺点及国内外其它石油产品开口杯测定方法的可取之处,提出了石油沥青闪点测定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以及石油沥青闪点测定方法制修订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碱处理PVDF膜接枝苯乙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溶液接枝聚合法把苯乙烯接枝到碱处理过的聚偏氟乙烯(PVDF)膜上,氯甲基化后制备了三甲胺型离子交换膜,研究发现碱处理过的PVDF膜容易与苯乙烯发生接枝聚合反应,且接枝率与碱处理时间呈线性变化关系。FTIR红外光谱图表明,处理后的PVDF膜表面有羟基、碳碳双键等基团生成;用SEM对膜表面的微观形貌进行观察,发现碱处理前后膜的结构变化不大,仅是表面变粗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