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5 毫秒
1.
止血带在吸痰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们利用止血带保护吸痰器连接管末端的玻璃(或塑料)接头,既方便、美观,又可保护玻璃接头不易被打碎,而且避免了吸痰连接管接头长期与吸痰管连接所造成的污染。经500多例长期吸痰病人的临床应用,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中心吸引器连接管末端放置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芦慧 《护理管理杂志》2011,11(6):406-406
中心吸引器是临床必备的抢救设施,在临床护理工作中使用频繁,每次吸痰结束,分离污染的吸痰管后,与吸痰管连接的吸引器连接管末端一般采取无菌纱布包裹,橡皮筋缠绕或是放置于配置好消毒液的输液瓶中,常因放置不妥、步骤繁琐而存在操作不方便,连接管末端易污染的问题。我科从2010年4月  相似文献   

3.
吸氧、吸痰是常见的急救操作,临床上一直采用玻璃接头作为吸氧、吸痰的连接管,接口处有可能出现不紧密、不相匹配、不密封或漏气的现象.我科自行设计连接管接头,使用一次性1 ml注射器代替玻璃接头,于2008年12月开始应用于临床,本研究两种方法各使用46例次,发现使用一次性1 ml注射器代替玻璃接头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临床护理工作中,吸痰器连接管接头暴露于空气中,易形成污染,不符合无菌原则及感染管理要求.我科采用一次性吸痰管外包装袋保护连接管接头,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使用方法 吸痰时,纵向对半撕开吸痰管包装袋至约1/3~1/2处,按无菌原则取出吸痰管后,将外包装袋置于清洁干燥处备用(未撕开的外包装袋下端形成一无菌袋);吸痰完毕,将连接管接头插入备用的无菌袋至底部,将上端撕开部分反折缠绕后,用2~3 cm医用纸质胶布环形缠绕1周即可.  相似文献   

5.
传统的吸痰装置是用玻璃接头连接橡胶管与吸痰管。吸痰完毕后将玻璃接头插入固定在床头栏的装有消毒液的玻璃瓶中浸泡备用。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现临床上采用一次性使用连接管连接一次性吸痰管进行吸痰,一次性使用连接管每天更换1次。我院自2004年1月采用一次性注射器空筒替代玻璃瓶盛放连接管,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
吸痰是临床护士的一项基础护理技术操作,但在吸痰操作中,因无菌吸痰盒,消毒吸痰管液,浸泡吸痰管桶,浸泡消毒镊子瓶,化痰液,吸引器连接管,玻璃接头等的分离放置在床边,使用不便,影响吸痰操作,同时也存在污染问题,根据具体情况我们对原有的吸痰装置进行改进,经6个月的临床应用效果满意,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1 一次性1 ml注射器应用于吸引器吸痰及痰标本的留取 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常规使用玻璃接头连接吸引器的橡胶管和吸痰管,但玻璃接头易破碎,且需要反复消毒,给工作带来许多不便,为解决此问题,我们选用1 ml注射器针筒代替玻璃接头取得满意效果,并由此解决了痰标本不易留取的难题.  相似文献   

8.
陈黎 《中国临床护理》2010,2(3):236-236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吸痰器使用完后,一次性吸痰管被丢掉,吸痰器清洗消毒处理后处于完好备用状态,吸痰管连接管接头暴露在空气中,易造成污染,不符合无菌原则和控制医院感染要求。以往采用的是用无菌纱布包扎接头处,但纱布易污染,同时易脱落。因此,笔者采用消毒后的橡皮管套在连接管接头处,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
利用电动吸痰器和中心吸引装置吸痰因操作简便已成为救治急危重症病人的重要手段之一。对吸痰装置中吸引管末端的处置,传统方法是将与吸引管末端衔接的玻璃接管插入消毒液瓶中备用或直接用纱布包裹,悬挂于床旁。在临床操作中我们发现存在诸多弊端:消毒液瓶若固定不牢易被打碎、消毒液暴露于空气中易减弱消毒作用而增加污染机会、玻璃接管易滑出或游离造成吸痰接头的污染、操作步骤繁琐且不规范、影响美观。为解决上述问题,我们对吸引管末端处置方法进行了改进,2007--2008年应用于142例危重病人,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临床上对气管切开患者,吸痰是常见的护理操作.吸痰器连接管末端放置是困扰我们多年的护理问题,连接管末端长期暴露于外面,易引起交叉感染,我们自制的吸痰器末端固定器,经临床实践解决以上问题,既经济又实惠方便.  相似文献   

11.
负压吸引装置是重症监护室(IC U )及各病区危重患者床边必备抢救设备,随着医院设备的不断完善,膜式吸引器上重复消毒使用的橡胶吸引连接管被一次性吸引连接管替代,不仅降低了医院感染的风险,也给护理人员的操作带来了便利.然而,吸痰后吸引连接管的保管放置常是困扰护理人员的一个难题.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一种简便安全的吸痰器接管保存方法.方法 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传统方法将接管置于装消毒液的玻璃瓶内;改良法将1根无菌吸痰管固定在吸引器或床头的适当位置,接头端游离,吸痰完毕后将玻璃接管接在该吸痰管的游离接头上.同一个患者用同一个吸痰器,2种接管保存方法每24 h交替进行.比较2种方法的接管滑脱污染次数,分别在玻璃接管、消毒液瓶,吸痰管接头上取样做细菌培养并做比较.结果 2种方法接管滑脱污染次数,玻璃接管、消毒液瓶、吸痰管接头菌落阳性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用吸痰管固定和保护吸痰器接管,优于传统的将接管置于装消毒液的玻璃瓶内,此方法简便安全,取材方便,经济实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电动吸引器是临床各科抢救室必备的抢救仪器之一,在对重症患者的抢救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使用后的吸引器要彻底清洁消毒后干燥保存,以防止细菌的滋生污染。但是终末消毒后备用吸引器污染程度不容忽视,吸引器橡胶瓶盖上用于连接一次性吸痰连接管的人口接头,处于游离状态,备用期间易被污染,是医院感染潜在的一个危险因素。鉴于此,笔者利用一次性注射器制作了一种吸引器入口接头末端保护套,临床使用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利用中心吸引器或电动吸引器吸痰,是危重和急救病人的气道管理的一项主要护理操作,此操作在临床已广泛应用.但是每次吸痰完毕分离一次性吸痰管后,均需将吸引器连接管开口重新固定,以便于护士的再次操作取用方便,又不被污染.  相似文献   

15.
陈美花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22):5314-5314
临床吸连接管末端一般采用纱布包裹,悬挂于吸引装置旁。现我科室介绍一种更好的放置方法,介绍如下。神经外科病房吸痰患者最多,吸引器连接管的放置影响医护人员操作或者是被污染是比较常见的。因此为了确保吸引器连接管的清洁防止医院感染发生同时不影响任何操作,现利用输液吊篮避免了吸引器连接管的污染和便于医护人员的操作。  相似文献   

16.
1一次性1ml注射器应用于吸引器吸痰及痰标本的留取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常规使用玻璃接头连接吸引器的橡胶管和吸痰管,但玻璃接头易破碎,且需要反复消毒,给工作带来许多不便,为解决此问题,我们选用1 ml注射器针筒代替玻璃接头取得满意效果,并由此解决了痰标本不易留取的难题。1.1用物及方法取1 ml注射器,弃活塞,留针筒,用剪刀去除针筒上端突出的针翼,使针筒呈柱形,将注射器针筒接在吸痰器硅胶管与吸痰管之间,接通电源,即可进行吸痰。留取痰标本方法,取无菌1 ml注射器,取下活塞放于无菌容器中,用无菌剪刀去除针筒上端针翼,将针筒连接于吸痰器硅…  相似文献   

17.
吸痰是临床护理工作常见的护理操作之一,目的是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其吸痰管与吸痰装置由一个玻璃接头连接.连接管需每次使用后浸泡消毒处理.吸痰管是一次性的,一用一更换.而玻璃接头为两端细小、中间稍大的玻璃管腔结构,不易消毒处理.若消毒处理不彻底,可能增加感染的机会.  相似文献   

18.
正临床护理工作中,吸痰器连接管接头暴露于空气中,易形成污染,不符合无菌原则及感染管理要求。我科采用注射针头外套保护吸痰器接头,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1材料一次性注射器是由江西科伦医疗器械制造有限公司生产,材料由高分子聚丙烯材料制成,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我科采用注射针头外套。2使用方法加药时按无菌原则取出注射器后,将外套置于治疗盘治疗巾无菌层备用。吸痰完毕,将一次性注射针头外套连接在吸痰器接  相似文献   

19.
在临床工作中,吸引器的使用非常频繁,从一般患者的吸痰到危重患者的急救,都会用到吸引器。因此如何更好地管理吸引器尤为重要。以往吸引器管道连接玻璃接头后放置在吸痰盘的无菌罐中,或是将管道放入生理盐水瓶里,但由于重力的作用,管道常会滑出被污染。我科在临床实践中使用一次性头皮针固定吸引器管道,使用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电动吸痰器和中心吸引装置吸引管末端由于缺乏有效的固定,导致吸引管末端游离,易被污染或末端玻璃乳头被打破,甚至影响了危重病人的抢救.笔者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发现,采用一次性静脉输液头皮针软管固定吸引管末端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