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研究甲状腺癌组织中趋化因子4受体(CXCR4)和趋化因子7受体(CXCR7)的表达情况及临床病理恿义.方法 选取2012年5月至2014年6月期间在本院进行外科手术的83例甲状腺癌患者及2014年45例甲状腺腺瘤患者,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甲状腺腺瘤及甲状腺癌中CXCR4和CXCR7的表达.结果 CXCR4和CXCR7在甲状腺癌中的表达阳性率均明显高于甲状腺腺瘤(P<0.05).CXCR4和CXCR7在临床分期为Ⅲ~Ⅳ期的甲状腺癌患者中的表达阳性率均明显高于临床分期为Ⅰ~Ⅱ期者(P <0.05);CXCR7在有淋巴结转移的甲状腺癌患者中的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5),而CXCR4的表达阳性率与甲状腺癌患者有无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CXCR4和CXCR7在甲状腺癌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与甲状腺癌患者性别无关(P>0.05).在甲状腺癌患者中,CXCR4阳性表达和CXCR7阳性表达呈正相关(r =0.49,P<0.01);在甲状腺腺瘤患者中,CXCR4阳性表达和CXCR7阳性表达不相关(r=0.14,P=0.21).结论 CXCR4和CXCR7参与了甲状腺癌的进展,并为临床上甲状腺癌诊断及靶向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β-catenin不同表达模式与结直肠癌组织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81例结直肠癌组织和30例正常结直肠黏膜中β-catenin的表达状况。结果 181例结直肠癌组织中,β-catenin(细胞核)异位表达率为56.9%(103/181),高于正常结直肠黏膜组(P0.05)。β-catenin细胞核表达与组织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临床Dukes分期有关(P0.05),与患者年龄、性别、浸润深度等均无关(P0.05)。β-catenin细胞膜不完整表达与组织分化、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状况及Dukes分期等均有关(P0.05);β-catenin高表达与结直肠癌分化程度、Dukes分期有关(P0.05)。82例随访病例中,β-catenin细胞核阳性患者的5年生存率均明显低于β-catenin阴性组(P0.05)。结论β-catenin在结直肠癌发生中起重要作用,其不同表达模式与结直肠癌进展有关,并有助于预后判断,β-catenin有望成为结直肠癌基因诊断及基因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乳腺浸润性癌组织中β-catenin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2018年~2020年存档的乳腺组织标本149例,包括正常乳腺组织30例,乳腺导管内癌33例,乳腺浸润性癌86例,行免疫组化检测不同乳腺组织中β-catenin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乳腺浸润性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β-catenin蛋白表达主要定位于正常乳腺组织细胞胞膜,而在乳腺浸润性癌细胞胞膜表达减少,主要在胞质及胞核中异常表达。86例乳腺浸润性癌组织中β-catenin异常表达率为66.2%,高于正常乳腺组织(6.7%)、乳腺导管内癌(2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浸润性癌病理分级Ⅰ级组β-catenin的阳性率低于病理分级Ⅱ、Ⅲ级组(P<0.05);在临床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E-cadherin有无异常表达及HER-2有无扩增组β-catenin异常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患者年龄、肿块大小及Ki-67增殖指数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浸润性癌组织中β-catenin异常表达率高,且与病理分级、临床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E-cadherin有无异常表达及HER-2扩增方面存在关联。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YAP及β-catenin在胃癌组织、癌旁正常组织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两者表达相关性。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测定YAP和β-catenin在50例胃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mRNA及蛋白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关系及两者表达的相关性。结果胃癌组织中YAP和β-catenin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2%(36/50)和64%(32/50),癌旁正常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4%(7/50)和20%(10/50),P0.05;YAP及β-catenin mRNA和蛋白在胃癌组织中表达较正常组织高(P0.05),且两者表达水平与胃癌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有显著关系(P0.05);YAP与β-catenin在胃组织中共表达呈明显正相关(r=0.72,P0.05)。结论 YAP和β-catenin蛋白在胃癌组织中存在高表达共存现象,可能与胃癌细胞恶性程度及细胞分化有关,参与胃癌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与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KDR)结合,在骨肿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检测105例骨肿瘤组织的VEGF与KDR的表达,并对其中85例骨肉瘤主要临床资料、病理分级及临床相关参数进行比较,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骨肉瘤中VEGF与KDR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骨软骨瘤阳性表达率(P〈0.0001)。VEGF与KDR阳性表达率在骨肉瘤临床分期中Ⅱb期、Ⅲ期明显高于Ⅰ期、Ⅱa期(P〈0.001),并随着病理分级恶性程度增高而显著增加(P〈0.01)。且在软组织浸润和转移组中VEGF与KDR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非浸润和非转移组(P〈0.005)。结论:VEGF与KDR在骨肉瘤中不同程度异常表达与肿瘤的临床分期、病理分级和浸润、转移呈正相关,提示VEGF与KDR的高表达可能与骨肉瘤的发生发展有关,尤其与骨肉瘤的浸润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Wnt5a在骨肉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45例骨肉瘤组织及15例骨软骨瘤组织中Wnt5a和CD34的表达,根据CD34染色结果进行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计数,并分析Wnt5a表达和MVD计数与骨肉瘤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骨肉瘤组织中Wnt5a和CD34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0. 0%和71. 1%)明显高于骨软骨瘤(阳性率分别为13. 3%和20. 0%)(P均0. 05)。在骨肉瘤中,Wnt5a表达和MVD计数与Enneking分期和远处转移密切相关(P均0. 05),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部位、组织学类型等无关。Spearman相关分析表明,Wnt5a蛋白表达与MVD计数呈正相关(r=0. 380,P=0. 010)。Kaplan-Meier生存分析发现,Wnt5a和MVD阳性患者的生存时间明显短于阴性患者(P均0. 05)。结论骨肉瘤中Wnt5a呈高表达,可能与肿瘤血管生成相关,Wnt5a有望成为骨肉瘤抗血管生成治疗中新靶向分子。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与核因子-κB(nuclearfactor kappa B,NF-kB)在骨肿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检测了105例骨肿瘤(其中骨肉瘤85例、骨软骨瘤20例)中survivin与NF-κBp65蛋白的表达,并对骨肉瘤主要临床资料和病理分级参数进行比较,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在骨肉瘤中survivin与NF-κB65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5.3%、63.5%,而在骨软骨瘤中的阳性表达率均为0.0%.survivin与NF-κBp65蛋白在骨肉瘤临床分期中Ⅱb期、Ⅲ期的表达率明显高于Ⅰ、Ⅱa期(P<0.001).病理分级survivin与NF-κBp65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Ⅰ级45.0%、35.0%,Ⅱ级73.5%、58.8%,Ⅲ级96.8%、87.1%,随着恶性程度增高而显著增加(P<0.001).有软组织浸润和转移者survivin与NF-κBp65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非浸润和非转移组(P<0.001~0.005).NF-κB p65和survivin同时表达者87.0%(47/54),明显高于NF-κB P65阴性表达中survivin阳性表达54.8%(17/31),两组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与NF-κB p65蛋白在骨肉瘤中不同程度异常表达与肿瘤的临床分期、病理分级和浸润、转移呈正相关,提示survivin与NF-κB p65蛋白的高表达可能与骨肉瘤的发生发展和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趋化因子CXCL12及其特异性受体CXCR4在人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临床病理参数、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择120例胃癌标本,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CXCL12和CXCR4在人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CXCL12和CXCR4的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术后生存率之间的关系.结果 胃癌组织及正常胃黏膜组织中均可检测到CXCL12、CXCR4的表达,但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胃黏膜组织,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5).CXCL12阳性与CXCR4阳性呈正相关(r=0.276,P<0.05).胃癌CXCL12和CXCR4的表达水平与肿瘤细胞淋巴结转移及分化程度密切相关(P<0.05),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的大小、浸润深度及远处转移等无关(P>0.05).CXCL12和CXCR4阳性表达的患者其五年生存率明显低于其阴性表达的患者.结论 胃癌中CXCL12和CXCR4的高表达与胃癌的生物学行为及预后密切相关,检测其表达对预测胃癌的转移及判断预后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IMP3蛋白在骨肉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骨肉瘤患者68例,以骨软骨瘤患者术后石蜡切片20例作为对照,应用S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IMP3蛋白的表达,以分析其在骨肉瘤、骨软骨瘤组织中阳性表达的差异性及与预后的关系.结果:骨肉瘤组织中IMP3阴性、弱、中、强的表达依次为4.41%(3/68)、 22.06%(15/68)、 22.74%(19/68)、 45.59%(31/68),与骨软骨瘤组织相比,IMP3在骨肉瘤的表达存在显著上调( P <0.01).骨肉瘤中IMP3 表达与骨肉瘤患者术后3年存活率呈负相关( P < 0.01).结论:IMP3与骨肉瘤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有关,可作为新的骨肉瘤标记物,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人类蛋白酶激活受体-2(protease-activated receptor-2,PAR-2)、β-连环蛋白(β-catenin)与COX-2在胃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和预后的相关性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3例胃腺癌组织、19例低级别上皮内瘤变、20例正常胃组织中PAR-2、β-catenin与COX-2的表达情况.结果 PAR-2、COX-2在胃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较在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组织、正常胃组织中分别升高(P<0.05),β-catenin在胃腺癌组织中的异常表达率较在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组织、正常胃黏膜组织中升高(P<0.05).PAR-2在胃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与胃腺癌的浸润深度相关(P<0.05);β-catenin在胃腺癌组织中的异常表达与胃腺癌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临床病理分期相关(P<0.05);COX-2在胃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与胃腺癌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临床病理分期相关(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PAR-2、COX-2阳性表达与阴性表达组患者的5年生存期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β-catenin异常表达与正常表达组患者的5年生存期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AR-2参与胃腺癌的进展且可作为判断预后的一项指标;β-catenin的异常表达和COX-2的阳性表达与胃腺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且可作为判断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检测β连环素(β-catenin)和锌指E盒结合的同源盒蛋白1(ZEB1)分子在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二者的关联及其在膀胱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收集79例手术切除的膀胱癌组织标本,应用EnVision免疫组化检测β-catenin、ZEB1蛋白的表达及分布。分析二者的相关性,并探讨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β-catenin在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具有明显的异质性,可分布在胞膜、胞质或胞核内,在较低临床分期和较低病理分级膀胱癌中主要以胞膜和胞质表达为主,而在较高临床分期和较高病理分级膀胱癌中主要以胞质和胞核表达为主;ZEB1在膀胱癌组织中表达主要位于胞核中,并且表达强度随着肿瘤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的增加而升高,二者表达具有明显的相关性。结论膀胱癌组织中β-catenin和ZEB1的异常表达与肿瘤临床分期、病理分级及有无淋巴结转移相关,且β-catenin和ZEB1的表达具有明显的相关性,二者联合应用,对膀胱癌的准确诊断和预后分析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与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 B,NF-kB)在骨肿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检测了105例骨肿瘤(其中骨肉瘤85例、骨软骨瘤20例)中survivin与NF-κBp65蛋白的表达,并对骨肉瘤主要临床资料和病理分级参数进行比较,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在骨肉瘤中survivin与NF-κB p65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5.3%、63.5%,而在骨软骨瘤中的阳性表达率均为0.0%。survivin与NF-κB p65蛋白在骨肉瘤临床分期中Ⅱb期、Ⅲ期的表达率明显高于Ⅰ、Ⅱa期(P<0.001)。病理分级survivin与NF-κB p65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Ⅰ级45.0%、35.0%,Ⅱ级73.5%、58.8%,Ⅲ级96.8%、87.1%,随着恶性程度增高而显著增加(P<0.001)。有软组织浸润和转移者survivin与NF-κB p65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非浸润和非转移组(P<0.001~0.005)。NF-κB p65和survivin同时表达者87.0%(47/54),明显高于NF-κB p65阴性表达中survivin阳性表达54.8%(17/31),两组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与NF-κB p65蛋白在骨肉瘤中不同程度异常表达与肿瘤的临床分期、病理分级和浸润、转移呈正相关,提示survivin与NF-κB p65蛋白的高表达可能与骨肉瘤的发生发展和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检测β-连环素(β-catenin)在结肠腺癌组织中的异常表达情况,分析其临床意义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00年6月至2004年6月实施根治性切除、临床资料及随访资料完整的52例结肠腺癌患者及20例癌旁正常结肠组织的石蜡组织切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β-catenin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临床因素和预后的关系。结果:20例正常癌旁组织中β-catenin均呈正常表达。52例结肠腺癌组织中β-catenin的异常表达率为71%,β-catenin的异常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分化程度及血癌胚抗原(CEA)异常无关(P0.05),与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相关(P0.05)。表达正常组患者术后生存期高于表达异常组患者,两者比较显著差异(P0.05)。结论:β-catenin的异常表达与结肠腺癌淋巴结转移及肿瘤的临床分期有关,其异常表达可能是结肠癌预后不良的重要因素,可作为临床判断结肠腺癌患者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分析bcl-2,Cox-2,HSPs和p53蛋白等分子生物标志物在骨肉瘤患者中的表达差异性以及相关性,为临床病理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以及指导.方法:通过对所纳入的骨肉瘤患者典型组织进行切片以及SP染色,同期20例骨软骨瘤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bcl-2,Cox-2,HSPs和p53等蛋白分子标志物的表达,使用X2检验分析上述蛋白表达在各组之间的差异性以及临床意义.结果:骨肉瘤患者bcl-2,Cox-2,Ki-67,HSP70,HSP90以及p53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骨软骨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im蛋白的表达率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cl-2,Cox-2,HSP70,HSP90,Ki-67以及p53在骨肉瘤病灶形成以及进展过程中可能起重要的作用,并为临床病理学诊断以及精准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结肠腺瘤性息肉病蛋白(adenomatous polyposis coli, APC)、β-catenin和COX-2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组织芯片联合全自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检测APC、β-catenin和COX-2在112例结直肠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结直肠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APC在结直肠癌组织中低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相关(P0.05);β-catenin和COX-2在结直肠癌组织中高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相关(P0.05);APC的表达与β-catenin、COX-2的表达呈负相关(r_s=-0.551,P0.01;r_s=-0.542,P0.01);β-catenin与COX-2的表达呈正相关(r_s=0.558,P0.01)。结论 APC、β-catenin和COX-2三者在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且β-catenin和COX-2的表达影响结直肠癌的侵袭及转移,其机制可能与APC、β-catenin和COX-2蛋白通过Wnt信号通路在结直肠癌中的作用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DAB2相互作用蛋白(DOC-2/DAB2 interactive protein,DAB2IP)及β-连环蛋白(β-catenin)在膀胱尿路上皮癌(bladder urothelial carcinoma,BUC)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检测104例BUC组织和40例癌旁正常膀胱黏膜组织中DAB2IP及β-catenin蛋白表达,并分析两者表达与BUC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BUC组织中DAB2IP蛋白表达明显低于癌旁正常膀胱黏膜组织,β-catenin蛋白表达明显高于癌旁正常膀胱黏膜组织(P0.05)。DAB2IP蛋白表达与BUC组织学分级、病理分期及5年生存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直径以及初发/复发患者无相关性(P0.05)。β-catenin蛋白表达与BUC患者年龄、组织学分级、病理分期、肿瘤直径及5年生存率有相关性(P0.05),与患者性别以及初发/复发患者无相关性(P0.05)。BUC组织中DAB2IP及β-catenin蛋白表达呈负相关(P0.05)。结论 BUC组织中DAB2IP表达下调,β-catenin表达升高,且两者表达呈负相关,DAB2IP和β-catenin异常表达与BUC组织学分级、病理分期及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VEGF、SDF-1及CXCR4在结直肠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学参数之间的相关性;探讨SDF-1/CXCR4轴与VEGF在结直肠腺癌发生发展浸润转移中的作用。方法: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 PCR)法及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80例结直肠腺癌及其对应癌旁组织中SDF-1、CXCR4和VEGF 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在mRNA水平上,结直肠癌组中SDF-1、CXCR4、VEGF的表达显著高于对应的癌旁组织。免疫组化结果显示,肿瘤中c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8.7%、60%和66.3%高于对应癌旁组织的37.5%、42.5%和28.8%,差异显著(P0.05);结直肠癌中SDF-1表达水平与肿瘤细胞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及TNM分期密切相关(P0.05),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的大小、浸润深度等无关;CXCR4的表达与患者的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密切相关;SDF-1的表达与CXCR4及VEGF的表达成显著正相关。结论:SDF-1/CXCR4及VEGF在结直肠癌组织中高表达,并且与肿瘤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提示其在肿瘤的发生发展浸润转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孙琳  张文静  张静  吴靖芳 《解剖学报》2016,47(2):221-227
目的通过对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结节性甲状腺肿和癌旁正常组织中活化白细胞黏附分子(ALCAM)、E-钙黏蛋白(E-cadherin)和β-连环蛋白(β-catenin)蛋白表达水平的检测,分析三者在PTC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三者之间的相关性,探讨ALCAM、E-cadherin和β-catenin在PTC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ALCAM、E-cadherin和β-catenin在PTC中的表达并分析三者的变化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PTC组织中ALCAM的阳性率明显高于结节性甲状腺肿和癌旁正常组织(P0.05);PTC组织中E-cadherin的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结节性甲状腺肿和癌旁正常组织(P0.05);PTC样本中β-catenin的异位表达率明显高于结节性甲状腺肿和癌旁正常组织(P0.05)。三者的阳性率在结节性甲状腺肿和癌旁正常组织中无明显差异(P0.05)。三者的异常表达与PTC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无关(P0.05)。结论在PTC组织中ALCAM、β-catenin高表达,E-cadherin呈现低表达,三者的异常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相关。三者在PTC的发生、发展和转移的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趋化因子CXCL12及其特异性受体CXCR4在人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临床病理参数、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120例胃癌标本,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CXCL12和CXCR4在人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CXCL12和CXCR4的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术后生存率之间的关系。结果胃癌组织及正常胃黏膜组织中均可检测到CXCL12、CXCR4的表达,但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胃黏膜组织,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5)。CXCL12阳性与CXCR4阳性呈正相关(r=0.276,P<0.05)。胃癌CXCL12和CXCR4的表达水平与肿瘤细胞淋巴结转移及分化程度密切相关(P<0.05),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的大小、浸润深度及远处转移等无关(P>0.05)。CXCL12和CXCR4阳性表达的患者其五年生存率明显低于其阴性表达的患者。结论胃癌中CXCL12和CXCR4的高表达与胃癌的生物学行为及预后密切相关,检测其表达对预测胃癌的转移及判断预后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 DLBCL)中Wnt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及预后危险因素。方法收集哈尔滨市第一医院收治的80例DLBCL组织标本和同期淋巴结良性增生组织45例。分析DLBCL组织、淋巴结良性增生组织中NKD1、β-catenin、Cyclin D1的表达及与DLBCL临床病理特征及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NKD1在DLBCL组织中的阳性率为18.75%,低于淋巴结良性增生组织(75.56%)(P0.05);β-catenin和Cyclin D1在DLBCL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78.75%、72.50%,均高于淋巴结良性增生组织(均为0)(P0.05);NKD1、β-catenin、Cyclin D1蛋白表达与DLBCL患者IPI评分、Ann Arbor分期有关,病理分型与NKD1蛋白表达有关。Cyclin D1和β-catenin的表达呈明显正相关(P0.01),NKD1和β-catenin与Cyclin D1的表达均呈明显负相关(P均0.01);NKD1阳性患者的3年生存率高于阴性者(P0.05),而β-catenin和Cyclin D1阳性患者的3年生存率低于阴性者(P0.05);β-catenin、Cyclin D1蛋白表达是影响DLBCL预后的风险因素,NKD1蛋白阳性是保护因素。结论 NKD1在DLBCL中低表达,β-catenin、Cyclin D1呈高表达,三者可作为DLBCL患者预后的独立预测因素,有望成为DLBCL的潜在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