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胃镜下喷洒生物蛋白胶预防内镜下食管黏膜切除术后出血的疗效.方法 100例内镜下食管黏膜切除术后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 (A) 组和对照(B)组.A组切除创面局部喷洒生物蛋白胶联合常规治疗;B组常规治疗.比较两组预防出血的效果.结果 A组术后出血率为0,B组术后出血率为8%,A组术后出血率明显低于B组.结论 胃镜下喷洒生物蛋白胶能有效预防内镜下食管黏膜切除术后并发出血.  相似文献   

2.
《中华医学杂志》2022,(20):1506-1511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预防食管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术后狭窄的效果及其具体机制。方法前瞻性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2月因早期食管癌或癌前病变在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消化科行ESD治疗、剥离范围≥3/4环周的81例患者, 其中男51例, 女30例;年龄(62.09±7.95)岁, 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23例)、口服醋酸泼尼松组(28例)和口服醋酸泼尼松联合局部注射曲安奈德组(30例)。分析术后12周3组患者食管狭窄的发生率、内镜下探条扩张次数, 比较手术前后Atkinson分级和食管癌患者补充量表(QLQ-OES18)评分。采用荧光定量PCR法和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3组食管黏膜组织中碳水化合物磺基转移酶15(CHST15)mRNA以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Ⅰ型胶原蛋白(collagen-Ⅰ)的表达。结果对照组、口服醋酸泼尼松组和口服醋酸泼尼松联合局部注射曲安奈德组患者术后食管狭窄的发生率分别为82.6%(19/23)、46.4%(13/28)和20.0%(6/3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后探条的扩张次数[M(Q1, Q3)]分别为 2(1...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早期食管癌患者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后创面局部喷洒硫糖铝凝胶和苦参素(OM)的混合液对食管瘢痕狭窄的预防作用及其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12月该院消化内镜中心收治并经胃镜及病理证实的食管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或黏膜内癌患者40例,所有患者均行ESD。依据系统随机化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20例),研究组术后创面喷洒硫糖铝凝胶与OM注射液的混合液,对照组术后创面喷洒硫糖铝凝胶。观察两组术后短期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2个月随访观察创面愈合情况及临床症状,进行吞咽困难程度评分并计算食管再狭窄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术后2个月创面瘢痕组织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水平。结果 研究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0.0%vs. 45.0%,P<0.05)。术后2个月随访,研究组患者创面均完全愈合,未见溃疡,局部可见瘢痕形成,部分患者狭窄处黏膜皱襞向管腔中央聚集。对照组18例患者完全愈合,1例呈愈合期溃疡灶(H1期),1例为瘢痕期溃疡灶(S1期)。研究组吞咽困难程度评分[(1.842±1.112)分vs.(2.526±0.905)分]与食管再...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内镜下扩张联合黏膜下注射曲安奈德在不同狭窄范围的食管良性病变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食管良性狭窄患者,根据其狭窄范围的长度进行分组,A组:狭窄长度≤2cm;B组:2cm<狭窄长度<5cm;C组:狭窄长度≥5cm;对各组分别给予内镜下扩张联合黏膜下注射曲安奈德治疗,治疗后随访52周,观察并记录三组患者治疗前后吞咽困难评分、治愈率、持续症状缓解时间、再次扩张间隔时间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三组患者扩张治疗前、后吞咽困难评分均得到改善(2.98±0.87比1.39±0.64),A组的症状持续缓解时间、再次扩张间隔时间优于B组及C组,A组及B组治愈率均明显高于C组(26.9%比22.7%比0),治疗后无特殊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内镜下扩张治疗联合黏膜下注射曲安奈德可有效改善食管良性狭窄患者的吞咽困难症状,其治疗的成功率与病变的范围相关,尤其对于狭窄长度在5cm以内的病变应用安全、高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鼻腔盥洗在鼻内镜鼻窦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40例慢性鼻窦炎患者行鼻内镜鼻窦手术,按照术后处理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行鼻喷激素喷鼻治疗,观察组行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鼻腔盥洗联合鼻喷激素喷鼻治疗,术后按照鼻内镜检查Lund-Kennedy评估表观察鼻窦黏膜恢复情况及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患者自觉症状.结果 观察组额窦黏膜评分术后8及10周均要好于对照组(均P< 0.05),患者自觉症状术后8及10周观察组均要好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鼻腔盥洗对鼻内镜鼻窦术后额隐窝区域的恢复有明显促进作用,联合鼻喷激素治疗,可起到了互补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治疗食管黏膜病变的应用价值。方法:Lugol′s碘染色确定病灶边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完整剥离病灶并送检。切除成功率、手术时间、手术即刻及短期并发症及其发生率等纳入统计。结果:32例共33处食管黏膜病变接受治疗,30例共31处病变成功完成ESD治疗,ESD成功率93.9%(31/33)。2例患者病灶局部黏膜下注射后抬举不良且难以剥离转行手术治疗。ESD手术时间(自开始标记至完整剥离病变)55~125 min(平均85 min)。所有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有少量出血;2例食管黏膜内肿瘤剥离过程中出现皮下气肿,保守治疗成功,ESD穿孔发生率6.3%(2/32)。1例食管黏膜内癌合并皮肌炎的患者术后发生创面感染,术后第3天出现发热胸痛,抗感染治疗后6天恢复正常。成功实施ESD手术的30例患者平均住院8天,人均住院费用1.45万元人民币,术后每月随访1次,随访期3个月,创面基本愈合,无1例病变残留和复发。3例术后创面超过食管2/3周的患者,术后1个月就发生食管狭窄,经过平均2次球囊扩张后狭窄缓解。结论:ESD是治疗食管黏膜病...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 探讨食管环周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后预防食管狭窄的最佳方法。方法 选择24只贵州小型猪,将其分为ESD对照组、 试验组1(局部糖皮质激素黏膜下注射组)和试验组2(内镜下食管支架植入组),每组8只。选择猪食管中段即距门齿24~29cm进行环周ESD剥离。试验组1在食管环周ESD术后采用地塞米松注射液03mg/点环周注射;试验组2在食管环周ESD术后采用可回收覆膜支架植入,1月后胃镜下取出食管支架。ESD术后1周,2周,1月, 3月,6月评估三组试验猪的存活、体重变化、食管狭窄及胃镜通过情况。结果 ESD对照组在ESD术后1月食管明显狭窄,但部分胃镜镜身尚能通过。试验组1术后1月发生狭窄,但狭窄程度较ESD对照组轻。试验组2术后1月未发生狭窄。术后3月比较,ESD对照组狭窄明显增加,胃镜通过率仅约20%,试验组1狭窄也明显增加,胃镜通过率约40%,而试验组2虽发生狭窄,但胃镜通过率达到80%。术后存活比较:与ESD对照组比较,试验组1在术后1月无差异,术后6月存活明显增加;而试验组2在术后1月、3月和6月都明显增加(P<005)。术后体重比较:术后1月,ESD对照组及试验组1体重减轻,但试验组1无对照组减轻明显,试验组2体重明显增加;术后3月和6月比较,试验组2较试验组1试验猪体重明显增加(P<005)。结论 食管环周ESD术后局部地塞米松注射可减轻术后狭窄,并增加存活,然而狭窄和死亡率仍较高。食管环周ESD术后覆膜支架植入,并于1月后取出能明显减少食管患者ESD术后的狭窄,并明显增加存活,效果优于局部地塞米松注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食管黏膜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经电子胃镜检查及病理确诊的60例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经超声内镜确定其侵犯深度未超过黏膜下层,卢戈氏液碘染色明确病变边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剥离病变。观察ESD成功率、剥离病变大小、手术时间、并发症及复发率等。结果:60例64处食管黏膜病变接受了ESD治疗。其中2例病变术中黏膜下注射后病变抬举差,术中黏连不易剥离且易出血转外科手术。另1例术后病理证实癌变且基底有癌变组织残留,行外科根治手术。ESD成功率95.0%(57/60)。病变直径为1.9~6.5 cm,平均3.6 cm。ESD手术时间为35~118 min,平均59 min。2例患者术后胃管引流有暗红色血性液体,内镜下见术后创面活动性出血,电凝成功止血,ESD术后出血发生率3.4%(2/58)。3例在ESD术中发现有小穿孔,应用软组织夹成功缝合穿孔,术后保守治疗成功,未转外科手术;ESD穿孔发生率为5.2%(3/58)。术后57例患者均随访,创面基本愈合,染色内镜及病理证实无病变残留和复发。5例环周剥离病变患者,术中术后给予激素治疗,其中4例术后创面无明显狭窄,1例术后3个月发生食管狭窄,给予3次(间隔2周)球囊扩张后狭窄缓解。结论:ESD治疗食管粘膜病变疗效可靠。出血和穿孔是其主要的短期并发症,食管狭窄是其主要远期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董会娟  周婷婷  张俊丽  李罗红  杨小莉   《四川医学》2017,38(10):1208-1211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食管早癌患者术后并发食管狭窄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我院ESD治疗197例食管早癌患者(2014年1月至2016年8月)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26例患者并发术后食管狭窄(狭窄组)、171例患者术后未并发食管狭窄(非狭窄组),对比两组患者的各项基础资料、临床资料,并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法探讨ESD术后并发食管狭窄的危险因素。结果狭窄组和非狭窄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灶位置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狭窄组患者的鳞状细胞癌占比73.08%、病灶纵向长径(44.8±13.0)mm、病变环周直径(38.0±11.0)mm、术后创面>3/4食管周径患者占比57.69%、组织浸润深度达到m3+sm1患者占比76.92%均显著的高于非狭窄组患者的鳞状细胞癌占比52.05%、病灶纵向长径(31.6±10.7)mm、病变环周直径(27.3±9.6)mm、术后创面>3/4食管周径患者占比30.41%、组织浸润深度达到m3+sm1患者占比29.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灶纵向长径过长、病变环周直径过大、术后创面>3/4食管周径、组织浸润深度(m3+sm1)是食管早癌患者ESD术后并发食管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1.982、1.715、1.552、2.281)。讨论食管早癌患者ESD术后并发食管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有病灶纵向长径过长、病变环周直径过大、术后创面>3/4食管周径、组织浸润深度过深。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估人脱细胞羊膜(HAAM)移植预防大面积(≥3/4环周)早期食管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后食管狭窄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21年12月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大面积(≥3/4环周)早期食管癌并行ESD治疗的患者53例。其中2011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26例患者行常规ESD治疗(对照组),2016年7月—2018年12月收治的14例患者行ESD并术后口服强的松治疗(激素组),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13例患者行ESD并创面移植HAAM治疗(试验组)。比较3组患者手术时间、并发症、术后食管狭窄发生率、顽固性狭窄发生率、吞咽困难缓解率等情况。结果3组患者ESD及相关治疗均成功,试验组患者手术时间与对照组和激素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均未发生迟发性出血、穿孔及纵隔感染等与内镜治疗相关的严重并发症,无死亡。试验组食管狭窄发生率(23.08%)低于对照组(65.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仅1例患者发生顽固性食管狭窄,其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和激素组食管狭窄和顽固性狭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3~58个月,平均30.2个月,3组患者吞咽困难均缓解,复查胃镜提示食管轻度狭窄或无明显食管狭窄。结论HAAM移植可有效预防大面积(≥3/4环周)早期食管癌ESD后的食管狭窄,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比较曲安奈德与复方倍他米松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80例肱骨外上髁炎患者(共87侧)参加该研究,分为曲安奈德封闭组(40例患者,43侧)和复方倍他米松封闭组(40例患者,44侧);分别进行曲安奈德封闭和复方倍他米松封闭治疗,并观察、评价其临床效果.结果 曲安奈德组、复方倍他米松组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AS)明显降低、日常生活活动(ADL)评分明显升高;复方倍他米松组治疗前后VAS评分差值(改善程度)较曲安奈德组明显增大(P<0.01);复方倍他米松组治疗前后ADL评分差值(改善程度)较曲安奈德组明显增大(P<0.01).结论 曲安奈德与复方倍他米松封闭治疗对肱骨外上髁炎均有效,但复方倍他米松封治疗疗效优于曲安奈德.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三七及引经药介导的三七通过调控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的表达改善慢性肾脏病(CKD)大鼠肾脏纤维化的作用.方法 将雄性SD大鼠100只随机分为5组:正常组(NOR,n=20)、模型组(CKD,n=20)、三七组(RN,n=20)、三七肉桂组(RNC,n=20)、三七桔梗组(RNP,n=20).除NOR组外均采用腺嘌呤灌胃方法建立CKD大鼠模型,建模后NOR组和CKD组予以同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RN、RNC、RNP组予以相应药物灌胃,连续4周.4周后处死各组大鼠取血清检测肾功能[肌酐(Scr)、尿素氮(BUN)],取肾脏组织做HE、Masson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肾脏组织病理损伤程度,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肾脏组织纤维连接蛋白(FN)、层黏连蛋白(LN)表达,用Westetn blot法检测肾脏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结果 与NOR组相比,模型组肾功能能减退,Scr、BUN显著升高(P<o.01),肾间质出现严重纤维化表现,胶原的沉积增多(P<0.05),肾脏组织TGF-β、α-SMA、FN、LN表达显著升高.与模型组相比,各治疗组肾功改善,Scr、BUN明显降低(P<0.01),肾间质纤维化程度降低,胶原的沉积减少(P<0.05),肾组织α-SMA、TGF-β、FN、LN表达有所回降.其中RNC组作用强于RN组和RNP组.结论 三七及引经药介导的三七均能不同程度延缓腺嘌呤所致CKD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进程,其可能机制是降低TGF-β蛋白表达.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粒状头样2(grainyheas-like2,GRHL2)在肺纤维化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中的作用研究。方法:45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及丙戊酸钠组,每组15只,模型组及丙戊酸钠组沿着气管注射博来霉素构建大鼠肺纤维化模型,正常对照组采用同样方法给予等量生理盐水。丙戊酸钠组大鼠腹腔注射200 mg·kg~(-1)·d~(-1)丙戊酸钠,正常对照组及模型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连续给药28 d。HE染色检测肺组织病理情况,Masson染色检测肺组织纤维化情况,碱水解法检测羟脯氨酸(HYP)含量,免疫组化及Western Blot检测GRHL2表达,Western Blot检测EMT相关蛋白E-cadherin,α-平滑肌细胞肌动蛋白(α-SMA),Vimentin,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肺组织肺泡结构被破坏,大量胶原纤维沉积,胶原染色面积比、Ashcroft评分及HYP含量升高(P<0.01),GRHL2阳性率及蛋白表达量降低(P<0.01),E-cadherin表达量下调(P<0.01),α-SMA,Vimentin,β-catenin,淋巴样增强结合因子(LEF)及基质金属蛋白酶7(MMP7)表达量上调(P<0.01)。与模型组比较,丙戊酸钠组大鼠肺泡组织结构较为完整,胶原纤维沉积程度较轻,胶原染色面积比、Ashcroft评分及HYP含量降低(P<0.01),GRHL2阳性率及蛋白表达量提高(P<0.01),E-cadherin表达量上调(P<0.01),α-SMA,Vimentin,β-catenin,LEF1及MMP7表达量下调(P<0.01)。结论:大鼠肺纤维化过程GRHL2表达量下调,进而激活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促进EMT生成,加重大鼠肺纤维化程度,丙戊酸钠能扭转此过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复杂性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中前房注射曲安奈德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复杂白内障患者79例(79只眼),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39例),观察组40例(40眼)在植入人工晶体置换前房玻璃酸钠后,前房内注入曲安奈德2 mg/0.1 mL,对照组39例(39眼)前房注入平衡液0.1 mL.观察两组患者前房炎症反应及渗出、眼压、角膜内皮计数情况,随访至术后3个月观察各组是否出现虹膜后粘连及人工晶体前膜等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术后3天、7天、2周前房反应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3d=18.89,x27d=23.75,x22w=16.08,P<0.05).术后角膜内皮计数,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32,P>0.05),术后两组眼压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3.23,P>0.05),随访至术后3个月,对照组出现人工晶体前膜及虹膜后粘连5例,观察组未出现此类并发症.结论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中,前房注射曲安奈德(2 mg/0.1 mL)可抑制复杂性白内障术后前房炎症及渗出,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疗效稳定,对眼压及角膜内皮无明显影响,给药简单,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糖尿病性白内障术中前房注射曲安奈德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80例糖尿病性白内障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41例,采用小切口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术毕前房注入曲安奈德2 mg;对照组39例,术式同实验组,术毕前房不注入曲安奈德。观察术后角膜水肿、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前房渗出、后囊混浊,眼压并发症等情况。结果:两组角膜水肿、前房渗出、房水闪辉、后囊混浊与对照组相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眼压、角膜内皮细胞密度、瞳孔黏连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中前房注射曲安奈德可以有效地减少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临床效果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纤维蛋白胶羊膜棒对去势雄兔干眼症的预防和治疗作用。方法选取雄性新西兰大白兔60 只(60 眼,均为右眼),行双侧睾丸切除术后随机分为A、B、C、D、E 及F 6 组(各组10 眼)。A 组手术后不进行任何处理观察6 周;B 组手术当日将纤维蛋白胶羊膜棒植入泪道5 s 后取出观察6 周;C 组手术当日植入纤维蛋白胶羊膜棒6 周;D组造模(手术2 个月后形成干眼模型)后不进行任何处理观察6 周;E 组造模当日将纤维蛋白胶羊膜棒植入泪道5 s后取出观察6 周;F 组造模当日植入纤维蛋白胶羊膜棒6 周。分别于植入前和植入后2、4 及6 周行Schirmer I 试验(SIT)、角膜荧光素染色(FL)、角膜共聚焦显微镜扫描和泪道黏膜K16 的Western blot检查。结果C 组在植入2、4 及6 周后SIT 较植入之前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C 组与A、B 组间的SIT 在各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植入2 周后,C 组FL 指标评分较植入之前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在植入4 和6 周后C 组与A、B 组FL 指标评分较植入之前轻度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植入2、4 及6 周后,F 组SIT 较植入前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F 组FL指标评分较植入之前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植入后C、F 组上皮基底细胞和炎症细胞均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免疫荧光染色及Western blot结果显示C、F组泪道黏膜K16 阴性表达。结论纤维蛋白胶羊膜棒能够有效地预防和治疗去势雄兔干眼症,延缓干眼症的进展。  相似文献   

17.
糖皮质激素治疗血管瘤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7,自引:0,他引:37  
Yu S  Liu WY  Tang YM  Wei T 《中华医学杂志》2005,85(16):1121-1124
目的 探讨糖皮质激素治疗血管瘤的相关机制。方法 以裸鼠为载体,将婴幼儿增生期毛细血管瘤标本剪成小块转种于裸鼠皮下。转种后第45天随机分成两组:曲安缩松组的每个瘤体瘤内注射曲安缩松0 .05ml(4mg/ml),生理盐水组的每个瘤体瘤内注射生理盐水0. 05ml。于注射前当天、注射后第3天、1、2周观察移植血管瘤变化,检测糖皮质激素受体、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细胞增殖核抗原Ki -67的表达。结果 移植血管瘤瘤内注射曲安缩松后,大多数瘤体迅速在2周内消退,而生理盐水组瘤体继续生长,光镜及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均显示血管瘤处于消退状态。注射曲安缩松后,移植血管瘤糖皮质激素受体、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Ki- 67表达明显减弱。瘤糖皮质激素受体阳性颗粒积分光密度在注射后第3天、注射后1、2周与注射前及同期生理盐水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044±585比495±48;P<0 .05,P<0. 01)。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阳性颗粒积分光密度在注射后第3天、注射后1周、注射后2周与注射前及同期生理盐水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499±1336比407±76;P<0. 05,P<0 .01)。细胞增殖核抗原Ki- 67注射后2周与注射前及同期生理盐水组比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919±2810比399±46;P<0. 01)。糖皮质激素受体与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及Ki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吡格列酮能否负性调节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为肌成纤维细胞(TEMT),以及抑制TGF-β下游介质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表达,以阐明吡格列酮抗肾纤维化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将体外培养的正常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NRK52E)分为空白对照组、TGF-β3 ng/mL诱导组、TGF-β3 ng/mL+DMSO组、不同剂量吡格列酮阻断组.应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免疫组织化学、RT-PCR方法 定性及定量检测肌成纤维细胞特异性标志物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RT-PCR方法 定量检测CTGFmRNA的表达;ELISA法测定培养细胞上清液中Ⅲ型胶原的含量.结果 ①TGF-β诱导组细胞从原来典型的上皮细胞形态转变为长梭形肌成纤维细胞形态;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见大量α-SMA阳性细胞,与对照组相比,α-SMAmRNA表达量增加(P<0.05);CTGF mRNA表达量增加(P<0.05);细胞培养上清液中Ⅲ型胶原的含量增加(P<0.05).②吡格列酮阻断组明显抑制TGF-β诱导的NRK52E细胞形态学改变;各剂量组均能抑制TGF-β诱导的α-SMA mRNA、CTGF mRNA表达及Ⅲ型胶原分泌(P<0.05),且呈剂量依赖(P<0.05);③相关分析显示,CTGF mRNA与α-SMA mRNA、Ⅲ型胶原的分泌呈正相关(r=0.975,0.988,P均<0.01).α-SMA mRNA与Ⅲ型胶原的分泌呈正相关(r=0.952,P<0.01).结论 吡格列酮能够抑制TGF-β诱导的TEMT及Ⅲ型胶原的分泌,对肾间质纤维化具有负性调节作用;吡格列酮抑制TGF-β诱导的CTGF表达可能是其负性调节TEMT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苦精对哮喘小鼠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气道上皮下胶原纤维及气道炎症的影响.方法 45只BALB/c小鼠分为3组,每组15只.A组:正常对照;B组:哮喘模型组;C组:哮喘加苦精干预1周.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小鼠肺组织α-SMA的沉积,用马松(Masson)染色方法观察小鼠气道胶原纤维的沉积,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小鼠气道炎性程度,并对其进行计算机图像半定量分析.结果 C组小鼠肺内细支气管壁α-SMA、胶原纤维沉积、气道炎症程度较B组明显减少,图像半定量分析结果与B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苦精可以改善哮喘小鼠气道炎症及气道重塑.  相似文献   

20.
李清  吴洋  郑娟  卢慧勤 《海南医学》2014,25(4):487-489
目的 观察丹参酮注射液加曲安奈德对扁平苔藓患者皮损区B、T淋巴细胞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1年11月至2013年1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48例扁平苔藓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曲安奈德组)和观察组(丹参酮注射液加曲安奈德组),每组各24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1周与2周的皮损区B、T淋巴细胞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1周与2周的皮损区B、T淋巴细胞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均明显好于对照组,并且观察组治疗后1周优于治疗前,治疗后2周优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丹参酮注射液加曲安奈德对扁平苔藓患者皮损区B、T淋巴细胞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较大,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疾病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