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双一流”高校建设体系中,人才培养和实验室建设作为关键要素举足轻重,分析二者一致性和互补性,结合传统的“共管”理念,构建基于“双一流”建设高校学生培养目标的实验室师生共管机制,在提升实验室建设和管理水平的同时,有效实现学生培养目标,营造良好的实验环境和创新氛围,克服以往简单共管模式,为“双一流”高校建设和学生总体能力培养提供保证。文章分析了“共管”的基本理念、经验与可行性;明确了需要解决和面对的问题,提出具体应对策略;进行了共管机制的工作分工,对工作的有序推进提出了建议;对高校实验室共管机制中“双一流”建设高校学生培养目标的达成进行了说明。从理论体系到实践环节,完整地阐述了高校实验室深入共管机制的实施关键,对于高校实验室建设、人才培养“、双一流”建设和高校人事制度改革具有积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8,(12)
高等学校既是培养科技人才的重要主体,也是承载社会科普服务的重要组织。就高校社会化科普服务现状而言,科普工作缺乏相关管理制度支持,科普队伍缺乏规范性管理,科普服务方式缺乏信息化手段。提升高校社会化科普服务能力既需要从理念制度上明确高校社会化科普服务的职责使命,也需要完善科普绩效评价和相关激励措施,积极推动高校与外部主体合作,共同向社会提供精准化科普服务。  相似文献   

3.
《广西城镇建设》2023,(9):106-111
<正>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科学普及工作的重要论述,进一步加强广西住房和城乡建设行业科普能力建设,《广西城镇建设》采用线上线下互动模式特别策划“住建学堂·研学行”活动,杂志开设“科普”专栏,同步报道该活动新闻,多方位、多角度向读者宣传关于住房城乡建设领域的科普知识。  相似文献   

4.
关于本科专业建设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指出和分析当前我国本科专业设置中的“专业固化”等几个突出问题 ,并提出了打破专业固化、建立“课程组合”为特征的专业教育模式、积极探索跨学科专业的发展机制、专业设置要因地制宜、口径要“宽窄结合”、举办专业切忌“一窝风”、将专业设置权下放给高校等鲜明观点  相似文献   

5.
防震减灾科普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内容。而搞好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建设就是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的有力举措,从而全面提升中小学生防震减灾意识和应急避险能力,以达到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的目的,推动全社会防震减灾意识的形成和增强。由于我国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建设仍处于探索阶段,各地的发展不平衡,有的因指导思想不明确、工作措施不深入到位、方法形式简单,导致举步维艰、形同虚设。本文旨在结合厦门市海沧区东孚学校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的一些成功做法,并针对当前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建设应注意的几个环节,以期达到抛砖引玉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张娟  刘永 《中国消防》2010,(8):33-34
近年来,江西省坚持“社会性、群众性、经常性和公益性”原则,不断加强消防科普教育基地建设,大力普及消防科技知识,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目前,全省有1家消防科普教育基地被命名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7家被命名为国家级“消防科普教育基地”,127个消防队(站)达到《消防队(站)对外开放工作标准》。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5,(5)
新时期高校教育发展过程中,高校教师的科普研究能力关乎高等教学的实施质量,成为了当前高校教育的风向标。为有效提高高校教师科普研究能力,拓展教师的科学思维作用重大,本文将在分析科学思维的内涵和原则的基础上,对提高新时期高校教师的科普研究能力进行积极探讨。  相似文献   

8.
目前,中国较多大中城市相继进入轨道交通时代,但科普渠道并未得到拓展,科普作品质量不高,科普工作仍滞后于轨道交通发展。“微课”满足个性化学习的需求,也适用于移动学习时代科普知识的传播。针对当前国内轨道交通建设高速发展过程中科普工作滞后的现状,从匹配视角对轨道交通科普需求与“微课”关键特征进行解析,分析“科普-微课”关键特征匹配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在对“微课”部分关键特征进行改进的基础上,构建完全匹配的轨道交通“科普-微课”体系。将微信及其公众号作为科普载体,利用“微课”教学资源在居民中开展轨道交通知识科普工作,可显著提高科普效果。  相似文献   

9.
常海军 《今日消防》2021,6(3):31-32
物联网消防远程监控系统作为当前“智慧消防”建设中的基本内容,各地在建设工作中一直在不断摸索,也出现了许多问题。本丈通过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结合地域财政及消防安全管理实际,提出了工作建议,从加强顶层设计融合到推进科普教育,提出探索可持续发展模式,旨在为下一步建设工作找出新路径。  相似文献   

10.
《广西城镇建设》2023,(8):108-113
<正>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科学普及工作的重要论述,进一步加强广西住房和城乡建设行业科普能力建设,《广西城镇建设》采用线上线下互动模式特别策划“住建学堂·研学行”活动,杂志开设“科普”专栏,同步报道该活动新闻,刊载小记者采写的优秀稿件,多方位、多角度向读者宣传关于住房城乡建设领域的科普知识。住建学堂·八桂小记研学行第六期生活垃圾怎么实现资源化利用?8月17日,参加“住建学堂·八桂小记研学行”第六期活动的小记者们带着好奇与探究之心来到北控水务集团贵港区域公司,参观贵港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与餐厨垃圾处理厂。在环保展厅、中央控制室、垃圾操作室、餐厨垃圾项目展厅、垃圾分类科普基地等功能区,小记者们争先恐后提出问题,通过科普宣讲员通俗易懂的知识讲解,不断探索垃圾焚烧发电、变废为宝的秘密。  相似文献   

11.
钟博 《高等建筑教育》2013,22(6):158-161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5.64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2.1%,2012年全年网民增量为5 090万,普及率提升3.8个百分点。以互联网技术和网络为载体进行科普是一个趋势,人们倾向于通过网络来了解相关科普信息,从而科普网站渐渐成为科学传播的重要阵地。文章通过分析研究,对如何有效提升我国网络科普资源的利用率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与工程相结合,办出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与工程相结合的角度,探讨了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和专业特色等问题  相似文献   

13.
科学家与记者之间存在着文化和行业方面的壁垒。这些壁垒阻碍了科学通过媒体得到有效的传播。克服这一困难的方法是对科学家进行媒体技能的培训。文章介绍了一种在澳大利亚进行了12年之久的行之有效的培训方法,论证的是这些研讨会是如何打破在科学家和记者之间的壁垒,并能确保科学信息通过媒体有效地传播到普通大众。该方法在包括南非、新西兰和菲律宾等其他国家都得到成功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科学技术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科学技术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科学本身的创新上,更体现在科学传播和科学普及上。科学传播的内容与方式是科普活动中亟需理清的重要理念。文章从理性与科学的关系、传播内容与传播方式的关系,以及对科普工作者的要求3个方面试图理清科普活动中的重要问题,使人们更好地理解科学传播和科普活动及其两者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王续琨 《华中建筑》2005,23(1):170-172
建筑学是门历史悠久的学科,至今已经发展成为个介于数学、自然科学与哲学、社会科学之间的交叉学科门类——建筑科学。建筑科学现在依然存在着分化发展和通过交叉融合的方式建立边缘分支学科的开阔空间。为推进建筑科学的持续、加速发展,建议采取“一个基点、两条主线、三位一体”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6.
科学传播本质上作为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活动,具有伦理属性。一是传播主体与受众具有道德判断,二是科学传播模型的改变受社会道德的影响,三是科学知识本身的道德属性。但与科学研究不同的是,科学传播除了具有的科学性、真实性和规范性之外,还应具有传播方式公平性、传播动机正义性及传播态度批判性。  相似文献   

17.
开展大型科普活动评估是衡量科普活动效果的重要手段。组织及服务者贯穿了科普活动筹备、组织实施的全过程,是科普活动评估的重要对象。研究从科普活动评估的意义、目的、方法出发,以2012年北京科学嘉年华参与机构调查评估为例,揭示开展组织及服务者评估得到的主要结论,以及评估结果对整体科普活动效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科学普及是高校创新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重要实践载体。科普创作与实践是大学生创新教育新的增长点。引导大学生从事科普创作与实践,深化大学科普资源立体式开发,形成创新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的新方式。依托高校教学科研机构,构建大学生科普创作与实践创新创业教育平台。构建"大学-政府-社会"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网,推动大学科普资源服务社会。  相似文献   

19.
社区科普关系居民生活品质的改善,关系全民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关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但是,目前社区科普还存在目标不清、内容片面、机制不畅和定位不准等问题,需要从加强社区科普宣传、发挥社区居委会和居民作用、创新社区科普管理体制、准确把握居民需求等方面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20.
1996年6月4日钱学森提出建筑科学作为现代科学技术体系中的第十一个大部门,这是现代科学技术体系发展中新的里程碑。建筑科学大部门也应划分成基础理论、技术科学和应用技术三个层次。建筑科学通向马克恩主义哲学的桥梁是“建筑哲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