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上海县近十年(1981~1990年)传染病发病率下降趋势。1990年全县传染病总发病率为314.6/10万,较1980年的1346.7/10万下降76.64%。白喉、脊髓灰质炎和破伤风已连续10年没有发生,1990年无麻疹和百日咳病例。但肠道传染病发病仍较高,1990年肠道传染病的病例数占总病例数的90.91%,病毒性肝炎的发病率为215.8/10万。  相似文献   

2.
1991~ 2 0 0 0年 10年中 ,镇江市共报告法定乙类传染病 15种共计 880 5 1例 ,死亡 38例。 10年中 ,法定传染病总发病率和总死亡率均逐步降低。 1991年 ,乙类传染病的总发病率为 733.86 10万 ,2 0 0 0年下降到135 .37 10万 ;1991年死亡 7例病人 ,2 0 0 0年无死亡病例发生。 10年内肠道传染病大幅度下降 ,麻疹、百日咳、流脑、乙脑等计划免疫相关疾病的年发病率一直稳定在控制标准以下 ;无白喉和脊髓灰质炎病例发生。   1991~ 2 0 0 0年 10年中 ,镇江市法定传染病发病人数的构成比 ,以肠道传染病为最高。 1991~ 1996年 ,肠道传染病病例…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掌握蓟县地区传染病流行规律和变化趋势,制定相应传染病防治措施,我们对2003年法定传染病疫情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03年全县无甲类传染病报告,报告乙类传染病10种,传染病报告发病率为135.01/10万,死亡率为0.12/10万,病死率为0.09%,发病率与2002年比较上升了4.40%,死亡率下降了7.69%,病死率下降了10%;传染病发病率居前3位的是病毒性肝炎(45.54/10万)、痢疾(35.56/10万)和肺结核(33.56/10万);肠道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虫媒及自然疫源性疾病发病均呈上升趋势,血源及性传染疾病发病虽呈下降趋势,但淋病为较2002年多发生病种,乙肝发病呈下降趋势,但发病数仍占总发病数的18.67%;2003年发生了2例输入性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例。此结果为制定和完善传染病防治策略与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海西州12年间甲乙类传染病发病趋势和流行特征,为控制传染病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对海西州1997年-2008年甲乙类传染病疫情报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997年-2008年我州共报告甲乙类传染病17 423例,年平均发病率为383.90/10万,年均发病率居前3位的是病毒性肝炎(其中:乙肝占病毒性肝炎的77.68%)、 痢疾、肺结核.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年均发病率为190.13/10万,占总发病数的49.53%,其次是肠道传染病,年均发病率为109.60/10万(其中:痢疾占肠道传染病总病例的64.48%),呼吸道传染病,年均发病率为83.58/10万,(其中:肺结核占呼吸道传染病总发病的65.96%).结论:我州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持续居各类传染病之首,2003年我州乙肝疫苗已列入儿童计划免疫,今后有望降低乙肝发病率.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痢疾、肺结核,是我州传染病防治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以下简称海西州)传染病流行状况,为今后制定传染病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流行病学方法对海西州2003-2015年甲乙类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3-2015年全州共报告甲乙类传染病15种21 574例,年平均发病率415.54/10万,死亡病种10种47例,死亡率0.91/10万。血液及性传播疾病发病率为127.87/10万~361.63/10万,年平均发病率为229.50/10万,居各类传染病第1位。呼吸道传染病发病率为62.94/10万~142.22/10万,年平均发病率为95.46/10万,居各类传染病第2位。肠道传染病发病率由2003年的129.22/10万降至2015年的20.78/10万,居各类传染病第3位。结论 2003-2015年13年间海西州肠道传染病呈下降趋势且降幅明显,呼吸道传染病和血液及性接触传播疾病则维持较高的发病水平,应继续加强健康教育和防控。  相似文献   

6.
1990~2006年广西甲乙类传染病总体流行趋势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通过分析广西17年来传染病发病谱流行趋势及其规律,为制定传染病防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信息管理学及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1990~2006年广西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7年来共报告甲乙类传染病26种(1 730 736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235.42/10万,死亡率1.15/10万,总病死率为0.49%.呼吸道传染病和血源与性传播性疾病报告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肠道传染病和虫媒与自然疫源性疾病报告发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发病率下降幅度较大的是计划免疫针对性疾病中的麻疹、白喉、百日咳和脊髓灰质炎,上升幅度较大的疾病为病毒性肝炎、艾滋病、肺结核、淋病和梅毒.结论:今后应重点加强呼吸道传染病和性传播性疾病中的肺结核、淋病、梅毒、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的防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贵阳市肠道传染病的流行规律和变化趋势,为制订科学防控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运用Excel 2003对所有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贵阳市2004~2013年共报告肠道传染病8种,累计报告98 584例,占传染病总报告数的45.24%,年均报告发病率为248.92/10万;报告死亡数30例,占传染病总死亡数的5.21%,死亡率为0.08/10万;手足口病年均发病率最高,为270.11/10万,其次为细菌性痢疾、其它感染性腹泻。4~7月为发病高峰,占总报告数的55.42%;年均发病率最高的是观山湖区(537.10/10万),其次为白云区、云岩区;男女性别比为1.51:1,5岁以下年龄组发病最多,占总肠道传染病的71.44%,散居儿童发病占60.88%、托幼儿童占16.23%、学生占8.02%;共发生暴发疫情14起,甲肝6起、伤寒副伤寒5起、细菌性痢疾1起、其它感染性腹泻1起、手足口病1起。结论2004~2007年贵阳市肠道传染病发病率逐年下降,2008年后呈明显上升趋势,这与手足口病纳入法定传染病管理有关。贵阳市肠道传染病防控工作形势依然很严峻,应通过开展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等各项综合措施,降低肠道传染病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8.
2008年洛阳市某区传染病疫情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了解和掌握洛阳市某区传染病疫情发病、流行趋势,为制定传染病疫情监测、管理和防控对策提供有益参考.方法 对2008年全区上报的传染病疫情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汇总分析.结果 2008年洛阳市某区上报传染病10种共1170例,发病率为1721/10万,无甲类传染病上报.乙类传染病995例,年发病率1463/10万;丙类传染病160例,年发病率235/10万;其他疾病15例.结论 继续加强血源及性传播疾病如病毒性肝炎、呼吸道传染病如肺结核及肠道传染病监测、防控工作,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暴发疫情应急处置能力,加强对重点人群传染病防控知识宣传等健康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9.
广西16年甲乙类传染病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广西16年来甲乙类传染病疾病谱的变迁规律,为制定传染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广西16年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6年来共报告甲乙类传染病26种(1579072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214.79/10万,死亡率1.01/10万,总病死率为0.47%。呼吸道传染病和血源与性传播疾病报告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肠道传染病和虫媒与自然疫源性疾病报告发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发病率下降幅度较大的是计划免疫相关疾病的麻疹、白喉、百日咳和脊髓灰质炎,上升幅度较大的疾病为病毒性肝炎、艾滋病、肺结核、淋病和梅毒。结论:今后应重点加强呼吸道传染病和肺结核、淋病、梅毒、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的防治。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我国南方部队肠道传染病流行特征,为部队制定平战时的针对性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军队传染病疫情报告信息系统,收集2004-2013年南方部队肠道传染病疫情资料,应用Excell及SPSS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4-2013年南方部队肠道传染病发病率在18.13/10万~188.75/10万,呈明显的逐年下降趋势;发病率居前的主要肠道传染病分别是:伤寒和副伤寒(15.19/10万)、痢疾(12.69/10万)和其他感染性腹泻(12.50/10万);病例以散发为主;10年间报告聚集性疫情仅3起,为水和食物污染所致;高发季节主要在春夏季。结论近10年来,南方部队肠道传染病发病情况呈明显下降态势,但散发病例常有。应重点加强伤寒、副伤寒和痢疾等常见肠道传染病的综合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1.
<正>1937~1992年海门县报告法定传染病13种共41816例,死亡22例。年平均发病率为688.11/10万,病死率为0.05%。其中,1988年发病率最高为1312.40/10万,最低是1992年为424.83/10万。在报告的13种传染病中,病毒性肝炎30585例,占73.14%,居第一位。其次分别为痢疾、伤寒及其它肠道传染病等,详见表1。病死情况,以狂犬病最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贵州省肠道传染病的发病特征及流行趋势,为制订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贵州省2004-2007年肠道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4-2007年间贵州省共报告肠道传染病7种150 652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100.35/10万,占法定传染病报告总数的25.98%,总发病率逐年下降;其中,细菌性痢疾的年均发病率最高(54.77/10万),其次为甲肝、其他感染性腹泻病、伤寒副伤寒、未分型肝炎、阿米巴性痢疾和戊肝;实验室诊断病例占20.09%。年均发病率最高地区为黔西南州(139.21/10万),其次为铜仁地区、黔东南州、安顺市和黔南州。5~9月为发病高峰。男女发病比为1.57∶1,发病主要集中在1~5岁组(18.54%)和30~40岁组(14.13%),农民发病占34.86%,散居儿童25.74%,学生19.12%。共发生暴发疫情206起,细菌性痢疾79起占38.35%,伤寒副伤寒59起占28.64%,甲肝44起占21.36%,其他感染性腹泻病24起;水型暴发居多,农村和学校为高发地点。结论贵州省肠道传染病发病呈下降趋势但仍是危害群众身体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重点加强农村、学校的肠道传染病防控工作,切实落实综合性防控措施,减少肠道传染病危害。  相似文献   

13.
根据本站1991年至2000年疫情统计资料,简要总结分析了本区10a间法定报告甲、乙类传染病的发病情况。10a间本区无甲类传染病发生,报告乙类传染病26270例,年均发病率为488.81/10万,年均死亡0.47/10万,年均病死率为0.097%,1991年至1997年总发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1998年、1999年发病率上升,2000年回落。报告的乙类传染病计17种,其中肠道传染病3种,呼吸道传染病5种,虫媒传染病3种,发病率260.32/10万,164.24/10万,24.99/10万,占总发病构成依次为57.98%、30.93%、5.26%。死亡居首位的是病毒性肝炎,其次为出血热,死亡率分别为0.23/10万,0.13/10万,死亡构成分别为50%,26.92%,可见病毒性肝炎、痢疾是危害本区人民身体健康较严重的传染病。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制定相应对策,控制降低石嘴山市乙类传染病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汇总并分析2005~2008年石嘴山市法定报告的乙类传染病情况。结果石嘴山市2005~2008年乙类传染病的发病率从2005年的493.04/10万下降至2008年的309.48/10万。其中呼吸道传染病年均发病率为64/10万,占传染病总发病数的15.73%;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年均发病率为220.38/10万,占54.14%;肠道传染病年均发病率为121.53/10万,占29.86%;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年均发病率为0.96/10万,占0.24%;新生儿破伤风年均发病率为0.14/10万,占0.03%。发病数居前3位的是肝炎、痢疾、肺结核。结论在巩固以往控制传染病所取得成绩的同时,应加强对肝炎、痢疾、肺结核等重点传染病的预防控制,以达到全面控制并逐渐降低乃至消除有关传染病的目的,保障人民群众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2005-2014年深圳市松岗街道法定传染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针对性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整理松岗街道2005年1月至2014年12月传染病发病数据。应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结果2005-2014年,松岗街道传染病总发病率为485.24/10万,年均死亡率为0.32/10万。经秩相关检验,发病率与年份间为正相关关系(r_s=0.939,P=0.000),表明总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按传播途径分类,肠道传播传染病也呈逐年上升趋势(r_s=0.952,P=0.000)。居前3位的主要病种依次为感染性腹泻、病毒性肝炎和手足口病。结论深圳市松岗街道传染病发病率总体呈上升趋势,肠道传染病应作为该街道传染病防控工作的重点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新绛县10年来甲、乙类传染病流行趋势,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我县1996年-2005年10年间各类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 1996年~2005年我县法定报告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在35.73/10万~184.80/10万之间,年平均发病率为68.90/10万.主要传染痛以病毒性肝炎、肺结核、痢疾、布鲁杆菌病、猩红热为主.2002年麻疹发生了小规模的流行.发现20例.结论 我县今后传染病防治工作重点应要加大对血液及性传播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和肠道传染病的防治与监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掌握崔家营库区襄阳市区段蓄水前后肠道传染病的变化趋势,及时采取防治对策。方法收集肠道传染病的发病资料,利用t检验对蓄水前后肠道传染病发病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襄阳市区肠道传染病报告发病率蓄水后呈上升趋势,总发病率从2007年的84.37/10万上升至2011年的784.75/10万,主要受手足口病的发病影响,手足口病的发病率从2007年的1.07/10万上升至2011年的724.89/10万。结论崔家营库区应重点关注以手足口病为主要病种的肠道传染病的监测和报告。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大连市甘井子区甲乙类肠道传染病流行特征,为预防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甘井子区2004-2012年共报告甲乙类肠道传染病7 432例,年均发病率109.17/10万(P<0.01);痢疾为主要病种;高峰集中在69月,占报告病例的50.63%;城区年均发病率为130.18/10万,镇改街街道年均发病率为82.34/10万(P<0.01);男性年均发病率为121.04/10万,女性年均发病率为96.61/10万(P<0.01),男女性别比为1.32:1;09月,占报告病例的50.63%;城区年均发病率为130.18/10万,镇改街街道年均发病率为82.34/10万(P<0.01);男性年均发病率为121.04/10万,女性年均发病率为96.61/10万(P<0.01),男女性别比为1.32:1;02岁及102岁及1060岁年龄组占报告病例的18.42%和63.85%;家务及待业、散居儿童等为主要发病职业。结论:甘井子区甲乙类肠道传染病发病率呈波动性下降趋势,散居儿童及青壮年是甲乙类肠道传染病防控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2011年吉水县传染病流行特征及变化趋势,为有效控制传染病疫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使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对2011年吉水县法定传染病发病与死亡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1年吉水县报告法定传染病病15种1487例,总发病率为296.61/10万,死亡6例,死亡率1.20/10万,病死率0.40%.无甲类传染病报告,报告乙类传染病9种809例,发病率为161.37/10万,与上年相比上升6.67%;报告丙类传染病5种678例,发病率为135.24/10万,与上年相比上升55.32%.报告病例数居前五位的病种为肺结核病、手足口病、乙肝、其他感染性腹泻、痢疾,占病例总数的85.41%,肠道传染病占发病总数的8.47%,呼吸道传染病占24.88%,血源及性传播疾病占20.98%,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占0.07%,丙类传染病占45.60%.结论 在吉水县法定传染病中,肺结核、手足口病、乙肝、其他感染性腹泻和痢疾仍是严重危害当地居民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井陉县2010-2017年法定传染病的流行特征和变化趋势,为制定传染病防控策略提供科学有效的依据。方法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理论对2010-2017年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2010-2017年井陉县法定传染病累计报告20种12 159例,年均发病率474. 47/10万,无甲类传染病病例。乙类传染病中发病数位居前3位的依次为病毒性肝炎、肺结核、痢疾,丙类传染病中发病数位居前3位的依次为其他感染性腹泻病、手足口病、流行性腮腺炎。传染病按传播途径分类:肠道传染病病例5 893例,年均发病率229. 96/10万,占48. 48%;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病例3 382例,年均发病率131. 97/10万,占27. 81%;呼吸道传染病病例2 714例,年均发病率105. 91/10万,占22. 32%;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病例169例,年均发病率6. 59/10万,占1. 39%;新生儿破伤风病例1例,年均发病率0. 04/10万,占0. 01%。结论井陉县2010-2017年法定传染病总体发病率趋于稳定,但是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呈上升态势,今后防控工作的重点要向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转移,同时对肠道和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控不能放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