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黄晖 《蛇志》2015,(2):152-153
目的观察胸腔镜及开胸手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根治性及围术期恢复情况。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进行分组治疗。研究组应用胸腔镜进行治疗,对照组应用开胸术进行治疗。将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数据以及围术期各项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术后引流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引流量显著少于对照组(均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5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8.75%(P0.05)。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术后2天血检WBC、Cor以及CRP指标均显著高于术前,而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天疼痛评分研究组患者显著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亦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应用胸腔镜治疗的痛苦小、术后应激反应轻、恢复快,效果更明显,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康莱特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6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两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NP化疗方案治疗,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康莱特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近期治疗疗效、生活质量Karnofsky评分、1年生存率、中位生存时间、平均生存时间以及毒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近期治疗有效率为53.3%,明显高于对照组33.3%,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4.12,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Karnofsky评分好转率为66.7%,明显高于对照组36.7%,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5.41,P0.05);研究组患者经治疗后1年生存率、中位生存时间和平均生存时间分别为60.0%、15.0个月和(11.0±5.1)个月,均明显高于对照组30.0%、9.0个月和(5.9±4.8)个月,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5.45,t=5.24,6.12,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过程毒副反应恶心呕吐及白细胞下降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4.27,5.08,P0.05)。结论:康莱特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降低毒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胰头癌伴壶腹周围癌的近远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我院2009年8月到2013年6月间收治的胰头癌伴壶腹周围癌患者82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姑息性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并发症发生率,术后随访3年,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年、2年及3年生存率、术后1年复发率以及肿瘤根除率。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的住院时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的总并发症发生率(41.46%)明显高于对照组(22.96%)(P=0.03),术后2年和3年的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年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4),肿瘤根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4)。结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胰头癌伴壶腹周围癌虽可延长手术时间,提高术中出血量及并发症风险,但肿瘤根治效果更好,可减少术后复发,明显提高远期生存率。  相似文献   

4.
探讨FGFR1OP和p57/Kip2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情况。选取58倒非小细胞肺癌手术切除标本,采用SP法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FGFR1OP和p57/Kip2在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1.4%和56.9%。FGFR1OP的表达强度与肿瘤的分化程度、病理类型密切相关,在低分化腺癌(P=0.003)和低分化鳞癌(P=0.001)中的表达强度要高于高分化的腺癌和鳞癌,在鳞癌中的表达强度高于腺癌(P=0.002);与之相反,p57/Kip2随着肿瘤分化程度降低(腺癌P=0.008,鳞癌P=0.000),表达强度也显著下降,在鳞癌中的表达强度要低于腺癌(P=0.000)。FGFR1OP的高表达与p57/Kip2的低表达可能参与肿瘤的生长分化和进展,并提示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电视胸腔镜手术与传统手术方法对非小细胞肺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5月至2012年6月本院收治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84例,随机分为VATS组和OT组,各42例,VATS组行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OT组行传统开胸肺叶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时间、住院天数、术后疼痛和并发症发生情况,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3d血清CRP、TNF-α、IL-6、IL-10水平.结果:VATS组术后引流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OT组(P<0.05);两组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术中出血量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VATS组术后1d、3d疼痛评分明显低于OT组(P<0.05);VATS组术后3d血清CRP、TNF-α、IL-6、IL-10水平明显低于OT组(P<0.05).结论:与传统手术相比,电视胸腔镜手术对患者创伤较小,患者术后炎症反应较低,痛苦较小,可作为非小细胞肺癌的推荐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疗效及预后状况。方法:选择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早期NSCLC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40)和实验组(n=40)。对照组患者行常规开胸肺叶切除术,实验组患者行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所有患者于术后视具体情况给予化疗或放疗。记录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临床相关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随访3年,比较两组患者3年生存率,并分析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后患者预后影响因素。结果: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胸腔引流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3年生存率分别为12.50%、57.50%,与对照组的17.50%、50.00%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直径和术后是否放化疗是影响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后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NSCLC患者具有微创、安全及远期生存率较高的特点,术后辅以放化疗能够延长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鸦胆子油乳、艾迪注射液配合GP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以2010年1月至2016年3月宝鸡市解放军第三医院收治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住院病历号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接受GP化疗方案,观察组接受GP化疗方案联合鸦胆子油乳、艾迪注射液治疗,两组均10天为一个周期,4个周期为一个疗程,均治疗1个疗程。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T细胞亚群水平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的总缓解率和疾病控制率分别为62.5%和92.5%,均显著高于对照组(47.5%和75.0%)(P0.05);治疗后,两组的CD3~+、CD4~+、CD8~+、CD4~+/CD8~+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CD3~+、CD4~+、CD8~+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KPS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的KP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的恶心呕吐、腹泻、白细胞计数减少、血小板减少、肝功能损害和肾功能损害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半年内,观察组的生存率(8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生存率(77.5%)。结论:鸦胆子油乳、艾迪注射液配合GP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提高半年生存率,而且可降低化疗对T细胞亚群水平的影响,并降低患者血清VEGF水平。  相似文献   

8.
为比较单孔胸腔镜、单操作孔胸镜和传统肺癌根治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和生存期差异,本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73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分为A组(n=57例)、B组(n=58例)和C组(n=58例)。A组采用开胸肺癌根治术治疗,B组采用单操作孔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治疗,C组采用单孔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治疗。通过观察3组患者近期疗效和远期生存差异,本研究发现B组和C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引流管放置时间、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A组(p0.05);B组和C组患者术后1 d、3 d和7 d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A组(p0.05),且C组患者术后1 d、3 d和7 d的VAS评分显著低于B组(p0.05);3组患者中位OS、3年生存率、5年生存率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本研究的初步结论为:单孔胸腔镜手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可获得与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及开胸手术相同的近期疗效和远期生存效果,且可减少创伤,降低术后疼痛感,有利于术后恢复和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全胸腔镜与后外侧开胸手术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炎症因子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8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两组各40例,研究组患者使用全胸腔镜手术,对照组采用后外侧开胸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量及住院天数,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炎症因子及免疫细胞水平变化。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量及住院天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细胞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淀粉样蛋白A(SAA)、白细胞介素-6(IL-6)及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IL-2R)均较术前明显升高,且对照组患者各因子水平升高程度明显高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T淋巴细胞中CD4+、CD8+及CD4+/CD8+均较术前明显下降,且对照组患者下降程度明显高于研究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胸腔镜手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显著,且利于保护机体免疫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腹腔镜左肝外切除术(LLLR)和开腹左肝外切除术(OLLR)治疗左外叶肝细胞癌(HCC)的临床效果及生存期。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4年8月收治的左外叶HCC患者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患者行OLLR治疗,观察组患者行LLLR。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首次进食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术后一年和两年生存率,以及治疗前后血清ICAM-1,MMP-13,PCT,IL-6,IgA,IgM及IgG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首次进食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手术后,观察组患者血清ICAM-1,MMP-13,PCT及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而血清IgA,IgM及IgG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7.08%)低于对照组(41.47%)(x~2=5.89,P=0.01);两组患者术后1年和2年的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LLR治疗HCC具有创伤小、并发症低及预后快等优点,能有效抑制术后炎症反应,对患者免疫功能影响低,可显著降低肿瘤侵袭力,远期生存率较高,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