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针对某1 000MW直接空冷机组,基于η-NTU法,建立了直接空冷机组变工况数学模型。通过考虑排汽管道压降及机组对环境散热量等因素,得到机组凝汽器压力与风机风量间关系曲线,分析了在一定凝汽器压力下风机运行所需风量和风机运行频率对机组的影响,为空冷机组的经济运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节能》2016,(5):69-74
排汽压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整个机组的热经济性。基于ε-NTU法,深度挖掘厂家提供的数据,建立了直接空冷机组排汽压力的计算模型,得到了某国产300MW直接空冷凝汽器变工况特性,所得结果与厂家提供的数据吻合较好,能够满足工程需要。分析了迎面风速、环境温度以及排汽流量对排汽压力的影响,计算了空冷凝汽器不同环境温度下排汽流量、环境温度、迎面风速对排汽压力的影响权重。结果表明:环境温度愈高,各因素的影响权重(绝对值)越大。在35℃的高温环境下,排汽流量每增加1kg/s,排汽压力将升高0.24k Pa;环境温度每增加1℃,排汽压力将升高1.2k Pa;迎面风速每增加0.1m/s,排汽压力将降低1.6k Pa。  相似文献   

3.
200MW直接空冷机组变工况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兰欣  杨靖  杨祥良 《汽轮机技术》2007,49(2):118-120,124
以200MW直接空冷机组为例,考虑排汽管道的压损,排汽口和凝汽器入口间水蒸汽柱高度压差及排汽管道对环境散热量,建立直接空冷机组冷端系统变工况数学模型,编程计算做出直接空冷机组冷端系统特性曲线,同时分析了凝汽器入口压力及管道压损的变工况特性,对于空冷机组的运行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4.
韩中合  马务  王智 《汽轮机技术》2013,55(1):51-54,58
直接空冷机组运行一段时间后,其散热器管内、外污垢热阻会对机组的热经济性产生一定的影响.以某1 000MW直接空冷机组为例,取污垢热阻的变化范围为0~0.001m2·K/W,用η-NTU建立了机组排汽压力的管内、外污垢热阻数学模型.分析了热负荷一定的情况下,不同环境温度、迎面风速下,散热器管内、外污垢热阻对排汽压力的影响特性.结合当地经济因素,比较了不同管内、外污垢热阻阻值对机组年运行费用的影响程度,为机组的经济运行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600 MW直接空冷机组变工况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4,他引:9  
周兰欣  杨靖  杨祥良 《动力工程》2007,27(2):165-168,217
以600 MW直接空冷机组为例,考虑排汽管道的压损,排汽口和凝汽器入口间水蒸汽柱高度压差及排汽管对环境散热量,建立了直接空冷机组冷端系统变工况数学模型,编程计算并作出直接空冷机组冷端系统特性曲线,分析了空冷凝汽器压力及管道压损变化时的机组特性,对于空冷机组的经济运行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高直接空冷机组运行经济性,以冷端系统的变工况模型为基础,通过计算空冷凝汽器风机送风量增大时空冷机组发电功率与对应风机耗功功率的增量,得到直接空冷机组凝汽器最佳真空的确定方法.根据相似定律确定迎面风速对风机耗功的影响,并通过冷端系统数学模型的分析和简化得到机组背压与发电功率的关系,最终导出了不同环境温度和排汽热负荷下迎面风速对应的最佳真空.根据模型对某330Mw机组在变工况下的最佳真空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随着排汽量的增加或环境温度的升高,最佳真空及对应的风量都增加;当环境温度高于20℃时,环境温度对最佳真空的影响更加突出.  相似文献   

7.
直接空冷凝汽器在运行一段时间后,其冷却管内、外污垢热阻对机组热经济性会产生影响。在设计工况下,限定凝汽器管内、外污垢热阻变化范围为0~0.001 m~2·k/W,建立机组排汽压力的管内、外污垢热阻热性数学模型,用编程计算做出对应特性曲线,分析直接空冷机组凝汽器冷却管在不同迎面风速、环境温度、热负荷等工况下污垢热阻对排汽压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直接空冷机组散热器污垢热阻对热经济性影响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直接空冷机组运行时间越长,其散热器管内、外污垢热阻对机组的热经济性影响越加明显,以某600MW直接空冷机组为例,限定散热器管内、外污垢热阻变化范围为0~0.001(m^2·K)/W,建立机组排汽压力的管内、外污垢热阻特性数学模型,编程计算做出对应特性曲线,并进一步分析了机组热负荷一定时,管内、外污垢热阻对排汽压力影响的迎面风速特性及环境温度特性,对于空冷机组的经济运行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对某1 000 MW直接空冷机组汽动给水泵冷凝用蒸发式凝汽器进行了方案设计和变工况特性分析.蒸发式凝汽器采用空气与冷却水逆流布置,2×50%配置方案.变工况特性分析表明:排汽冷凝温度主要受空气入口湿球温度、风速以及喷水量的影响,随入口湿球温度升高而升高,随喷水量的增加以及风速的减小而降低.空气流速增大时,管外冷却水的蒸发量也随之增加.  相似文献   

10.
《动力工程学报》2017,(1):73-78
基于复合制冷循环间接空冷(简称复间冷)系统的结构形式和传热过程,针对复间冷系统制冷循环,建立换热过程计算模型,并进行汽轮机排汽耦合制冷循环的动态模拟正交实验.结果表明:制冷循环运行约500s后,排汽温度趋于稳态工况,随着排汽热负荷的增加、环境气温的升高以及迎面风速的减小,排汽温度升高,实验结果与600 MW机组的模拟计算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1.
空冷岛运行优化中,需要将汽轮机、空冷凝汽器及空冷岛风机的特性综合起来进行分析。在综合直接空冷机组冷端各个组成部分,包括空冷凝汽器、低压缸至空冷凝汽器之间排汽管道及空冷岛风机特性的基础上,建立汽轮机排汽背压与空冷岛风机转速的特性关系,为空冷岛运行优化计算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2.
直接空冷电厂的安全运行与空冷凝汽器在冬季自然通风条件下的换热性能有着密切的联系.依托实际工程项目,确定了某135MW直接空冷凝汽器(ACC)冬季自然通风下的热压.利用计算传热学(NHT)软件FLUENT,对不同迎面风速下,直接空冷凝汽器双排管换热元件的冬季性能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和研究.根据空气的作用压力与流经空冷凝汽器时所产生阻力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了冬季自然通风状态下空冷凝汽器性能.它为直接空冷系统的优化设计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3.
火电站直接空冷凝汽器积灰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火电站直接空冷凝汽器积灰是影响传热性能的重要因素,研究直接空冷凝汽器积灰对传热性能的影响规律并提出监测措施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分析汽轮机背压与汽轮机排汽量、冷却空气流量、凝汽器传热系数、凝汽器总传热面积以及环境温度之间的关系,得到了空冷凝汽器在维持汽轮机排汽量和冷却空气量不变时,汽轮机背压和传热系数之间的关系以及凝汽器积灰对汽轮机背压的影响。研究表明:凝汽器积灰会导致凝汽器传热系数降低,汽轮机背压升高,机组运行经济性下降。设计工况下,当蛇形翅片扁平管结构凝汽器积灰厚度达到1.2 mm时,汽轮机背压将增加50%左右。通过监测空冷机组运行过程中汽轮机背压的变化,可预报积灰的程度,为直接空冷凝汽器清洗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同一凝汽设备状况下的汽侧空气修正系数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方超 《热力透平》2005,34(4):211-214
通过对正规的凝汽器特性试验数据计算分析,得出了同一凝汽设备状况下凝汽器传热系数的汽侧空气修正系数与负荷和排汽压力有关的结论,给出了相应的计算公式和曲线,分析认为其实质是与凝汽器内的空气浓度和空气漏入量有关。  相似文献   

15.
孙东海  张树芳  申哲巍 《节能》2012,31(8):20-24
以直接空冷机组冷端系统传热特性为研究对象,充分考虑排汽管道压损、水蒸气压差对排汽压力的影响,建立直接空冷机组冷端换热数学模型,并对影响空冷凝汽器传热的因素进行研究分析。研究结果对直接空冷机组冷端系统保持最佳运行状态,保障凝汽器的安全和经济运行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The flow field of an axial fan in a direct air‐cooled condenser for a large power plant is modeled numerically.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heat exchange of the air‐cooled condenser, methods of increasing the rotational velocity of the fan and laying out the guide blade at the outlet of the fan are adopted. Results show that increasing the rotational velocity of the fan can effectively increase the flux of the fan, and can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an air‐cooled condenser; laying out the guide blade at the fan outlet can ameliorate the flow field in an A‐flame. This causes the rotational kinetic energy to change into static pressure at the fan outlet, so the ability of the heat exchange of the air‐cooled condenser is improved. © 2012 Wiley Periodicals, Inc. Heat Trans Asian Res; Published online in Wiley Online Library (wileyonlinelibrary.com/journal/htj). DOI 10.1002/htj.2102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