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观察疾病知识宣教及门诊随访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11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5例;研究组患者在住院期间给予疾病相关知识宣教,出院后每隔1个月随访一次;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健康宣教。干预前和出院后6个月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用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ITAQ)、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进行评估,比较两组患者服药依从性和复发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ITAQ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ANSS评分和SDS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即研究组患者服药依从性显著好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疾病知识宣教和门诊随访,能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和降低复发率的效果优于常规健康宣教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奥氮平与丙戊酸钠合用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兴奋、攻击行为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8例有兴奋、攻击行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35例)和对照组(33例)。研究组患者给予奥氮平联和丙戊酸钠片联合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单一奥氮平治疗。治疗6周后,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外显攻击行为量表(修订版)(MOAS)评定两组患者的疗效,用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两组患者治疗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各时间点的PANSS总分及各因子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研究组患者的阳性症状评分及一般精神病理分、MOAS评分在2、4、6周末与对照组比较下降明显(P<0.05或P<0.01)。在治疗4周末,两组患者的阴性症状评分,研究组患者较对照组下降明显(P<0.01);治疗6周结束,两组患者出现的药物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氮平与丙戊酸钠联合用药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优于单用奥氮平组,且起效快,不良反应相当。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奥氮平合并舒肝解郁胶囊对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方法,将57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在奥氮平有效治疗量的基础上加用舒肝解郁胶囊1.44g/d,对照组单用奥氮平治疗,在治疗前及治疗后2、4、6、8周用PANSS量表及TESS量表评定其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从第2周起PANSS量表评分与治疗前相比明显降低,对照组从第4周起PANSS量表评分与治疗前相比明显降低,从第2周起研究组的阴性症状分量表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整个治疗过程中2组的阳性症状分量表和一般精神病理症状分量表的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奥氮平的临床用量小于对照组(p<0.01)。结论:奥氮平合并舒肝解郁胶囊对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改善方面有确切疗效,并可减少奥氮平的药物剂量。  相似文献   

4.
谭余龙 《中国病案》2011,12(11):71-72
目的探讨奥氮平与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48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奥氮平组)75例和对照组(利培酮组)73例,分别服用奥氮平、利培酮治疗。于治疗前及治疗第2月、4月、8月及12个月末采用阳性症状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临床疗效,同时以社会功能缺陷筛选表(SDSS)评定社会功能;以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奥氮平组与利培酮组在痊愈率、显效率、PANSS评分与SD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奥氮平组在锥体外系反应、内分泌失调等方面少于利培酮组,在体质量增加方面多于利培酮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奥氮平和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疗效均好;但是奥氮平的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氟伏沙明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伴发强迫症状的疗效。方法:精神分裂症伴强迫症状患者6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氟伏沙明合并奥氮平组)和对照组(奥氮平组)各30例。患者于治疗前及治疗后8周末应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耶鲁-布朗强迫症状量表(Y-BOCS)和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较对照组PANSS、Y-BOCS评分下降更显著(P<0.01),TES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氟伏沙明结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较单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能提高伴发强迫症状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舍曲林合并舒必利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将46例精神分裂症首发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23例与对照组23例,研究组给予舍曲林合并舒必利治疗,对照组服用利培酮(维思通)治疗,疗程为8周,使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作为评定工具评定,以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评定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舍曲林合并舒必利组总有效率91.3%,利培酮组总有效率65.2%,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后PANSS评分均有明显下降(P<0.001).结论 舍曲林合并舒必利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疗效可靠,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9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研究组(帕利哌酮缓释片组)48例和对照组(奥氮平组)48例,进行治疗8周观察。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疗效,用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的治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58.33%、89.58%,对照组的治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56.25%、85.42%,两组治愈率和有效率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前后PANSS总分及各因子分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研究组体质量增加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催乳素升高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药物不良反应均少。结论:帕里哌酮缓释片与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相当,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阿立哌唑联合奥氮平对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体重的影响。方法:选择精神分裂症标准患者62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1例。研究组患者采用奥氮平联合阿立哌唑治疗;对照组患者单一采用奥氮平治疗。分别在第0、4、8、12周采用PANSS评定患者的疗效,采用TESS评定患者的不良反应,采用体重变化评定患者的体重,比较两组患者的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PANSS、TESS总分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在治疗第4周,PANSS的阴性症状评分和治疗第8周体重变化评定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下降(P<0.01)。结论:阿立哌唑联合奥氮平对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改善体重增加和阴性症状的功效优于单一奥氮平治疗功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丙戊酸镁缓释片联合奥氮平治疗伴冲动攻击行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20例伴有攻击行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61例)和对照组(59例)。研究组患者给予丙戊酸镁缓释片联合奥氮平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奥氮平治疗。两组患者治疗的疗程均为6周。治疗后,采用外显攻击行为量表(MOAS)、阳性与阴性症状评定量表(PANSS)评定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分别于基线及治疗第2、4、6周末各评定1次,采用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评定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第2、4、6周末,两组患者的MOAS和PANS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研究组患者的各测量点MOAS和PAN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各种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戊酸镁缓释片联合奥氮平治疗伴冲动攻击行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奥氮平治疗,且两者安全性相当。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奥氮平联合丙戊酸钠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暴力攻击行为的临床疗效比较。方法:选取伴暴力攻击行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8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研究组患者给予奥氮平联合丙戊酸钠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用奥氮平治疗。疗程4周,分别于疗前及治疗后第1周末、第2周末、第4周末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修改版外显攻击行为量表(MOAS)和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两组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PANSS及MO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或0.01);治疗第2、4周末,研究组患者相同时间段的PANSS总分、阳性症状分、兴奋症状分及攻击因子分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0.01),同时研究组患者的MOAS量表评分改善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0.01);两组患者的TE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氮平联合丙戊酸钠治疗伴有暴力攻击行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起效快,疗效好,有良好的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认知疗法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对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88例精神分裂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44例,给予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患者44例,在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认知疗法治疗。两组疗程均为8周。选取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认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ITAQ)和社会功能缺陷量表(SDSS)评估临床疗效。结果: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的PANSS评分和SDSS评分均下降,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ITAQ评分明显增高,研究组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物治疗联合认知疗法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同时可改善患者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温胆汤联合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将78名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观察组患者给予温胆汤合并奥氮平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奥氮平进行治疗。以阳性和阴性综合征量表(PANSS)、不良反应量表(TESS)对两组患者在基线及治疗第4周末、第8周末进行评定。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观察组显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PANSS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5),但观察组患者治疗4周和8周后的PANSS总分较之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温胆汤联合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奥氮平和奋乃静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112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6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奋乃静片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奥氮平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12周后进行临床疗效评价、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和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测评,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认知功能。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PANSS总分及各因子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PANSS总分及各因子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PANSS总分和阴性因子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WCST各维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WCST各维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WCST各维度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氮平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临床疗效确切,总体疗效和不良反应与奋乃静相当;但奥氮平更能够有效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个案管理模式对首发精神分裂症的康复效果。方法将120例出院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按出院顺序随机分为个案管理组(观察组)60例,传统门诊随访组(对照组)60例,进行两年的随访研究。在基线和入组后6、12、18、24个月时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社会功能缺陷量表(SDSS)评定患者的病情、社会功能;24个月时记录复发率、再住院率及再就业率。结果两组在基线时PANSS总分、SDS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6、12、18、24个月观察组PANSS总分、SDS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观察组的复发率为8.33%、再住院率为5.00%,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8.33%和26.67%,再就业率为5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8.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案管理模式能有效提高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改善其社会功能、降低复发率、提高再就业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服用奥氮平致代谢综合征的预治方法。方法:将2009年lO月至2012年4月收治的10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奥氮平合并二甲双胍组(研究组)和单用奥氮平组(对照组),另将同期100例服用奥氮平的精神分裂症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作为治疗组(原治疗基础上合用二甲双胍)。分别在入组前及入组后4、8、12周末测定体质量、体质量指数(BMI)、空腹血糖(FPG)、血清总胆固醇(TC)和血清三酰甘油(TG),同时采用PANSS和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4、8、12周,研究组FPG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12周.研究组和对照纽体质量、BMI、TG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对照组体质量较治疗前增加〉7%者26例(55%)、研究组7例(15%)。治疗4周后。治疗组体质量、BMI、FPG和TG水平均下降(P〈0.05)。3组治疗后PAN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减低(P〈0.05);但3组PANSS评分减分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TE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对照组和治疗组分别有17%(8/48)、15%(7/47)和14%(14/97)的患者出现各种不良反应。结论:二甲双胍能有效地改善长期服用奥氮平所致的代谢综合征。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喹硫平合并氟伏沙明治疗具有强迫症状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7例强迫症状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研究组用氟伏沙明合并喹硫平治疗,对照组单用喹硫平治疗,治疗8周,采用阳性和阴性综合征量表(PANSS)、耶鲁-布朗强迫症严重程度量表(Y-BOCS)及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用x2检验和t检验对照分析。结果:两组强迫症状精神分裂症患者PANSS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研究组Y-BOCS评分2、4、8周末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对照组Y-BOCS评分2周末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8周末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喹硫平剂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氟伏沙明联合喹硫平治疗伴有强迫症状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显著,优于单用喹硫平治疗,且降低喹硫平使用剂量,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7.
李文秀 《河北医学》2013,(8):1173-1175
目的:比较分析精神分裂患者采用社区康复和长期住院两种治疗模式的疗效情况。方法:对8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前瞻性对照研究,其中社区康复组41例,住院治疗组41例,对两组进行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以及社会活动(SF)、体能(PF)、一般健康(GH)、身体影响(RP)、心理健康(MH)等情况比较分析。结果:社区康复组患者的体能(PF)、精神影响(RE)、体能影响(RP)、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等优于住院治疗组(P〈0.05),住院治疗组患者在心理健康(MH)、精力(VT)、一般健康(GH)优于社区康复组(P〈O.05),两组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无显著差异(P〉O.05)。结论:精神分裂症社区康复在躯体健康方面比较具有优势,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采用社区康复对于控制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病情具有较好效果,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备相应条件的地区可酌情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和研究职业训练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缺陷改善的影响.方法:将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根据入院编号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患者50例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50例则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职业训练,治疗前及治疗后对两组患者采用康复状态量表(MRSS)及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进行测评,对改善情况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MRSS及SDSS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MRS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但SDSS评分结果显示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职业技能训练能够有效的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交能力,提高患者的社会适应性,加速其康复过程,更快、更好的回归社会.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齐拉西酮与利培酮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及代谢综合征的影响。方法:符合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于入组时、治疗第1、3、6个月末,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和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S)评定疗效并相应检测患者体重指数(BMI)、血压、腰围、空腹血糖(FBS)、总胆固醇(CHO)、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等。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同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6个月后与各基线期PANSS和CGI-S评分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齐拉西酮组,入组时和治疗6个月后患者发生代谢综合征人数分别为6例(9.68%)和7例(11.29%),改变不显著;利培酮组分别为5例(8.33%)和8例(13.33%),其中体重指数(BMI)、总胆固醇(CHO)、甘油三脂(TG)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齐拉西酮和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相当,同时存在患者代谢异常的改变,但齐拉西酮组患者影响轻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