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鸽台水温于2014年9-10月和2016年12月-2017年1月出现了两次明显的不明原因异常,我们首先对观测仪器和观测环境做了调查与研究,然后利用相关分析法研究英鸽台水温与水位资料,认为项鸽台水位与水温相关性非常好,因此2014年与2016年水温出现的不明原因异常可以排除是地震前兆异常。因此研究清楚英鸽水位与水温相关性对其资料的使用有很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通海高大水位异常与地震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分析高大井2002年以来的资料,对多年来水位变化特征与观测井300 km范围内发生的5.0级以上地震前的异常形态进行分析发现,高大井水位在震前表现出趋势和短临变化特征,水位动态异常与观测点周围300 km范围的5.0级以上地震有较好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3.
临汾市地震局地震观测水井是一口地震观测专用井,自1985年观测以来,水位整体呈缓慢下降趋势,符合临汾地下水下降速率.观测数据连续、可靠,有较好的映震效应.对2001年太原郝庄5.0级地震、2003年洪洞甘亭5.0级地震以及2006年河北文安5.1级地震,震前都有较好的异常反映.从2006年度的观测资料分析,该井地热、水位均出现异常,打破了年变规律.本文通过数据分析、曲线对比、映震实例等方法对该井异常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安徽省嘉山地震台TJ-Ⅱ型体应变仪观测资料进行了研究分析,重点分析降雨、气压、地下水位、人为干扰等因素对体应变仪的影响,从而探究各因素与体应变的相关性。根据各因素与体应变相关性程度不同,对观测方法进行改进,提高观测质量。通过研究正确区分出地震前兆异常和干扰异常,为地震预报工作者预报地震提供更为可靠的数据保证。研究成果已服务于台站会商及日常前兆异常跟踪工作,为体应变异常核实提供研判依据。  相似文献   

5.
濮阳台电磁波异常与地震活动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桂青  刘兆友 《河南科学》2000,18(2):206-209
介绍了台站所处的地震地质环境条件及电磁波观测仪器基本情况。对濮阳市地震台电磁波观测资料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电磁波异常对 10 0km范围内的M 13.0级以上地震及 30 0km左右Ms5 .0级以上地震和 10 0 0km左右的Ms6 .0级以上地震有很好的对应关系。电磁波异常是一种地震前兆短临异常 ,异常一般在震前几天到五十几天出现 ;异常幅度大 ,异常易于识别 ;地震多发生在异常结束之后或异常高值回落的过程中。濮阳台曾依据电磁波异常变化 ,成功地进行了两次地震短临预报 ,地震三要素均在预报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6.
选取滇东地区境内的11口水井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观测井所处地区年降雨量及次年水位谷值变化进行相关分析,提取水位年异常特征.发现出现异常井孔的台项比与当年或次年的M≥6地震有较好的对应关系.2002年以来,当超出正常动态范围内的异常井孔台项比大于0.27时,滇东及周边地区都有M≥6地震发生,对应率为80%(4/5).用此方法可以对滇东年度最大地震活动水平进行预测估计.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天水台深井地电阻率观测以来长期观测数据的可靠性,应用归一化变化速率方法处理了2012年以来的地电阻率观测数据,结合深层水平地电阻率在2次地震发生前均出现的明显的短临异常,研究了该台地电阻率异常与地震的对应关系。结果表明:天水台对附近的中等以上地震有较好的映震能力,可为今后该台附近的中强地震提供中短期预测预报意见。  相似文献   

8.
钻孔体应变是通过地层内部应变状态依时间连续变化的精细观测,通过观测数据分析来掌握地震应变前兆的中期—短期—临震及震后调整的时空分布与发展变化的规律。本文分别选取合肥地震台、黄山地震台仪器均正常运行时间段的观测数据进行对比研究,利用线性平滑滤波方法及差分法求加速度方法分析体应变数据异常变化,从而得出相关前兆信息。  相似文献   

9.
收集整理了肃南台SS-Y洞体应变伸缩仪自观测以来的观测资料,论述了气压、雷电、洞室进人、仪器故障及附加载荷等干扰因素对数字化应变高频记录的影响及其机理。为利用数字化资料及时识别干扰、准确捕捉短临地震异常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0.
大地电场观测是地震前兆观测方法之一,由于其观测物理量所受到的干扰因素较多,通过对嘉山地震台大地电场数据跟踪分析中的典型变化形态进行识别分析,有效剔除干扰,从而为提取地震前兆信息,分析和运用地电场资料进行地震预报提供可靠依据,也为有相同观测手段的台站在数据跟踪分析中提供参考实例,对异常核实中排查地震前兆异常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水文地球化学作为预报地震的一种有效手段已被地震学界所公认。吉林省云峰地震台作为吉林省在北东向鸭绿江断裂带上进行观测的唯一一个综合性地震观测台,从1980年开始观测水位、水氡,积累了大量的水化学观测资料。通过对于水化学观测资料的整理,结合地质资料、气象资料,进行数据的具体分析,为以后继续进行水化学观测做出良好基础铺垫,提供有效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2.
汶川Ms8.0级地震、青川Ms6.4级地震与厦门天马台观测井水位观测异常记录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在四川汶川发生了Ms8.0级地震以及包括5月25日16时21分在四川青川发生的Ms6.4级地震在内的持续余震.是一次以拟冲为主、兼少量右旋走滑分量的地震。矩张量解及其震源机制解如图1。断层向西北方向倾斜。走向为229°。该地震有感范围遍布我国大部分地区,我国水位观测网的大多数井孔均记录到了水震波。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武山地区Rn元素观测资料中的异常变化分析总结,提取观测点300Km范围内大于Ms4.5级地震以及全国Ms7.0以上地震,确立水氡异常与地震的相关性,量化分析震前、发震、震后资料变化趋势。通过对震例的对比分析,提取武山观测点Rn元素的震前异常特征。通过研究表明:泉水流量是影响Rn元素测值的重要因素之一,对于Ms4.5震前观测到的Rn含量没有明显的共性特征,对于Ms7.0以上地震Rn测值出现明显的高值特征。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分析了嘉峪关西沟形变SS-Y伸缩仪2008年1月—2016年12月观测资料,日均矢量法、M2波潮汐因子动态分析方法,分析伸缩仪NS、EW分量,研究资料异常与周边Ms5.0以上中强地震的关系。结果表明,该台伸缩仪对周边中强地震有一定短临异常显示,对较远处中强地震也有明显的趋势异常显示。  相似文献   

15.
对2012年5月3日甘肃金塔Ms5.4级地震进行了分析,发现震前1a左右,在金塔周边地区相继出现b值、C值、D值、地震活动度S、断层总面积、能量释放E、缺震等地震活动性指标异常,这些指标异常反映了5.4级地震前地震活动呈现增强的特征。祁连块体以北区域发生中强地震前兆观测资料无明显异常,因此对该区域做相关地震学指标分析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许多学者认为,在与固体潮有关的地球物理观测资料中,含有与地震有关的非潮汐信息。因而,研究从这些资料中将它们提取出来、可能从一个方面提供地震的前兆信息。 我们利用在昆明的重力基准台和弥渡台的两种型号三台高精度重力仪近十年的重力固体潮观测数据及重力固体潮理论值,着重进行了从“零点漂移”中提取非潮汐信息的研究工  相似文献   

17.
《杭州科技》2012,(5):65
应用数字化,地磁、形变、地电、流体等观测技术,依据预报要求建立台网,采集地球物理场和地球化学等数据,准实时汇集处理。提取异常,遴选前兆相关参数,提供地震短临分析预报基础。目前我国已建成了1个国家地震前兆数据中心,5个国家学科中心,31个区域前兆台网,600个地震前兆台,3套前兆流动观测系统,2个地震前兆台阵,  相似文献   

18.
2016年4月淮北台伸缩应变仪NS分量观测数据出现趋势转折异常变化,按照异常核实工作方案,针对观测系统工作状态、观测环境干扰源、气象干扰因素等开展实地调查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伸缩应变趋势转折变化为非地震异常,主要原因是仪器标定装置内存有异物而膨胀引起。  相似文献   

19.
黑龙江干流俄罗斯波克洛夫卡站1896至今有水位资料,中国洛古河站1987年至今有水位资料,两站相距5km,中间无支流汇入,现有四年同步观测资料,比测的水位变幅符合水位观测标准第4、7、2条规定,利用两站间水位相关线推算出洛古河站1896—1986年畅流期水位。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陇南汉王地电台重要的地理位置介绍,地电观测数据对周边震中距150km之内的地震有着良好的反映,2008年后由于灾后重建及西部开发项目的实施,汉王地电台的观测环境受到严重破坏,保护环境及对资料干扰因素的研判成为当务之急。利用单台地电阻率观测结果,对台站附近区域的几次中强地震前异常变化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研究其规律性,为今后地震的发生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