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宫外孕是受精卵在子宫腔以外的部位着床发育。而导致一系列病变的妊娠疾病。亦称异位妊娠。异位的孕囊可导致输卵管妊娠流产或破裂等腹腔大出血。是妇科最常见的急腹症之一。近年来由于婚前性行为及坠胎率的增加。导致盆腔感染机会逐渐上升。宫外孕发生率也在不断增加,宫外孕患者多数发病急。情绪紧张烦躁。甚至不能很好地配合治疗。尤其宫外孕破裂型患者更是如此。因此心理护理就显得极为重要。我院从2003~2004年共接收治53例宫外孕患者。通过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与护理。未出现1例并发症。现将心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甘泉  周兰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4):429-429
我院外科1993年8月~2004年7月 ,共收治老年病人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46例 ,均采用外科手术治疗 ,现行回顾性分析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46例 ,其中男34例 ,女12例 ;年龄61~78岁 ,平均64.6岁 ;均以呕血和 (或 )黑便就诊 ,呕血22例 ,黑便15例 ,两者俱有34例 ;39例有不同程度的上腹部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异位妊娠(宫外孕)发病情况,提高对宫外孕的防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1999~2004年6年间收治的宫外孕临床资料。结果1999~2004年6年间收治宫外孕507例,宫外孕占孕产妇、妇科患者及妇科手术百分比前3年分别为5.3%、10.0%、11.6%,后3年分别为7.0%、12.3%、14.9%;宫外孕发生部位输卵管壶腹部居首位,高危因素流产史占46.8%。前3年、后3年宫外孕占妇科手术百分比及占妇科患者百分比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宫外孕例数及宫外孕手术占妇科手术百分比呈逐年增加趋势,宫外孕主要危险因素中流产史居首位。  相似文献   

4.
上消化道大出血是常见的内科急重症之一。 1 999年 1月~2 0 0 1年 1 2月 ,我们采用瑞士 Serono公司的施他宁 (生长抑素 )治疗上消化道大出血 58例 ,收到良好效果。现将疗效观察和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58例中 ,男 45例 ,女 1 3例 ,年龄 1 7~ 72岁 ,平均 48.6岁。其中确诊为门静脉高压食管静脉曲张 (EV)破裂出血 2 4例 (41 .38% ) ,上消化道各类溃疡病伴出血 34例 (58.62 % )。除原发病临床表现外 ,全部病人均有呕血和黑粪 ,同时伴有面色苍白、头昏、冷汗、收缩压≤ 1 2 k Pa(1 k Pa=7.5mm Hg) ,心率≥ 1 0 0…  相似文献   

5.
皮肤霉菌病是婴幼儿时期的常见病.皮疹表现为红斑、鳞屑、糜烂.常继发于尿布皮炎.患儿常因皮肤瘙痒而影响进食和睡眠.近几年笔者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该病108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术资料1.1 一般资料:108例患儿,均为门诊病人,发病年龄:自出生10天~2岁,平均发病年龄31天;病程2~20天,平均病程9天;皮损分布,仅有颈部皮损24例;皮损仅限于肛周及外阴的72例;皮损超过3个部位,即臀部、外阴、股内侧、腹部、背部、颈部等12例.其中有95例患儿在发病前曾患过鹅口疮,或同时伴发鹅口疮.  相似文献   

6.
林卫华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9):1114-1115
胃大部切除术后出血是比较常见的术后并发症。术后早期(2周以内)并发胃大出血约占1.67%。本院1990~2003年行胃大部分切除术后出现大出血13例(发生率1%)。就分析其原因及采取的相应措施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3例中,男8例,女5例,年龄30~76岁,平均58岁,其中11例急  相似文献   

7.
自发性气胸是一种发病急、严重影响呼吸循环的疾病。现收集2000年以来我院120例自发性气胸资料,就其诊断、治疗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120例患者中男106例,女14例,发病年龄12~70岁。平均41岁。其中60岁以下101例.有肺部基础疾患者20例;60岁以上19例.均有肺部基础疾患。  相似文献   

8.
我院1970~1980年间收治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20例,其中9例因各种诱因而发生意识障碍、循环衰竭等危象共11次。这类危象若不能及时治疗,常可遭致死亡。本文除一般分析外,结合文献着重对危象进行分析、讨论。临床资料 20例均为女性,年龄25~47岁(平均34.7岁)。病因中一例为流行性出血热,一例产后高烧、腹泻。余18例均有明确的产后大出血或/及昏厥、休克史。发病至入院确诊时间为半年到13年(平均5.35年)。 90%以上病人有乏力、畏寒、食欲不振、产后无乳、闭经、性欲减退或消失、毛发脱落、乳房萎缩及外阴萎缩。心率(平均64/分)  相似文献   

9.
幼儿急疹106例早期诊断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幼儿急疹(ES)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一种急性热性出疹性疾病,早期除发热外,常不伴其他症状,易误诊。为探讨该病的早期临床诊断,现对2001~2007年在我院儿科诊断的106例ES患儿作回顾性分析。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06例ES病例中男56例,女50例;发病年龄4~11个月(平均7·2个月),其中<  相似文献   

10.
90例宫外孕的护理体会福州市一医院刘文新宫外孕是妇科常见的急腹症,发病急,病情发展快,可在短时间内引起失血性休克而危及生命。据不完全统计我院自1990年以来共收治90例宫外孕患者,经我科医护人员精心治疗护理,从而把握了抢救时间,现将90例宫外孕患者的...  相似文献   

11.
程杰 《中国医药指南》2011,9(33):428-429
<正>宫外孕破裂是妇产科常见急症之一,发病急、出血多,若抢救不及时,可能大量的出血造成休克,甚至死亡。所以妇产科护士超强的急救意思、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密切的观察病情,是确保抢救成功的保障。1临床资料本组宫外孕并失血性休克的患者65例,平均年龄31岁。本组病例均为宫外孕破裂,急诊入院患者。其中壶腹部49例,峡部9例,间  相似文献   

12.
邱美儿  孙俞峰 《现代医药卫生》2004,20(18):1903-1904
笔者应用经阴道超声检查(TVS)诊断与手术、病理诊断相对照 ,评价TVS对宫外孕诊断的方法及临床应用。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患者均为2001年1月~2003年10月我院收治TVS诊断为异位妊娠85例 ,平均年龄27岁(20~46岁) ,平均停经天数46天(33~72天),其中62例有不同程度下腹部疼痛 ,7  相似文献   

13.
5—氟尿嘧啶治疗宫外孕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告1990~1994年住院的96例非急性大出血宫外孕,采用5-FU治疗49例,中草药治疗47例。结果:前者有效率87.8(75.5%在2周内血β-hcG降至正常,平均9.43±3.01d)明显优于后者(P<0.01)。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我院自1992~1998年手术治疗的33例带器宫外孕患者进行分析,并对减少此病的发病率进行探讨。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我院1992年1月~1997年12月收治的宫外孕病人共59例,经手术治疗后病理检查证实。其中带器宫外孕者33例(55.9%),发病年龄最小22岁,最大41岁;置器时间1~12年。曾带器宫内孕而取环2年以上者4例,均为只生育一胎或未生育妇女。 1.2 带器官外孕的发病年龄 33例病例中,25~29岁6例,30~34岁17例,35~40岁8例,40  相似文献   

15.
<正>自2000年至2008年我科诊治慢性肝病108例,现就有关资料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状况本组病例共108例,男64例,女44例,男女发病无明显差异,患者年龄19~85岁,平均年龄41岁,以22~55岁居多(75例),占70%,患病时间1~25年,平均病程5年左右,其中乙型肝炎98例(占91%),乙醇及其他原因所致10例(占9%)。  相似文献   

16.
黄体破裂出血2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卵巢黄体破裂出血可发生于生育年龄的各个时期,发病急,常易误诊为宫外孕。本文总结分析我院1987年因黄体破裂致腹腔内出血行剖腹探查的患者21例临床资料,报道如下。一、一般资料:21例发病年龄为24~43岁,平  相似文献   

17.
宫外孕误诊8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宫外孕误诊病例屡有报道,文献记载误诊率为4~12%。本病多数发病比较急,病情重,如果延误诊断和抢救可引起严重后果,甚至死亡。我院于1993年1月至1999年12月共收治宫外孕320例,其中80例曾在基层卫生院或我院误诊为其他疾病。现将80例误诊病例分析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上消化道大出血是内科常见的危重急症。一般情况下,医护人员只重视抢救休克和止血,易忽视患者的心理变化和心理反应。为此,我科医护人员积极开展恢复期病人的心理评估及一系列的心理护理,并取得了良好的疗效。1临床资料我科自2005年1月至2006年3月,收治上消化道大出血(其中包括肝硬化大出血)患者76例,男性72例,女性4例;年龄38~64岁,平均47·5岁。经过治疗、护理及积极的心理干预,痊愈72例,死亡或恶化4例(占15·56%)。2病人的心理表现:2·1自尊心和依赖性增强:患者觉得自己的病情重,对医护人员的依赖心理明显增强,希望多得到医生、护士的关心…  相似文献   

19.
王宏磊  李强  江涛 《天津医药》2003,31(7):465-466
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primary malignanttumoroftheduodenum,PMTD)临床上十分少见 ,缺乏特征性症状 ,早期诊断困难。随着诊断水平及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 ,PMTD患者的生存率有了明显提高。现对天津市肿瘤医院1993年1月—2003年2月收治的108例PMTD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共108例 ,男57例 ,女51例 ,男∶女为1.12∶1。年龄为35~78岁 ,平均发病年龄为54.5岁。其中<40岁4例(3.7 %) ,40~49岁18例(16.7 %) ,50~59岁46例(42.6%) ,60~69岁32例(29.6%) ,>70岁8例(7.4 %)。临床表现 :上腹痛62…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TVCDS)结合血β-HCG监测对宫外孕早期的诊断应用价值。方法对血β-HCG阳性,可疑早期宫外孕患者106例,分别进行腹部超声、血β-HCG定量测量与TVCDS检查,详细记录检查结果、超声图像以及彩色血流的阻力指数与特点。结果初次腹部超声诊断为宫外孕的患者有88例,TVCDS初次诊断宫外孕患者有101例,两种检测方法的诊断准确率存在明显差异(P<0.05),TVCDS结合血β-HCG对初次TVCDS初诊待诊5例患者进行复诊,其中4例患者为宫外孕,1例患者为宫内早孕,诊断准确率为100%。结论 TVCDS结合血β-HCG监测对宫外孕早期诊断的准确率较高,可作为早期宫外孕诊断检测的首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