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二巯基丙磺酸钠解救急性毒鼠强中毒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急性毒鼠强中毒的临床特效解毒方法。方法应用二巯基丙磺酸钠(Na—DMPS)解救毒鼠强中毒10例,并与常规治疗的5例患者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效果满意,无1例死亡,预后佳。而对照组5例死亡3例,2例遗留有严重痴呆症。结论Na—DMPS对急性毒鼠强中毒具有特效解毒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毒鼠强所致的临床表现,总结救治经验及体会。方法对11例急性毒鼠强中毒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动态追踪检查结果,理解酶学变化,治疗经过及转归。结果提示11例中,均在中毒后1d出现心肌损害,出现CK及CK-MB升高,心电图未见明显异常。结论毒鼠强可致中毒性心肌损害,血液净化治疗为有效解毒方法,防治中毒性心肌损害。  相似文献   

3.
医药成果     
应斌宇在网上公布剧毒鼠药解毒秘方 日前,世界上第一个发现“毒鼠强”解毒方法的浙江省温州医学院附二医院副主任医师应斌宇,通过因特网向全球无偿公布了其“应氏解毒秘方”。 “毒鼠强”俗称“三步倒”,是一种剧毒鼠药,毒性比砒霜高100倍,人畜  相似文献   

4.
毒鼠强的毒理学和二巯丙磺钠原特效解毒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综述二巯丙磺钠对毒鼠强急性中毒的特效解毒效应,阐述毒鼠强的毒理学。方法:进行毒鼠强急性中毒动物的整体、在位、离体的实验研究和染毒患者的临床观察。结果:毒鼠强对动物有剧毒,缺乏选择毒性。中毒动物因持续强直性惊厥导致呼吸衰竭死亡。经二巯丙磺钠保护后的实验动物可提高毒鼠强的t1/2,显著处长惊厥潜伏期,减少惊厥发作次数,缩短惊厥持续时间,降低死亡率。脑室内注射(icv)二巯丙碘钠可降低毒鼠强的惊厥发生率和死亡率。结论:二巯丙磺钠对毒鼠强急性中毒患者和动物均显示特效解毒效应。  相似文献   

5.
毒鼠强的毒理学和二巯丙磺钠的特效解毒效应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综述二巯丙磺钠对毒鼠强急性中毒的特效解毒效应,简述毒鼠强的毒理学.方法进行毒鼠强急性中毒动物的整体、在位、离体的实验研究和染毒患者的临床观察.结果毒鼠强对动物有剧毒,缺乏选择毒性.中毒动物因持续强直性惊厥导致呼吸衰竭死亡.经二巯丙磺钠保护后的实验动物可提高毒鼠强的t1/2,显著延长惊厥潜伏期,减少惊厥发作次数,缩短惊厥持续时间,降低死亡率.脑室内注射(icv)二巯丙磺钠可显著降低毒鼠强的惊厥发生率和死亡率.结论二巯丙磺钠对毒鼠强急性中毒患者和动物均显示特效解毒效应.  相似文献   

6.
灭鼠药中毒37例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了解以抽风为首发症状的灭鼠药中毒患儿试用乙酰胺解毒的疗效。方法 :在未明确灭鼠药种类情况下 ,对以抽风为首发症状的灭鼠药中毒患儿先用乙酰胺治疗 ,剂量按0 1~0 3g/(kg·d)计算 ,分2次肌注 ,连用5~7天 ,在明确毒鼠强中毒后用乙酰胺3天即停用。结果 :37例灭鼠药中毒患儿经5~14天治疗后均痊愈出院 ,毒鼠强中毒患儿用乙酰胺3天也未见明显的毒副作用。随访半年未发现遗留有继发性癫痫、智力落后及运动障碍。结论 :以抽风为首发症状的灭鼠药中毒可先用乙酰胺解毒 ,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7.
51例急性毒鼠强中毒抢救成功经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加强对急性毒鼠强(四次甲基二砜四胺)中毒(ATI)的认识,提高急性毒鼠强中毒抢救的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51例经毒物鉴定证实的急性毒鼠强中毒病人的中毒途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和治疗。结果:中毒途径为胃肠道中毒。急性毒鼠强中毒的潜伏期短,多在进食毒物后当时至1小时内发病。本组中毒以神经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血液系统,泌尿系统损害为主。主要中毒症状为头昏、头痛、乏力,胸闷,心悸,恶心,呕吐,腹痛等,2例3次突发强直性惊厥、呼吸心跳骤停。诊断主要根据流行病学脊抖、临床表现、辅助检查,但最终需要对残余食物、呕吐物,血液、尿液标本进行毒物分析,检测出毒鼠强方能明确诊断。主要抢救措施为清除消化道内毒物(洗胃、催吐,导泻、利尿),抗惊厥、解毒及对应支持治疗等。经积极抢救51例无1例死亡,救治成功率100%,全部患者随访24个月均未发现后遗症。结论:急性毒鼠强中毒是临床急危重症,及时发现送诊,及时组织快速有效抢救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应用二巯基丙磺酸钠(Na-DMPS)治疗小儿急性毒鼠强中毒的疗效。方法28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他治疗相同,治疗组加用Na-DMPS治疗。结果治疗组治疗重度毒鼠强中毒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轻度中毒两组无明显区别。结论Na-DMPS是解救小儿急性重度毒鼠强中毒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小儿毒鼠强中毒的神经系统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方法对18例小儿毒鼠强中毒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治疗17例患儿临床治愈,1例因呼吸衰竭死亡。结论急性期洗胃、二巯基丙磺酸钠(Na—DMPS)的应用和及时抗惊厥等综合治疗,是临床上治疗毒鼠强中毒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急性毒鼠强中毒的救治护理措施以及有效的控制抽搐对患者病情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来收治的37例急性毒鼠强中毒患者应用维生维B6 静注等综合救治护理措施。结果 :维生素B6 联合鲁米那钠静注对控制抽搐确实有效 ,37例中毒患者 ,临床治愈33例 ,死亡4例。结论 :急性毒鼠强中毒是一综合救治护理过程 ,控制抽搐当属重中之重 ,脑水肿和中毒性脑病的防治也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11.
毒鼠强又名没鼠命,化学名为四亚甲基二砜四胺,为一剧毒灭鼠药,对大多数哺乳动物也有剧毒,且无特效解毒方法。我院自2005年1月至2007年4月收治急性重度毒鼠强中毒(ATI)25例,应用肌松药合并机械通气治疗,以及认真细致的观察和护理,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共25例,其中男11例,女14例,年龄20~56岁,平均33.1岁。中毒途径均为口服,其中23例为自杀服毒,2例被人投毒,且经法医鉴定为“毒鼠强”。就诊时间除一例不详外,余均为中毒后20min至1h。全部病例均表现为嗜睡、昏睡或昏迷[1]。抽搐发生时呈癫痫大发作状态,…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毒鼠强中毒综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38例毒鼠强中毒患者综合救治进行总结。结果正确及时的进行综合治疗可明显提高毒鼠强中毒的救治率。结论毒鼠强中毒患者应用综合治疗,疗效确切,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提高急性中毒病人的院前急救水平,降低院前死亡率。方法本文对1098例急性中毒的病因、合并症、院前急救治疗进行分析。结果1098例除18例死亡多时无抢救意义外,其余1080例经过抢救处理,有效率达96.6%,对202例重度急性中毒患者,联合应用纳洛酮和醒脑静治疗,收到显著疗效。结论对18例毒鼠强中毒患者应用二巯基丙磺酸钠(Na-DMPS)解毒,取得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提高急性中毒病人的院前急救水平,降低院前死亡率.方法 本文对1 098例急性中毒的病因、合并症、院前急救治疗进行分析.结果 1 098例除18例死亡多时无抢救意义外,其余1 080例经过抢救处理,有效率达96.6%,对202例重度急性中毒患者,联合应用纳洛酮和醒脑静治疗,收到显著疗效.结论 对18例毒鼠强中毒患者应用二巯基丙磺酸钠(Na-DMPS)解毒,取得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15.
“毒鼠强”在鼠体的组织分布及二巯基丙磺钠的促排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毒鼠强"在鼠体内的组织分布及二巯基丙磺钠的促排作用。方法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小鼠体内血浆和组织中"毒鼠强"浓度的方法。结果所建立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小鼠体内血浆和组织中"毒鼠强"浓度的方法线性良好,回收率高,精密度好。结论口服"毒鼠强"后在体内各组织均有分布,二巯基丙磺钠没有明显的促排作用。  相似文献   

16.
毒鼠强俗称三步倒,经消化道吸收,排泄较慢,以原形从肾脏排出,致死量5mg/kg。目前尚无特效解毒药,寻找新的、更有效的治疗方法是急待解决的问题。笔者从2000年9月至2003年12月,应用血浆置换(PE)配合常规疗法治疗8例重度毒鼠强中毒患者,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血液净化是处理毒鼠强中毒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但应用在婴幼儿因其循环血容量少、血管纤细,往往容易造成治疗失败,甚至可能引起某些并发症。我们对1例超量毒鼠强中毒患儿在细致的操作下先后行血液净化治疗13次,成功地挽救了生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于光祥  徐宁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24):3828-3829
毒鼠强(Tetramine)又称四二四,化学名为四甲基二砜四胺,是一种急性剧毒灭鼠药,毒鼠强中毒死亡快,致死剂量小。近年来不法分子将其置于食品中进行投毒和中毒案件屡屡发生,因此建立一种食品中毒鼠强的快速测定方法十分必要。有关毒鼠强测定文献报道的多为填充柱对生物检材进行测定的气相色谱法.本文建立了一种大孔径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快速测定食品中毒鼠强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郑州市农村毒鼠强慢性中毒及环境污染情况,以保护农民身体健康,为政府提供治理环境污染的依据.方法 采取原始资料、现场调查、现场采样和实验室手段相结合的方法,根据实验室检测结果作出评价.结果 90名可疑慢性中毒人员中有15人的生物样品毒鼠强阳性,所采集的180份环境样品中有19份检出毒鼠强.结论 郑州市农村存在毒鼠强慢性中毒人群和环境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20.
张莉英 《现代医药卫生》2004,20(23):2558-2558
毒鼠强是一种国家禁用的剧毒鼠药,毒性极大并且容易发生二次中毒作用,因多数被使用在广大农村地区,导致中毒事件仍时有发生。毒鼠强检验方法多采用气相色谱(Gc)等方法,笔者采用定性更为准确的气质联用技术(GC/MS)对血液中的毒鼠强进行检测,建立了一个毒鼠强的快速检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