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2 毫秒
1.
眼外伤的CT诊断价值(附5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眼外伤后眼部CT改变,确定CT在眼外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0例眼外伤患者行眼部CT扫描检查,其结果与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①各种类型的眼眶骨折27例;②眼球损伤30例,伴球内异物存留6例;③视神经损伤5例;④肌圆锥内损伤17例;⑤合并颅脑损伤11例.结论:眼部CT扫描是眼外伤后一种敏感的检查方法,可直接显示损伤部位、类型和程度,并能及时判断有无并发症的发生,为眼科医生做出正确诊断和选择合理手术方式提供重要的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肋骨是胸部外伤患者中最常见、最容易受伤的部位,所以肋骨骨折是一种常见的胸外科疾病.在临床实践中,拍摄普通X线胸片是肋骨骨折的常规检查方法,而且可以确诊,但是由于受到扫描条件、投照角度和腹腔脏器等因素的影响,部分病例普通X线检查常不能发现骨折征象或无法肯定是否存在肋骨骨折以致造成漏诊或误诊,影响治疗,而且给司法鉴定带来困难.多层螺旋CT扫描及三维重建成像技术,可从多角度、多方位观察,清楚显示肋骨骨折的位置、形态、数量及合并症,为肋骨骨折的诊断提供了新的可靠的检查手段.笔者收集我院2009年10月~2010年6月50例肋骨骨折多层螺旋CT扫描三维重建成像及普通X线胸片进行分析,旨在探讨多层螺旋CT扫描及三维重建成像在诊断肋骨骨折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16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对骨关节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14名骨关节损伤的患者进行SCT扫描,比较患者的DR片、SCT平扫图像及运用后处理技术生成的图像,从而显示各种检查对骨关节损伤诊断的意义及价值.结果 DR诊断出11例,MPR诊断13例,SSD诊断13例.DR片是骨科最常用的检查方法,但对疑难复杂的骨折易漏诊率;SCT扫描能清晰的显示骨折的部位、范围,不易漏诊,但对病变了解不够全面;而这些不足通过三维重建技术的运用得到了弥补,更全面、直观的显示骨关节的损伤情况.结论 16排螺旋CT的三维重建技术可提高骨关节损伤诊断的准确性,为临床治疗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刘晚萍 《中原医刊》2007,34(14):85-85
目的探讨螺旋CT扫描新技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意义。方法收集50例临床疑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采用多方位多角度扫描技术检查。结果50例患者中有35例CT常规仰卧位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而手术证实有20例,而俯卧过屈位诊断与手术证实相同。结论俯卧过屈位多角度扫描新技术能更多地显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具体病理变化,对常规仰卧位扫描具有纠正和补充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螺旋CT多层面容积重建(MPVR)和三维重建(3D)技术在胫骨平台骨折中诊断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55冽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均行X线检查、螺旋CT扫描,多层面容积及3D重建.比较两者的检查结果 ,并与术中所见对照.结果 螺旋CT的MPVR和3D的重建,可以清晰显示出了胫骨平台骨折的程度、有无塌陷、碎骨片存在及移位,以及隐匿骨折,依据螺旋CT重建图像资料所示,螺旋CT平扫漏诊1例,平片漏诊7例,更正骨折分型6例.结论 螺旋CT轴位结合MPVR和3D重建,对骨折诊断、分型,治疗方案的选择及手术入路提供了直接依据,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CR平片怀疑骨折但是未发现骨折并且临床体征明显者应进行多排螺旋CT扫描结合三维重建的方法进行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方法 对30例隐匿性骨折的CT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30例在CR平片正常或疑似骨折的经CT检查,均证实有骨折.结论 多排螺旋CT扫描结合三维重建的图像显示技术能够多角度、直观立体的显示CR平片难以发现的骨折,对CR平片怀疑的可疑骨折做出明确诊断,避免漏诊造成的医患纠纷,为临床准确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可靠的影像资料.  相似文献   

7.
螺旋CT采用滑环技术使扫描及成像速度加快,扫描范围增加,图像质量提高,在硬件支持下的图像后处理软件对于多方位的显示解剖结构,病理变化增加了丰富内容,有利于提高影像诊断水平,为临床提供了全方位的可靠图像。螺旋CT图像处理的质量受控于整个容积数据采集方式,技术条件和成像方法。本主要介绍胸部螺旋CT的基本原理、技术、方法,以达到对图像质量的控制。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及X线片对于肺挫裂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1例临床怀疑肺挫裂伤的伤者进行临床随访、多层螺旋CT扫描、X线平片检查。并对多层螺旋CT扫描结果及X线平片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多层螺旋CT显示肺挫伤26例,裂伤5例。X线平片漏诊6例、误诊2例。结论多层螺旋CT能够明确诊断肺挫裂伤的部位、范围、性质、程度、合并症及进行鉴别诊断,为临床提供较X线平片更多的诊断信息、治疗依据。多层螺旋CT是目前诊断肺挫裂伤的最重要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双层螺旋CT三维成像内镜技术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其在胃癌诊断中的作用。方法:以手术病理或电子内镜检查结果为最终判断依据,对20例患者进行CT三维成像内镜技术检查,探讨该检查手段的检查前准备,扫描参数,三维后处理方;式及其与原始图像相结合对诊断结果的影响,双较CT三维成像内镜技术的肿瘤显示与最终诊断的符合程度及各种重建方式对胃癌显示的有效性。结果:CT三维成像内镜技术检查对胃癌诊断的敏感性为97%,特异性为75%,准确性为95%,漏诊率为3%,误诊率为25%,阳性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r7%和72%。结论:双层螺旋CT三维成像内镜技术多种重建方式结合原始图像的使用在胃癌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卢宁  梁琰 《中国CT和MRI杂志》2007,5(3):F0003-F0003
自多排(层)螺旋CT应用以来,在全身各系统影像诊断中显示出日益重要作用,尤其在骨关节创伤中多排螺旋CT明显拓宽了CT在骨关节病变中检查范围,二维、三维重建术以其独特显示方法形象、真实地显示出扫描范围内诸结构形态特征,为影像诊断医师和骨科医师提供了完整的卒间结构。但是,我们在平时工作中,不能一味强调多维重建技术,而忽略了原始横断Ⅲ的观察、例如,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CT在因车祸伤所致脾损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56例脾损伤CT资料.结果 CT扫描发现:脾撕裂合并脾内血肿28例,脾包膜下血肿7例,脾损伤合并包膜下血肿15例,首次CT表现阴性的延迟性脾损伤6例.56例中同时合并腹腔积血22例;同时合并有肝或肾、胸、腰椎体、肋骨等多发性损伤14例.结论 CT扫描可对脾损伤作出正确诊断,并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MSCT)三维重建对眼部异物的定位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8月到2015年12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可疑眼部异物患者74例(74只眼),进行眼眶DR拍摄和MSCT三维重建,比较两种方法眼部异物的检出率;眼眶-DR法拍摄阳性患者行角膜-DR定位法,测量出异物与水平面、矢状面、角巩膜缘距离。结果 74例患者经手术确诊69例存在眼部异物,MSCT三维重建法检测异物28例,检出率37.84%;眼眶DR法检出异物21例,检出率28.38%,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21例眼眶DR法检测出异物的患者MSCT均能检测出。以眼眶DR法测量值-MSCT三维重建法测量值为检验统计量,异物点钟位(0.03±0.32)mm(t=1.296,P0.05),异物与矢状面距离(0.03±0.41)mm(t=0.896,P0.05),异物与水平面距离(0.05±0.35)mm(t=1.564,P0.05),异物与角巩膜缘距离(0.12±0.81)mm(t=1.182,P0.05)。结论 MSCT三维重建眼部异物检出率高,定位较为准确,对于眼部异物定位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石永久  彭明  揭少锋 《中外医疗》2013,32(1):6+8-6,8
目的 对低剂量螺旋CT扫描在胸外伤检仓中的应用进行探讨分析。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2年2月期间,该院收治的16例胸外伤患者,对其进行常规x线胸片和胸部低剂量螺旋CT扫描,并对两种检查方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常规X线胸片柃查,14例没有现异常,2例患行提示为右下肺局部有肺挫裂伤阴影。然而经低剂量螺旋CT扣描提示,10例患者无异常,6例患者肺局部有挫裂伤,且呈片状模糊影。x线片检查正侧左右斜位平均耗时为14.8min:而低剂量螺旋CT胸部扫描在20s内完成.结论任对胸外伤患者进行榆在及诊断中,胸部低剂赞螺旋cT具有重要的价值和积极的意义,值得临床椎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急性肺挫伤的螺旋CT诊断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急性肺挫伤的CT表现及临床资料。结果实质型28例,表现为单侧或双侧肺实质内沿支气管走行分布的斑片状边缘模糊密度增高影。间质型5例,表现为肺纹理不均匀性增粗、边缘模糊。磨玻璃型5例,表现为一侧或双侧局部肺野透亮度减低、其内见正常走行肺纹理的磨玻璃样影。本组中合并肺撕裂伤伴肺内血肿3例。伴其他部位不同程度损伤16例。结论胸部螺旋CT平扫对肺挫伤诊断准确率高,能实时明确创伤的部位、性质、程度和范围,并能对临床治疗、转归和预后判断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应作为急诊危重及复合伤患者首选的影像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5.
涂猛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16):2774-2776
目的探讨肾损伤的螺旋CT分级诊断。方法对86例肾损伤患者的螺旋CT平扫、增强扫描和延迟扫描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CT表现为肾影增大39例;肾轮廓不规则56例;肾包膜下血肿47例;肾内血肿36例;肾周血肿31例;肾撕裂或断裂48例;肾粉碎8例;肾动脉主干断裂或闭塞1例。CT分级的手术符合率为93.8%,非手术治愈70例,1级~4级分别为48例、17例、5例和0例。结论螺旋CT增强扫描和延迟扫描在肾损伤诊断中有重要的作用,特别是CT分级有助于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螺旋CT三维重建对髋臼骨折在临床上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80例髋臼骨折患者进行研究,行单层螺旋CT扫描和多层螺旋CT薄层容积扫描,之后进行容积再现法以及表面遮蔽显示法三维重建,比较和分析螺旋CT二维重建以及螺旋CT三维重建所得的结果。结果螺旋CT三维重建能够对髋臼骨折的类型、形态、是否存在合并有脱位情况以及移位等诸多空间信息进行准确、立体以及直观的评估,但是与螺旋CT二维重建相比,在显示微小骨折的机率方面螺旋CT三维重建比较低,同时有"假孔"以及"假骨折"现象存在。结论螺旋CT三维重建在对髋臼骨折其空间关系的显示方面具有着显著优越性,在临床上具有着良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骨关节创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138例骨关节创伤患者螺旋CT扫描及重建图像资料,全部病例均接受X线、CT检查及三维重建(多平面重建MPR、容积积分法VR及表面遮盖SSD)技术,采用平滑及超高算法获得高质量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病例经MPR、VR及SSD三维重建后均发现骨折,并能立体、准确地显示骨折线的长短、走向累及关节面和骨折断端的形态以及游离小骨片的大小空间位置及骨折的关系。结论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骨关节创伤诊断和治疗中具有很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轴面与平面重组(MPR)表现在诊断胸骨粉碎性骨折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3月至201 3年3月26例胸骨粉碎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病理学诊断证实。26例患者均行16层螺旋CT胸部扫描,比较轴位图像与MPR图像上胸骨粉碎性骨折的检出率及合并其他胸部创伤的种类。结果MPR图像对胸骨粉碎性骨折检出率100%高于常规轴位CT84.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现患者并发胸腔积液18例,胸骨后纵隔血肿10例,胸骨后纵隔气肿7例,肺挫伤15例,多发肋骨骨折16例。其中常规轴位CT检查出胸骨后纵隔血肿6例,漏诊4例;其余并发胸部创伤均检查出。MPR图像对胸骨粉碎性骨折患者胸部创伤的检出率均为100%。结论多层螺旋CT的MPR图像对胸骨粉碎性骨折的检出率较高,还可准确判断患者合并的胸部创伤,对患者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案及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估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和螺旋CT血管造影在肾动脉狭窄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2例临床怀疑为肾动脉狭窄的患者同时进行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扫描和螺旋CT血管造影扫描。将两种方法扫描所得到的结果进行双肾动脉重建后进行比较评价。结果 84例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显示54例肾动脉血管均诊断为肾动脉狭窄,而对42例临床怀疑为肾动脉狭窄的患者进行螺旋CT血管造影扫描结果显示,52例血管均诊断为肾动脉狭窄。两种方法一致性较好。结论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和螺旋CT血管造影都能比较准确的诊断肾动脉狭窄症状,螺旋CT血管造影技术在敏感度、特异值以及准确值都要略高于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但是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方式更加安全。  相似文献   

20.
叶晓青  陈健  谭旭艳 《中国现代医生》2013,51(19):78-80,F0003
目的 观察全腹部64层螺旋CT(MSCT)增强扫描诊断创伤所致腹部脏器损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丽水市中心医院治疗的腹部创伤患者957例,利用64层螺旋CT增强扫描,并将CT的诊断结果与手术、治疗结果进行对照,观察MSCT增强扫描诊断创伤所致腹部脏器损伤的特异性和敏感性.结果 CT的诊断结果与术后、治疗的结果相比,最后发现在实质脏器的损伤诊断中假阳性为5例、假阴性为3例;而在空腔脏器的CT诊断结果上假阳性为4例、假阴性为3例.CT诊断实质脏器损伤的灵敏度为97.86%,特异性为99.59%; CT诊断空腔脏器损伤的灵敏度为76.67%,特异性为99.89%.结论 全腹部MSCT增强扫描诊断腹部实质脏器损伤的特异性与诊断腹部空腔脏器损伤的特异性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但是其诊断腹部实质脏器损伤的灵敏度却要显著高于空腔脏器损伤的灵敏度(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