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麻醉性镇痛药使用情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目的评估麻醉性镇痛药在医院的应用情况。方法对本院门诊1996~1998连续三年麻醉性镇痛药处方1229张进行分析。结果麻醉性镇痛药处方占总处方量的0.95%,常用药物共5种。用药病人年龄分布为17~84岁,40~65岁范围内用药集中使用率男性60.54%,女性39.46%(P<0.05)。所用药品的DUI均小于1,大多数药物的DUI未超过0.5。结论本院用麻醉性镇痛药治疗晚期癌痛患者,其剂量明显偏小。  相似文献   

2.
麻醉性镇痛药使用情况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麻醉性镇痛药在临床应用上受到严格限制,它的利用合理与否可产生不同的临床意义。为评价本院麻醉性镇痛药的应用情况,我们对住院麻醉性镇痛药处方及晚期癌症病例进行了调查分析。1 方法收集本院住院麻醉性镇痛药处方共3074张,统计处方总数,记录病人的性别、年龄、科别、?..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本院麻醉药房镇痛药的应用现状及趋势并作客观评价。方法对2010年9月至2011年9月本院麻醉药房镇痛药的种类、规格、用量、使用频率等进行归类统计、比较和分析。结果统计结果表明,本院麻醉药房使用非麻醉性镇痛药的用量有上升趋势。临床上应用的麻醉性镇痛药以芬太尼类居首。新型麻醉性镇痛药地佐辛的应用也有上升趋势。结论本院麻醉药房镇痛药应用基本合理,但仍需进一步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4.
麻醉性镇痛药用于晚期癌痛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林能明  林昀  姚安娜 《中国药师》2003,6(2):103-104,116
目的:了解和评估我院麻醉性镇痛药用于中晚期恶性肿瘤病人止痛的使用情况。方法:对本院1998-2001年连续4a用于中晚期恶性肿瘤病人止痛的麻醉性镇痛药处方8352张进行分析。结果:用于中晚期恶性肿瘤病人止痛的麻醉性镇痛药处方占总处方量的1.93%,常用药物共7种,它们的DUI都小于1。结论:本院麻醉性镇痛药治疗中晚期癌痛患者,其剂量偏小。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调查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近年来麻醉性镇痛药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本院2002~2004年麻醉性镇痛药的品种、消耗量、用药金额和用药频度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院麻醉性镇痛药的使用量及用药金额均呈逐年上升趋势,特别是麻醉性镇痛药用药金额的增长率显著高于全院药品使用金额的增长率;盐酸哌替啶注射液在本院的使用虽然在逐年下降,但其下降幅度并不很大,用量及用药频度依然很高;吗啡的用量虽然逐年增长,但其在麻醉性镇痛药中所占的比例依然不高;芬太尼贴剂的用药频度很小。结论:本院近年来麻醉性镇痛药的使用逐渐趋向于合理,但尚存在盐酸哌替啶注射液用量较大和用药频度较高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估我院麻醉性镇痛药的应用情况。方法 统计全院2000~2003年麻醉性镇痛药数量并对2003年10月至2004年9月的全院麻醉处方进行分析。结果 度冷丁用量居高不下,四个主要药物品种的DUI均不大于1。结论 调查结果显示我院麻醉性镇痛药使用基本合理,个别处方不规范,但今后仍应注重个体化给药方案的实行。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本院麻醉性镇痛药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本院2001-2006年麻醉性镇痛药的品种、消耗量、用药金额和用药频度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院吗啡控释片的使用量及用药金额均呈逐年上升趋势;可待因片的使用量变化不大,但稳居第一位;盐酸哌替啶针的使用量则呈逐年下降趋势;芬太尼贴剂在本院未使用.结论:本院近年来麻醉性镇痛药的使用逐渐趋向于合理.  相似文献   

8.
邱美珍 《海峡药学》2004,16(6):134-135
目的分析处方,提南我院麻醉性镇痛药的合理应用。方法收集本院2003年住院麻醉性镇痛药处方3007张,分别统计患者的情况和用药情况,以世界卫生组织(WHO)药物使用研究小组建议的限定日剂量和药物利用指数为指标分析麻醉性镇痛药的使用情况。结果我院2003年麻醉性镇痛药使用量最大的是哌替啶注射液,其次是芬太尼注射液。结论存在哌替啶滥用,过分依赖注射剂,剂型单一等现象。合理应用须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9.
我院麻醉药品利用研究及处方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调查上海电力医院2007年度麻醉性镇痛药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本院2007年度麻醉性镇痛药的品种、消耗量和用药频度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院麻醉性镇痛药的使用较为稳定,盐酸哌替啶注射液的使用率相当高,用量及用药频度较高,吗啡的用量较往年有所提高,但在麻醉性镇痛药所占的比例依然不高,芬太尼贴剂的用药频度很小。结论:本院2007年度的麻醉性镇痛药的使用仍然不尽合理,尚存在盐酸哌替啶注射液用量较大和用量频度较高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我院2004~2006年不同品种麻醉性镇痛药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晓红 《中国药房》2007,18(8):573-574
目的:了解麻醉性镇痛药的应用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2006年住院患者麻醉性镇痛药的应用情况。结果:我院常用麻醉性镇痛药有4种,共2种剂型;所用药品的药物利用指数(DUI)均小于1,大多数药品的DUI未超过0.5。结论:我院麻醉性镇痛药应用基本合理,但晚期癌痛患者治疗剂量明显偏小。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分析我院2010年麻醉性镇痛药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10年全年所有麻醉性镇痛药品处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统计1431张处方,用药频率最高的是枸椽酸芬太尼注射液,其次是盐酸哌替啶注射液。结论本院麻醉性镇痛药使用基本合理,但术后及癌性镇痛需加强用药指导。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该院门诊患者麻醉性镇痛药的使用情况。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麻醉性镇痛药门诊处方,统计7种麻醉性镇痛药在医院门诊的使用量,利用限定日剂量法进行计算、排序和分析,对门诊合理使用麻醉性镇痛药进行评价。结果该院门诊麻醉性镇痛药以口服药用量最多,注射剂中吗啡用量最大,哌替啶用量最少。结论该院门诊麻醉性镇痛药品种结构和使用情况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本院麻醉性镇痛药物的使用情况,为指导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1年麻醉性镇痛药物处方83 480张,了解药物种类和用药量,计算用药频度(DDDs)。结果共用9种麻醉性镇痛药品,其处方量从高到低依次为吗啡注射液(25 874)、哌替啶注射液(19 822)、布桂嗪注射液(18 427)、吗啡控释片(11 620)、羟考酮控释片(3 208)、芬太尼注射液(2 258)、可待因片(2 147)和芬太尼透皮贴剂(124)。DDDs数值最高的3种药物为哌替啶注射液、布桂嗪注射液和吗啡注射液,DDDs值分别为12 035、11 027、6 251。83 480份处方有1 437份(1.7 2%)不合格,其中给药频次不合理7 8 7份(5 4.7 7%)居第一位。科室主要分布在肿瘤科3 1 6 4 3份(37.90%)。结论 2011年本院麻醉性镇痛药物使用基本合理,但也存在个别药品用药频度高现象,临床用药过程中要加强监管。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上海市杨浦区中心医院2010-2012年麻醉性镇痛药的临床应用情况及用药趋势,评价其合理性,为规范临床麻醉性镇痛药的使用提供参考。方法:对本院2010-2012年门急诊及病房使用的麻醉性镇痛药按照药名、规格、用量、总用药量和用途等内容进行统计,计算各类药物的用药频度(DDDs)并进行排序,分析使用情况。结果:麻醉性镇痛药用量和金额逐年递增,2010-2012年各年度麻醉性镇痛药氨酚羟考酮片、盐酸布桂嗪注射液和硫酸吗啡控释片用量一直位于前3位,氨酚羟考酮片在门急诊和病房的用药频度均居首位。结论:本院麻醉性镇痛药用药结构基本合理。作为止痛治疗标准用药吗啡的用量还较低,仍需加强宣传培训。  相似文献   

15.
评价综合医院麻醉性镇痛药的使用情况及癌痛病人用药情况,为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作者对本院2000年1-5月住院麻醉性镇痛药处方及晚期癌症病人用药情况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癌痛患者使用麻醉性镇痛药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和分析我院癌痛患者使用麻醉性镇痛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以WH0推荐的DDD和DUI为指标,对我院1998~2002年住院癌症患者使用麻醉性镇痛药的处方进行统计分析和评估.结果:麻醉性镇痛药处方中27.36%用于癌症患者,64.82%为6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硫酸吗啡控释片(美施康定)用量逐年递增,其余品种的用量呈下降趋势.除芬太尼、美施康定DUI>1外,其他DUI均<1.结论:本院麻醉性镇痛药用于癌痛基本合理,但部分品种的用药剂量偏小.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我院麻醉性镇痛药的使用情况。方法对我院2003年住院部5种麻醉性镇痛药的应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具体分析其用药频度DDDs值。结果我院麻醉性镇痛药中美施康定片用药频度最大,其次是多瑞吉贴。结论我院2003年麻醉性镇痛药的应用较为合理、谨慎,符合WHO推荐的镇痛药三阶梯用药原则。  相似文献   

18.
张燕  娄友群 《首都医药》2000,7(9):22-23
镇痛药主要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选择性地减轻或缓解疼痛,同时又能减轻不愉快的情绪反应,多数镇痛药反复应用可成瘾,故又称成瘾性镇痛药或麻醉性镇痛药.因国家对麻醉性镇痛药实行特殊的管理办法,故麻醉性镇痛药在临床应用上受到严格限制,它的使用合理与否可产生不同的临床意义,为了解、评价二级医院麻醉性镇痛药的应用情况,现对本院麻醉性镇痛药处方及晚期癌症病例进行调查分析,以求发现问题和寻找一些共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广西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麻醉性镇痛药的应用现状及趋势。方法:对本院2005年1月-2007年12月麻醉性镇痛药使用品种、金额、数量和用药频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院麻醉性镇痛药总用量呈逐年下降趋势,而枸橼酸瑞芬太尼注射液的用量逐年增加。盐酸吗啡注射液用于癌症疼痛病人频率高、剂量偏小;盐酸哌替啶注射液用于癌症疼痛病人占较大比例。结论:本院麻醉性镇痛药能合理用于复合麻醉及术后镇痛;但用于癌症疼痛仍有不足,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索PDCA 循环应用于麻醉性镇痛药哌替啶管理的效果。方法 2015 年下半年,通过运用PDCA 循环管理对我院麻醉性镇痛药哌替啶的使用进行管理。对比分析2015 年行PDCA 循环管理前后,麻醉性镇痛药哌替啶临床合理使用情况。结果 通过PDCA 循环管理模式,我院2015 年下半年哌替啶注射液不合理使用大幅减少,2015 年上半年不合理使用16 例(4.95%)而2015 下半年无不合理使用的病例,达到了哌替啶注射液的规范化使用。结论 运用PDCA 循环管理方法能进一步规范化麻醉性镇痛药哌替啶的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