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是一个派出所的所长,阅读过许多案卷,但这份案卷让我震惊。一个刚刚20岁的弱冠少年,何以一步步踏上不归路?更让人震惊的是:他的官居高阶的家长何以想尽办法也未能拯救他,反而夫妇双双深陷牢狱! 掩卷长叹:这里面真有许多值得为人父母和整个社会深深思索的问题呵……  相似文献   

2.
某学者经常在电视上亮相,为当下最红的文化名人之一。某日做嘉宾时,有观众质疑其身份,他遂极真诚地表白:“我就是个老百姓!”这句话赢得了热烈的掌声,却引起了我的深思:他这样说无非想表明自己没有精英意识,成了名人还把自己当做普通的中国人,可是,强调自己是普通中国人有多种方式,为什么偏偏要称自己为老百姓呢?难道没有称呼普通中国人更恰当的方法吗?后来翻了翻几种版本的汉语词典,发现他的说法原来是有根据的,绝不仅仅是自谦之词:  相似文献   

3.
赵亚兴 《老年世界》2009,(10):24-24
那天,几位老友,没话找话,忽然聊起在哪地儿、哪事儿变老的话题。 话题是由我说的一件事引起的。那年,我带女儿去北京,还不到50岁,只是头上有了些白发,在公共汽车上,有时还给别人让座。可是,那天上了车,一个小女孩站了起来说:“请老爷爷坐。”有人叫你爷爷,又给你让座,还不是说:你老了。  相似文献   

4.
1.沈从文说:“我一生从不相信权力,只相信智慧。”黄永玉说:“跟智慧越近,离权力越远。”但更多的时候,权力不仅被等同于智慧,更被等同于思想。在这么简单的常识面前,我们已经一错再错。  相似文献   

5.
陈逸飞突然的病故让一个正在高速运转的新的时代感到一丝感伤和忧郁。人能够不断超越命运,却没有人能够逃脱命运,我们其实感到的是生命的脆弱和无奈。对于命运的不间断的胜利和克服其实抵不住命运的最后的安排。陈逸飞其实是一个人不断超越命运的范例,他永远在不断地胜利,在克服限制和跨越边界,但命运的力量在于它可以终结生命本身,可以划定生与死的终极的界限。  相似文献   

6.
科学与艺术在许多方面的追求是一致的,它们都追求:1.创造性,2.完美性,3.精确性,4.高品质。当艺术中一些作品的题目与科学相关联时,这类作品不是某些科学现象的简单图解,相反,它是艺术家以个人的想象力做出的带有主观性的创造。艺术家创作这类作品的目的不是为了科学研究,而是某些科学现象刺激了艺术家的联想式思维,并且给了他们的个人想象力一个更大的驰骋空间。  相似文献   

7.
丁耀忠 《职业时空》2005,(15):14-15
2005年的4月18日,皮尔·卡丹在他位于巴黎北郊的新落成的皮尔·卡丹国际创作中心,度过了自己55年的职业生涯。55年来,皮尔·卡丹从时装、餐饮到化妆品,构筑起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商业王国。目前,他在全球98个地区拥有分公司,雇员超过20万人。他曾风趣地说:“我能够喝我自己生产的酒,到我自己的剧院看演出,在我自己的餐馆里就餐,在我自己的饭店里睡觉,穿我自己生产的服装,用我自己品牌的香水……”  相似文献   

8.
最近,在一篇报导中看到,正在风靡神州大地的健康学专家——洪昭光教授又总结出了人生健康“三步曲”:“家”、“话聊”和“男士女士”,从人生健康、心理、生活诸方面,把“家庭”提升到一个特别深刻、鲜活、创新的理解和认识的高度。就是:“世上只有家最好,男女老少离不了,男人没家死得早,女人没家容颜老,有家看似平淡淡,没家就会凄惨惨,外边世界千般好,不如回家乐逍遥”。  相似文献   

9.
我出生在河北献县的农村中,地名南宫村,有前、后二村,我家在前村。后村之北,约一里多处,有“北宫村”。年深日久,此二地究是何时、何人之“宫”,已不可考,连传说都没有了。  相似文献   

10.
金良 《现代妇女》2004,(12):16-17
打从儿子进入幼儿园,我家的“新闻”就接连不断,先是儿子获得全园绕口令比赛第一名,再是夺得故事接力赛第二名,又接着夺取全市幼儿讲故事三等奖;去年进入小学后,又先后获得全校普通话比赛优秀奖和全市小学生“爱我家乡”演讲第二名……  相似文献   

11.
《现代交际》2006,(1):9-9
辞灶:我国春节,应该是从辞灶开始。俗语中“二十兰,糖瓜粘”指的即是每年腊月二十三的辞灶,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人们称灶王爷为“灶君司命”,传说他是玉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受到崇拜。  相似文献   

12.
《现代交际》2006,(2):1-1
中国有一句古话,叫做“相由心生”;国外也有一句至理名言:“一个人要对他40岁以后的相貌负责。”这两句话都表明,人的相貌除受先天遗传因素的影响之外,更重要的是后天的修行。表情是心的折射,形成习惯的表情会影响一个人的容颜。所以,养颜必先养心。  相似文献   

13.
李翰 《炎黄世界》2009,(6):61-61
读书将近70年,个中甘苦自知,愿将点滴体会写出来,供读者,尤其是青少年参考。标题上那三句话、九个字,不是我的发明,是上世纪,我国杰出女陛、著名文学大家、优秀翻译家冰心前辈说的。那三句话,是她一生读书经验之谈。我晚年读书,遵照她的教导,获益不浅。那三句话中,“读好书”最重要,是核心。  相似文献   

14.
“神秘主义(mysticism)”这个词源于希腊一罗马时期的“myein”,意思是指人经由某种入定,隐约感知到一种难以言表的“神约”或“信仰的内在作用”。后来,神秘主义范畴渐渐拓展,被人们用来指一切神秘之事物。中世纪后期,有人将之与思维的神秘性联系起来,“神秘主义”于是成为宗教和哲学的共同话题。现在,“神秘主义”,或译“玄妙论”,大抵足指对人融于“the One”的信仰或追求;“the One”这个概念不好翻译,我暂且译为“元始”。  相似文献   

15.
陈瑶 《女性大世界》2006,(9):146-147
谁说上帝不是女人?如果上帝真的存在,那么他一定不会赞同“女人必将从属于男人,并永远承受生育之苦”的训告。上帝给了每一个女人花一样美的姿容,春一样的短的年轻,在这个漫长的铜墙铁壁似的男权社会。  相似文献   

16.
《女性大世界》2005,(7):60-70
女人是极其感性的,谈及女人的内衣又远比谈论女人本身更要感性。在女人的生活中,内衣一直都扮演着比时装外套更为丰富的角色,否则他就大可不必如此这般花样翻新,也不会有那么多的女人对它钟情不倦。关于内衣在女性生活中的角色,其实无论是对谁而言,它都是一个最亲密的伴侣,也是一种不能抵挡的诱惑。它不只是对男人的性诉求,也有女人满足自恋的功能。《裙子底下的剧场》一书的作者千野千鹤子曾在书中写到:“在女人所有的衣物中,内裙是最后的防线,也是男人性幻想的终点。经此一役,就登堂入室,正式由幻想进入实境。……而在没有观众的裙子底下的剧场,是惟有女人的王国。若不知女人对自己身体有自我形象特权式的自恋,是无法了解女人内裙之谜的。”因此,我们今天就借此书的视角,一起来分享一件内衣所隐含的女人的心情和秘密。  相似文献   

17.
雪茄与人的感觉,是一种说不出 霸气和不羁,在空旷的室内黑色的高背椅后和酒吧间幽幽的光影下,升腾起缭绕的烟雾,而印象中的琵琶,则应沉静典雅,在月上西楼之时,由长袂低垂的女子轻抚琴弦,诉说着曾经的沧海桑田与海枯石烂,那悠悠的古音绕梁三日而不绝。至于肚皮舞,则让人首先想到一位美丽的中东女子,模样隐藏在面纱后,腰肢却展现在众人前,在热情和野性的摇摆中,充满魅惑的眼睛……将这三样物什同时与一个女子联系,是足以令人浮想联翩的事情。她“野蛮“?古典?还是妖冶?  相似文献   

18.
小憩的时候,我的梦里出现了天使,她的羽毛是粉色的,一如我的心情,甜蜜而温暖。  相似文献   

19.
《公共关系》2001,(5):57-57
在形成今天公共关系实践的众多开拓者中,阿瑟·W·佩奇站在其顶峰。佩奇创建了三个成功的职业生涯,却用了很多时间为很多的公益事业服务贡献他的才能。从1905年到1927年,他是《世界劳动杂志》和道布尔迪一佩奇公司其它一些期刊的作者和主编。当时他接受了沃尔特·吉福德的建议,出任美国电话与电报公司副总裁,接替詹姆斯·D·埃尔斯沃思。从一开始,佩奇就清楚地表明,他将仅仅在以下几个条件基础上接受这一职务,即他绝不作为一个新闻宣传者接受任职,他将在制定政策中有发言权,而且这个公司的表现本身将是决定其公众声誉的因素。佩奇的理念集中概括在以下声明中。  相似文献   

20.
艾伦·邓肯对于Playboy的标识rabbit heed(兔子头)有特别的解释,他说,它是年轻,自由,热烈,潮流,性感的代言,它所picture的群体是party girl和party boy……具体是什么样的人呢?艾伦给了我商业的定位,即18到24岁的年轻群体。同时他也忍不住给了我更为感性,带有他个人幽默色彩的解释,他说,他们应该是喜欢美国偶像明星布兰妮和詹妮弗·洛佩兹的,他们应该是ho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