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锦艳 《教师》2008,(11):62-63
学校领导听课,可以掌握最真实、最及时、最丰富的课堂教学材料,从而达到对学校教学常规的整体评价、诊断,取得常规教学的指挥权。学校领导通过听课,和教师交流信息、探讨教学规律和方法,了解教学研究的方向、水平和问题,才能提出理论和实践上的指导意见,促进学校教学研究整体水平的提高。学校领导通过听课,对教学改革先进典型进行总结和表彰,可以促进教学改革深入、健康地发展。正因为听课有如此重要的意义,所以学校领导应该把听课作为自己一项日常性的工作。  相似文献   

2.
特殊教育学校校长下班听课,可以掌握最真实、最准确、最及时、最丰富的课堂教学第一手资料,从而获得对学校教学常规的整体评价,了解教学研究的方向、水平和存在的问题,才能胸有成竹地提出理论和实践上的指导意见,促进学校教学教研整体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一个学校教学质量的高低,取决于诸多因素,但教导处的教学决策是这诸多因素中最关键的因素。在教导处对教学质量的监控中,听课是常规工作中最主要的工作。通过听课,可以了解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水平,教学思想,教学经验等;通过听课,可以了解学校整体教学实际状况,...  相似文献   

4.
田超 《教师》2010,(5):44-45
大家都知道.学校的工作以教学为中心.而课堂教学又是教学工作的主体工程。听课、评课是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开展教学科研活动,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主线,抓住了这个主线就能促进整个教学改革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5.
王亦群 《上海教育》2008,(10):50-51
现代校长有三种能力变强了:组织能力、社会交际能力、沟通协调能力。两种能力变弱了:指导课程建设能力、指导课堂教学能力。而校长深入课堂听课评课,既是履行职责的需要,也是有效管理的需要,更是现代校长课程执行力的体现。校长通过听课评课既可以获得教学常规落实的指挥权,不断引导教师端正教育思想,更新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方法,促进教学改革深入健康地发展,又可以获得指导教学改革的主动权和开展教学研究的发言权,使教师点滴的经验变成系统的教学方式,把教学经验上升为理论,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同时提高学校教学的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6.
教学常规是教学规律的体现,是学校工作的基本规范,是对教学过程的最基本要求。加强教学常规管理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基本保证。调研组采用听课、参加学科教研活动、座谈、现场察看等方式,对南昌市部分义务教育学校的教育教学常规管理,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调研,从中发现了常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或不足,并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7.
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有经验的校长,他所注意和关心的中心问题,就是课堂教学……听课、分析课、评课是校长的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实践表明,坚持听课的好处很多。一是可以获得严格教学常规的指挥权。教学常规是提高教学质晕的基础,课堂教学是教学常规的中心环节,抓住这个中心环节,就可以把其他环节以及其他方面的工作带动起来。校长听课,可以掌握最真实、最及时的感性材料,检查与摸清教学现状,对教师教学情况、教学水平、教学成绩了如指学,  相似文献   

8.
正教学常规作为一种制度,具有其稳定性。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着眼常规的发展性,挖掘其丰富的时代精神,体现教学改革的新成就,使之进一步推动教育、教学的发展,已势在必行。同时,以提高整体教学水平为目标,各个学校与教师均有独特的见解与方法,对常规的落实自然就有独特的演绎与超越,形成不同的教学特色。超越常规不是一般的执行常规,更不是违反常规,它是对常规深刻地进行个性化认识处理  相似文献   

9.
一所学校教学常规工作的情况,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学校教学工作的品位和层次。扎实的教学常现工作是学校的优势和功力所在,也是深化教学改革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当然,教学常现工作的内容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化将更趋科学和完善。本文就教学常规及管理工作谈些看法和做法。当前,相当部分学校的教学常规及管理工作有所削弱,致使教学工作表现出较大随意性。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随着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改革的深化,一些学校的领导在学校的去向、数量、规模的发展等方面精力投入过多,对教学常规工作在…  相似文献   

10.
学校教学中的常规考试是教学评价的一种方法和手段,目的在于适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诊断学生在知识、技能和品德等方面的变化。通过对常规考试的分析,学校和教师可以从某个侧面对学生的学习水平和教师的教学水平进行评价,以此促进教与学的发展。本文以上海市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中的物理和化学试卷为例,对学校教学中的常规考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听课是学校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领导和教学组长一项极其重要的常规工作。听课是了解教学状况、检查教学质量、获得教改信息和提高教学水平的基本途径。只有通过听课并进行深入地分析总结,才能广泛开展针对性的教学科研活动,才能促使教师摆脱陈腐的教学思想僵化教学模式的束缚,掀起教改热潮,扎扎实实地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 当今教育面临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教师队伍越来越不稳定,不安心钻研业务,抱着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应付思想。有些学校的领导也放松自己的职责,尤其是对听课采取敷衍塞责的态度,没有起到促进教学的积极作用。 领导听课一般包括以下几种类型:1.摸底性听课,2.检查性听课,3.研究性听课,4.实验性听课,5.示范性听课,6.总结性听课。领导听课的目的是改进教学,是学校实际工作的  相似文献   

12.
听课、评课是学校教研活动中最常见的形式,是同行之间最高层次的对话,也是提高教师业务水平的最有效的途径.通过听课、评课这一活动,能促进教师自觉地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改善数学学习过程,深化对课堂教学的认识,有助于教学改革的顺利推进和先进的教学理念的逐步形成;能把教师静态的个人行为转化为动态的学术讨论,  相似文献   

13.
听课,是学校领导一项常规的教学管理工作,是了解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教学能力、课堂教学实效性的一条有效途径。许多地区的教育主管部门对学校领导的听课节数作了明确要求,有的地方规定:每学期校长听课不得少于80节,副校长不得少于60节。校领导听课,逐渐演化为一种新的听课形式——"跑课"。"跑课"是指学校管理者不提前通知任课教师,不征求授课教师的允许,随时进入"正在进行时"的课堂进行听课,且听课的时间少则几分钟,多则十几分钟。  相似文献   

14.
河南平顶山市特殊教育学校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狠抓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全校实行推门听课制度,校级领导每天到班听课,教务处对教师备课情况进行详细检查,并进行月考评制度。他们认为,只有严格落实教学常规,才能确保教师备课质量。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率,真正为学生提供优质教育,打造学校品牌。  相似文献   

15.
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有经验的校长,他所注意和关心的中心问题,就是课堂教学。……听课和分析课是校长的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实践表明,坚持听课、评课的好处很多。一、可以获得严格教学常规的指挥权教学常规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上课是教学常规中的中心环节。抓住了这个中心环节,就可以牵一发而动全身,把其它环节及其它方面的工作带动起来。校长听课、评课,可以掌握最真实、最及时大量的感性材料,检查与摸清教学现状,对教师教学情况、教学水平、教学成绩了如指掌,对学校整体教学状况进行评价、诊断,避免瞎指挥,从而取得严…  相似文献   

16.
王丰 《吉林教育》2005,(7):48-49
听课是学校教学研究的有效手段之一。在当前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在大力倡导开展校本教学研究的今天,通过听课研究改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显得尤其重要。作为学校主管教学的领导、教研组长、教研员会不会听课,能不能听好课,怎样去听课是值得思考和研究的,因为它不仅关系到听课的质量和能否抓好常规教学,促进教9币教学水平的提高,更关系到课程改革持续有效的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17.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是一切教学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一学期,学校的教学常规管理月正在进行……本人也抽空进行了听课,学习教师的长处,并进行系列反思,记录拙见……  相似文献   

18.
怎样评课是“好评”——浅谈评课的几条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论学校领导、教研员还是普通教师,都经常需要听课评课,那么,在通过听课评课促进教师教学水平提高的过程中,评课者该把握哪些原则,不断提高自己的评课水平呢?[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世界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尽管学校领导人有各种各样的活动,而听课和分析课却是摆在首要地位的工作。”“在一个有经验的校长来说,他的注意和关心的中心就是课。”听课和分析课是管理和评价教学“最适当的形式”。他认为少听和不听课的学校领导“好比是一个被蒙住眼睛去上班的人:能听到一点,但是什么也看不见,不了解,不理解。”苏霍姆林斯基虽然侧重讲的是学校领导,但同样适宜各级教学业务管理者和教研人员、督导人员及教师。 听 课   1听课的意义和目的   学校的教学工作由教学常规、教学研究、教学改革三个不同层次…  相似文献   

20.
学校校长和教导主任进课堂听课,是领导教学的重要手段。这件工作科学水平的高低,关系到学校教育改革的方向和教学质量的高低。那么,怎样听课、评课才有助于了解教学,领导教学,促进教学工作的改进呢?下面谈谈我的几点粗浅体会。一、听课要有明确的目的做任何工作,目的明确,效果才好,听课亦然。有目的的听课,大致可采取下列几种方式进行: 了解性听课对学校和教师的教学情况原先不甚了解,通过听课取得初步了解。这种方式一般适用于新任领导熟悉教学情况,或对新来教师进行摸底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