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探讨层级管理在临床实施岗位职责的应用效果.[方法]科室推行层级责任制管理模式,将护士进行分层使用岗位职责和分层管理,通过护理部、科护士长考核,将护理质量结果进行分析、反馈.[结果]实施前后护理质量、病人满意度均得到了明显提高.[结论]层级管理实施岗位职责优化了护理管理效果,激发了各级护理人员的潜能,改善了护理服务质量,有利于整体护理工作深入持久地开展.  相似文献   

2.
谢卫 《护理研究》2012,26(24):2277-2279
[目的]探讨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区实施护士分层管理,对推进优质护理服务的影响.[方法]在优质护理示范病区建立护士层级结构,按核心胜任能力分为3个层级护士,成组责任包干病人.对各层级护士制定岗位职责、培训计划和考核标准,层级动态管理,护士的薪酬与层级护士的绩效考核相关的管理模式.[结果]示范病区实施分层管理后护理质量、病人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和护士工作满意度均显著提高.[结论]护士分层管理模式优化了护理队伍的结构,激发了护士的主观积极性,促进了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放疗科护士分层级使用管理的方法与效果。[方法]制定护士分层级使用管理制度、放疗科绩效考核制度、各层级护士的资质和能力要求、各层级护士的岗位职责和工作流程,分析放疗科护士的结构特点,综合评估护士的能力,对护士进行分层级使用,改变护理排班模式,责任护士承包病人。比较护士分层级使用前后2个月护士岗位职责落实中存在的问题数量。[结果]实行护士分层级使用后在晨晚间护理、物品交接班、病人外出检查陪送、病房取药、电子医嘱执行、病人健康教育、检查化验结果回报等方面优于实行护士分层级使用前。[结论]护士分层级使用有效发挥各级护士的作用,避免了人力资源的浪费,体现护士的专业价值,提高了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4.
李爱珍  杨学萍  谢金莲 《护理研究》2010,24(8):2038-2039
[目的]探讨护理层级管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科室实施层级全责一体化护理管理模式,实施护士长-高级责任护士-初级责任护士-助理护士层级管理。并采用连续排班的方法,为病人提供有效的护理服务。在实施前后采用问卷调查法评价护理质量及满意度。[结果]实施分层级管理模式后病人与家属满意度、医生满意度、护士工作满意度、病房管理质量、消毒隔离质量、护理文件书写质量、基础护理质量以及其他各项护理工作质量指标均较实施前显著提高(P〈0.05)。[结论]层级管理可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工作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放疗科护士分层级使用管理的方法与效果。[方法]制定护士分层级使用管理制度、放疗科绩效考核制度、各层级护士的资质和能力要求、各层级护士的岗位职责和工作流程,分析放疗科护士的结构特点,综合评估护士的能力,对护士进行分层级使用,改变护理排班模式,责任护士承包病人。比较护士分层级使用前后2个月护士岗位职责落实中存在的问题数量。[结果]实行护士分层级使用后在晨晚间护理、物品交接班、病人外出检查陪送、病房取药、电子医嘱执行、病人健康教育、检查化验结果回报等方面优于实行护士分层级使用前。[结论]护士分层级使用有效发挥各级护士的作用,避免了人力资源的浪费,体现护士的专业价值,提高了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介绍护士层级管理在普通内科病房中的应用,探讨更科学的护理管理模式.[方法]建立护士层级管理模式,制订岗位职责,采取APN连续性排班,对普通内科护士进行层级管理.[结果] 实施护士层级管理模式后明显提高了护理质量和病人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论]在普通内科实施护士层级管理可优化有限的护理人力资源,提高护理工作效率,从而提高整体护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7.
层级管理在神经内科病房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目的观察层级管理在神经内科病房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神经内科护士的职称和实际工作能力,将其分为护理组长、责任护士、辅助护士3个层次;明确各岗位职责,进行分层使用和分层管理;再通过护理部和护士长考核,将结果进行分析、反馈。结果实施层级管理前后各护理质量和护理服务质量指标比较,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层级管理优化了护理管理效果,激发了各级护理人员的潜能,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有利于整体护理工作深入持久地开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护理人员层级管理在临床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护理层级管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科室实施层级全责一体化护理管理模式,实施护士长-高级责任护士-初级责任护士-助理护士层级管理.并采用连续排班的方法,为病人提供有效的护理服务.在实施前后采用问卷调查法评价护理质量及满意度.[结果]实施分层级管理模式后病人与家属满意度、医生满意度、护士工作满意度、病房管理质量、消毒隔离质量、护理文件书写质量、基础护理质量以及其他各项护理工作质量指标均较实施前显著提高(P<0.05).[结论]层级管理可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工作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林凤英  麦志晖  王永飞 《全科护理》2012,(18):1697-1699
[目的]建立纵横双向层级责任制,实现重症监护病房(ICU)护士专业核心能力及护理岗位能力培训有机结合,提升ICU护士综合能力,保证护理质量及护理安全。[方法]通过对各级护士的职级评定,制订各层级护士的岗位职责和工作流程,将护士和床位分组,每组护士由不同层级的护士组成,形成上级对下级护士逐级负责制的层级系统化管理模式,并将2011年1月—2011年12月与2010年1月—2010年12月护理质量、专业技术考核、护理服务满意率进行对比。[结果]通过实施纵横双向责任制管理模式后,护理质量、专业技术考核指标、护理服务满意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纵横双向层级责任制,使各层级岗位职责及各层级护士核心能力培训得到有效落实,保证ICU各时段、各环节护理质量,减少护士缺陷。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护士分层管理在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并进行效果评价。[方法]选取神经内科病房护理人员及住院病人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护理人员分层设置、分层培训、分层分组排班、分层考核等管理,使用护理服务质量管理量表和明尼苏达满意问卷(MSQ)短式量表对分层管理实施前后护士满意度及病人满意度进行调查比较。[结果]神经内科病房实施护士分层管理后护士满意度较实施前各维度均有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人满意度较实施前各维度也有所提高,显著表现在对护士"健康教育""工作能力"满意度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科研成果较分层管理实施前明显增加。[结论]护士分层管理模式应用于临床,明确了各层级岗位职责,能够提高护理人员工作主动性;分层级人才培养及考核有利于护士职业生涯规划,提高临床护士工作积极性,实现护士病人双满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护理层级管理在产科特需病房护理人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09年12月在产科特需病房全体护士,实施护理层级管理.比较实施护士层级管理前、后1年产科特需病房护理终末质量及各级护士满意度.[结果]产科特需病房实施护理层级管理前后基础护理、特级和1级护理、健康教育质量及病人满意度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成长中护士和高年资护士满意度与实施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分层级管理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提高病人满意度,增强护士职业成就感,提高护士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APN排班与层级管理在二级医院神经内科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在二级医院神经内科试行APN排班模式与护士层级管理的效果.方法:根据神经内科护士的职称和实际工作能力,将其分为护理组长、责任护士、辅助护士3个层次;明确各岗位职责,进行分层使用和分层管理;通过试行,再组织护士讨论,将结果进行分析,改革修订,继续实践.结果:实施层级管理前后各护理质量和护理服务质量明显得到提高.结论:层级管理优化了护理管理效果,激发了各级护理人员的潜能,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有利于整体护理工作深入持久地开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层级管理模式在消毒供应中心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设立层级岗位职责,按层级岗位职责要求制定层级培训、考核表,对人员进行培训、考核后实施初级员工—高级员工—组长/质量管理员—护士长层级管理模式,对比实施前后消毒供应中心护理质量、消毒供应中心员工满意度、各科室医务人员对消毒供应中心工作满意度。结果实施层级管理模式后消毒供应中心员工满意度、各科室医务人员对消毒供应中心工作满意度和护理质量较实施前提高,实施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层级管理模式在为各科室提供优质、高效、无缝隙护理服务的同时,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消毒供应中心员工工作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护理垂直管理下的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区实施护士分层管理,对促进优质护理的开展和调动护士积极性的影响。方法:在优质护理示范病区建立护士层级结构,按核心胜任能力分为3个层级护士,对各层级护士制定岗位职责、培训计划和考核标准,层级动态管理,按不同层级护士分管不同级别的患者。结果:护理垂直管理下的示范病区实施分层管理后,护理质量、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和护士工作满意度均提高。结论:护理垂直管理下的分层管理模式优化了护理队伍的结构,激发了护士的主观积极性,促进了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  相似文献   

15.
层级管理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目的探讨层级管理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医院部分科室推行层级责任制管理模式,将护士进行分层使用和分层管理,通过护理部、科护士长考核,将结果进行分析、反馈。结果实施前后护理质量、护理差错、患者满意度、医生满意度经χ2检验,P<0.05,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层级管理优化了护理管理效果,激发了各级护理人员的潜能,改善了护理服务质量,有利于整体护理工作深入持久地开展,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6.
层级管理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探讨层级管理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医院部分科室推行层级责任制管理模式,将护士进行分层使用和分层管理,通过护理部、科护士长考核,将结果进行分析、反馈。结果实施前后护理质量、护理差错、患者满意度、医生满意度经x^2检验,P〈0.05,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层级管理优化了护理管理效果,激发了各级护理人员的潜能,改善了护理服务质量,有利于整体护理工作深入持久地开展,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7.
邓香君  李玫 《护理研究》2009,(9):2333-2334
[目的]通过实行护理层级管理,在有限的人力资源下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方法]建立护理层级管理模式,制订并实施各层级护士年度培训与考核计划,对护士实行量化考核,并给予相应的工作权限及待遇,激励护士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结果]实施护理层级管理后病人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结论]护理层级管理模式为优化护理队伍的整体结构、提高护理管理质量提出了新的发展思路和趋势,有利于加快护理学科建设。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开展医护一体化分层级责任制整体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设置护理岗位层级,制订层级岗位职责,强化护士层级培训,实施医护一体化责任制整体护理等方法。结果医疗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医生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护士职业满意度均较实施前明显提高(P<0.01或P<0.05)。结论医护一体化责任制整体护理创新了整体护理模式,调动了护理人员积极主动性,提高了医护配合程度,提升了优质护理服务质量及护士群体素质。  相似文献   

19.
王彩虹  张秀敏 《全科护理》2010,8(32):2979-2980
[目的]调动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在外科重症监护病房(SICU)设立护理带班组长岗位,确定其岗位职责,协助护士长进行二级管理。[结果]护理带班组长工作制激发了护士的工作积极性,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结论]实施护理带班组长负责制,能使SICU护士的人力资源得到合理应用,落实了基础护理服务项目,是提高护理质量管理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护理单元分层绩效考核体系并检验其实施效果。[方法]成立护理单元绩效考核领导小组,采用文献研究法、半结构访谈法、德尔菲法、动态评定法结合统计学处理,确定各护理单元分层级的标准;为不同层级范围的护理单元确定岗位数,制定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并对实施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实施护理单元分层绩效考核改革后,护理质量、病人及服务对象对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护理人员主观评价得分均高于改革前(P0.01)。[结论]建立护理单元分层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和病人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