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生物吸收性合成聚酯纤维常用作外科手术缝合线。这种合成可吸收缝合线(SAS)优于非生物降解的天然和合成材料,它们在体内是通过水解降解成为无毒产物并最终为组织吸收。在降解过程中,材料的结晶度对合成可吸收缝合线水解降解过程的影响是很重要的。本文通过对微原纤晶体结构模型和Swiss—Cheese晶体模型的描述,对几种SAS在降解过程中结晶度、降解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变化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
 植入式瞬态电子器件由可降解材料构建而成,这些电子器件能够在体内降解并吸收,无需二次手术取出,避免了长期植入产生的负面效应。作为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植入式瞬态电子器件在体内传感和治疗方面都有着巨大的潜能。然而,大多数植入式瞬态电子器件的正常工作都需要外部能源供给,这极大限制了它们在体内的应用。因此,一种具有生物相容性、可控降解和生物可吸收的新式生物可降解能源器件,成为了植入式瞬态电子器件的迫切需求。介绍了4种生物可降解能源器件(生物可降解原电池、光伏电池、超级电容器和摩擦纳米发电机)及其应用,并探讨了各自所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用壳聚糖制备可吸收性手术缝合线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报道了用从虾蟹壳中提取的壳聚糖制备医用外科可吸收性手术缝合线的研究,并将该缝合线同羊肠线在小白鼠体内进行了缝合实验,通过组织切片、电镜扫描观察证明了壳聚糖手术缝合线在机体内的吸收优于羊肠线;也研究了缝合前后小白鼠体内的同工酶变化情况以及缝合后兔白细胞的变化及免疫反应.实验结果证明:用壳聚糖手术缝合线缝合动物伤口时乳酸脱氢酶、苹果酸脱氢酶、酯酶无变化,其中性粒细胞变化也不明显,不产生急性炎症反应和病理变化.同时在壳聚糖含量为1%时,实验动物不发生免疫反应.从而证明了壳聚糖手术缝合线是无毒、无害、无任何副作用,易打结、易被机体吸收的优良医用材料  相似文献   

4.
进行了双轴工具显微镜的技术改造,使之具有微型电子万能试验机的基本功能,并实施了两种可吸收缝合线缝合白鼠皮愈合抗拉性能测试。测试结果表明:两种线缝合鼠皮愈合后期抗拉性能差别不大,初期和中期纯生物蛋白线优于人工合成线缝合愈合的抗拉性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普通级实验家兔进行剖腹净化建立SPF家兔种群,提高实验用兔的质量,满足科研、生产及检定工作需要。方法采用剖腹摘取子宫术,在无菌隔离器内以人工哺乳方法将仔兔培育成无菌兔,再将双岐杆菌等肠道正常菌接种到无菌兔体内,使其成为SPF兔;对SPF环境中植入肠道正常菌兔和未植菌兔离乳后生长性能进行观察比较。结果人工培育出的SPF兔,经微生物和寄生虫检测,符合国家SPF兔标准;植入肠道正常菌群兔体重与未植入肠道正常菌兔生长体重相比极显著增加。结论通过剖腹摘取子宫术,人工哺乳仔兔和植入肠道正常菌群的方法建立了SPF实验用兔种群。  相似文献   

6.
真丝缝合线因其优良的天然物理特性而作为一种常用的外科手术缝合线,但缝合线的结构缝隙容易藏匿细菌,其蛋白质的特性易吸附细菌,导致毛细血管作用下细菌对伤口的渗透,使得手术部位感染(SSIs)的发生率居高不下.以一种新型生物相容性好、可降解的赖氨酸聚酯氨纳米水凝胶作为抗菌剂的载体,通过化学接枝的方法将载药纳米水凝胶均匀地接枝在真丝缝合线的表面,确保真丝缝合线长效缓释药物而具有抗菌功能.选取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 25923)和大肠杆菌(ATCC 25922)对接枝处理的真丝缝合线进行抑菌带宽度、抗菌持久性等抗菌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接枝了载药纳米水凝胶的真丝缝合线具有优异的长效缓释抗菌效果.  相似文献   

7.
作为生物植入材料常用的是金属材料,主要包括不锈钢、钴铬及钛合金,它们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能,且相对于生物陶瓷材料的易脆和高分子材料的易分解,有更优良的综合力学性能。但是,传统金属材料在医疗应用上仍存在缺陷,比如因体内摩擦而产生磨屑或因腐蚀而产生有毒离子,造成局部过敏反应或者炎症,降低其生物相容性。因此,作为生物可降解材料的镁合金,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机械性能,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展研究。  相似文献   

8.
磷酸钙生物陶瓷涂层制备及其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羟基磷灰石是哺乳动物体内硬组织的主要无机成分 ,人工合成的羟基磷灰石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活性 但是纯的羟基磷灰石脆性大 ,强度较低 钛及钛合金等医用金属材料具有较好的强度、韧性和优良的加工性能 ,但是生物相容性差 金属基体羟基磷灰石涂层材料兼备金属材料优良的力学性能和生物陶瓷材料的生物特性 ,备受材料领域和医学领域学者的关注 涂层与基体的界面结合强度及涂层材料植入后的稳定性 ,是目前研究的热点和难点 简要评述了羟基磷灰石涂层的制备技术 ,介绍了近年来的研究进展 ,对提高结合强度和植入稳定性的方法进行了归纳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细菌纤维素(BC)植入皮下组织后对其周围组织细胞产生的影响,以及由于周围细胞的长入和组织液中相关成分的直接接触,使材料在体内复杂环境下所发生的物理结构变化。以组织工程用支架基体材料细菌纤维素为研究对象,对这种材料的体内降解行为和体内组织相容性进行研究。选取成熟的Wistar大鼠,采取背部皮下植入的方式。将BC植入一定时间后。对取出的BC清洗干净后进行材料学检测分析。对植入部位的组织进行透射电镜观察分析。对取出的材料进行结构和形貌表征可知。随着植入时间的延长,在细胞和组织液的综合作用下,BC分子链中部分C—O—C键断裂,分子间结合力降低。结晶度逐渐下降。因此,BC在体内复杂环境的影响下会发生轻微降解。BC与皮下组织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材料周围组织细胞状态良好。能长入材料30μm处的空间网络结构中.并且伴有血管生成.  相似文献   

10.
正宫颈口松弛的孕妇有早产的风险。常用的预防手段宫颈环扎术能将宫颈缝合,从而可使妊娠期间的宝宝在子宫内存留时间更长。用于该手术的缝合线有两种,即单丝缝合线和复丝编织缝合线。后者由于更  相似文献   

11.
褥式缝合会阴体侧剪伤口的操作过程及术后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褥式缝合会阴体侧剪伤口是利用规格为1/210×28圆针及1/28×19角针带2/0的可吸收手术合成缝线,对会阴体侧剪伤口由内至外进行缝合,皮肤表面不露缝线及针孔,切口愈合后达到瘢痕小或无瘢痕的效果,为产后女性造就整体美的一种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12.
摘 要 为探讨单向倒刺线连续缝合与可吸收线连续锁边缝合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加速康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至2022年6月我院行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手术的106例患者,分为对照组(52例)和观察组(54例)。对照组采用可吸收线连续锁边缝合切口,观察组采用单向倒刺线连续缝合切口。比较两组缝合时间、手术时间、失血量和术后住院时间、膝关节活动度(ROM)、膝关节功能以及并发症差异。结果表明:观察组缝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皮下瘀斑、针刺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平均失血量和平均住院时间、术后7d 美国纽约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Rasmussen评分、膝关节ROM、切口红肿、切口感染、切口延迟愈合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单向倒刺线连续缝合可缩短缝合时间,降低术后皮下瘀斑和针刺伤发生率,有利于患者术后功能的恢复,缩短住院时间,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加速康复中具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13.
论述了生物材料(胶原与胺基葡聚糖及其他天然混合材料)为原料进行医用可吸收缝合线的制备.着重研究了凝固液和交联浴的组成,以及纺丝工艺参数对缝线强力的影响,在自制的湿法纺丝机上纺制的0/4~0/8的缝合线,其主要质量指标即打结强力达到和超过了美国药典第23版所规定的指标要求,并已批量生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自体腓骨长肌腱和腘绳肌腱重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47例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分别行关节镜下腓骨长肌腱(A组)与腘绳肌腱(B组)重建膝关节交叉韧带,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一般情况;分析两组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的膝关节功能、稳定性,分析腓骨长肌腱组足弓的静力学变化.结果术后随访时,A组大腿周长减小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Tegner评分、Lysholm评分、IKDC评分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患者术后胫骨前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足弓情况与术前比较,术后6个月、术后1 a足弓的静力学指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自体腓骨长肌腱重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断裂与自体腘绳肌腱取得的临床效果相当.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髌腱加压带对股四头肌肌力、活化程度和跳跃力学的影响,招募16位自愿参与本实验的健康受试者,运用等速肌力仪及表面肌电测试系统,监测穿戴髌腱加压带前后股四头肌肌力及肌肉活化程度,并利用三维测力台分析3种不同跳模式的地面反作用力.结果显示:①穿戴髌腱加压带对股四头肌肌力及肌肉活化程度无显著影响,但可有效提升股内侧肌活化程度并可降低股外侧肌活化程度;②穿戴髌腱加压带可显著增加蹲踞跳起跳时地面反作用力,但对下蹲跳和着地反弹跳起跳时的地面反作用力无影响作用;③穿戴髌腱加压带虽不影响下蹲跳及着地反弹跳的地面反作用力,但却在负荷率及着地反弹跳第1次及第2次着地时地面反作用力方面存在下降趋势.认为穿戴髌腱加压带对于股四头肌肌力输出与肌肉活化程度没有负面效益,不会影响股四头肌在运动过程中的伸张-收缩循环机制,能降低着地时的冲击负荷.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我院850名大学生的膳食和营养状况作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的热量、蛋白质摄入接近标准供给量;钙、铁、硫胺素、VitC等营养素摄入达到标准供给量;VitA缺乏,核黄素摄入不足,仅为标准的4087%。通过调查,对我院今后膳食管理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胰肠吻合口缝合技术进行改进,以提高预防胰瘘的发生几率。方法对20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采用胰空肠端端套入及U型交锁缝合式胰肠吻合,对照分析采用传统胰肠吻合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患者18例。结果胰空肠端端套入并U型交锁缝合式胰肠吻合时间平均20 min,手术时间大大缩短,与没有进行胰肠吻合口瘘患者相比,两组在平均手术时间、住院天数、胰瘘、腹腔出血、胃肠吻合口出血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空肠端端套入并U型交锁缝合式胰肠吻合术,操作简单、减少了手术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明显改善了胰肠吻合缝合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