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比较3种桩核系统修复根管治疗牙牙体组织的抗折强度.方法 将30颗离体上颌中切牙截冠后根管治疗,随机分成3个组,分别按镍铬合金桩核、玻璃纤维桩核、氧化锆瓷桩要求进行制备,自凝塑料包埋后,固定于万能试验机上测试实验牙的抗折强度并观察其折裂类型,应用SPSS13.0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氧化锆瓷桩系统修复上颌中切牙后牙体抗折强度与镍铬合金铸造桩核系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前二者明显高于玻璃纤维桩核系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根管治疗的牙用以上3种桩核系统修复均能满足临床要求.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烤瓷冠修复上前牙牙列不齐的临床效果及修复后并发牙龈炎的原因.方法按金属烤瓷冠基牙预备要求预备牙体,需要截冠的常规预备根管,铸造桩核,粘固、完成烤瓷冠.结果 48例患者修复后效果满意,2例并发牙龈炎.结论烤瓷冠修复上前牙牙列不齐效果满意,牙体预备及制作要规范,否则易造成牙髓病、尖周病及牙龈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利用烤瓷冠恢复成人局部前牙反颌的临床效果。方法:上颌侧切牙反颌20例,中切牙侧切牙反颌3例,共32颗牙,用烤瓷冠进行修复,修复后经6个月~3年随访,观察牙周情况和患者满意度。结果:有1例侧切牙反颌,1例中切牙侧切牙反颌患者分别修复后6、8个月后基牙颈部折断,后铸造钉+烤瓷冠修复后一直很满意。其余病例经烤瓷冠修复后,基牙牙龈无红肿,无崩瓷,前牙外观改善,患者满意。结论:用烤瓷冠恢复成人局部前牙反颌,改善美观,可作为正畸的替代手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极固宁TM涂布于金属烤瓷全冠活髓基牙牙预备体表面21 d对牙髓组织学形态的影响.方法 选择因正畸治疗需要而计划拔除的20颗前磨牙进行金属烤瓷全冠牙体预备,其中每2颗牙均为同颌同名牙;采用随机、双盲、自身对照设计分为2组:对照组在牙预备体上直接用氧化锌丁香酚水门汀粘固暂时冠;观察组在牙预备体上涂布极固宁TM后用氧化锌丁香酚水门汀粘固暂时冠.所有牙分别于牙体预备后21 d拔除,常规组织病理切片,H-E染色,显微镜下观察评价牙髓组织反应.结果 活髓基牙经金属烤瓷全冠牙体预备21 d时,对照组和观察组的牙髓组织反应无明显差别(P>0.05).牙髓组织的反应程度与牙预备体的剩余牙本质厚度(RDT)有关;RDT分别为491.76,503.88和487.32 μm的3个样本观察到修复性牙本质的形成.结论 在本实验条件下,金属烤瓷全冠牙预备体表面涂布极固宁TM21 d对活髓基牙的牙髓组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5.
对不能做正畸治疗的成人前牙反牙合 ,可以采用人工断牙再接或桩冠修复治疗[1] 。为了增强治疗牙的抗根折强度和全冠的固位 ,近年来 ,我们在应用烤瓷熔附金属 (PFM)全冠治疗成人前牙反牙合中 ,对基牙预备和铸造金属桩核设计进行了一些改进 ,取得了良好疗效。1 材料与方法   14例病人 ,2 3颗上颌前牙 ,其中中切牙 6颗 ,侧切牙 17颗。选择标准 :成人前牙反牙合 ,反覆牙合不超过 1/ 2冠长 ,反超牙合小 ,无严重拥挤 ,治疗牙无明显松动 ,无明显骨性畸形。  牙体预备特点 :治疗牙先常规去除牙髓和根管充填 ;若唇侧牙龈肥大、增生 ,则同时行…  相似文献   

6.
福建人下颌切牙的形态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下颌切牙牙冠、牙根及根管形态特点,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方法 拍摄离体下切牙近远中向X线片,测量髓角及釉牙骨质界处唇侧牙体组织厚度;记录根面凹陷情况,测量根长及距根尖处牙根近远中向厚度;将样本制成透明标本,在体视显微镜下观察下切牙根管系统情况.结果 (1)下颌中切牙和侧切牙髓角处唇侧牙体厚度为(1.84±0.23)和(1.93±0.23)mm,釉牙骨质界处厚度为(1.97±0.20)和(2.07 0.23)mm;(2)下颌中切牙和侧切牙根面凹陷的发生率为40.35%和76.79%,距根尖4 mm处牙根近远中向中1/3平均厚度为2.29,2.28 mm,下颌中切牙与侧切牙距根尖3~6 mm处牙根厚度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3)根管类型中,下颌中切牙和侧切牙双根管发生率为9.6%和19.2%,侧副根管的发生率分别为29.8%和38.5%.结论 由于下颌切牙唇侧牙体组织较薄,牙体预备时注意牙体的预备量;根管治疗时应注意根管类型,避免遗漏并防止侧穿;下颌切牙牙根的近远中径较小,所选根管桩直径不宜过粗.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桩核加烤瓷冠技术在牙体大面积缺损修复中的临床疗效.临床为71例患者83个牙体大面积缺损的患牙行桩核加烤瓷冠修复术,观察1~2年,成功率和失败率.结果 83个烤瓷冠中79个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成功率为95.18%.失败4例,失败率为4.82%.结论 桩核加烤瓷冠技术在牙体大面积缺损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是成熟成功的,挽救了许多以前要拔除的牙体大面积缺损的患牙,临床应用很有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以离体牙作对照,比较复合树脂、银汞作桩核材料对烤瓷熔附金属全冠瓷层耐压强度的影响.方法选大小相近新拔除的左上第1磨牙10枚,按常规作牙体制备并翻制银汞及复合树脂代型各10枚,依制备牙常规制作烤瓷熔附金属全冠共30枚,以专用粘接剂将各冠粘接于牙、银汞及树脂代型上.用自凝塑料将牙及各代型根部包埋成方块.利用国产万能测试机,将标本置于平台中央,标本面中央置6mm钢球,以0.1mm/min速度加压至瓷崩裂.记录每标本瓷裂时的负载量(千牛顿),数据经方差分析.结果 3组比较抗折裂强度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两种桩核材料只要使用得当,对烤瓷熔附金属全冠瓷层抗折裂强度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桩核加烤瓷冠技术在牙体大面积缺损修复中的临床应用疗效.方法临床为71例患者83个牙体大面积缺损的患牙行桩核加烤瓷冠修复术,观察1~2年,计算成功率和失败率.结果83个烤瓷冠中79个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成功率为95.18%.失败4例,失败率为4.82%.结论桩核加烤瓷冠技术在牙体大面积缺损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是成熟成功的,挽救了许多以前要拔除的牙体大面积缺损的患牙,临床应用很有价值.  相似文献   

10.
金属烤瓷修复对牙髓影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献银  田野  林勇  郭三萍 《陕西医学杂志》2004,33(11):1029-1230
目的 :探讨金属烤瓷冠桥修复对牙髓活力的影响。方法 :对 1 47颗活髓牙在局麻下进行牙体预备 ,采取保髓措施 ,金属烤瓷冠桥修复。结果 :经 1~ 3年的随访观察 ,1 47颗牙齿牙髓发生病变者 1 3颗 ( 8.84% ) ,牙髓发生病变与修复体边缘密合度有密切关系 ( P<0 .0 1 )。结论 :金属烤瓷冠桥修复对活髓牙的影响很小 ,是一种较理想的修复体  相似文献   

11.
The prevalence of hypodontia is reported to be between 1.5% to 10% in the permanent dentition. In the anterior teeth, maxillary lateral incisors and mandibular central incisors are the most frequently involved teeth. This causes esthetic problems for the patient. Several reports have focused on restoration of retained maxillary primary anterior teeth, but none have described restoration of retained mandibular primary incisors. This clinical report describes the restoration of infra-occluded retained primary mandibular central incisors of a 17 year-old girl diagnosed with hypodontia. All-ceramic crowns made with computer-aided design/ computer-aid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were used to restore the teeth incisally and interproximally. Due to a relatively short root length and inadequate crown-root ratio, the primary mandibular central incisors were splinted and adjusted to distribute the protrusive force evenly across the maxillary and mandibular incisors. Functional and esthetic results were achieved.  相似文献   

12.
不同桩核修复方法对漏斗状根管前牙破折强度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不同桩核修复方法对修复牙破折强度的影响。 [方法 ]将 1 5颗经根管治疗的离体上颌中切牙 ,按设定漏斗状根管形态进行牙体预备后 ,随机均分成 3组 ,分别用金属铸造桩核、复合树脂桩核及碳素纤维预成桩 (C -POST)联合复合树脂桩核 3种方法进行修复。所有标本牙均行金属铸造全冠修复后 ,利用压缩试验机分别测定各个修复牙的破折强度。 [结果 ]金属铸造桩核组的平均破折强度最大 ,为 (6 1 .0± 5 .6 )kgf ;单纯复合树脂桩核组最低 ,为 (2 6 .1± 5 .1 )kgf ;预成根管桩 (C -POST)联合复合树脂桩核组比单纯复合树脂桩核组稍高 ,仅为 (2 9.7± 6 .2 )kgf。铸造桩核组比其他两组表现出明显高的破折强度 ,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 (P <0 .0 5 )。 [结论 ]金属铸造桩核修复牙比单纯树脂桩核及预成根管桩 (C -POST)联合树脂桩核修复牙具有高破折强度。两种复合树脂桩核修复方法的临床使用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运用改良Wright学习曲线模型预测参加口腔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研究生在仿真头颅模型上进行上颌中切牙全瓷冠牙体预备的学习曲线,分析其特点,并用于评价牙体预备的效果。方法:选取12名参加口腔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研究生在仿真头颅模型上进行4次右上中切牙树脂牙的全瓷冠牙体预备,预备体由3名具有10年以上口腔修复经验的专家按照预备量、外形轮廓、聚合度、肩台、边缘线角及位置、邻牙损伤和预备时长等方面进行评价。根据4次牙体预备分数计算牙体预备的学习率,用改良Wright学习曲线函数预测牙体预备的学习曲线。参考北京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技能考核要求,以80分作为合格的考核标准,推算牙体预备技能达到考核标准(80分)所需的最少训练次数,分析学习曲线的特点,评价牙体预备的效果。结果:4次牙体预备的分数分别为(64.03±7.80)分、(71.40±6.13)分、(74.33±5.96)分、(75.98±4.52)分,学习率为(106±4)%,学习曲线呈上升趋势。第5~13次牙体预备预测分数与考核标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14次的牙体预备预测分数高于考核标准(P<0.05)...  相似文献   

14.
目的:构建上颌中切牙及其不同冠根折类型牙冠延长术后桩核冠修复的三维有限元模型,研究术后牙齿应力大小和分布情况,从力学角度分析牙冠延长术的适应征。方法:采用Micro-CT和3shape D700牙齿印模扫描仪分别对1颗上颌中切牙和模拟牙槽骨外形的石膏模型进行扫描,应用Mimics 10.0、Geomagic studio 9.0和ANSYS 14.0软件构建上颌中切牙及其9种冠根折类型牙冠延长术后桩核冠修复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在舌侧切1/3和中1/3交界处,与牙长轴呈45°角静态加载100 N的力,对比分析不同模型中牙本质、牙周膜、牙槽骨、桩、核的等效应力(von Mises stress)和牙周膜面积的改变。结果:共建立10个精度较高的上颌中切牙三维有限元模型;不同牙冠延长术模型中不同结构的等效应力大小为:桩>牙本质>牙槽骨>核>牙周膜,且随着折裂程度的增加,上述结构的等效应力均呈线性增加(核例外);模型的牙周膜面积减少了12%~33%;其中 B2L2c、B2L3c、B3L1c、B3L2c、B3L3c模型的牙周膜等效应力超过了牙周膜的极限阈值。结论:唇侧折裂大于冠长3/4同时舌侧折裂深达骨嵴顶根方1 mm以上的上前牙不是牙冠延长术的良好适应征。  相似文献   

15.
目的:采用改良Nance托联合正畸固定矫治器牵引治疗替牙列早期上颌阻生中切牙,并评价其临床效果。方法:采用改良Nance托联合正畸固定矫治器对23例替牙列早期的上颌阻生中切牙进行正畸牵引矫治。结果:采用该法治疗的上颌阻生中切牙均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阻生牙回复至正常位置,牙齿无坏死、无松动、牙根形态正常、牙周健康。结论:替牙列早期采用改良Nance托联合正畸固定矫治器是一种积极、有效的治疗上颌阻生中切牙的方法,其临床疗效理想。  相似文献   

16.
A case is reported of a chronic periapical lesion involving maxillary central incisors with a history of traumatic injury eight years previously and subsequent development of a painful swelling that occasionally caused partial blockage of the nasal cavities. Retrograde surgery for removal of the suspected cystic lesion was scheduled. As a temporary measure before surgery, the necrotic pulp exudate was removed through standard endodontic access cavities prepared on the palatal surfaces of the crowns of the two central incisors, and a calcium hydroxide paste dressing material was placed inside the root canals up to the apices. The calcium hydroxide dressing was changed every four weeks and the case was followed up until healing of the periapical lesion occurred. The surgical procedure was postponed and finally cancelled when complete healing became evident in recall radiographs.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对活髓乳前牙复面洞和多面洞龋坏采用Strip crowns透明成形冠进行复合树脂全冠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的研究对象为2016年1—12月接受全身麻醉下牙齿治疗,且因乳前牙复面洞或多面洞龋坏需行树脂全冠修复的患儿。术中使用选择性酸蚀技术、Universal Bond粘接剂、3M Z350树脂制作全冠。术后6、12和18个月复查,由非治疗医师采用改良的美国公共卫生署(United States Public Health Service,USPHS)标准进行单盲评价。结果:共有127例儿童的418颗牙齿纳入统计,年龄为1.17~5.75岁(平均3.22岁),其中70例男性,57例女性。树脂冠6个月时的保留率为97.8%,12个月时的保留率为93.6%,18个月时的保留率为89.2%。18个月时共有28颗(6.7%)树脂冠完全脱落,17颗(4.1%)部分脱落,4颗(1.0%)树脂冠发生继发龋,6颗(1.4%)牙齿出现牙髓感染。修复体外观及邻接关系恢复较好,色泽协调性佳,可明显改善美观。93.1%的树脂冠牙龈健康,有29颗(6.9%)牙龈轻度红肿。有47颗(11.2%)树脂冠因菌斑堆积出现颜色变化,抛光可去除着色。树脂冠脱落主要与进食咬物相关。结论:树脂冠是修复乳前牙大面积龋坏和多面洞龋坏的较好方式,功能运动是导致脱落的重要原因。由于制作树脂冠技术敏感性高,需要儿童全程配合,更适用于年龄较大且可配合的儿童以及接受镇静或全身麻醉的儿童。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对活髓乳前牙复面洞和多面洞龋坏采用Strip crowns透明成形冠进行复合树脂全冠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的研究对象为2016年1—12月接受全身麻醉下牙齿治疗,且因乳前牙复面洞或多面洞龋坏需行树脂全冠修复的患儿。术中使用选择性酸蚀技术、Universal Bond粘接剂、3M Z350树脂制作全冠。术后6、12和18个月复查,由非治疗医师采用改良的美国公共卫生署(United States Public Health Service,USPHS)标准进行单盲评价。结果:共有127例儿童的418颗牙齿纳入统计,年龄为1.17~5.75岁(平均3.22岁),其中70例男性,57例女性。树脂冠6个月时的保留率为97.8%,12个月时的保留率为93.6%,18个月时的保留率为89.2%。18个月时共有28颗(6.7%)树脂冠完全脱落,17颗(4.1%)部分脱落,4颗(1.0%)树脂冠发生继发龋,6颗(1.4%)牙齿出现牙髓感染。修复体外观及邻接关系恢复较好,色泽协调性佳,可明显改善美观。93.1%的树脂冠牙龈健康,有29颗(6.9%)牙龈轻度红肿。有47颗(11.2%)树脂冠因菌斑堆积出现颜色变化,抛光可去除着色。树脂冠脱落主要与进食咬物相关。结论:树脂冠是修复乳前牙大面积龋坏和多面洞龋坏的较好方式,功能运动是导致脱落的重要原因。由于制作树脂冠技术敏感性高,需要儿童全程配合,更适用于年龄较大且可配合的儿童以及接受镇静或全身麻醉的儿童。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利用锥形束体层摄影术(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分析牙周健康的汉族青年上颌前牙唇侧中央嵴顶上牙龈(supraosseous gingiva,SOG)的三维形态及相关解剖结构。方法: 选取25名牙周健康的汉族青年共计150颗上颌前牙纳入研究,受试者男性11名,女性14名,平均年龄(24.5±1.6)岁,佩戴含有显影剂的硅橡胶印模拍摄软组织间接显影CBCT。对影像资料进行三维重建并测量分析唇侧中央嵴顶上牙龈的形态,包括SOG高度、釉牙骨质界(cemento-enamel junction,CEJ)到骨嵴顶的距离、CEJ处牙龈厚度、骨嵴顶下2 mm牙槽骨厚度等。数据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比较各牙位参数之间的差异,分析其相互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 上颌前牙唇侧中央SOG高度测量结果,中切牙为(3.54±0.67) mm、侧切牙为(3.48±0.81) mm、尖牙为(3.49±0.70) mm,各牙位SOG高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上颌前牙唇侧中央CEJ水平牙龈平均厚度测量结果,中切牙为(1.45±0.23) mm,侧切牙为(1.13±0.24) mm,尖牙为(1.14±0.22) mm,中切牙牙龈最厚,与侧切牙和尖牙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唇侧中央SOG与CEJ处牙龈厚度在所有牙位上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牙周健康的上颌前牙唇侧嵴顶上牙龈中,中切牙牙龈最厚,未发现上颌前牙区唇侧中央SOG高度与厚度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中国成人离体上前牙解剖因素对根管治疗难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国成人离体上前牙牙体和髓腔根管解剖对根管治疗难度的影响,为根管治疗难度系数评估标准的临床应用奠定基础。方法对80颗牙体完整、解剖标志清楚的中国成人离体上前牙使用放射影像学等方面获取评估的解剖资料,采用根管治疗难度系数评估标准评估其对根管治疗难度的影响。结果根管治疗难度系数评估标准利用牙体和髓腔根管解剖能进行根管治疗难度的评估。影响根管治疗难度的主要因素为:中切牙为根管弯曲、侧切牙为根管弯曲和钙化、尖牙为过长牙。结论根管治疗难度系数评估标准在评估分析中操作规范、直观简便、科学有效,但需在临床上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