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林茶间作能显著抑制林区杂草的生长和积累,达到山林防火目的。林茶间作使野生菌种类和数量显著增加,减少致病性蜱虫数量,增加生物多样性。同时可改善林区生态环境.减少茶树冻害发生.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农林复合经营技术──林茶复合经营类型与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茶复合经营在我国有悠久历史,是一种传统的栽培方法。然而,科学经营和试验研究还是近一、二十年才蓬勃发展起来的。现将我国目前广为应用的复合经营类型和关键技术作一简要介绍,供生产上应用时参考。1林条复合经营的主要类型1.1用材树种与茶树复合型1.1.1湿地松与茶树复合湿地松(Pinuselliottii)生长迅速,树冠稀疏,透光度适中,是茶园优良的间作树种。湿地松在茶园中株行距75m×7.5m,密度为180~225株/hm2。该类型在江苏茶区应用较多。1.1.2泡桐与茶树复合泡桐(Paulowniafortunei)生长快,材质好,经济价值高,与茶树间作…  相似文献   

3.
在半干旱的伊盟达旗周围有井灌的条件,建立农业与林业复合的农用林生态经营体系具有高效、持续的经济效益。本文通过 10 年来在试验区所进行的农林复合经营试验体系的建设表明:(1)农用林生态系统中,林粮间作比纯粮单作净收益增加 2090 元/hm 2 ·a,提高幅度达到 41.4% 。(2)林粮间作农用林系统与纯林单造相比,其净收益增加 5605.9 元/hm 2 ·a,提高了 8.63 倍之多。(3)利用综合评判,农用林复合生态系统间作类型经济效益以林粮间作 1.5m ×6m 密度型最佳,各种复合类型经济效益综合排序为:林粮间作 1.5m ×6m 型> 林粮间作 1m ×6m 型> 农林间作 2m ×6m 型> 农林间作 2m ×8m 型> 林草间作带式> 林草间作 1.5m ×10m 型> 纯粮单作(小麦)> 纯林单作。  相似文献   

4.
桐农间作 值得推广唐光旭,黄世贤,李燕山(江西省林科院,南昌,330000)(江西安福县谷源山林场)近几年安福县彭坊乡油桐获得了大幅增产,同时油桐的栽培也有了新的突破。一、是以桐为主的桐农间作,即在点播油桐的同时全面垦复,种上经营粗放的花生、生姜、生...  相似文献   

5.
南昌绿化树种的初步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南昌绿化树种的初步调查吴文谱吴志忠俞双燕宋秋发(南昌大学330047)(江西省中药材技工学校)(南昌市东湖区绿化委员会)关键词:绿化树种调查分类南昌南昌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江南古城,又是富有光荣革命斗争传统的英雄城市,市区总面积291km2,人口10...  相似文献   

6.
林药立体间作发展高效林业汪一鸣周益刚(江西省德兴市李宅采育林场334222)关键词:林间套种林药间作高效林业早在10年前,德兴市李宅采育林场就已基本消灭荒山,森林覆盖率达到83.6%,逐步走上了建设和开发速生丰产林基地的路子,国土绿化,增加了森林资源...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崂山风景区几条主要旅游公路两侧茶园中间作不同经济林树种对茶鲜叶Pb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调查区域单一种植的茶园的茶鲜叶均存在不同程度的Pb污染,离公路较近的茶园Pb污染较重,但茶园离公路的距离与茶叶Pb含量之间不存在显著相关关系。不同形式的林茶间作可以降低茶叶鲜采叶的Pb含量,茶园距公路愈近,或间作树种树冠覆盖率愈高,这种影响愈明显。公路边茶园临公路一侧建立林果隔离带也可有效地降低茶叶Pb含量。  相似文献   

8.
乌桕农林复合经营模式及其经济效益分析唐光旭,彭九生,杜强,徐九龙,徐禄朝,徐炳星,刘少卡(江西省林科所,南昌,330000)(江西省广丰县林业局)(江西省广丰县林科所)乌桕是一个多功能树种,经济价值高。湖区和低丘山区历来有种植乌桕的习惯。为探索经营乌...  相似文献   

9.
在半干旱的伊盟达旗周围有井灌的条件,建立农业与林业复合的农用林生态经营体系具有高效、持续的经济效益。本文通过10年来在试验区所进行的农林复合经营试验体系的建设表明(1)农用林生态系统中,林粮间作比纯粮单作净收益增加2090元/hm2·a,提高幅度达到41.4%。(2)林粮间作农用林系统与纯林单造相比,其净收益增加5605.9元/hm2·a,提高了8.63倍之多。(3)利用综合评判,农用林复合生态系统间作类型经济效益以林粮间作1.5m×6m密度型最佳,各种复合类型经济效益综合排序为:林粮间作1.5m×6m型>林粮间作1m×6m型>农林间作2m×6m型>农林间作2m×8m型>林草间作带式>林草间作1.5m×10m型>纯粮单作(小麦)>纯林单作。  相似文献   

10.
浅议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邱广荣栾杰朱永富(吉林省东北木材市场建立企业必须要有一定的资金才能生产经营。而企业的存在目的又必须是资金投入的回收及回报(利润)。完成此目的在于企业在资金的保障支持下的有效经营管理,这是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唯一手段。因此,...  相似文献   

11.
枣粮间作优化模式的经济效益研究Economicbenefitofintercroppingjujube-grainoptimizationmodel¥//李国方(天津农学院天津市300061)枣粮间作是平原农区一种典型的、历史悠久的人工栽培群落,它既...  相似文献   

12.
林茶复合经营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系统地总结了林茶复合经营技术的历史沿革、3种应用类型及经营技术、科学研究成果和研究现状, 并就间作茶园树种选择原则、系统结构优化及生态学机理等研究领域提出了新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3.
探讨薄壳山核桃与茶间作后安吉白茶生长和叶绿素荧光动力学特性差异,为构建薄壳山核桃和安吉白茶高效复合栽培提供理论依据。薄壳山核桃与安吉白茶间作分别以乔木树冠下(T1)、树冠缘(T2)、树冠外(T3)和纯安吉白茶园(T0)等4个测定点,测定10年生安吉白茶茶树新芽数、新稍生长量和单位面积产量等生长指标,结合茶树速生期(7—9月)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指标,分析探讨林茶间作不同光照条件下安吉白茶生长与叶绿素荧光动力学特征。结果表明(1)林茶间作茶树的新芽数、新梢长度等生长指标均显著高于纯茶园,其中乔木冠缘茶树生长指标较优;间作茶园茶树的百芽鲜(干)质量显著高于纯茶园,单位面积茶树新芽鲜质量以冠缘、冠外显著高于冠下和纯茶园,茶树新芽干质量为冠缘处最高,其次为冠外,冠下与纯茶园较低;(2)通过各测定点叶绿素荧光动力学OJIP曲线分析,7—8月高温强光下薄壳山核桃冠缘处茶树的荧光信号强度较强,8月纯茶园茶树的荧光点位显著低于间作茶树,9月各测定点茶树荧光曲线重合度较高。薄壳山核桃冠缘、冠外茶树相对可变荧光差异曲线(ΔVt)波动较小,冠下茶树荧光的J相在7月快速下降但在9月却陡然...  相似文献   

14.
桉树冻害后恢复能成林成材姜景峰,姜晓装(江西省林业科技推广总站南昌330046)熊卫东(南昌市林业局)关键词:桉树,恢复生长我省普遍引种栽培了赤桉、大叶桉、细叶桉、窿缘桉、柠檬桉、蓝桉和直干蓝桉等100多种,历时92年。其中有10多种在赣南赣北都能长...  相似文献   

15.
大别山区板栗园生态系统和经济效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我国混农林业经营体系的研究已广泛开展,并取得了可喜的生态和经济效益,栗茶间作系统是混农林业的一种经营形式。比之于集约经营的单作栗园,栗茶间作不仅改善了栗园的生态环境,板栗的产量和质量也相应提高,其成功经验具有重要的生态学意义和生产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提高杨树速生丰产林经济效益的途径王永福,敖宝成,包宝成速生丰产林的经济效益包括丰产林的林木效益和间作效益之和,其影响因素很多。本文以哲盟杨树速生丰产林为例,从造林密度、间作和抚育管理等方面,探讨提高速生丰产林经济效益的途径。一、合理设计造林密度造林密...  相似文献   

17.
郯城县系全国著名的银杏之乡。奶杏生产作为该县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形成了具有动态平衡功能的银杏生态经济系统。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一是本着资源优势,衽基地化生产;二是立足产国际市场,在力发展外向型经济;三是依靠科学技术,提高银杏产业化水平。出现了以农田林网为主,网、带、片、点相结合,用材林、防护林、采叶林、果用林相结合的综合模式,银粮(菜)间作立体种植模式和银杏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昌吉州四县市农田林网化程度的研究结果表明:林网化程度100%、75%的林网分别比对照(10%)的小麦产量平均提高19.1%和10.3%;防护用材林的林网或林粮间作的间作区内的日平均气温均在小麦灌浆成熟期的最佳温度范围内,林网内或间作区内日平均气温降低1.1℃或1.3℃,林网或林粮间作可以使小麦增产10.6%或11.4%。防护用材林的群众杨、少先队杨、八厘庄杨、俄罗斯杨的直接(木材)经济效益比乡土树种箭杆杨分别提高了72.6%、39.0%、56.6%、30.9%。而小株距大行距则是林粮间作的最佳间作形式。  相似文献   

19.
桑蕨间作是以桑为主,以蕨为辅的一种充分利用地力,节药投入,最大限度发挥两种作物的经济效益,有效提高林地单位面积收益的特殊间作模式,具有投入少、收益大、周期短、见效快,一次投资、长远受益的特点。我县农民种植的蕨菜(Pteridjum aquilinum, var. latiusculum)。由于富含氨基酸、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具有非常高的营养价值。此外,它还兼具降气化痰、利水清热、降血压之功效,具有较高的药用保健价值。  相似文献   

20.
我国木材干燥技术的创新途径与发展前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 木材干燥的责任与地位我国木材资源的浪费,大多数是由于湿材未经干燥处理,或处理不当,致使木材降等甚至 失去了使用价值。木材干燥处理的目的在于:(1)防止木材的变形开裂;(2)提高木材的 力学强度,改善物理性能;(3)防止木材腐朽虫蛀;(4)减轻木材的重量,节省运输费用 。从以上所述可以看出,木材干燥业的责任在于改善木材的使用性能并提高它的利用率。同 时由于木材干燥是能耗最大的工序,因此无论从产品质量或从经济效益的角度来看,干燥作 业都是木制品生产中举足轻重的关键性环节之一。2. 木材干燥技术的现状2.1 木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