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合理的应用剖宫产术,进一步提高产科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01~06期间60例剖宫产孕妇的临床资料。结果:剖宫产的主要指征依此为:胎儿窘迫、要求手术、巨大儿、产程停滞、臀位等。其中胎儿窘迫的剖宫产率为35%(21/60),要求手术的比率为26.67%(16/60)。结论:应加强孕产妇围生期保健,鼓励采用正常阴道分娩,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选择安全有效的分娩方式。  相似文献   

2.
臧冰 《航空航天医药》2010,21(5):713-714
目的:分析我院4 191例剖宫产手术指征及相关因素。方法:对2005-01~2009-12剖宫产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剖宫产指征分4大因素:胎儿因素1 712例(40.84%),占第1位(而其中胎儿窘迫为首位。其次巨大儿、臀位、胎位异常);社会因素1 019例(24.31%),成为第2位,并逐年上升;头盆因素及产程异常共565例,(13.48%);母亲因素760例(12.81%),疤痕子宫、妊高征、高龄产妇等成为本院剖宫产的主要指征。结论:降低剖宫产率,合理掌握剖宫产指征,在一定程度上可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3.
谭丽颖 《航空航天医药》2010,21(6):1008-1008
目的:提高对脐带绕颈的认识。方法:通过B超和胎心电子监护了解胎儿宫内状况。结果:256例头位妊娠脐带绕颈的产妇,发生新生儿窒息29例占11.32%,新生儿窒息、吸入性肺炎、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发生率有胎儿窘迫组比无胎儿窘迫组高,急诊剖宫产术组比选择性剖宫产术组高(P〈0.01)。结论:不必以单一脐带绕颈指征行选择性剖宫产,对无其他剖宫产指征存在的头位妊娠脐带绕颈的孕妇,应鼓励阴道试产,但对于脐带绕颈2周以上、产程中胎头下降缓慢者,可适当放宽剖宫产指征。  相似文献   

4.
付志红 《人民军医》1998,41(2):100-101
为预防、诊断和治疗胎儿窘迫,降低围产期婴儿死亡率和剖宫产率,1994年1月~1996年12月,我们对以胎儿窘迫为指征行剖宫产术的孕产妇及新生儿,与正常孕产妇及新生儿进行了对比观察。1对象和方法1.1对象胎儿窘迫组:以胎儿窘迫诊断标准[1],胎儿窘迫短期不能经阴道分娩为指征行剖宫产术的孕产妇108例,年龄20~37岁,平均25.6岁;初产妇104例,经产妇4例。对照组:随机选择同期住院的经阴道正常分娩且无胎儿窘迫者100例,年龄21~35岁,平均26.1岁;初产妇85例,经产妇15例。白天分娩为8:00~18:00时,夜间分娩为18:00~8:00时。两…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近年剖宫产率居高不下的原因,分析剖宫产各项指征的合理性,制定降低剖宫产率的有效措施。方法:对我院1999年1月-2007年12月住院分娩行剖宫产的599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00年后剖宫产率明显上升,2001年达高峰,此后虽渐趋稳定,但仍明显高于爱母分娩行动提出的目标。社会因素、胎儿窘迫、头位难产、妊娠并发症、胎位异常、脐带绕颈占剖宫产指征的前6位。结论:剖宫产手术指征已远远超过单纯医学指征的范围,医患双方的一些人为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合理分娩方式的选择,因此,有效降低剖宫产率应从医患双方着手。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刻宫产率均有上升趋势,有资料表明剖宫产率上升到一定水平后,再盲目提高剖宫产率反而使围产儿病死率及母体并发症增加,因此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是提高产科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现对我院106例剖宫产指征进行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我院自1993年7月至1994年6月底分娩总数为463例,其中刻宫产分娩者106例,剖宫产率为22.99%,孕妇平均年龄28岁,孕周在37~42周之间。按剖宫产手术第一指征顺位排列依次为头盆不称、初产臀位、妊娠并发症或合并症,胎儿宫内窘迫(见表1)。妊娠并发症或合并症的种类及分布见表2。讨论1.严格掌握剖宫产指…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我院4年间妇产科剖宫产率的变化及相关因素,为降低剖宫产率提供一些参考。方法:所选病例资料进行年分娩总数、剖宫产率、难产率、围生儿死亡率以及各种主要剖宫产指征所占比例,并对其进行分析,统计相关的构成比率,进一步分析影响这些变化的因素。结果:4年来剖宫产率呈逐年显著上升趋势,由2005年的35%上升至2008年的52%(P〈0.01),而早产儿死亡率,死产率均呈上升趋势,围生儿死亡率无明显下降。导致剖宫产升高的主要因素很大一部分是无医学指征剖宫产(要求手术),这个因素2008与2005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难产也占很大一部分,2008与2005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巨大儿,胎儿窘迫,妊娠并发症,臀位这些比例,也逐年在升高。结论:剖宫产率在逐年增加,有社会因素也有医学因素,需要我们更好的认识,一起努力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没有医学指征不足以构成指征的单一因素实施的剖宫产进行分析,探讨控制剖宫产率的有效方法。为提高产科质量提供依据。方法:对本院2001-01~2010-12,10年间分娩数及剖宫产率的变化进行比较。随机抽取2002年与2007年的剖宫产病历观察剖宫产指征的变化。结果:剖宫产率逐年递增。尤其近5年增长明显。2007年剖宫产率高达30.20%。剖宫产在过去的基础上递增的原因主要是要求剖宫产、瘢疤子宫。结论:要求剖宫产(社会因素)是剖宫产率递增的主要原因,也是手术并发症增加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降低社会因素剖宫产率是提高产科质量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剖宫产率上升的原因以期能控制剖宫产率。方法:对我院产科2000年与2008年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头盆不称、胎儿窘迫、前次剖宫产史等是剖宫产率上升的主要原因。结论:合理掌握剖宫产指征,提高产科质量,加强医患沟通,才能更好地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本院1998年与2008年2年内住院剖宫产孕妇进行对比分析,以期探讨降低剖宫产率的有效措施。方法总结1998年1~12月与2008年1~12月期间1442份剖宫产孕妇完整的病例资料,按时间分为1998年组(A组)和2008年组(B组)。对两组资料的剖宫产原因、新生儿死亡率等进行分类统计、对比分析。结果剖宫产发生率明显上升,剖宫产指征放宽,以社会因素、胎儿窘迫、臀位、瘢痕子宫为指征的剖宫产呈增长趋势;围产儿死亡率无下降。结论虽然技术提高,但仍需提高产科工作者的产科质量,深化患者对剖宫产的认识,合理掌握剖宫产指征。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妊娠37周后高龄初产妇的分娩方式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采取回顾性研究的方法,选取2018年1-7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妊娠37周后分娩的高龄初次分娩孕妇,收集孕妇年龄、孕次、不良孕产史、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孕周、分娩方式、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率等信息,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746例分娩中, 303例(40.62%)选择剖宫产终止妊娠,443例(59.38%)阴道试产。阴道试产中,75例(16.93%)中转剖宫产,368例(83.07%)经阴道分娩,其中38例(10.32%)产钳助产。阴道试产中,35~37岁和≥38岁年龄段,中转剖宫产率分别是17.24%和15.15%(P=0.870),产钳助产率分别是7.43%和15.15%(P=0.021)。择期剖宫产、阴道试产失败中转剖宫产、阴道分娩组中胎儿窘迫发生率分别为5.30%、40.00%和21.47%,P=0.000。结论 38岁以上的高龄初产妇阴道试产并不增高中转剖宫产的概率;阴道试产失败中转剖宫产的胎儿窘迫率虽然增高,但是新生儿窒息并未增加;由此可见,高龄初产妇经过产前充分评估,无阴道试产禁忌情况下,多数均能经阴道分娩。  相似文献   

12.
李秀 《航空航天医药》2011,22(2):208-211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方法:收集2004-01~2010-10南郑县妇幼保健院收治的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孕妇68例,对其分娩方式、分娩结局及医疗费用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中剖宫产术后阴道分娩(VBAC)10例与同期非痕子宫阴道分娩(VBNC)10例对照分析,再次剖宫产(RCS)58例与随机抽取同期首次剖宫产(HCS)58饲进行对照.结果:17例阴道试产,10例试产成功,成功率58.82%;RCS 58例,手术产率85.29%.VBAC组新生儿窒息率、产时出血量、先兆子宫破裂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又(P>0.05);RCS组较VBAC组出血量大[(198.9±4.5)mL、(166.5±12.6)mL],平均住院天数[(8.60±1.56)d、(5.20±0.22)d],医疗费用高;RCS组产后出血率(6.90%)较PCS组(0)高,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史并非再次训宫产的绝时指征,无试产禁忌者可在严密监护下阴道试产.  相似文献   

13.
新式剖宫产术是采用JoeL -Cohen的开腹方法 ,适用于有剖宫产手术指征的产妇。我院于 1998- 0 1~ 1999- 0 3开展了新式剖宫产术改良术 188例 ,临床上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现分析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1 1 病例选择 有剖宫产手术指征 ,无下腹部手术史的产妇共 188例 ,年龄为 2 1~ 35岁。孕 36~ 4 3周 ,胎儿体重 2 10 0~ 4 35 0g。手术指征为 :胎儿宫内窘迫 6 0例 ,巨大胎儿 17例 ,头盆不称 4 5例 ,妊高征 18例 ,过期妊娠 8例 ,羊水过少 4例 ,高龄初产11例 ,臀位初产 18例 ,社会因素 7例。另随机选取1995 - 0 1~ 1997- 12常规行…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产妇入院时是否临产对剖宫产率的影响并分析原因。方法回顾分析在我院产科住院的足月分娩初产妇932例资料。依据入院时是否临产分为临产组(516例)和待产组(416例)。对两组进行常规监测和相应的医疗干预。比较两组产妇的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结果待产组剖宫产率明显高于临产组(P<0.05)。影响剖宫产率的主要指征是无指征的产妇要求和胎儿宫内窘迫。结论产妇临产时入院有利于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衡阳地区孕妇选择剖宫产术的影响因素,探讨降低剖宫产率的措施。方法调查无医学剖宫产指征直接选择剖宫产的560例孕妇。结果孕妇夫妻年龄差、产前体重、胎儿体重、对不同分娩方式的认知和态度、心理状态、孕期行为的比较,剖宫产组与阴道分娩组孕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妇夫妻年龄差大、产前体重大、估计胎儿体重大、选择吉日分娩、无再生育计划、不坚持适宜保健运动和家务劳动、孕期与朋友交往少、认为剖宫产手术时间短、安全、缺乏阴道分娩信心的孕妇多选择剖宫产分娩。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剖宫产术与阴道助产术在足月妊娠临产胎儿窘迫中的意义。方法随机将2017年9月~2018年9月收治的120例足月妊娠临产胎儿窘迫产妇分为两组,每组60例。观察组行剖宫产,对照组行阴道助产。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 (1)两组胎儿出现窘迫的因素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2)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新生儿Apgar评分以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剖宫产术能够帮助产妇达到快速分娩的目的,从而降低了窘迫对胎儿的影响,保障了胎儿的安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妊娠晚期超声计量低羊水指数(AFI)产妇的各项围生期结局指标变化。方法 选择90例AFI低水平产妇,观察其围生期结局各项指标,并与160例同期住院分娩的AFI正常产妇(对照组)比较,比较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及围生期结局各项指标,包括剖宫产,胎儿窘迫,生长受限,羊水污染,胎儿窒息,围生期死亡等。结果 产前胎儿心脏速率(FHR)追踪,5.0cm以内的AFI异常,与剖宫产率显著相关,两组间剖宫产率无明显差异(低AFI组50.00%及49.37%对照组)。然而,剖宫产在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增加的趋势,羊水过少组(11.11%对8.13%,P=0.06)(P〈0.05)。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接诊的正常AFI组婴儿比例显著高于那些羊水过少生产的胎儿(5.56%比6.25%,P〈0.05)。结论 羊水过少是产妇和胎儿围生期结局不良的重要标识,超声多普勒是监测胎儿宫内状况、判断胎儿宫内安危的安全有效手段。超声计量低AFI是预示产妇围生期结局不良的理想指标。  相似文献   

18.
剖宫产率升高的社会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剖宫产率上升的社会因素及控制剖宫产率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1-12月401例剖宫产指征及相关因素。结果:社会因素包括:医学的发展,监护水平的提高,患认识的偏差,怕产痛,产科的高风险,医生对剖宫产指征掌不严等。结论:普及妊娠分娩知识,正确认识剖宫产术的利弊,严格掌握剖产指征,转变产时服务模式,为自然分娩创造有利条件,有望降低社会因素为指征的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19.
梁迪  王心  姚继芹  刘敬超  尚丽新 《人民军医》2014,(10):1104-1106
目的:观察巨大儿发生的相关因素及分娩方式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住院分娩巨大儿产妇545例作为观察组,同期住院分娩正常体重新生儿产妇545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次、宫高加腹围和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过期妊娠、病态肥胖等发生情况,以及两组分娩情况和妊娠结局,分析巨大儿分娩方式对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1)观察组产次及妊娠末期宫高加腹围,非常显著大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病态肥胖、妊娠期糖尿病等的发生率,显著或非常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两组过期妊娠及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率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2)观察组分娩男性新生儿比例及剖宫产率,非常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头盆不称、持续性枕后或枕横位、活跃期停滞、子宫收缩乏力、产后出血、会阴或宫颈裂伤、胎膜早破、胎儿宫内窘迫等的发生率,均显著或非常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3)观察组中剖宫产者产后出血发生率,显著低于阴道分娩者(P〈0.01);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与阴道分娩者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体重≥4250g巨大儿剖宫产率,非常显著高于≥4000g且〈4100g巨大儿及≥4100g且〈4250g巨大儿(P〈0.01);体重≥4100g且〈4250g巨大儿剖宫产率,显著高于≥4000g且〈4100g巨大儿(P〈0.05)。结论:巨大儿的发生受胎儿性别、产次、宫高、腹围、妊娠期糖尿病、肥胖症等多种因素影响,应给予高度重视;提高产前诊断率,评估和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适当放宽剖宫产指征,有助于减少母婴并发症。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剖宫产者再孕后的分娩方式与妊娠结局进行分析探讨,为今后的临床分娩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剖宫产术后再孕孕妇135例,对其分娩方式和妊娠结局进行分析。结果135例再孕产妇中行阴道试产者90例,成功30例,行再次剖宫产术者105例。剖宫产术组产妇产后出血、产褥感染发生率较阴道分娩组高( P<0.05),两组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 P>0.05)。结论针对剖宫产术后再孕者再次剖宫产并非绝对指征,条件允许可行阴道分娩,临床应给予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