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PFNA治疗21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术前予以皮肤牵引,术中予以闭合复位,小切口置入PFNA。对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TAD值、并发症及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手术时间51~98(76±12)min;术中出血量50~100(68±19)ml;TAD值21~28(24±1.9)mm。21例均获随访,时间6~18个月,骨折均骨性愈合。无内固定失败、骨不连、感染、螺旋刀片贯穿股骨头、退钉、下肢静脉血栓形成、髋内翻畸形并发症发生。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优15例,良3例,中3例,优良率为18/21。结论 PFNA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出血少、并发症少等优点,治疗老年性股骨转子间骨折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大转子式股骨柄(GTF)双极股骨头置换及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老年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34 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分别采用GTF双极股骨头置换(GTF组,19例)和PFNA内固定治疗(PFNA组,15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天数、下床时间、术后并发症、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等指标.结果 34例均得到随访,时间6~48(12.7±5.8)个月.PFNA 组均获得骨性愈合.PFNA组手术时间、出血量低于GTF组,GTF组下床时间、并发症、早期Harris评分优于PFN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住院天数及中晚期Harri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TF柄双极股骨头置换与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均可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在一定适应证范围内,GTF具有相应优势.  相似文献   

3.
背景:股骨转子间骨折是老年髋部骨折中最常见的一种形式,其发生率逐年增高。目前,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和第三代Gamma钉已广泛用于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治疗。 目的:探讨PFNA与第三代Gamma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比较。 方法: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共收治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36例,男13例,女23例;年龄75~84岁,平均79.9&#177;3.3岁。分别采用Gamma钉治疗17例和PFNA治疗19例,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负重下地时间、术后尖顶距(TAD)以及Harris评分。 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负重下地时间、术后TAD以及Harris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PFNA与第三代Gamma钉内固定方式有各自的优缺点,在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方面均可获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应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42例老年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在C臂机透视下闭合复位后采用PFNA内固定治疗.采用Harris评分评价术后髋关节功能.结果 患者均获随访,时间5~30(19±9)个月,骨折均愈合.髋关节Harris评分:优28例,良12例,可2例,优良率为95.2%.均未出现感染、髋内翻畸形、下肢外旋及短缩畸形、螺旋刀片切割股骨头、股骨干骨折、内固定失效及延迟骨愈合等并发症.结论 PFNA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符合生物学固定原则,对骨折端的血运影响和骨质破坏较小,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内固定可靠、可早期功能锻炼及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闭合复位PFNA治疗46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末次随访时采用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评价疗效。结果手术时间40~120 min,术中出血量30~100 ml。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6~36个月。骨折均一期愈合,无切口感染、深静脉血栓形成、螺旋刀片切割股骨头、断钉等并发症发生。末次随访时根据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评价疗效:优38例,良7例,可1例,优良率97.8%。结论闭合复位PFNA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创伤小,固定可靠,可早期恢复髋关节功能,有效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与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效果。方法将76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依据不同手术方法分为2组,每组38例。对照组实施PFNA内固定术,观察组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出血量多于对照组,而首次下地负重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术后3个月的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观察组Harri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与PFNA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效果可靠,但前者术后并发症少,康复时间短,术后12个月的Harris评分低于后者。临床应依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合理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高龄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探讨治疗策略.[方法]随访2008年11月~2012年1月间74例采用PFNA治疗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平均87.3岁,对患者的疗效、围手术期安全性及术后功能进行评价,采用髋关节Harris评分进行髋关节功能评价,摄股骨近端正侧位X线片观察骨折愈合情况,采用尖顶距(tip-apex distance,TAD)评价螺旋刀片的位置.[结果]平均随访时间16.3个月,所有骨折均获得骨性愈合,平均尖顶距18.6 mm,髋关节Harris评分71 ~96分,平均88.5分.术中未发生内置物周围骨折、重要神经血管损伤;术后无切口感染、内置物断裂、内置物切割出股骨头及骨折端移位等情况.[结论]采用PFNA治疗高龄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具有手术创伤小、操作简单、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有利于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及康复,对于超高龄、合并不同程度内科疾病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有优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个性化康复训练在股骨粗隆间骨折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后患者康复中的临床意义。方法纳入自2013-03—2016-08行PFNA内固定治疗的37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根据术后X线片测得的顶尖距(TAD)分组,TAD25 mm的17例为观察组,TAD≤25 mm的20例为对照组,术后均采取个性化康复训练。结果 37例均获得12个月以上随访。骨折均获得骨性愈合,无切口感染、螺旋刀片切出股骨头、骨折不愈合等并发症发生。观察组开始不完全负重时间、开始完全负重时间与对照组比明显更晚,术后3、12个月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骨折愈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FNA内固定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有效手术方法,术中确保TAD≤25 mm具有临床意义,但术后个性化康复训练同样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使用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和股骨近端锁定钢板(PFLP)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对50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采用PFNA治疗25例、PFLP治疗25例。观察两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住院天数、术后引流量、术后Hb下降情况、术后输血量、术后扶拐下地负重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按髋关节Harris评分评价两组术后疗效,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50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20(18.8±5.6)个月。两组在切口长度、住院天数、术后引流量及骨折愈合时间、髋关节Harris评分各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术后Hb下降情况、术后输血量及术后下地扶拐负重时间各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FNA及PFLP内固定均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有效方法。PFLP可明显减少术中、术后输血量;PFNA相对手术时间短、扶拐行走时间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效果。方法随机将74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分为2组,各37例。对照组采用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术,观察组采用PFNA内固定术。比较2组的手术效果。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及术后下床负重活动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3个月、6个月的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8.11%(3/37),低于对照组的27.03%(10/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DHS比较,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创伤小、并发症风险低,有利于髋关节功能的良好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和股骨近端锁定钢板(PFLP)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将120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各60例),分别应用PFNA、PFLP治疗,对两组手术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18个月。PFNA组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少于PFL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折愈合时间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FNA组患侧髋关节功能优良率虽高于PFLP组(95.0%vs 81.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FNA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骨折端固定牢固、愈合良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TRIGEN股骨髓内钉在股骨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54例股骨骨折患者采用TRIGEN股骨髓内钉治疗,记录髓内钉远端锁钉时间、透视次数、一次锁钉成功率及骨折愈合时间。结果54例均获得随访,时间8~36个月。患者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3~14个月。均无伤口感染、血管神经损伤。Sureshot远端瞄准系统远端锁钉时间为142~412 s,一次锁钉成功率为97.2%,透视次数为1~6次。结论TRIGEN股骨髓内钉治疗股骨骨折治疗效果满意,具有损伤小、固定简便、并发症少等优点;Sureshot远端瞄准系统一次锁钉准确率高、操作时间短、放射量小。  相似文献   

13.
股骨转子周围骨折并股骨中上段骨折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应用股骨近端髓内钉配合有限切开复位钛捆绑带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周围骨折并股骨中上段骨折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对2002年1月~2006年10月收治的21例股骨转子周围骨折并股骨中上段骨折的病人,均采用股骨近端髓内钉固定或配合行有限切开复位钛捆绑带内固定技术治疗。[结果]21例病人全部获得9个月~5年的随访,平均13个月,所有病例均达临床骨性愈合,未出现内固定物折断、松动、脱出等情况。患肢髋膝关节功能均恢复良好。[结论]根据病人的年龄和骨折的类型,采用股骨近端髓内钉或配合行有限切开复位钛捆绑带内固定技术是一种良好的内固定方式,具有创伤小、操作简便易行、固定牢固可靠、利于骨折愈合等优点,良好的保留了患肢的功能。技术的主要关键是在微创的前提下达到解剖复位。  相似文献   

14.
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2007年4月-2008年10月,我们应用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18例,取得较好疗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2000年1月~2006年1月,我们共收治12例90岁以上高龄股骨近端骨折患者,均实施早期(伤后48~72h)股骨头置换手术,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股骨近段钉(PFN)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6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采用PFN进行固定,对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髋关节功能、并发症进行记录分析,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手术时间平均66min,术中出血平均370ml。所有患者获随访,时间5~20个月。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12.6周;2例发生异位骨化并发症。参照Sanders髋功能评分标准:优42例,良10例,中4例,优良率达93.5%。结论PFN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股骨颈骨折后股骨头坏死   总被引:32,自引:4,他引:28  
简要叙述股骨颈骨折后股骨头坏死的早期诊断和坏死预测等的最新进展。为使骨折后骨坏死尽量减少,早期手术和关节穿刺减压,避免髋关节放置在伸直及内旋位是必要的,建议屈曲位牵引。应用Gd-DTPA增强MRI T1脂肪浸润扫描,可预测股骨头坏死的可能性。建议将股骨头坏死分为静息型骨坏死和临床型骨坏死.  相似文献   

18.
病例1:患者,男,70岁,右股骨逆转子间骨折(见图1A),于2018年3月16日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闭合复位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术前牵引复位满意后开口置入主钉,主钉进入髓腔后发现骨折近端外展、外旋分离移位。遂取小切口行钢丝捆扎固定,在用手术刀锐性分离股骨外侧软组织时出现涌血,5 min内出血量800~1000 ml,血压迅速下降(最低时7.99/5.99 kPa),立即予以纱布填塞加压止血,扩容血管活性药物升压并输血,待血压维持稳定后放弃使用捆扎钢丝,推顶复位近端骨折端完成余下髓内钉操作。术后即送介入室行右下肢动脉造影,造影发现股深动脉分支断裂,遂予弹簧圈栓塞股深动脉远端(见图1B~D)。最后再打开切口,发现无明显出血,冲洗切口后缝合,触摸足背动脉搏正常,患者转危为安并顺利康复出院。  相似文献   

19.
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股骨近端骨折   总被引:12,自引:6,他引:6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髓内钉(PFN)治疗股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PFN内固定治疗60例股骨近端骨折患者.结果术后随访55例,随访时间7~30个月(平均12个月).39例骨折接近解剖复位,疗效评定优28例,良9例,可2例;16例非解剖复位者疗效评定优5例,良9例,可2例. 结论仔细的外科技术和选择合适的PFN可减少并发症发生的几率.当可以进行不切开骨折部位的闭合复位时,PFN是一种好的侵害小的治疗不稳定股骨近端骨折的内固定物.  相似文献   

20.
2009年9月~2011年10月,笔者采用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治疗22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