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以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生物技术实验室筛选的具有降解L-苹果酸功能的酿酒酵母FM-sc-08为出发菌株,利用紫外线和60Co-γ射线2种诱变因子的协同作用对其进行诱变育种.结果显示,紫外线诱变之后获得1株降解L-苹果酸能力较出发菌株FM-sc-08提高11.23%的突变株FM1-53;用60Co二次诱变FM1-53,筛选获得1株降解L-苹果酸能力比FM1-53提高22.23%的突变株FM2-9,该菌株比原始菌株FM-sc-08的降酸能力提高29.45%.遗传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FM1-53和FM2-9菌株遗传性能稳定.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菌株发酵液中多杀霉素产量,本试验利用常温常压等离子体(ARTP)诱变、紫外(UV)诱变和抗性突变技术处理刺糖多孢菌株DS0322-3,结合高通量筛选和摇瓶发酵选育多杀霉素高产菌株。结果显示,通过ARTP诱变和UV诱变育种,筛选获得384株突变菌株,其中有9株突变菌株的效价较原始菌株增加10%以上,且1株效价较原始菌株增加20%以上,经过ARTP诱变30 s,得到的突变菌株AR1019-4效价为547.78 mg/L,较原始菌株增加了21.88%。以ARTP诱变得到的高产突变菌株AR1019-4为出发菌株,通过抗性突变筛选技术筛选获得1 152株突变株,其中13株突变菌株的效价较出发菌株增加10%以上,且2株效价较出发菌株增加15%以上,在0.5 mg/L的氯霉素平板上得到的突变菌株Chl 1215-5效价为637.12 mg/L,较出发菌株增加了16.31%;12 mg/L的庆大霉素抗性突变筛选到了突变菌株Gen 1207-8,效价为597.59 mg/L,该菌株的Spinosyn D组分由10%~15%增加至30%~35%左右,经遗传稳定性试验验证,突变菌株Chl1215-5和Gen1207-8可稳定遗传。试验结果表明ARTP诱变、紫外诱变和抗生素突变技术对选育多杀霉素高产菌株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抗菌肽产生菌的推理选育及抑菌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一株抗菌肽产生菌GL08进行选育,采用紫外诱变结合次级代谢产物抗菌肽作为筛选因子的方法,筛选出一株效价比出发菌株提高30%的突变菌株。将筛选出的高产菌株进行发酵研究,发现其分泌的抗菌肽不仅效价稳定,而且抗菌谱广,对多种革兰氏阳性和阴性菌均有较好的杀菌活性。将此菌发酵产物制成粉末制剂,用不同的温度、pH、蛋白酶和有机溶剂处理,发现其热稳定性好,对不同的pH、蛋白酶和有机溶剂均有一定的耐受性,且在室温可长期储存且效价不变。通过菌种选育和对抗菌肽制剂的特性分析,发现该抗菌肽制剂可有望开发成新型饲料添加剂。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抗真菌活性菌株BP08进行鉴定,并对其最适培养条件和最佳培养基组分进行优化。【方法】从华南农业大学杀虫植物标本园土壤中筛选出1株BP08拮抗菌株,采用形态和生理生化鉴定方法、16S rDNA序列测定和系统发育分析对菌株BP08进行鉴定;以菌体生物量和发酵液拮抗水稻纹枯病菌活性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对培养基初始pH值、发酵温度、装液量、接种量等进行优化,在此基础上以发酵液拮抗水稻纹枯病菌活性为指标,对发酵培养基组分进行优化。【结果】筛选的菌株BP08初步鉴定为短小芽孢杆菌;在培养基初始pH值7.0~8.0,发酵温度30℃,装液量100 mL/L,接种量为3%,180 r/min条件下,菌株BP08生长量及拮抗水稻纹枯病菌的活性较高。培养基最佳碳源、氮源、无机盐分别为葡萄糖、牛肉膏、CaCl2。【结论】短小芽孢杆菌菌株BP08在优化培养条件下能够得到大量的抗真菌物质,具有一定的开发利用潜力。  相似文献   

5.
大丽轮枝菌拮抗细菌的分离筛选及Bv1-9菌株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植物黄萎病病原菌大丽轮枝菌拮抗细菌进行了分离筛选及Bv1-9拮抗菌株鉴定.结果表明,从土壤中分离到891株细菌,初筛出具有拮抗活性的菌株83株,经过复筛选出一株具有较高拮抗活性的菌株Bv1-9,并对其进行了形态鉴定、生理生化特征鉴定和16S rDNA全序列分析,最终此菌株鉴定为花域芽孢杆菌,16S rDNA序列相似度达99.49%.  相似文献   

6.
单播草地匍茎翦股颖根际联合固氮菌筛选及部分特性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西安地区单播草坪匍茎翦股颖的根际分离到固氮菌株188株,通过气相色谱仪,利用乙炔还原法最终筛选出4株固氮酶活性较高的菌株进行固氮菌部分特性测定及初步对菌株进行鉴定.结果表明:4株菌株中,X4菌株固氮酶活性最高,C2H4达180.20 nmol.mL-1.h-1,与其他菌株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X2菌株固氮酶活性最低,C2H4为39.32 nmol.mL-1.h-1;筛选出的4株菌株除X4菌株生长较慢外,其余菌株都生长迅速;X2、X3和X4菌株为革兰氏阳性菌株,X1为革兰氏阴性菌株;除X4为中性兼性厌氧性菌株外,其余均为碱性好氧性菌株.经生理生化实验初步鉴定,X1和X4分别属于Enterobacters和Staphylococcu属,X2和X3菌株属于Bacillus属.  相似文献   

7.
采用传统的微生物分离培养法,对油茶根际溶磷菌进行分离,筛选出6株溶磷细菌.利用透明圈法对油茶根际土壤中具有溶磷能力的细菌进行初筛;采用钼锑抗比色法测定发酵液的可溶性磷含量,对解磷菌株进行复筛,得出菌株3-Y-08的溶磷活性最强.根据进行菌落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16S rDNA序列和系统发育分析等研究,初步鉴定菌株3-Y-08为巨大芽孢杆菌.  相似文献   

8.
从21株分离自海洋环境的放线菌中筛选出1株放线菌菌株AC08F5,该菌株对凡隆气单胞菌温和生物型(Aeromonas veronii biovar sobria)NQ菌株有明显抑制作用;通过显微形态和培养特征观察、生理生化反应和16S rDNA分子鉴定,将其鉴定为链霉菌属。试验对该菌株的活性物质对热、pH和紫外照射的稳定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显示,在70℃以下、pH值4~10条件下抑菌活性相对稳定,并具有很强的抗紫外线照射能力。  相似文献   

9.
从湖北省大冶市某矿区土壤中分离到1株可以在含7mmo·L-1铬(Cr6+)的培养基上正常生长的菌株,命名为MD08.对该菌株进行了形态学观察和生理生化鉴定以及16S rDNA序列分析.结果表明,MD08为革兰氏阳性细菌,椭圆形,中央有1个大的芽孢,利用葡萄糖产气产酸,甲基红试验显示为阴性;通过对该菌株的16S rDNA进行测序和同源性比较,发现它与芽孢杆菌的同源性达到99%,该菌株被鉴定为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MD08对多种重金属普遍具有较高的抗性,可以用于重金属污染的微生物修复和研究微生物与重金属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为筛选牛支原体疫苗候选菌株并评价其对新西兰大白兔的免疫原性,本试验从病牛鼻拭子和乳样中分离牛支原体,通过形态学鉴定、活菌滴度鉴定验证和PCR方法进行鉴定;分离鉴定后的牛支原体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后,进行免疫原性试验。结果表明:筛选得到10株奶牛支原体,选取5株并验证其符合牛支原体的典型特征,其中,BV-01株对其它4株的ELISA效价均高于1:10 667。BV-01株牛支原体有较好的免疫原性,初步证明其可作为牛支原体疫苗候选株。  相似文献   

11.
一株韩国新型DHV的分离及RT-PCR鉴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山东省某疑似鸭肝炎发病区分离到1株病毒JFX08,血清中和试验结果表明该分离毒与传统的Ⅰ型鸭肝炎病毒无交叉保护,分离毒回归3日龄雏鸭,可复制出鸭肝炎的典型症状和病理变化。根据已公布的韩国新型(基因C型)DHV的序列设计合成一对引物,进行RT-PCR扩增,得到大小约414 bp的目的条带;测序分析发现,分离毒与传统Ⅰ型DHV之间的相似性较低,而与韩国新型DHV之间的相似性高达93.2%~94.0%;进化分析结果表明,该分离毒与韩国新型DHV的遗传距离最近,属基因C型DHV。  相似文献   

12.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病毒分离株ORF5和Nsp2基因的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美洲型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病毒(PRRSV)基因组序列设计2对引物,对疑似PRRSV感染猪的病料进行RT-PCR检测,核酸检测阳性病料进行PRRSV分离,获得了1株美洲型PRRSV,命名为GD08-2.对PRRSV GD08-2株、GD-XH株、GD08-1株的ORF5基因和部分Nsp2基因进行序列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GD08-2株的ORF5基因与PRRSV疫苗株pMLV、经典株VR-2332和GD-XH株的相似性较高,而与GD08-1株的相似性较低.GD08-2株的Nsp2基因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出现12个氨基酸的不连续缺失,分别位于66~74位和192~194位,由此推测,GD08-2株可能为PRRSV的突变株.GD08-1株的ORF5基因与国内分离的高致病性PRRSV相似性较高,其Nsp2基因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存在30个氨基酸的缺失,与国内高致病性PRRSV分离株JXA1的缺失位置完全一致,由此推测,GD08-1株属于高致病性PRRSV;GD-XH株的ORF5基因与疫苗株pMLV的相似性较高,其Nsp2基因存在个别核苷酸的点缺失.遗传进化分析表明,GD08-1株与国内分离的高致病性PRRSV的遗传进化关系较近,属同一分支;GD-XH株和GD08-2株与PRRSV经典株VR-2332、疫苗株pMLV的遗传关系较近,属另一分支.  相似文献   

13.
原生质体诱变技术选育糙皮侧耳秸秆分解菌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更有效地开发利用可再生资源秸秆。[方法]以糙皮侧耳为出发菌株,采用酶解法制备原生质体,进行紫外线诱变处理,经初筛、复筛选育高效分解秸秆的菌株。[结果]随着照射时间延长,原生质体再生率下降。原生质体半致死照射剂量约为25 s。原生质体紫外诱变处理后,获得菌株08P217,其各种木质素酶酶活和纤维素酶酶活都远远高于出发菌株,木质素降解率与漆酶酶活呈明显的正相关,与木素过氧化物酶酶活和锰过氧化物酶酶活无相关性。菌株08P217的木质素和纤维素的降解率分别为出发菌株的1.75、1.71倍。[结论]菌株08P217的木质素酶酶活和纤维素酶酶活高于出发菌株,木质素和纤维素的降解能力优于出发菌株,可以作为秸秆开发利用的潜在应用菌株。  相似文献   

14.
白肋烟品种比较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适合云南宾川种植并优质、高产、抗性好的品种,对6个白肋烟品种进行了田间比较试验。结果表明:①TN90、KY908、K26株高均高于对照,KY8959、KY907低于对照。各品种单株留叶数除KY907低于对照外,其他都高于对照。各品种大田生育期相差1-3d,属于中晚熟品种。②6个品种在田间均发生角斑病与空胫病,发病率均低于对照,KY8959最低。黑胫病除KY907外,其他均未发病。③供试品种的产量KY907最高,其次是TN90;产值以KY8959最高,其次是KY907。上等烟比例为TN90最高,其次是KY908,其他品品种也高于对照。④农艺性状、抗病性、经济性状综合比较,TN90、KY8959较适宜在云南宾川与对照TN86同时进行小规模种植示范.  相似文献   

15.
为筛选出适合云南宾川种植并达到优质、适产、抗性好的品种,对6个白肋烟品种进行了田间比较试验。结果表明:(1)品种TN90、KY907、KY8959、长势较强,5个品种的株高均高于对照。各品种单株留叶数都低于对照,以KY8959最高,KY908最低,其它品种间差异不大。各品种大田生育期差异不大,属中晚熟品种。(2)各品种发病率均较低,Va1061、KY8959、TN90的TMV、黑胫病发病率比CK低,KY907、VA1061、TN90赤星病发病率稍高。(3)供试品种的比叶重下部叶以KY907最重为3.421mg/cm2,中部、上部叶均以KY8969为重,分别为4.427mg/cm2、7.645mg/cm2。三部位平均值以KY8959居首,比CK重4.02mg/cm2,其次是TN90为4.762mg/cm2,比CK重0.134mg/cm2,其它品种均低于CK。(4)产量KY908最高,其次是CK与KY8959;产值是CK最高,其次是KY907;上等烟比例TN90最高。(5)农艺性状、抗病性、经济性状综合比较,TN90、KY8959较适宜在云南宾川与对照TN86同时进行小规模种植示范。  相似文献   

16.
 茶扦插苗根腐性苗枯病是广西一些茶圃的常见病害,严重影响茶苗出圃。明确该病病原菌分类地位可以为病害防治提供理论依据。为此,作者从桂北茶扦插苗圃中随机采得18株病株标本,分离出镰孢霉纯菌株16株,单孢菌纯系培养18株(GF01~GF18号)。参照BOOTH镰刀菌分类鉴定标准,对代表性单孢菌株GF08号的培养菌进行了形态鉴定;以蘸根法和土壤伤根法测试其致病性,同时在12科22种植物上进行接种试验。结果表明,该菌与茄镰孢霉[Fusarium solani (Mart.) Sacc.]形态特征一致, 经柯赫氏法则验证确定其为茶扦插苗根腐性苗枯病的病原菌。该菌除侵染山茶科的福云六号大叶种和白毛茶外,对其余11科20种植物均不致病。因此鉴定该菌为茄镰孢霉一新专化型:Fusarium solani (Mart.) Sacc fsptheae Chuan Ya Lai et Chuan Bi Lai。  相似文献   

17.
高芬  吴元华  王梦亮 《中国农业科学》2013,46(23):4933-4940
【目的】明确可可链霉菌(Streptomyces cacaoi)182-2的活性代谢产物——KA08对烟草赤星病菌(Alternaria alternata)的抑菌活性及其机理,为后续农用抗生素产品开发和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菌丝湿重法和培养皿中萌发法,测定KA08对烟草赤星病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采用电导率法和紫外吸收法测定其对细胞膜渗透性、麦角甾醇含量、脂质过氧化程度、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结果】KA08对烟草赤星病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均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同时,还可造成菌丝节间缩短、扭曲,芽管顶端膨大,并产生大量囊状膨大物。处理24 h时,对孢子萌发的抑菌中浓度为177.53 µg•mL-1。抑菌机理研究发现KA08能导致菌丝体内电解质泄漏,细胞膜上麦角甾醇含量显著降低,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含量明显升高,并显著抑制菌丝体内蛋白质含量。【结论】农抗KA08对烟草赤星病菌具有显著抑制作用,主要通过抑制菌丝细胞膜上麦角甾醇合成,引发细胞膜脂质过氧化而使病菌细胞膜受损、通透性增加,从而导致菌丝生长受阻。细胞膜是KA08的主要作用位点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目前使用的基因Ⅰ型猪瘟兔化弱毒C株疫苗是公认的安全、有效疫苗,但近年来基因Ⅱ群的猪瘟流行毒株比例增高,因此对猪瘟(CSF)的有效防控提出了更高要求。本研究旨在通过反向遗传学技术构建适应CSFV基因Ⅱ型的新型C株疫苗,为标记疫苗的开发奠定基础。【方法】在构建的C株感染性克隆基础上,拯救嵌合CSFV基因Ⅱ型HZ1-08毒株E2抗原区的重组C株病毒RecCHZE2,并分析其致病性和免疫原性。【结果】重组嵌合病毒RecCHZE2接种家兔后出现典型的定型热,兔脾脏肿大;重组嵌合病毒RecCHZE2接种猪只后没有发热和明显的白细胞减少,在接种后第12天检测到一过性的病毒血症;对接种猪血清检测结果表明,针对2型毒株的相应抗体在接种后的20 d达到高峰;接种猪血清针对C株和HZ1-08毒株的中和抗体效价相当,但C株免疫猪血清对流行毒株的中和抗体水平降低。【结论】重组嵌合病毒RecCHZE2不仅保留C株病毒弱毒的特性,且可提高针对Ⅱ型流行毒株的抗体水平。  相似文献   

19.
利用高效表达载体pET系统,构建广东地区登革流行株E蛋白基因的高效表达载体,表达载体经酶切及测序鉴定表明载体构建正确。为探讨E蛋白在登革病毒致病机制中的作用。以及针对本地登革病毒高效、特异的单克隆抗体和高效价的特异高免血清的制备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