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为了回收某小区汽—水换热站运行时产生的大量凝结水,减少直接排放造成的能源浪费,对水—水换热站进行了改造.在换热站改造中用平衡阀补水定压方式代替了原有的补水泵定压方式;在水—水换热站中利用平衡阀将一次网的热水补入二次网中,并维持二次网的水压稳定.该方法简单易行、定压效果好、运行可靠.改造后,这种方式回收利用了较多的凝结水,从而节约了能源并减少了换热站的运行费用.  相似文献   

2.
城镇集中供热系统采暖期根据室外温度变化进行动态调控,但是由于运行负荷、管网情况、距离的不同,当热源温度变化时,各换热站一次网供水温度变化具有很大的时滞性。以济南市莲花山供热片区的典型换热站实际运行数据为例,分析换热站温度变化延时情况,得到热源温度变化时,各换热站一次网供水温度变化的温度延时范围,为一次网运行调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本文针对提出一种二次网平衡调节的节能率计算方法,提出通过负荷比公式进行折算,并考虑热源调整对换热站热量变化的影响,以分析室外温度变化、热源调整的影响,得到换热站二次网平衡调节真实节热率。并通过某小区的二次网平衡调节案例进行验证,总结平衡调节步骤、问题与解决办法,使二次网平衡调节达到最佳效果,指导生产运行。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换热站二次网补水系统实际出发,结合失水治理的特点和难点,对几种常用的补水水表进行了大致分析和比较,甄选出一款性价比高、适合补水系统推广应用的远传水表。在实际应用中,以该水表上传的补水量数据为依据,进行归纳分析,结合现场操作,找出二次网失水原因,大大提高了失水治理的主动性和科学性,节省了水资源。本文给出了两个典型失水治理的成功案例,希望对相关行业人员有所帮助和启发。  相似文献   

5.
正问题1:沈阳某工程供暖热源原为燃煤高压蒸汽锅炉,经换热站进行汽-水换热后的二次热水作为建筑物空调系统空气处理机组的热媒,采用全空气空调系统供暖,换热站和供暖建筑距离锅炉房约400m。现仅将热源改为燃气锅炉,供热对象为建筑面积约3 000m2的原有建筑,建设单位提出的供热负荷为930kW,新设置额定蒸发量1t/h的燃气高压蒸汽锅炉2台,锅炉额定工作压力1.3MPa,蒸汽系统设计压力为0.5 MPa,原有的换热和用  相似文献   

6.
《暖通空调》2021,51(5)
分布式供暖输配系统因其节电、调节灵活等特点,在一次网中应用较成熟,但在二次网中推广较少。以某严寒地区供暖项目为例,对3种供暖方案的比较表明,利用分布式供暖输配系统改造换热站二次网的供暖效果较好,节电量达到了17.7%,为解决二次网平衡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回顾燃气锅炉烟气余热回收技术的发展历程,阐述当前主流的烟气余热回收技术,并从经济、环保等角度对这些技术进行比较,对烟气余热回收中产生的冷凝水提出利用方案。指出烟气余热回收主流技术在经济、环保方面特性有所差别,在选择技术方案时,应根据自身项目特点,在经济和环保方面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8.
为解决现有燃煤小锅炉房污染问题,现在常用的方法是取消小锅炉房,将其负荷合并到规模非常大的集中供热系统中。大规模集中供热尤其是热电联产供热一般要考虑严寒期的尖峰热源问题。本文对热源塔热泵在热力站内做调峰热源系统进行阐述,通过计算费用年值的方法对燃气锅炉和热源塔热泵调峰供热方式进行技术经济综合比较,得出热源塔热泵供热方式的技术经济指标比燃气锅炉高。热源塔热泵在热力站二次侧做分布式调峰热源,是北方地区改扩建项目实现清洁供热的适宜选择之一。  相似文献   

9.
根据管道水流理论知识,并结合工程实践经验,从一次网热源节能、采用变频系统、改变二次网流量、住户分户计量等方面,分析研究了供热系统节能增效的措施,从而提高冬季供热管网换热站的供热效率,起到节能减排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创建了一次网分别采用控制阀及分布式泵配置的间接连接热水采暖系统理想动态模型,并将其修正为实际动态模型。运用实际模型模拟分析和比对所选6种控制策略的运行状态及系统能耗等。结果表明,仅调节热源供热量时用户室内温度波动较大,需在换热站处进行供热量补偿,以便充分利用自由热,改善用户热舒适程度,降低热耗。在分布式泵系统中,运用热源燃料调节、换热站结合室内外温度修正和补偿二次平均水温设定值的控制策略,可获得9.8%和13.4%的节热和节电效果。分布式泵系统因其采用主动式水力工况设计方法,没有控制阀系统设计时的节流损失,可有效降低系统电耗。  相似文献   

11.
锅炉是供热系统的主要热源形式,其供热能力约占全国总供热能力的58%。鉴于供热行业煤改气工程的快速推进,燃气锅炉供热能力较高,且排烟温度偏高,具有较大的节能潜力。就常规燃气锅炉区域供热系统的排烟余热回收率低、经济性较差的问题,本文从系统的角度探讨燃气锅炉排烟余热回收利用方法,提出了基于吸收式换热的燃气锅炉烟气余热回收及区域供热技术方案,并从热力学和经济学角度将该系统与目前存在的2种燃气锅炉供热系统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技术方案可将一次热网回水温度降低至20℃;提高一次热网输送能力约47%;与常规燃气锅炉区域供热系统相比,基于吸收式换热的燃气锅炉烟气余热回收及区域供热技术具有系统用能方式较合理、节能效益显著和经济效益较好的特征,是高效、经济回收燃气锅炉排烟余热的主要供热技术方案,适用于供热半径大或既有一次热网输热能力不足的供热工程。  相似文献   

12.
介绍一种利用燃气锅炉热水驱动的吸收式热泵回收烟气余热的方案,可实现烟气"消白"和余热回收。对热水驱动的吸收式热泵结合烟气-水直接接触式换热器回收燃气锅炉烟气余热的系统方案进行探讨,推导燃气锅炉和热水驱动的吸收式热泵余热回收系统的总效率公式,对某供热中心的余热回收项目进行测试和运行分析。实测数据表明,系统的运行效果较好,热泵的性能系数可以保持在1.8左右。  相似文献   

13.
一、基本概况 为了实现中央的节能减排精神,减少北方城市冬季的空气污染及粉尘污染问题,在冬季城市大规模的集中供热是我们延吉市的主要供热方式.其基本的供热方式是,从热源厂通过主要管路(常称为一次网供水管路)送出来的热水,到城市中的换热站时,一次供水热水温度有100多度,经过热交换器后,一次回水热水的温度下降到60多度,然后再通过主要管路(常称为一次网回水管路)流回热源厂.送到城市居民家中的热水,流过各用户的热交换器,在热交换器中进行热交换,然后流回换热站,进入换热站热交换器的二次回水温度有40多度,二次供水温度50多度.  相似文献   

14.
文章根据全国地铁停车场段实际热源情况,提出了市政热源(换热站)、燃气锅炉、燃油锅炉及电锅炉等四种典型方案。针对具体工程不同热源方案进行经济技术分析,选出最佳的热源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5.
本文简要介绍了分布式变频系统的原理,以烟台某换热站为例,阐述了分布式变频系统在换热站二次网侧的改造应用方案,通过对该系统改造前后的理论对比及实际运行数据的统计,探讨了分布式变频系统在二次网侧的节能效果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6.
现有城镇集中供热管网输送能力有限与供热需求增加的矛盾日益突出。提出了一种电动热泵与蓄热装置联用的换热站系统,该系统可以将一次网回水温度降低到20℃,相同流量下一次网供回水温度120℃/20℃相比常规集中供热系统供回水温度120℃/60℃时输送能力提升66.7%。而且,该热力站中电动热泵仅在夜间谷电期间运行,相比纯电动热泵方式运行费用显著降低;较低的一次网回水温度有利于回收集中供热热源中锅炉烟气余热或者热电联产乏汽余热等低品位热量,从而显著降低集中供热系统的能耗。  相似文献   

17.
以供热工程基本理论为基础,对某高原地区换热站的工程设计及节能潜力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研究了换热站控制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通过对换热站一个供暖期关于一次网和二次网供回水温度的测试,结合理论分析并指出其不合理之处。得出利用提高供回水温差和一次网供回水温度的方法,挖掘节能潜力,降低供暖运营成本的结论。这些数据为集中供热的节能运行分析提供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浙江商会大厦空调冷热源、空调风系统及水系统的设计,计算分析了转轮全热回收机组的节能性,讨论了大厦空调水系统分区及水系统压力分布以及回收冷凝水作为冷却塔补水.  相似文献   

19.
针对某热力公司集中供热系统2014-2015年供暖期热源、一次网、换热站的运行能效,采用现场调研的方法,结合(GB/T 50893-2013)《供热系统节能改造技术规范》中的评价标准,对该供热系统的运行数据进行整理分析,计算出该集中供热系统锅炉房单位供热量能耗、单位供热面积能耗、锅炉运行效率、一级管网的补水率及水力平衡度。结果表明:锅炉房单位面积能耗较高,其中供暖期单位面积耗电量3.36k Wh/m~2,标准值为2k Wh/m~2~3k Wh/m~2;单位面积耗热量0.404GJ/m~2,标准值为0.23GJ/m~2~0.35GJ/m~2;单位面积供热负荷43W/m~2,较实际需求负荷高10W/m~2;运行的6#锅炉处于"大流量小温差"低效运行状态。补水率为1.28%,标准值为0.5%;单位面积补水量为25kg/m~2,标准值为15kg/m~2;该供热系统36个换热站中统计了16个换热站的水力平衡度,其中11个换热站出现水力失调问题。该集中供热系统处于供过于求的运行状态,管网的运行能效也较低,因此节能空间较大。  相似文献   

20.
集中供热的循环水系统,存在大量的水流能量,有一部分水流能量是系统需要的,体现为用热设备所需循环压头和流量,而那些无用的水流能量,体现为剩余压头,需要用阀门或其它减压、流量调控设备消除掉。本文针对集中供热一次网循环系统的剩余压头能量如何利用进行分析,建立一个集中供热循环系统模型,计算各换热站剩余压头的可利用能量,设计水轮机的类型及规格参数,安装到这些剩余压头可利用的换热站,替代一次网循环系统原有的减压阀等阻抗设备,将水轮机输出能量的利用方式进行对比,分析水轮机应用能够产生的经济效益,结合水轮机改造投入,估算出集中供热一次网循环系统的改造收益,对水轮机的应用可行性进行理论上的评估,并分析该项技术的适用范围,为集中供热一次网循环系统的节能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