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丹芎瘢痕涂膜预防和治疗深Ⅱ度烧伤后瘢痕增生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临床病例观察丹芎瘢痕涂膜预防和治疗深Ⅱ度烧伤后瘢痕增生的疗效。方法 选择200例深Ⅱ度烧伤创面愈合尚未形成瘢痕或瘢痕形成初期患者,创面外涂丹芎瘢痕涂膜(鞍山第一制药厂生产),用药前后对比观察,未形成瘢痕的创面用药后是否有瘢痕轻度(明显)增生,或有瘢痕增生的观察瘢痕范围、厚度、硬度、弹性及颜色变化。结果 应用丹芎瘢痕涂膜治疗后对抑制瘢痕的增生和减轻瘢痕的痒、痛、潮红和紧束感,使瘢痕面积缩小,厚度变薄,硬度变软,颜色变浅或正常及改善肢体功能等方面均有良好疗效。结论 丹芎瘢痕涂膜对深Ⅱ度烧伤瘢痕增生有较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
增生性瘢痕疙瘩是一种常见的病理表现,是皮肤在创伤后成纤维细胞活性异常增高,大量结缔组织沉积,过度增生;常伴有痒痛,影响生活质量及美观。其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清楚,虽然近年来其治疗方法种类繁多,例如,物理治疗有:压力治疗、激光治疗、超声和紫外线治疗、冷冻治疗等;药物治疗有:肾上腺皮质固醇激素、抗肿瘤药、抗组胺药、秋水仙碱、中药等。这些方法对增生性瘢痕有不同疗效,手术又容易复发,但效果都不太理想。本组病例采用^90Sr-^90Y器治疗增生性瘢痕,方法简便,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丹芎瘢痕涂膜治疗烧伤后的效果。方法 把2003-2005年收治的烧伤病例分A、B两组,其均有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年龄、性别无差异,临床表现基本一致。治疗组于患处涂抹丹芎瘢痕涂膜,次日揭去,连续5个月,对照组涂抚原软膏,3次/d连续5个月。结果 治疗组患者瘢痕的痒、痛、潮红及增生有明显改善,明显的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4.
邓志红  张媛 《贵州医药》2005,29(10):935-936
瘢痕是创伤组织修复的产物.在组织修复过程中,由于全身或局部各种因素的影响,常导致瘢痕组织的过度增生而形成增生性瘢痕或瘢痕疙瘩.瘢痕增生和瘢痕疙瘩的形成是整形外科的棘手问题之一,不仅影响美观,并且常有痒痛感.为寻求有效的瘢痕治疗方法,我中心自2001年至今采用曲安奈德(醋酸去炎松)瘢痕内注射与外用瘢痕贴加压包扎,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曲安奈德治疗增生性瘢痕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90例增生性瘢痕患者分别采用曲安奈德治疗与瘢痕贴治疗,对二者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曲安奈德治疗增生性瘢痕效果好,总有效率高,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康瑞保对增生性瘢痕的治疗效果。方法:将康瑞保乳膏应用于烧伤后伴有刺痛和瘙痒症状的增生性瘢痕的创面上,用药后随时观察刺痛和瘙痒症状,并在停药1~2月后进行随访,观察瘢痕的厚度、硬度及颜色的变化等。结果:用药早期即显示有镇痛和止痒作用,使用2个月后显示有明显的镇痛和止痒作用,使用2个月后有明显降低增生性瘢痕的厚度、硬度和改善瘢痕颜色的功效。结论:康瑞保对增生性瘢痕的治疗有一定作用、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7.
病理性瘢痕(Pathologic scar)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包括增生性瘢痕( Hypertrophic scar)和瘢痕疙瘩(Keloid),主要继发于烧伤、创伤、外科手术等皮肤损伤后组织的过度修复.其组织学特点为大量成纤维细胞增生、细胞外基质中胶原蛋白过量沉积、胶原纤维排列紊乱,临床表现为组织外形的毁损、变形和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给患者身心带来严重影响.本文拟对病理性瘢痕的各种不同治疗方法进行综述,希望给病理性瘢痕的临床综合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启示.  相似文献   

8.
选取1999年7月-2000年7月到我科就诊的各种增生性瘢痕病人24例,连续局部应用透明质酸钠软膏治疗瘢痕3个月,结果24例患者中,显效8例(330.4%)。有效11例(45.8%)。无效5例(20.8%)。因此我们认为透明质酸有一定的预防瘢痕增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手术切除增生性瘢痕及瘢痕疙瘩后行放射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155例增生性瘢痕及瘢痕疙瘩行手术切除减张后直接缝合或植皮修复,术后24h内(植皮者拆线后)采用X线照射治疗。结果155例术后随访1~3年以上,显效114例,有效36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约96.8%。结论术后放射治疗对于防治增生性瘢痕及瘢痕疙瘩的复发效果较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治疗对深度烧伤患者增生性瘢痕的防治效果。方法对343例深度烧伤患者进行综合性的康复治疗,观察其防止瘢痕增生和挛缩的效果。结果通过综合康复治疗,有331例患者在减轻瘢痕厚度、颜色、硬度、瘙痒感及改善关节活动、提高生活自理能力方面效果明显。结论通过综合康复治疗,有效地抑制了瘢痕增生,减轻了致残程度,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1.
刘炳兰  于风娜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12):1522-1522
目的:探讨康瑞保对增生性瘢痕的治疗效果。方法:将康瑞保乳膏应用于烧伤后伴有刺痛和瘙痒症状的增生性瘢痕的创面上,用药后随时观察刺痛和瘙痒症状,并在停药1—2月后进行随访,观察瘢痕的厚度、硬度及颜色的变化等。结果:用药早期即显示有镇痛和止痒作用,使用2个月盾显示有明显的镇痛和止痒作用,使用2个月后有明显降低增生性瘢痕的厚度、硬度和改善瘢痕颜色的功效。结论:康瑞保对增生性瘢痕的治疗有一定作用、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齐墩果酸(oleanolicacid)对兔耳增生性瘢痕的治疗作用。方法用打孔器产生创面建立兔耳增生性瘢痕模型。齐墩果酸(2.5%、5%、10%)外用给药,1次/d,连续22d。给药结束后切除瘢痕组织进行组织学检测并且测定I型和Ⅲ型胶原、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和生长转化因子βl(TGF-βl)的水平以及瘢痕增生指数(scarelevationindex,SEI)。结果用不同质量浓度的齐墩果酸给药22d后发现其对兔耳肥厚性瘢痕有显著的治疗作用,TGF-βl、I型和Ⅲ型胶原水平显著降低,MMP-1在瘢痕组织中显著增加,SEI明显降低。组织形态观察结果显示齐墩果酸对瘢痕有明显的改善作用。结论齐墩果酸对兔耳增生性瘢痕有治疗作用,可能成为治疗人类增生性瘢痕的活性药物。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康瑞保凝胶对小面积增生性瘢痕及瘢痕疙瘩的临床疗效.方法:增生性瘢痕及瘢痕疙瘩患者57例,外搽康瑞保凝胶,qid,涂药后,局部按摩5~10 min以促进药物的吸收,疗程6个月,疗程结束后,对瘢痕的面积、硬度、颜色等改变及患者瘙痒、疼痛等自觉症状改善情况进行记分.结果:康瑞保凝胶对瘢痕总有效率61.4%;对病程在1 a内的患者总有效率76.7%,对病程在1 a以上的患者有效率44.4%.结论:康瑞保凝胶为临床治疗增生性瘢痕及瘢痕疙瘩,特别是病程较短的增生性瘢痕及瘢痕疙瘩提供了一个新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针刺治疗对烧伤增生性瘢痕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和血管内皮抑素的影响.方法 选择双侧肢体有对称性瘢痕增生的大面积深度烧伤康复期患者20例,梅花针针刺治疗一侧肢体,对侧常规治疗作为对照,评价针刺治疗效果.并且于治疗前、治疗后及6个月各取瘢痕组织标本,检测各组瘢痕组织中VEGF、血管内皮抑素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针刺侧瘢痕增生表现轻、VEGF表达降低(P<0.05).结论 针刺治疗对烧伤增生性瘢痕的防治作用优于常规抗瘢痕治疗,可能与针刺治疗后增生性瘢痕内VEGF表达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15.
硅酮弹力绷带治疗增生性瘢痕89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应用硅酮弹性绷带治疗增生性瘢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烧伤创面愈合后有增生性瘢痕的患者89例,将硅酮弹性绷带从肢体远端正常皮肤(露出指趾以便观察血液循环)均匀地作螺旋形或人字形包扎,压力逐渐增加至患者肢体远端无紫绀或水肿为原则,治疗时间3~6个月。结果硅酮弹性绷带治疗烧伤后增生性瘢痕显效55例(61.8%),有效30例(33.7%),总有效率为95.5%。结论硅酮弹性绷带将弹力加压功能与有机硅的有效抑疤功能有机结合,可明显提高对增生性瘢痕的治疗作用,且使用方便,是目前防治肢体增生性瘢痕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病理性瘢痕包括增生性瘢痕(hypertrophic hear,HS)和瘢痕疙瘩(fibroblast,FB),是皮肤纤维化的典型表现,其病理表现为成纤维细胞过度增生和细胞外基质过度沉积。由于其治疗难,易复发而在临床上倍受重视。目前它们的发病机理还不完全清楚,但研究表明性激素与其发生、发展及转归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放射性敷贴治疗瘢痕增生的临床疗效。方法90Sr/90Y刚性皮科敷贴器瘢痕局部敷贴治疗。结果放射性敷贴治疗瘢痕增生能够取得很好的疗效。结论放射性敷贴是治疗瘢痕增生性病变的较为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杨贤金 《江苏医药》2006,32(6):537-538
目的 了解细胞因子尿激酶型血浆酶原激活因子(UPA)及其受体(UPAR)在病理性瘢痕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对11例增生性瘢痕,10例瘢痕疙瘩及10例正常皮肤组织进行免疫组化(SP法)染色,观察UPA及其UPAR在正常皮肤、增生性瘢痕、瘢痕疙瘩中的表达。结果 正常皮肤中UPA及其UPAR的表达均为阴性;增生性瘢痕、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中UPA及其UPAR的表达与正常皮肤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中UPA及其UPAR的表达明显高于增生性瘢痕(P〈0.05)。结论 UPA及UPAR在增生性瘢痕的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瘢痕的药物治疗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伴随创伤修复而产生的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一直是临床治疗的棘手问题。近年来用于瘢痕治疗的药物和治疗方法主要有传统中药、肾上腺皮质激素、抗肿瘤药物、钙离子通道阻滞药、前列腺素E2、糜蛋白酶、玻璃酸、聚硅酮、细胞因子和基因疗法等。创伤的修复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生物学过程,影响瘢痕产生、发展的因素很多,且瘢痕的形成机制尚未完全清楚,对治疗瘢痕药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生化和细胞水平,对分子机制和基因水平的研究还不够深入。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红光照射联合激素治疗烧伤后增生性瘢痕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在解放军第148医院收治人院的烧伤愈后瘢痕增生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瘢痕区局部注射激素类药物(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红光照射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效果.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86.7%)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红光照射联合激素疗法提高了瘢痕增生的治愈率.结论 红光局部照射可以改善瘢痕局部微循环,提高组织再生能力,联合激素治疗,达到缓解瘢痕增生、提高治愈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