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硫化钠-重金属捕集剂组合处理酸性含镍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硫化钠-重金属捕集剂组合处理酸性含镍废水,研究了药剂的加入量、反应时间、pH值和加药方式对废水中Ni 2+的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反应时间超过30min,硫化钠和重金属捕集剂按理论量投加,pH值大于4,先投加组合药剂再用NaOH调节pH值的条件下,出水中Ni2+的质量浓度达到国家排放标准,渣中镍的质量分数大于14%,具有回收价值,且处理过程中无H2S气体溢出,可以实现工业酸性含镍废水的资源化、无害化处理。  相似文献   

2.
磁絮凝去除工业废水中铜离子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磁絮凝对工业废水中重金属铜离子进行试验研究,讨论了聚合硫酸铁(PFS)投加量、静沉时间、温度、pH值、磁粉投加量对处理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PFS投加量为100mg/L,pH值为8.0,静沉时间为20min,磁粉投加量为400mg/L时对含铜废水有良好的处理效果,铜离子去除率超过了97%,出水铜离子的质量浓度低于...  相似文献   

3.
耿静 《无机盐工业》2019,51(12):65-70
以碱木质素为基体通过Mannich反应、二硫化碳加成合成新型重金属捕集剂(重捕剂)N-亚甲基碱木质素-N′-二硫代氨基甲酸己二胺钠盐(Lig-DTC),用于螯合含砷酸性废水中的重金属,经絮凝以沉淀形式析出,处理后的酸性水可以回用。以酸性废水重金属离子剩余质量浓度为评价标准,通过正交实验和单因素实验对重捕剂加入量、反应时间、溶液pH、絮凝剂投加量等因素进行考察。得到最佳工艺条件(以100 mL废水计):在不调节废水酸性情况下,Lig-DTC用量为60 mg,反应时间为15 min,聚丙烯酰胺(阴离子型PAM,质量分数为0.1%)用量为1.1 mL,静置时间为30 min。在此条件下,残余重金属离子质量浓度达到处理要求,酸性废水可以进入系统循环回用。  相似文献   

4.
过氧化氢催化氧化法处理高浓度含氰废水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过氧化氢催化氧化法处理高浓度含氰废水,考察了过氧化氢浓度、铜离子浓度、反应pH值及反应时间等反应条件对总氰化物去除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总氰化物的质量浓度为874 mg/L时,在过氧化氢的质量浓度为3.09 g/L、铜离子的质量浓度为50 mg/L、反应pH值为9、反应时间为1 h的最佳条件下,总氰化物去除率达到97.6%。铜离子能加快过氧化氢氧化氰根的反应速率。此外,在实际工程应用中,过氧化氢实际投加量比理论投加量要大。  相似文献   

5.
利用乙二胺和二硫化碳为原料合成了重金属捕集剂DTC(EDA),并将其应用于含锌废水的处理,系统考察了DTC(EDA)投加量、反应时间、p H、絮凝剂投加量等因素对DTC(EDA)处理含锌废水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DTC(EDA)投加量为90 mg/L,p H为8,反应时间为35 min,PAC投加量为32 mg/L的条件下,捕集率达到97.3%,锌离子残留质量浓度为0.27 mg/L,达到国家相应的排放标准;在其他重金属离子共存的条件下,DTC(EDA)对锌离子仍有较高的捕集效果,并且对其他重金属离子也有较好的捕集效果,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重金属捕集剂的合成与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两种低分子量多胺物质与二硫化碳通过二步反应制得重金属捕集剂.通过正交实验优化,所合成重金属捕集剂对2 mg·L-1Cu2+和Ni2+废水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8.35%和95.65%.并讨论了重金属捕集剂投加量、pH值及Cu2+、Ni2+共存条件对捕集剂处理低浓度Cu2+和Ni2+废水的影响.结果表明,重金属捕集剂投加量为0.0621~0.0955 mg·L-1时,处理后的水即可达到国家排放标准;pH值为7~10时,重金属捕集剂处理效果较好;在不同比例的Cu2+、Ni2+共存情况下,重金属捕集剂对两种离子均有较高的去除率,具有进一步研究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重金属捕集剂对废水中铅捕集效果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几种重金属捕集剂对含铅废水的处理效果,讨论了反应时间、捕集剂加入量、pH值及多种重金属离子共存条件下各种捕集剂对铅处理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反应时间为20min,捕集剂加入量为理论用量的1.2倍,pH值为2~6时处理效果较好,捕集效率在99%以上,且多种重金属离子共存条件下对捕集效果没有影响,处理后的废水能达到重金属国家排放标准。因此采用该方法优于传统处理方法,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对QHS-3型钠钙浮选剂用催化剂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含铜、镍离子废水采用常规中和沉淀法与加入金属螯合剂M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去除铜、镍离子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即在溶液的pH值为9.2,聚丙烯酰胺(PAM)加入量为6 mg/L,金属螯合剂M投加量为80~90 mg/L时,处理后的废水中的铜、镍离子的质量浓度达到了国家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9.
本文采用市面现有的重金属捕捉剂对锂电池厂含钴废水进行处理,考察水样pH、重金属捕捉剂类型、投加量和反应时间对重金属去除率的影响。通过单因子和正交实验,找到效果最佳的重金属捕捉剂类型及最优反应条件,再通过工程小试模拟实验装置,验证最优反应条件为铜试剂,投加量为15 mg/L、pH为10、反应时间为25 min。  相似文献   

10.
重金属离子捕集剂处理含Cu2+废水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合成水溶性二硫代氨基甲酸钠螯合树脂(DTCR),评价其对含铜废水的处理效果。方法:利用含铜废水考查自合成物(DTCR)的除铜能力。控制废水pH值、重捕剂以及絮凝剂(聚丙烯酰胺)加入量,搅拌一定时间后,静置,过滤,采用原子吸收法测定滤液中Cu2+的含量。结果:在反应时间为6小时,重捕剂加入量为0.3mL,聚丙烯酰胺(浓度为0.9mg/L)加入量为0.8mL,pH值为4-10时,废水中Cu2+的去除率可达到98%以上,经过处理的废水达到国家排放标准(GB8978-199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