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三叶木通果实生长动态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东辉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3):436-436,493
采用logistic方程研究了三叶木通果实的鲜重、干重和体积、纵径增长过程 ,得出了果实生长的规律 ,为三叶木通果实高产优质的生产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2.
在果实生长发育期,通过测定果实纵径、横径、侧径、体积、鲜重及干重,研究了金太阳杏果实发育规律。结果表明:金太阳杏果实的生长发育动态呈“慢—快—慢—快—慢”的“双S”形曲线,整个发育过程可分为5个时期:幼果缓慢生长期、果实第1次迅速生长期、果实第2次缓慢生长期、果实第2次迅速生长期和果实熟前缓慢生长期。果实纵、横、侧径与果实鲜重、体积变化曲线极为相似,并具有同步增长的趋势。同时建立起各生长指标的生长模型曲线。  相似文献   

3.
以‘热研1号’槟榔为试验材料,通过测定果实生长时期纵径、横径、鲜重、干重的变化,结合Logistic模型分析,研究槟榔果实生长发育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槟榔果实的生长发育呈单"S"形曲线,槟榔果实纵径、横径、鲜重和干重的生长终极值与实测值之间相关性达极显著水平(p敿0.001),Logistic拟合系数均超过0.97。因此,Logistic模型可准确地预测槟榔果实的生长发育。另外,通过拟合方程还可确定槟榔果实的发育时间节点,整个过程可分为3个时期:(1)生长初期,即自授粉受精后的第1个月;(2)快速生长期,第2~4个月,果实纵横径和体积显著增加;(3)生长后期,约7~8个月,干物质积累的重要时期。  相似文献   

4.
红心李果实生长发育的数学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心李自3月底幼果发育至6月底成熟,总发育约85天,核及胚的发育分别为70天及42天。果实纵、横、厚三径及果实鲜重、干重、含水量,均可以分二个急速生长期和二个缓慢生长期,二者交替进行。急速生长期以水分增长为主,缓慢生长期以干物质积累为主。核及胚各有一个急速及缓慢生长期,前期核的纵横径急速生长而胚为生长缓慢,核硬化后纵横径增长缓慢,而胚重增长极快。以发育天数为x,果实纵、横、厚、鲜重、干重、水分、体积、核纵横径、胚鲜重、干重10项指标分别为y,分别得到直线、S形曲线及乘幂曲线方程。其相关系数均达极显著水平。这些方程可以用来预测果实及核、胚的发育状况。  相似文献   

5.
包东娥  刘遵春  宋林森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8):4515-4515,4526
在果实生长发育期,通过测定金太阳杏果实纵、横、侧径、体积、鲜重及干重,建立起金太阳杏果实生长模型。金太阳杏果实纵、横、侧径、鲜重与体积生长曲线呈“双S”型,生长模型曲线分别为:y=-2.711 9+0.352 8x-0.007x2+5×10-5x3,R2=0.989;y=-2.751 8+0.303 3x-0.005 2x2+3.4×10-5x3,R2=0.990;y=-2.506 8+0.276 7x-0.004 8x2+3.2×10-6x3,R2=0.988;y=-22.756+1.978 4x-0.351x2+0.000 3x3,R2=0.991;y=-15.344+1.193 2x-0.01x2+8.8×10-5x3,R2=0.994。果实干重生长曲线呈“单S”型,生长模型曲线为y=1/(1/7+56.121 2×0.880 5x),R2=0.995。  相似文献   

6.
酥梨、鸭梨果实石细胞群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酥梨、鸭梨果实内石细胞群含量和直径的最大值均出现于花后100天左右,石细胞群密度的最大值出现于花后60天左右。随着果实的增大与成熟度的提高,三者都表现出下降的趋势。石细胞群含量和直径的大小受遗传基础控制,与授粉品种无关。  相似文献   

7.
仁用杏果实生长发育动态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全面了解乌鲁木齐北郊仁用杏果实生长发育动态规律,为栽培管理提供参考.[方法]以仁用杏龙王帽和优一为试材,于杏树落花末期开始,每隔10 d,每品种随机采摘10个发育正常的果实,观测果实、果核与杏仁的鲜重、纵横径、干重的动态变化.[结果]仁用杏果实生长发育期可分为果实快速生长期、果实缓慢生长期和果实成熟期;果核及杏仁的生长发育可分为快速生长和缓慢生长两个阶段,果核的快速生长与果实的快速生长时期一致,杏仁在果实与果核即将缓慢生长时开始快速生长发育,3周后,生长变缓慢,持续至果实成熟;果实、杏仁的鲜重和干重质量动态曲线呈较明显的"双S"型曲线.[结论]果实发育约需90 d,生长发育动态呈"双S"型曲线;杏仁在快速生长期即将结束前,干重积累量较少,而其开始缓慢生长时,干重开始明显积累增长;调控果肉、果核与仁的正常生长发育,果实完全成熟时采收,对杏仁的产量都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8.
梨品种果实不同部位石细胞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香梨、鸭梨、砀山梨、早酥梨、慈梨、雪花梨、苹果梨等7个品种果实石细胞含量,不同部位的石细胞团密度、直径等性状。结果表明:不同梨果实石细胞含量有较大差异,鲜重与干重结果表现不同;石细胞含量以大于0.25 mm的石细胞为主。果梗端、果萼端、胴部的果皮、果肉、果心石细胞团密度有较大差异。果萼端果皮石细胞密度最大,其次为胴部果皮,果梗端最少。不同部位果肉石细胞密度相近。胴部果心石细胞团密度高于果梗端和果萼端。果皮石细胞团密度极显著高于果心和果肉,果心石细胞团密度显著高于果肉石细胞团密度。胴部、果梗部、果萼部的果皮、果肉石细胞团直径相近。果萼端果心石细胞团直径最大,果梗端次之,胴部最小。果心石细胞团直径极显著大于果肉、果皮石细胞团直径。早酥梨细胞密度最低,石细胞团直径最小。  相似文献   

9.
不同品种授粉对砀山酥梨果实发育及内源激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圆黄、鸭梨、七月酥花粉授粉,研究砀山酥梨果实发育进程及单果质量变化与果肉、种子内源激素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品种授粉的砀山酥梨单果质量大小顺序为圆黄处理、七月酥处理和鸭梨处理;不同品种授粉砀山酥梨果肉、种子的内源激素含量有明显差异,在果实、种子发育的各个不同时期,内源IAA、GA3、ZR含量从高到低的顺序均为圆黄处理、七月酥处理和鸭梨处理,而各个处理的内源ABA含量则相反。相关分析表明,不同品种授粉砀山酥梨单果质量与授粉品种的单果质量具有显著正相关,不同品种授粉的砀山酥梨种子数、单粒重与授粉品种单果质量也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0.
东魁杨梅果实生长发育规律初探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从谢花至果实成熟采收,定期对东魁杨梅果实的纵径,横径,侧径,体积,鲜重,干重,含水量进行测定。以果实发育天数为横坐标,以各指标的测定值为纵坐标绘出各自的散点图,求出相应的回归方程,结果表明东魁杨梅果实生长发育略呈双S型曲线,快速发育期在成熟前20d。  相似文献   

11.
探讨了盐碱环境火龙果果实生长过程中全果、果肉和果皮的干、鲜重及水分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盐碱环境下火龙果果实在整个生长过程中鲜重及干重的增长均呈双"S"型曲线,果实成熟时果实鲜重和干重积累量均达到最大值。在发育初期(花后6~15d)起以果皮生长为主,在发育中后期(花后21~35d)果肉在果实生长过程中占主导地位。水分支配着果实鲜重的增长,果肉生长过程中水分的最大增速在花后26~30d,在果皮和果实生长过程中水分的最大增速均在花后6~10d。  相似文献   

12.
为油茶嫁接壮苗的培育提供参考,在油茶种苗标准化繁殖试验基地采用定株观察方法对1年生油茶嫁接苗的苗高、地径、鲜重和干重变化规律进行连续观测。结果表明:1年生油茶嫁接苗的苗高、地径、鲜重和干重均呈慢-快-慢S型曲线变化趋势,且4—6月为缓慢生长初期、7—11月为快速生长期、12月至翌年3月为缓慢生长末期。嫁接苗生长1年的地径为0.48cm,苗高为41.45cm,鲜重为36.90g,干重为10.75g,地上部鲜重为24.30g,地下部鲜重为12.6g,地上部干重为7.34g,地下部干重为3.41g。地径、苗高与生长时间呈幂函数关系,地径与苗高生长的一元线性回归方程为y=74.715x+5.344 2,相关系数R~2=0.999 2,相关性达极显著。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黑穗醋栗果实进行了纵横径、体积、鲜重及果实形态方面的研完。其结果是:果实纵横径变化曲线呈双S型,果实的体积、重量变化曲线与果实纵横径变化基本相同。果实形态上的变化初期纵径大于横径,呈椭圆形,后期变化到呈扁圆形。果实构造可分为果壁和果心两部分。外果壁有2~3层细胞排列,紧密规整,中部细胞明显增大,内果壁3~4层细胞,较小,排列较规整。果心一部分受精的胚珠发育成种子,未受精的胚珠逐渐退化消失。  相似文献   

14.
为栽培优质丰产的猕猴桃提供参考,以3年生红阳猕猴桃(Actinidia chinensis)为试材,定期测量猕猴桃果实的纵径、横径、鲜果重及体积的变化,探明果实的动态生长发育规律。结果表明:红阳猕猴桃果实纵横径经历快速生长-缓慢生长-停滞生长的变化规律,呈现逐渐上升的单曲线;果实鲜重和体积呈现双S形生长曲线,表现为缓慢生长-快速生长-缓慢生长-快速生长-停滞生长;果实纵径净增长曲线在授粉后15d(4月20日)出现1个生长高峰,果实横径净增长有3个生长高峰,分别出现在授粉后15d(4月20日)、35d(5月10日)和98d(7月12日);果实鲜重净生长量有3个生长高峰,分别出现在授粉后35d(5月10日)、55d(5月30日)和138d(8月22日),果实体积净生长量有2个生长高峰,分别出现在授粉后35d(5月10日)和67d(6月11日)。  相似文献   

15.
在果实生长发育期,通过测定金太阳杏果实纵、横、侧径、体积、鲜重及干重,建立金太阳杏果实生长模型.结果表明,金太阳杏果实纵、横、侧径、体积与鲜重生长曲线呈"双S"型,生长模型曲线分别为:y=-2.7119+0.3528x-0.007x2+5×10- 5x 3(R2=0.989),y=-2.7518+0.3033x-0.0052x2+3.4×10-5x3(R2= 0.990),y=-2 .5068+0.2767x-0.0048x2+3.2×10-6x3(R2=0.988),y=-22.756+1. 9784x-0.351x2+0.0003x3(R2=0.991),y=-15.344+1.1932x-0.01x2+8.8 ×10-5x3(R2=0 .994);果实干重生长曲线呈"单S"型,生长模型曲线为y=1/(1/7+56.1212×0.880 5x)(R2=0.995).  相似文献   

16.
为探明库尔勒香梨脱萼、宿萼果果实发育过程变化及大小差异,用尼康R3相机拍摄果实发育动态,同时测算果实纵横径、果肉厚度、果实体积与质量等相关指标,并用石蜡切片法研究了果肉细胞体积、数目与果实大小的关系。结果发现细胞数目增长主要集中在盛花后第56天前;后期以果肉细胞体积增长为主。同时期脱萼果纵径、横径、果实质量、果实体积、果肉部分体积、果核体积、果肉部分细胞数目均低于宿萼果;果肉厚度高于宿萼果;盛花后第70天前脱萼果果肉细胞体积与宿萼果果肉细胞体积大小差异不显著。脱萼果和宿萼果果实大小差异是由果肉部分细胞体积和细胞数目共同造成的,其中细胞数目的影响比细胞体积的影响大。  相似文献   

17.
1988年在江苏省江都果园对鸭梨、酥梨果实的呼吸强度,乙烯生成量、果胶酶活性、果实硬度等进行测定,结果如下:鸭梨、酥梨两品种果实均可在树上通过呼吸跃变而成熟,分期采收的果与树上留果在盛花后155天即9月18日通过呼吸高峰,跃变时有超前的果胶酶活性峰、超前或平行的乙烯生成峰,但酥梨果没有检测到乙烯。另外,晚采的果实比早采的果实较快的进入呼吸跃变。  相似文献   

18.
储良龙眼果实发育的Logistic生长曲线方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观测储良龙眼果实阶段性发育,应用生物统计方法,进行储良龙眼果实的Logistic生长曲线方程的配合。结果表明,储良龙眼果实生长发育与果实发育时间之间的曲线回归形式可以用Logistic生长曲线方程拟合,储良龙眼果实发育资料配合Logistic生长曲线方程是合适的,储良龙眼鲜重、干重、纵径、横径生长型均为单S曲线,各曲线的拐点标志着生长速率从越来越快开始变为越来越慢,是生长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19.
大果榛子平欧杂种榛果实生长发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大果榛子平欧杂种榛(Corylus heterophylla×C.avellana)为试材,研究了榛子果实的生长发育动态。结果表明,榛子果实鲜重、果仁鲜重、水分含量的变化均表现出先升后降的趋势,而果实干重、果仁干重、果实直径、果仁直径则表现为逐渐增加,并都在果实成熟时达到最大;果实干重为双"S"型生长曲线;果实直径、果仁干重为单"S"型生长曲线。单个果实中灰分的含量整体呈现逐步上升的趋势,果仁中灰分含量有一个迅速增长期。  相似文献   

20.
龙眼以全果干鲜重、体积、纵横径表示的Logistic生长曲线,其回归方程经F检验,达极显著水平,简单相关、偏相关、通径分析统计表明,直接影响龙眼果实生长主要是假种皮和果皮,而假种皮与种子的偏相关达显著水平.龙眼果实及各组织的生长型,不论以鲜重或干重表示,均为单S型.龙眼果实及各组织的水分进入均早于溶质的进入,假种皮的生长落后于果皮和种子的生长,溶质进入果皮和种子先于假种皮,花后70d开始,溶质主要进入假种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