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Carto系统和Ensite系统标测指导儿童心律失常射频消融(RFCA)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 22例心律失常患儿,包括9例房性心动过速(AT),4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5例右室室性早搏(PVC),4例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IVT),在Carto系统或Ensite系统三维标测导航下行RFCA治疗。结果所有病例均能准确找到消融靶点,消融完毕后心动过速均未能诱发,术中无发生严重并发症。所有病例平均随访6~24个月,Ensite Array系统组1例AT病例复发,可用药物控制。结论 Carto系统和Ensite系统标测指导儿童心律失常RFCA治疗安全可行,尤其适合于疑难复杂、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或不持续的心律失常的RFCA治疗。  相似文献   

2.
Zeng SY  Shi JJ  Li H  Zhang ZW  Li YF 《中华儿科杂志》2010,48(8):621-624
目的 简化经导管标测和消融儿童左后分支性室性心动过速的方法.方法 窦性心律下,在后间隔(冠状静脉窦口下缘1~2 cm)的区域内,标测分支电位,其表现为心室波之前的双向波,两者之间存在明确的等电位线;当消融导管标测该电位较希氏柬电位晚20ms以上时试放电;放电前双角度(LAO 45°和30°)观察消融导管的位置,确定不在希氏束处;心电图出现左后分支阻滞,说明消融有效.消融术后心电监测24~48 h,注意室速终止后复极变化;服阿司匹林2~3 mg/kg 3个,月,停服抗心律失常药物,术后1d复查体表心电图、胸片、超声心动图,出院后1个月、3个月各随访一次,此后每半年门诊定期复查或电话随访.结果 15例患儿成功消融,术后心电图均出现左后分支阻滞图形;随访3~12个月,所有出现左后分支阻滞的患儿均无复发.其中1例术中靶点位置好的患儿,试放电后,心电图无改变,仍出现室速,后重新标测,试放电后出现左后分支阻滞,巩固90 s,成功消融,随访6个月,无复发.结论 射频消融分支电位治疗儿童左后分支性室性心动过速,简化了标测,减低了手术的难度,消融终点更为可靠.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心内接触与非接触性标测在指导儿童频发室性早搏导管消融术中的优越性、安全性和适应证的选择。方法研究对象为2002年8月至2008年6月广东省人民医院收治的8例无器质性心脏病的频发室性早搏患儿,24h室早总数平均(30000±8465)个。采用Ensite非心内接触性标测系统指导消融4例,年龄10~14岁,右室流出道2例,右室流入道2例;传统心内接触性标测指导消融4例,年龄6~10岁,右室流出道2例,右室流入道1例,左室流出道1例。术前和术后1、3个月记录24h室早总数,记录两种方法的X线曝光时间、并发症和适应证。结果两种方法术后均获即刻成功,无并发症发生,7例术后1、3个月室早总数0~5个/24h,其中1例左室流出道室早复发,先后2次消融成功;X线曝光时间右室流出道:16.5min vs 32.5min,右室流入道:26.5min vs 60min,心内接触性标测消融左室流出道室早:90min。结论EnSite非接触性三维标测较接触性标测下消融有许多优越性,但同样也存在着局限性,心内接触性标测适应性广,是非接触性三维标测的基础和补充,尤其在EnSite非接触性三维标测标测失败时。  相似文献   

4.
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36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王勤  袁越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7,22(13):980-981,989
目的探讨儿童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IVT)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对2003年11月~2006年12月在北京儿童医院住院确诊为IVT的36例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IVT以年长儿童多见,平均年龄7岁8个月,男女比例为1.11,根据起源部位分为左室间隔部室速(ILVT)和右室流出道室速(RVOTVT),心电图表现以右束支阻滞形态为主23例(63.8%),为左室型室速;呈左束支阻滞图形13例(36%),为右室型室速。左室型23例中胸闷、心悸15例(41.6%),晕厥发作2例(5.5%);右室型13例中心悸3例(8.3%),乏力1例(2.7%),余9例(25%)无明显临床症状。左室型室速临床表现较右室型室速重,二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左室型室速6例(15次)用维拉帕米有效,10例(17次)使用普罗帕酮有效,1例(1次)使用胺碘酮有效,2例(3次)行体外同步直流电击复律有效。右室型1例(1次)使用艾司洛尔有效,3例(2次)使用普罗帕酮有效。23例(63%)行射频消融治疗,室速消失。行射频消融治疗病例较长期服药的复发率低,二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IVT临床表现大多较轻,但亦有心力衰竭和晕厥发作,准确分型有利于准确用药,射频消融为较好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小儿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标测方法与消融效果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小儿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IVT)的标测方法与射频导管消融(RFCA)治疗效果之间的关系。方法起源于右室IVT采用起搏标测法;起源于左室间隔部IVT采用体表心电图(ECG)起搏标测和心内膜激动顺序标测联合标测法。结果经RFCA治疗20例IVT,其中3例IVT起源于右室流出道;15例起源于左室间隔部;2例起源于左室间隔以外部位。首次消融成功18例,2例失败。3例术后复发,其中2例再次消融获成功,随访至今无复发。起源于左室间隔部位IVT,应用起搏标测,虽5例中4例成功,但术后3例复发。采用心内膜标测为基础的联合标测法全部消融成功(12/12例),随访至今无复发,且明显缩短了X线照射时间。结论RFCA可安全、有效地用于治疗小儿IVT。消融效果与IVT的标测方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对传统方法和CARTO系统在指导导管射频消融儿童快速房性心律失常中的临床应用作初步探讨 ,前者为局灶性房速常规采用激动标测方法 ,后者则应用CARTO系统分别标测I型房扑和房缺在术后疤痕介导房内折返性房性心动过速靶点 ,并在房扑消融后重建三维电解剖图 ,判定峡部完全双向传导阻滞。结果显示3例成功消融 ,曝光时间(18±9)min。随访1月~3月无复发。由此经临床证实导管射频消融儿童快速房性心律失常安全有效 ,尤其对复杂快速房性心律失常 ,CARTO系统能在较少X线曝光下 ,易于标测和成功消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Carto 3)指引下儿童室性早搏(室早)经导管射频消融术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右室流出道室早消融前后自主神经功能的改变。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42例频发室早患儿经射频消融术治疗的临床资料,比较右室流出道室早患儿术前和术后3个月的心率变异性(HRV)及心率减速力(DC)。结果室早起源于右心室流出道23例、三尖瓣环5例、右室游离壁4例、左室流出道4例、二尖瓣环及左后分支各2例。其中2例术后延迟愈合,1例复发,2例失败,手术成功率92.9%(39/42),无手术并发症。23例右室流出道室早患儿射频消融术前和术后3个月24小时动态心电图HRV指标显示,时域指标即全部正常窦性R-R间期标准差(SDNN)术后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频域指标即高频功率(HF)术后高于术前,高低频功率比值(LF/HF)术后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DC值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arto3指引下儿童室早射频消融术治疗安全、有效;右室流出道室早患儿表现为自主神经功能受损,以迷走神经张力减弱为主。  相似文献   

8.
射频导管消蚀治疗小儿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射频导管消蚀(RFCA)治疗4例小儿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IVT),旨在探讨RFCA对小儿IVT的疗效。采用起搏标测法对室性心动过速(VT)进行标测和消蚀。经上述方法消蚀失败的左室间隔下部VT改用束支改良法,3例消蚀成功。随访17~20个月,1例复发,经再次消蚀成功。提示,射频消蚀可有效治疗小儿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小儿分支型室性心动过速的临床特点,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对7例小儿分支型室性心动过速的临床资料进行了总结和分析。结果显示,7例分支型室性心动过速发作时心电图均呈右束支阻滞伴电轴左偏,4例行经食道心房调搏检查,3例诱发出室速;5例用异搏定治疗,3例可复律,7例用心律平仅1例无效。提示分支型室速预后良好,需注意与室上性心动过速鉴别。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小儿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的诊断及治疗体会。方法:14例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患儿,男7例,女7例,年龄3~14岁,予心电学、心脏超声、CT、磁共振等检查。分别予胺碘酮+普萘洛尔、索他洛尔治疗,其中2例药物治疗无效者予以导管射频消融治疗。6例心功能减退明显者予以强心、利尿及扩血管治疗。结果:14例均有频发室性早搏,8例见室性心动过速发作。10例检出Epsilon波。14例患儿均有右室扩大及右室射血分数减低。5例行CT检查及5例行磁共振检查患儿均可见到右室扩张、右室室壁变薄。经治疗7例未再出现室性早搏及室性心动过速,4例室性早搏及室性心运过速发作减少。2例予以射频消融治疗的患儿随诊3月未发现室性早搏及室性心动过速发作。心功能不全患儿经药物治疗病情改善。结论: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临床表现多样,需综合心电学、心脏超声等多项检查才能临床确诊。药物治疗只对部分病例有效,射频消融治疗有望在室性心律失常治疗中发挥作用。[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0,12(3):165-16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