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蛛网膜下腔出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科自1954年——1977年,收治的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资料较完整者)513例。占同期收住院的各种非外伤性脑血管疾病的15.82%,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脑血管疾病是中老年常见病,往往是突然发生,常伴有意识及功能障碍,易发生各种并发症.该病患者住院时间长,因此,护理工作在脑血管疾病恢复过程中占重要地位.现将我院收治的46例脑血管疾病患者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脑血管血液循环障碍在临床上甚为多见,且危及生命而死亡者亦占相当大之比例。其临床表现不外为脑出血、脑血栓形成、脑栓塞、蜘蛛膜下腔出血及脑血管痉攣等五种形式。我科自57年10月开诊以来,共收入脑出血十八例脑血栓形成廿八例,蜘蛛膜下腔出血五例,脑栓塞一例,脑血管痉挛六例。以上共占神经科住院总人数之20.9%。复习十年来国内文献有关脑出血、脑栓塞、蜘蛛腔下腔出血等,在文献中报道颇多,而有关脑血栓形成之病例报告以及临床讨论尚属少见,仅于59年12月陈氏报告一篇。根据我科二年来收容此类病人占住院总人数之10%,而占脑血管疾患中之48.2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老年脑血管疾病住院患者医院感染(NI)的,临床特点,分析引起NI的危险因素,寻找控制NI的措施。方法 对2004年11月-2005年9月90例老年脑血管疾病住院患者NI情况进行前瞻性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NI 18例,感染发病率20.00%;NI26例次,例次发病率28.89%。感染以脑梗死患者为多,构成比占72.22%。感染部位分布以上、下呼吸道最常见,分别占26.92%和42.31%。患者原发病、侵入性操作、病区空气洁净度、住院时间、年龄、抗生素应用等是引起NI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 老年脑血管疾病患者NI发病率较高,针对主要危险因素进行综合管理,提高医护质量,合理用药,一定能降低NI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5.
我院内二科于1992年6月至1996年8月,共收治脑血管疾病171例,其中脑梗塞124例,占同期脑血管病住院病例的72.5%。现将资料完整经CT确诊的100例分析于后。  相似文献   

6.
我院儿科三年之间儿童住院总数2471例,其中新生儿247例占10%。新生儿死亡42例,占新生儿住院总数的17%。为降低新生儿发病率和死亡率,现就247例新生儿住院病例做如下分析。 1 临床资料 1.1 各种疾病的发生率 感染性肺炎68例占27.5%,败血症46例占18.6%。单纯脐炎21例占8.9%。呼吸道感染44例占17.8%。缺血缺氧性脑病  相似文献   

7.
为进一步了解成都地区急性心肌梗塞(AMI)的临床特点和有关影响预后的因素,我们对1993年1月1日至1995年12月31日我院收治的全部46例AMI患者的住院病历进行了回顾分析,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本组AMI共46例,占同期住院各种心脏疾病的1.0%(46/4482);占全院同期住院病历总数的0.17%(46/27124)。46例中,男31例,女15例,男:女为2:1。年龄最小43岁,最大87岁,平均71.3岁。其中<50岁1例,50~59岁4例,60~69岁  相似文献   

8.
对826例多种疾病使用了光量子疗法,其中脑血管疾病708例,显效528例,占74.5%。免症性疾病30例,显效24例,占80%。糖尿病周围神经痛30例,显效22例,占73%。证实了光量子血疗对脑血管疾病、免疫性疾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确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河北新医大学二院1972年1月1日~1973年12月31日两年来内科住院的364例冠心病例,为今后防治研究提供参考。资料分析 1.发病情况: 根据“1973年修订试行冠心病诊断标准”①评定,两年内共有冠心病住院病人364例,占同期全院住院人数(21761例)的1.67%,占内科(4429例)的8.22%;占各种心脏病(1112例)的32.73%。在各类心脏病的比较发病率中,仅稍低于风湿性心脏病,居第二位。详见表1。以上资料表明本组冠心病占住院病例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56例住院精神病患者死亡原因的分析,了解住院精神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降低死亡率。方法对近十年来住院精神病患者死亡病历进行回顾性查阅,计算死亡原因的构成比,对死亡原因进行分析,并对病程和死亡原因的关系进行相关性的比较.结果56例死亡患者中躯体疾病40例,占71.5%,其中,以感染合并全身衰竭为主要死因占35.8%,心脏病10.7%,肠梗阻合并穿孔10.7%,脑血管意外9.0%,癌症5.3%;猝死7例,占12.5%,自杀6例,占10.7%,精神药物过敏3例,占5.3%;而精神疾病的病程与死亡原因两者之间并无明显的相关性。结论住院精神病患者的死亡原因以躯体疾病为主,精神疾病病程与死亡原因之间无直接的关系。因此,精神科专科医生必须熟悉掌握综合科基础知识,重视临床知识的更新,提高对躯体疾病的诊治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调查脑血管疾病患者深部真菌医院感染现状,以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方法 收集本院89例脑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真菌培养结果,加以统计和分析。结果 89例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40.9%),泌尿道次之(31.2%),89例患者标本共培养出真菌89株,以白色假丝酵母菌占第1位(51.6%),热带假丝酵母菌占第2位(21.3%)。结论 本组病例发生真菌医院感染的病因与原发疾病、年龄、手术及免疫抑制剂和激素、抗代谢药物的使用、抗生素的使用及住院期间侵入性操作等危险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急性脑血管疾病患者血清尿酸水平观察和测定,探讨高尿酸血症和急性脑血管疾病的关系,进一步用以指导临床诊断及预后的判断。方法:选择2007-08~2008-09我院143例住院脑血管疾病患者与156例同期住院非脑血管疾病患者.对其血尿酸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85例脑梗死组患者血尿酸浓度为(257.46±69.42)umol/L,高尿酸血症发生率为41.7%.58例脑出血组患者血尿酸浓度为(371.65±120.83)umol/L,高尿酸血症发生率为36.2%。156例对照组患者血尿酸浓度为(265.72±44.26)umol/L。高尿酸血症发生率为12.2%。结论:血尿酸水平升高是脑血管疾病发生的重要的危险因素,高尿酸血症是脑血管疾病患者的一项重要生化指标,对临床诊断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3.
陈丽 《贵州医药》1994,18(2):106-106
本文统计1989年11月至1991年1月我院新生儿科收治的新生儿住院病例600例,结果表明感染性疾病发生率最高,其中以呼吸系统及肠道感染性疾病为主。死亡26人,主要死因依次为硬肿症、肺炎、败血症等。初步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各种疾病的发病情况:各种感染性疾病441例,占73.5%。其中上感69例、肺炎116例,共占30.83%:腹泻154例,占25.87%;口腔炎54例、败血症30例、脐炎10例、皮肤及其他感染8例,共占17%。非感染疾病159例,占26.5%。其中硬月中症56例,占9.33%;黄疸45例,占7.5%,包括核黄疸、ABO溶血症等;其他疾病58例,占9.67%,其中包括新生儿窒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颈部血管超声检查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方面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09年4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148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患者作为本次临床观察的研究对象,对入选的对象行颈部血管超声检查,分析检查结果。结果148例患者中血管内中膜增厚25例,占16.89%,低回声斑块的有38例,占25.67%,强回声斑块的为29例,占19.59%,混合回声斑块者56例,占37.84%。回顾性分析148例患者的资料,发现148例患者中存在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48例,存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67例,有过脑梗死病史的33例。结论颈部血管超声检查能够准确地提供颈部动脉斑块和血管内膜的详细情况,故颈部血管超声检查可以作为缺血性脑病患者治疗的重要辅助手段和依据。  相似文献   

15.
通过回顾武汉市某三甲医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之间的住院死亡病例,分析该医院内潜在心脏死亡器官捐献(donation after cardiac death,DCD)病例的病因构成及科室分布,筛选具备潜在DCD供体资料进行分析,提高潜在DCD捐献成功率。结果显示:全院死亡病例1202例,死因居前四位的是肿瘤(29.5%)、呼吸系统疾病(20.9%)、脑血管意外(14.1%)、循环系统疾病(10.8%)。年龄在65岁以内符合肝肾捐献的潜在DCD供体98例(占全院死亡病例构成比为8.2%),其中脑血管意外死亡39例(39.8%)、车祸外伤意外死亡32例(32.7%),主要分布于脑外科45例(45.9%)、神经内科11例(11.2%)、心内科7例(7.1%)、ICU6例(6.1%)和骨科6例(6.1%)等。认为该医院内存在较多的潜在DCD供体,可通过不同的途径加强对相关科室医务人员进行DCD相关知识培训,同时加大社会宣传的力度和广度,充分挖掘潜在DCD捐献者。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告脑血管病继发性癫痫31例,均经CT证实,发生率共占同期住院脑血管病的10.90%,其中75%的脑出血和70.60%的脑梗塞之病灶均累及脑叶皮层,4例蛛网膜下腔出血中有2例发生癫痫。说明癫痫发生与脑血管病的病灶部位密切相关。本文还讨论了脑血管继发性癫痫的发生机理及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7.
周咏梅 《成都医药》2003,29(1):45-46
目的:探讨尼莫地平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护理措施和效果。方法:对32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静滴注尼莫地平时加强一般护理,实施心理护理,注意不良反应观察及配制使用注意事项等。结果:32例中,坚持输完1个疗程31例,占96.9%;中断治疗1例,占3.1%。结论:正确的护理干预是配合尼莫地平治疗成功的关键环节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脑卒中患者院内感染病因,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提高患者治愈率。方法对我院2010年4月-2011年4月住院360例脑卒中患者行回顾性分析并制定有效护理干预措施。结果脑卒中患者感染29例,占8.05%;全院感染219例,占3.98%,X^2=13.85,P〈0.01,差异有显著性。住院天数≥25.5天20例,占68.97%;年龄≥61岁22例,占75.86%;呼吸道感染14例,占48.27%。结论对脑卒中患者提高对相关危险因素的认识,积极护理干预有利于降低院内感染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尼可占替诺与川芎嗪治疗脑血管疾病后慢性脑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64例脑血管疾病后慢性脑功能障碍病人随机分为2组,32例为治疗组,予尼可占替诺0.3~0.9g;另32例为对照组,予川芎嗪160mg,分别加入5%葡萄糖或0.9%氯化钠注射液500mL中,iv,drip,2组均以20d为一个疗程。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精神症状、神经体征和智能障碍总有效率分别为94%和75%(P<0.05),91%和81%(P>0.05),81%和56%(P<0.05)。尼可占替诺不良反应少。结论:尼可占替诺对脑血管疾病后慢性大脑功能障碍的精神和智能症状改善作用优于川芎嗪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近5年儿科住院儿童死因变化情况及性别、年龄、季节分布情况以及儿科死亡病例占全院死亡病例的情况。方法从电脑检索近5年全院住院死亡人数和儿科住院儿童死亡病例,根据国际疾病《ICD-10》分类原则进行分类,统计分析儿科住院儿童死亡病例的一般情况和主要死亡原因。结果近5年儿科住院儿童死亡病例占全院死亡病例的4.67%;男女死亡之比为1.09:1;季节对死亡率有一定影响;婴儿死亡率最高;新生儿死亡原因主要是非感染因素,前五位死因是早产儿及合并症、先天性畸形、吸入性肺炎、窒息、感染,1~5岁则以感染因素多见,≥5岁则以感染及白血病为主要因素。结论儿童疾病以预防为主,加强妇幼保健工作,提高妇幼保健意识,加强产前检查和孕育指导,提高各级医院在围产期和婴儿期诊疗技术和护理水平,降低新生儿出生缺陷和早产儿出生率是控制新生儿死亡率重要措施,对早期疾病及时干预,控制环境危害对儿童健康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