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华外科杂志》2022,(3):257-260
创伤是距骨缺血性坏死的主要原因, 饮酒、风湿性疾病等亦可引起距骨坏死。对于距骨骨软骨损伤引起的早期距骨缺血性坏死, 骨髓刺激、距骨骨软骨移植均可获良好疗效[1]。而对于距骨表面广泛缺血性坏死、终末期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 临床多选择踝关节融合或全踝关节置换术治疗(total ankle replacement, TAR), 这两种术式均可缓解患者的疼痛[2], 但踝关节融合会使患者丧失踝关节功能, 而TAR需要大量截骨, 对于胫骨远端相对正常的患者, 该术式破坏了相对正常的解剖结构, 二期翻修时大量的骨缺损是非常棘手的问题。对于一些年轻的距骨广泛缺血性坏死患者, 胫骨远端关节面退变较轻, 目前临床上缺少一种有效的治疗距骨穹隆部大面积坏死的有效方法。近年来, 医学仿生学快速发展[3, 4, 5], 在结构仿生、功能仿生及生物力学仿生理念的指导下, 我院足踝外科自主设计研发了三维打印的距骨表面假体, 并成功应用于2例距骨表面广泛缺血性坏死患者, 早期随访临床及影像学效果满意, 现将研发设计与临床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构成踝关节重要部分的距骨发生缺血性坏死(AVN),直接影响踝关节功能。距骨骨折后AVN发生率与距骨自身血供、损伤机制、骨折类型密切相关。X线片检查在距骨AVN诊断中起着基础筛选作用,MRI检查及组织学检查有助于及早发现距骨AVN,CT检查对于评估距骨AVN手术治疗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构成踝关节重要部分的距骨发生缺血性坏死(AVN),直接影响踝关节功能.距骨骨折后AVN发生率与距骨自身血供、损伤机制、骨折类型密切相关.X线片检查在距骨AVN诊断中起着基础筛选作用,MRI检查及组织学检查有助于及早发现距骨AVN,CT检查对于评估距骨AVN手术治疗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HawkinsⅢ、Ⅳ型距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手术治疗27例HawkinsⅢ、Ⅳ型距骨颈骨折患者。结果患者均获随访,时间9~24个月。解剖复位9例,接近解剖复位15例,位置较差3例。出现距骨缺血性坏死5例。无踝关节皮肤坏死和骨折不愈合。采用Hawkins疗效标准评价:优8例,良8例,可6例,差5例。结论 HawkinsⅢ型和Ⅳ型距骨颈骨折只要掌握手术时机,正确选择手术入路和内固定置入物,能有效降低距骨缺血坏死的发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最大限度保留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踝关节融合术治疗距骨缺血性坏死的手术方法及短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6-12—2018-11诊治的8例严重距骨缺血性坏死,采用踝关节镜下清理、自体髂骨颗粒经通道植骨、3枚空心钉加压固定行踝关节融合术治疗。结果 8例切口一期愈合,1例术后出现足背外侧麻木,3个月后麻木症状消失。8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8(6~14)个月。踝关节均达到完全骨性融合,术后X线片及CT显示踝关节骨性融合的时间为4~8个月。患者行走功能恢复正常,踝关节无肿胀及明显疼痛。末次随访时足踝功能AOFAS评分为73~97分,其中优3例,良4例,可1例。结论关节镜下清理、通道植骨、空心钉固定踝关节融合术是治疗严重距骨缺血性坏死行之有效的方法,具有手术创伤小、对踝关节内环境破坏小、植骨融合率高、并发症少等优点,但术者需熟练掌握关节镜操作技术。  相似文献   

6.
距骨骨折脱位手术入路的解剖研究与临床应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黄昌林  丁志海 《中华骨科杂志》1994,14(12):736-738,T001
作者为避免距骨骨折合并脱位手术是发生因手术本身所导致的唬有致血动脉损伤的可能性,降低术后距骨缺血性坏死的发生率,通过距骨血供系统与手术入路关系的应用解剖研究,提出腓骨下端截骨向后外翻转,充分显露踝关节的最佳手术入路,克服原常用踝关节前外侧等切口入路以及应用杠杆撬拔复位手术方法的缺点,临床应用14例,径1-2年时间的随访,X线检查尚未发现1例距骨缺血性坏死,取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
距骨颈骨折可根据其移位程度分为三类:第一类无移位,第二类距骨体部自距下关节移位,第三类距骨体自距下关节和距骨小腿关节移位。距骨体缺血性坏死是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达16~71%。治疗距骨颈骨折必须获得良好复位,避免关节错位和继发性关节炎,同时也应减少距骨体缺血性坏死的危险。因此,一般对无移位者采用非手术治疗,对有移位者则常采用手术治疗。但是各种手术方法都必须注意不使血供损伤增加。  相似文献   

8.
目的应用病灶清除自体骨髓细胞结合重组合异种骨移植的方法治疗距骨缺血性坏死,探索距骨骨坏死的微创治疗方法。方法自2000年6月~2002年9月采用上述术式治疗距骨缺血性坏死17例,均为单侧发病。根据Ficat及Arlet分期标准Ⅱ期14例,Ⅲ期3例,术后随访24~51个月,平均37个月,根据手术前后美国足踝关节外科协会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AO—FAS)进行随访观察。结果术后17例踝关节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AOFAS评分较术前平均提高29.9分,1例于术后25个月改行踝关节融合术。结论病灶清除自体骨髓细胞结合重组合异种骨移植治疗距骨骨坏死,手术操作简便、手术创伤小、疗效确切,是一种值得提倡的微创手术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距骨体骨折并踝关节、距下关节脱位的损伤发生机制与手术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9-02—2017-06采用内踝或外踝截骨手术治疗的23例距骨体骨折并踝关节、距下关节脱位。术前予以跟骨牵引,进行冷敷、消肿对症治疗,待肿胀消退后选择内外侧双切口手术治疗。12例合并内踝骨折术中无需内踝截骨,8例术中进行内踝截骨,3例术中进行外踝截骨。结果 23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6.3(8~51)个月。3例术后4个月时出现距骨体密度轻度增高,行CT三维重建检查未见明确骨坏死。1例出现距下关节创伤性关节炎。骨折愈合时间平均11.3(9~15)周。末次随访时疼痛VAS评分平均0.6(0~3)分,AOFAS踝与后足评分平均88.2(76~100)分。结论距骨体骨折并踝关节、距下关节脱位需早期手术治疗,术前应进行CT三维重建了解骨折特征,制定合理的截骨方案;术中解剖复位骨折脱位,加压坚强内固定,保护距骨体部血运,尽可能降低术后距骨缺血性坏死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夏世银  薛治宇  彭凌 《中国骨伤》2009,22(7):541-542
距骨体解剖位置深在,并且几乎完全为软骨关节面所覆盖,骨折后复位及固定均较困难,加上距骨的血供欠佳,后期常常并发创伤性关节炎或距骨缺血性坏死,而需行踝关节融合或踝关节置换术。自2000年1月至2008年12月采用经内踝截骨入路,以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治疗距骨体骨折22例,术后应用中药熏洗并提倡“早期活动迟负重”,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作者为避免在距骨骨折并脱位因手术本身所导致的距骨供血动脉损伤的可能性,通过20具足动脉灌注标本的解剖研究,提出腓骨下端截骨向后外翻转,充分显露踝关节的手术入路,克服踝关节前外侧入路以及应用杠杆撬拔复位手术方法的缺点,临床应用14例,经过1—2年时间的随访,X线检查未发现距骨缺血性坏死,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对距骨缺血性坏死手术治疗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方法 广泛查阅近年来国内外距骨缺血性坏死相关文献,从发病机制、手术治疗方式及预后等方面进行总结。结果 距骨缺血性坏死早期临床症状不明显,患者就诊时大多已进展至Ficat-ArletⅢ~Ⅳ期,需要手术治疗。目前,该病手术治疗方法主要包括髓芯减压、带血管蒂骨瓣移植、关节置换术及关节融合术等。早期距骨缺血性坏死可保守治疗,如治疗失败可以考虑髓芯减压。关节融合术应作为终末期骨关节炎和塌陷患者的补救手术,存在严重骨丢失时需行胫距跟融合术和植骨。带血管蒂骨瓣移植效果良好,对各期距骨缺血性坏死均有一定治疗效果,但合适骨瓣供区仍需进一步研究。结论 距骨缺血性坏死手术方法以及不同分期治疗体系均有待完善。  相似文献   

13.
距骨缺血性坏死是外科治疗上一个棘手的问题,一方面原因是其深藏的解剖位置,另一方面原因是其脆弱的血供。距骨坏死主要分为三类:第一,特发性的缺血坏死,由非创伤和医疗方面的因素所引起,其发生率低,约占距骨坏死的l0%;第二,使用药物引起的坏死,常常由于使用激素治疗其他疾病造成,而且合理用量的激素使用也可造成距骨的坏死,这类坏死约占15%.  相似文献   

14.
经内踝截骨入路可吸收螺钉治疗距骨体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距骨体骨折临床发病较少 ,但却是骨科较严重的创伤之一。近年来因工伤、交通等事故的增加 ,其发病也有明显增加的趋势。由于距骨体解剖位置深在 ,并且几乎完全为软骨关节面所覆盖 ,因此骨折后复位及固定均较困难 ,加上距骨的血供特点 ,后期常常并发创伤性关节炎或距骨缺血性坏死。故临床一般认为 ,距骨体骨折预后较差 ,后期常需行踝关节融合或踝关节置换术。作者总结自 2 0 0 0年 1月以来采用经内踝截骨入路 ,用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治疗距骨体骨折 15例 ,并提倡术后“早期活动迟负重” ,治疗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Herbert钉内固定治疗距骨骨折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对20例距骨骨折急诊行踝关节前内侧入路结合内踝截骨后用Herbert钉内固定治疗。结果 20例获随访1-3年,未发生内踝部切口处皮肤坏死及感染。疗效根据Hawkins标准及术后并发症情况进行评估:优10例,良6例,可3例,差1例。结论 Herbert钉内固定治疗距骨骨折创伤小、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固定可靠、疗效优良;对复杂距骨骨折采用内踝截骨入路,可以大大提高距骨复位的质量,预防后期缺血性坏死和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踝关节非化脓性关节炎行融合前路钢板固定、植骨融合手术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自2006年2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踝关节非化脓性关节炎行关节融合手术28例,其中距骨缺血性坏死致踝关节炎9例,踝关节骨折后创伤性关节炎14例,踝关节类风湿性关节炎5例。均给予前路自体髂骨植骨、钢板内固定踝关节融合手术,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Kofoed踝关节评分、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踝-后足评分以及Maryland足部评分评价患者术前及术后随访时足踝关节功能及疼痛情况。结果有2例患者切口皮缘有小部分坏死,给予坏死的皮缘切除、重新缝合后切口愈合良好,所有患者均没有出现感染,踝关节骨性融合的时间为2.5~7个月,平均3.5个月。术后患者随访8~24个月,平均16个月,末次随访时踝关节均已融合。所有患者术后第1、3、6个月的VAS评分、Kofoed评分、AOFAS踝-后足评分以及Mary1and评分均较术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踝关节前方入路钢板固定自体髂骨植骨融合治疗踝关节非化脓性关节炎手术操作简单、固定可靠、融合率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成人非典型大骨节病(KBD)距骨坏死X线改变特点以及和缺血性距骨坏死鉴别诊断的有效指标。方法对35例(35踝)距骨坏死患者进行研究,根据距骨坏死诊断分为成人非典型KBD距骨坏死组(KTN组,16踝)和缺血性距骨坏死组(ATN组,19踝)。调取患者病历及影像学资料(dicom格式),采用Radi Ant 1.1.8软件(评估版)进行踝关节X线测量并对比分析;具有统计学差异的检查指标进行ROC分析确定其特异度和灵敏度。结果踝关节X线检查表明跟骨Bhler角、Gissane角、跟骨长高比值以及跟距骨长度比值对两种距骨坏死的鉴别诊断无明显意义(P0.05)。KTN患者跟骨长度、跟骨高度、距骨长度均明显低于ATN患者,踝关节远端膨大率明显高于ATN患者(P0.05)。ROC曲线表明踝关节远端膨大率可作为KTN诊断的有效指标,cut off值为1.324时对应灵敏度为0.750,特异度为0.842;单纯跟骨、距骨长度不能作为KTN诊断的有效指标。结论成人非典型KBD距骨坏死单纯依赖跟骨短、扁特点不能和缺血性距骨坏死有效鉴别,踝关节远端膨大率(cut off值1.324)可做为鉴别诊断的有效指标,1.324可基本确定为KTN。  相似文献   

18.
本院自1990年1月~1996年5月共收治距骨骨折脱位病人49例,其中手术治疗27例。结果显示:①距骨骨折手术治疗的疗效与损伤程度和手术时间有密切联系。②严重距骨体骨折术后多发生创伤性关节炎。③严重距骨颈部骨折脱位术后多出现距骨缺血性坏死。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空芯钛拉力螺钉内固定结合植骨治疗距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本院自2004年3月至2009年2月共收治12例距骨颈骨折患者,其中2例开放性骨折,10例闭合性骨折。待患者创面、软组织条件改善后,二期行切开复位空芯钛拉力螺钉内固定结合植骨治疗。结果 12例患者术后均获6~32个月(平均18个月)的随访。骨折愈合时间20~28周(平均24周),力线正常。创伤性关节炎3例,皮肤坏死2例,距骨缺血性坏死1例,无骨髓炎、骨不连或畸形愈合。临床疗效按美国足与踝关节协会踝与后足功能评分,优3例(90~100分),良6例(75~89分),可2例(50~74分),差1例(50分),优良率75%。结论根据距骨颈骨折的类型和软组织损伤程度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手术入路和手术方式,使用空芯钛拉力螺钉维持骨折复位和关节稳定,骨缺损区充分植骨促进骨折愈合,规范功能锻炼,晚负重,可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0.
距骨骨折脱位是足部的一种常见的严重损伤,往在由于损伤使骨间血管,骨膜血管受损中断以及周围软组织的损伤或治疗不当导致预后不良,发生距骨缺血性坏死,其发生率据文献报告为16~71%。为此我们近三年来采用腓骨下端截骨向后翻转充分显露踝关节的手术入路方法,有效地克服了原常规手术入路而破坏距骨血供系统的缺点。我们在16例距骨骨折脱位手术治疗中采用上述手术入路,尽可能保护距骨血供系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