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价子宫良性病变经腹行保留子宫动脉上行支子宫楔形切除术的安全性和优越性。方法:2007年12月~2009年2月对我院82例子宫良性病变开腹行保留子宫动脉上行支子宫楔形切除术,随访10个月~2年。结果: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82例无一例提早出现更年期症状。结论:保留子宫动脉上行支子宫楔形切除术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操作简单,术后无发热,排异时间短,恢复快。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子宫肌瘤患者保留血管及阴道穹隆的三角形子宫切除术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施行筋膜内三角形子宫切除术5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经腹完成5例手术,手术时间60~90 min,术中失血100~400 mL,术后排气时间平均17 h,留置尿管平均32 h,术后3个月恢复性生活满意.结论 三角形子宫切除术在切除子宫病灶的同时,保留了部分正常的子宫两侧壁浆肌层、子宫血管上下行支,有利于维持卵巢功能,同时保持了骨盆底组织的完整性,手术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3.
保留子宫动静脉行子宫切除术两种术式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治疗子宫良性病变不影响卵巢血液供应的子宫切除术式。方法 对30例子宫良性病变需子宫切除者行保留子宫动静脉子宫切除术,手术前后分别检测子宫动脉上行支血流情况(治疗组),选同期行传统子宫切除术3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病率、肠功能恢复有无差异。结果 治疗组术后子宫动脉上行支保留完好,血流良好,提示此术式对卵巢血液供应无影响。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病率、肠更能恢复时间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但肠功能恢复明显提早。治疗组术后随访最长2年,末见肌瘤复发。结论 保留子宫动静脉子宫切除术是子宫良性病变的良好术式。  相似文献   

4.
暴露子宫动脉阴式子宫切除术8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毅  李寒松  孟庆伟 《中国医刊》2001,36(12):34-35
目的:探讨暴露子宫动脉阴式子宫切除术(TVH)的优点,手术要点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自2000年6月至2001年3月,对81例因子宫肌瘤,子宫肌腺症,子宫内膜异位症无明显盆腔粘连,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及绝经后出血,经诊刮,排除生殖道恶性肿瘤者,行暴露子宫动脉法TVH。术前子宫大小正常者15(18.5%),子宫增大但≤12周者42例(51.9%),子宫增大>12周者24例(29.6%)。既往有手术史者10例(12.4%),其中1例患者曾行两次剖宫产术。同时行附件切除术者8例(9.9%)。对子宫≥14周者,术中同时采用子宫对半切开法、子宫分碎法及肌瘤切除法。结果:手术时间25-75分钟,平均50分钟,纱布法估计出血量75ml(50-250ml);术后住院时间4.2天(3-7天)。结论:暴露子宫动脉法TVH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有效避免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5.
目的 总结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恶性肿瘤的临床资料,探讨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切除和盆腔淋巴清扫治疗子宫恶性肿瘤的可行性及价值。方法 对15例子宫恶性肿瘤患者施行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切除及淋巴结清扫术,其中11例子宫颈癌,4例子宫内膜癌。结果 15例腹腔镜手术全部成功,手术时间平均为216min,术中出血平均为294mi,切除淋巴结数平均为18个。术中无明显并发症发生,术后经随访发现急性泌尿系感染、尿潴留1例,阴道残端复发1例。结论 从短期疗效看,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切除及盆腔淋巴结切除术治疗子宫恶性肿瘤安全可行,并有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牛宗花  李丽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26):101-101,103
目的探讨保留子宫内膜及子宫动脉上行支的子宫次全切除术,保持下丘脑、垂体、卵巢、子宫内分泌轴完整性术式的有效性和完整性。方法对60例子宫肌瘤、内分泌失调性子宫出血、需子宫切除者行保留子宫膜及子宫动脉上行支的子宫次全切除术,选同期子宫全切除术6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肠功能恢复、术后病率及手术前后性激素水平变化有无差异。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短,术后肠功能恢复快,术后病率低,术中出血量与对照组无差异,手术前后血清激素水平无改变,而且对照组血清激素水平变化明显,提示此术对卵巢功能无影响。结论保留子宫内膜及子宫动脉上行支的子宫次全切除术是子宫肌瘤、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可选择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三角形切除术中三种方式阻断子宫动脉的不同临床价值及应用效果。方法对997例患者分别行腹腔镜下子宫三角形切除术,术中采用丝线或钛夹结扎、双极碳化和红尿管捆扎三种不同方式阻断子宫动脉,比较3组病人术中、术后情况。结果 3组病人的手术时间、术后疼痛发生率、术后使用抗生素时间、体温升高、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均无差异(P>0.05)。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红尿管捆扎组较丝线结扎、双极碳化组显著增加(P<0.05),丝线结扎、双极碳化组术后性生活恢复时间均较红尿管捆扎组延长(P<0.05)。3组均无手术并发症发生。结论腹腔镜下子宫三角形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3种阻断子宫动脉方式各有其优缺点,应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选择具体的子宫动脉阻断方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子宫恶性肿瘤腹腔镜手术的可行性和临床效果。方法:对6例子宫内膜癌Ⅰa~Ⅰb期和1例侵蚀性葡萄胎Ⅰ期患者行腹腔镜下次广泛全子宫切除 双侧附件切除术;对5例子宫颈癌Ⅰb1~Ⅱa期及1例子宫内膜癌Ⅲa期患者行腹腔镜辅助阴式广泛全子宫切除 双侧附件切除 盆腔淋巴结清扫术。观察手术时间、出血量和术后恢复情况。结果:两种手术方式总手术时间190min~450min,平均320min。术中总出血量250ml~900ml,平均440ml。术中无1例脏器损伤.术后平均住院9.5日。结论:腹腔镜手术创伤小、恢复快,对子宫恶性肿瘤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但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因子宫、宫颈疾病行全子宫切除术患者300例,其中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患者(腹腔镜组)150例,行经腹筋膜外全子宫切除术患者(经腹组)150例。观察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保留尿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的情况。结果 与经腹组比较,腹腔镜组手术时间长,术中出血量少,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保留尿管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缩短,切口液化发生率低(均P<0.05)。结论 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具有手术创伤小、出血量少、胃肠功能恢复快及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是一种较理想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0.
林婵  罗秀霞 《求医问药》2011,9(6):29+19
目的:探讨非脱垂大子宫经阴道切除的方法与安全性。方法:对322例子宫超过10周孕大小的患者施行经阴道子宫切除术。患者平均年龄43.5岁,包括子宫肌瘤237例,子宫腺肌病85例。术前检查子宫10~12周孕大小者86例,>12~14周孕者101例,>14~16周孕者88例,超过16周孕者47例。结果:322例中除1例因术中发现肌瘤肉瘤样变而改开腹手术外,余321例均成功行阴式子宫切除术,成功率达99.6%。子宫平均重370.7g(16 5~1080g),平均手术时间60.2分钟(32~98分钟),术中平均出血150.4ml(50~305ml),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平均1.5天(2~3天),留置尿管24小时,阴道流液时间平均1.6天,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平均3.6天(1~5天),术后住院时间平均为4.8天(4~7天)。结论:适当的病例选择加灵活的手术技巧,非脱垂大子宫经阴道切除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对非脱垂子宫施行阴式子宫全切术的临床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2005年6月至2007年5月对50例子宫小于16孕周的子宫疾病患者行阴道子宫切除术(TVH)。对手术时间、出血量、术中、术后并发症,住院情况进行分析。结果49例成功经阴道手术,术中膀胱损伤1例。手术时间平均为70分钟(50~240min)。手术平均出血量105ml(80~700m1)。术后平均住院时间5天(4~10天)。术后10例血性分泌物,持续3—5天症状好转。术后2个月随访,均康复好,无远期并发症。结论非脱垂子宫小于16孕周者,行TVH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腹腔镜子宫切除104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腹腔镜子宫切除术的可行性、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5年至2007年行子宫切除术104例,其中子宫次全切除76例,全切28例,分别分析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及手术并发症.结果:子宫次切术手术时间35~90分钟,平均70分钟,术中出血量10~50 ml平均30ml,术后肛门排气时间1~2天,平均1.3天,术后住院天数3~10天,平均分3~5天,有1例宫颈残端血肿,发生率1.3%.子宫全切术手术时间120~180分钟,平均150分钟,术中出血量60~150ml,平均90 ml,术后肛门排气时间1~2天,平均1.5天,术后住院天数3~7天,平均4.5天,术后阴道残端愈合不良2例,发生率7.1%.结论:腹腔镜子宫切除是安全可行的,而腹腔镜子宫次切术,手术操作更安全简单,可作为子宫次切术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3.
黄宇 《四川医学》2013,(6):768-769
目的探讨输尿管外侧先行结扎子宫动脉在腹腔镜子宫全切除术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1年6月~2012年6月采用单双极行腹腔镜子宫切除术的患者共80例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于输尿管外侧先行结扎子宫动脉)和对照组(40例,不预先结扎子宫动脉),比较两组子宫大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前后血红蛋白水平差值、术后取尿管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等。结果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143.51±39.46)min、术中出血量(86.33±61.35)ml、手术前后平均血红蛋白水平差值(7.08±3.85)g/L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平均子宫大小(12.57±3.81)孕周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于输尿管外侧先行结扎子宫动脉在腹腔镜子宫切除术中安全、可行,有利于减少较大子宫宫旁血管的电凝处理,适合在只有单双极腹腔镜器械的基层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保留神经广泛子宫切除术治疗早期宫颈癌的安全性和可行性,并评价术后膀胱功能恢复效果。方法:将2010年6月~2013年10月间80例早期宫颈癌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40例)行腹腔镜下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广泛子宫切除术(LNSRH),对照组(40例)行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切除术(LRH)。对比分析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宫旁组织切除长度、阴道切除长度、术后膀胱功能恢复等。结果:LNSRH平均手术时间大于LR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宫旁组织切除长度、阴道切除长度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拔除尿管平均时间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LNSRH治疗早期宫颈癌在技术上是安全、可行的,其手术治疗效果与LRH相当,且明显缩短了术后保留尿管时间,提高了患者术后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保留子宫动脉上行支筋膜内子宫切除术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符合条件的64例患者,随机分成保留子宫动脉上行支筋膜内子宫切除术组和传统子宫切除术组,观察两组手术各项指标及手术对卵巢功能、性生活及大小便等情况的影响.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腰腹痛、泌尿系症状体征少,术后病率低,并发症少.术后性生活不受影响,手术前后性激素含量无明显变化,更年期综合征发生率低,较对照组有明显差异 (P<0.05).结论 保留子宫动脉筋膜内子宫切除术对卵巢功能影响小,有利于提高妇女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保留子宫动脉上行支大部分子宫体切除术对盆底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子宫良性病变需要切除子宫的患者,分成保留子宫动脉上行支大部分子宫体切除术组(研究组)和次全子宫切除术组(对照组),观察两组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相比均无明显差异;与术前相比研究组术后盆底功能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保留子宫动脉上行支大部分子宫体切除术组对患者盆底功能影响小,且不增加手术难度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经阴道行非脱垂子宫全切除术的优点、手术要点及适应证。方法:对52例患者施行经阴道子宫切除术,子宫体积:<孕8周者14例,孕8~11周者38例,患者平均年龄44.5岁,包括合并卵巢囊性病变8例,7例有一次剖宫产手术史,肥胖体型或合并轻、中度高血压病等23例。结果:平均手术时间47min,术中出血量50~150ml,术后24h拔除留置尿管后无排尿困难,肛门排气时间10~24h,无盆腔或阴道残端感染或血肿等并发症。结论:阴式非脱垂子宫切除术具有微创、便捷等优势,手术适应证广泛。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子宫动脉结扎联合宫腔纱布填塞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选择剖宫产术中大出血患者39例,其中行子宫动脉结扎及改良B-lynch缝合的18例为对照组,行子宫动脉结扎联合宫腔纱布填塞术的21例为观察组.观察2组手术时间、手术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21例均成功止血并保留了子宫;对照组18例中16例保留子宫,2例因止血不满意行子宫切除术.观察组24 h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子宫切除数、手术时间和产褥病与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动脉结扎联合宫腔纱布填塞术对难治性产后出血疗效可靠,简单易行,减少了术中出血量,保留了子宫,无并发症及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9.
不同子宫切除术式对中青年女性卵巢功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金娟  张玮 《北京医学》2008,30(2):96-99
目的 探讨不同术式子宫切除对中青年女性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因各种良性子宫病变行子宫切除术患者150例,根据术式不同,随机分为保留子宫动脉上行支的次全子宫切除术组(保上组)、次全子宫切除术组(次切组)及全子宫切除术组(全切组),每组50例.比较不同术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同时对3组术前及术后性激素水平、更年期症状、性生活质量等进行比较.结果 3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次切组和全切组术后雌二醇水平较术前显著降低,保上组术后性激素水平无明显变化.保上组术后更年期症状发生率显著低于次全切组和全切组,性生活质量显著高于全切组.结论 三种子宫切除术式中,保留子宫动脉上行支的次全子宫切除术对患者卵巢功能影响最小,该术式不增加手术难度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子宫动脉阻断法全腹腔镜子宫次全切除术5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子宫动脉阻断法全腹腔镜子宫次全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04年10月~2005年4月期间。对50例有手术指征患者采用先游离出双例子宫动脉并双极电凝阻断。并完成全腹腔镜子宫次全切除术。结果49例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手术过程顺利。1例因盆腔广泛致密粘连,影响术野暴露而中转开腹。无手术并发症发生。术中平均失血量为105ml。手术平均时间为136min。平均住院时间4.5d。结论该方法可减少手术并发症,而且使术中出血减少,手术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