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6 毫秒
1.
目的:探讨难治性心房颤动(房颤)采用房室结消融加心室流出道VVI(R)起搏治疗的临床可行性。方法:穿刺右侧股静脉置入临时起搏导管,于右心室进行临时起搏,然后在右侧股静脉放入大头消融导管,在房室结交界区记录到希氏束电位后,放电消融房室结,在阻断房室结造成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后进行右室流出道VVI(R)起搏器植入。结果:本组7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房室结消融加右心室流出道VVI(R)起搏治疗。术后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临床症状改善,在半年的随访中患者心功能明显改善,半年后LVEF从手术前(0.32±0.03)增加到(0.67±0.04),前后比较P<0.01;半年后平均LVIDd从手术前(62.5±3.1)mm到(57.5±2.9)mm,(P<0.01);且无1例起搏电极脱位,随访起搏阈电位,阻抗在正常范围。结论:房室结消融加右心室流出道VVI(R)起搏治疗房颤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改善心功能和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为进一步观察双心室同步起搏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长期疗效及病死率,对30例充血性心衰住院病人,观察治疗前及后3个月、6个月、1年、2年、3年的心功能各项参数及病死率,30例中扩张性心肌病18例,高血压性心脏病4例,缺血性心肌病8例;心功能NYHA分级Ⅲ级14例,Ⅳ级16例。所有病人LVEDD&;gt;60mm,LVEF&;lt;0.40。QRS波≥160ms20例,≤130ms10例。结果:①在平均随访20.3&;#177;11.2月期间死亡6例,病死率20%,其中非心源性死亡和心源性猝死各2例,急性心肌梗塞和心衰恶化各1例。②术后3个月~3年,平均6min步行距离明显增加(P&;lt;0.05或P&;lt;0.01)。③术后3个月一3年,心功能明显改善,平均心功能降低1级以上。④术后3个月~1年LVEDD明显减小(P&;lt;0.05或P&;lt;0.01),2~3年时LVEDD亦减少,但无统计学差异。⑤术后3个月一半年LVEF明显增加(P&;lt;0.05);术后1—2年LVEF也改善。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双心室同步起搏治疗充血性心衰能明显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及心功能,减少LVEDD,逆转左室重构,长期治疗疗效巩固,并能降低心衰导致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3.
蒲红  尹炯  吴炎 《中国医药指南》2004,2(12):954-955
目的:探讨慢性快速房颤病人的房室结消融 起搏 药物能否有效控制心室率问题.方法:将3例顽固性慢性快速房颤病人均给予房室结消融,放电当中出现一过性快、慢速交界性心律,说明消融有效.若消融15~60秒未出现Ⅱ°Ⅱ型或Ⅲ°AVB、R-R长间期≥3秒、心室率≤40次/分时,停止消融观察,如果出现前述任何一种情况,则安装心脏起搏器.结果:1例患者完全阻断房室传导,心室率在38-40次/分,给予植入vvI起搏器.另2例患者未出现房室传导阻滞及R-R长间期,心室率降至90~120次/分,适当用减慢心室率及强心甙药物效果显著.讨论:慢性快速顽固性房颤病人,用消融改良房室结 起搏 药物的综合治疗方法是有明显效果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旨在比较心脏永久起搏器植入患者AAI,DDD及VVI3种起搏方式对长期预后的影响。方法346例因病窦综合征及Ⅲ。房室传导阻滞植入永久起搏器的患者,按不同起搏方式分为3组:VVI组136例、AAI组90例、DDD组120例,术后随访内容包括患者症状、体征、起搏器程控、及心功能分级(NYHA)。主要终点为心房颤动发生率,次要终点为脑卒中发生率,心功能分级及超声心动图指标。结果随访35.6±15.7个月,(1)AAI组房颤发生率明显低于DDD组及VVI组(8.89%vs20.83%vs23.53%,P〈0.05),而DDD组房颤发生率与VVI组相比(20.83%vs23.53%,P〉0.05)差异无显著性。(2)脑卒中发生率AAI组低于DDD及VVI组(2.22%vs6.67%vs7.35%,P〈0.05),差异有显著性。而VVI组与DDD组脑卒中发生率(6.67%vs7.35%,P〉0.05)无差异。(3)心功能的影响;DDD组及VVI组患者比AAI组患者各级心功能不全程度有增加,差异有显著性P〈0.05,(4)超声心动图指标,随访结束时AAI组分别与DDD组及VVI组相比,左心房内径(LA)、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DDD组与VVI组相比,上述各指标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AAI起搏为较理想的起搏方式,可使患者最大获益,DDD起搏患者应尽量延长AV间期(A—Vdelay),或选择带AV间期滞后搜索(A—Vsearch)功能的起搏器,尽量保持自身下传,减少心室起搏。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动态优化起搏系统改善植入者生活质量的效果及方法学.方法 120例接受永久起搏治疗的患者,采用常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超声心动图、6-min步行测距、生活质量评分等指标,观察起搏系统干预前后的疗效、心功能分级和生活质量变化.结果 随访期内实施起搏系统干预共387次,其中调整房室延迟(AVD)61例(含双室起搏16例),调整起搏频率42例;调整感知性能20例;改变起搏模式6例;起搏故障探查5例;心室起搏(VVI)改双腔起搏(DDD)6例;纠治起搏器介导性心动过速3例;持续性房颤加行房室结阻断有效控制心室率6例.优化起搏系统前后,SF-36量表的分值有显著提高(P<0.05).结论 优化起搏系统可确保起搏治疗高效、安全、节能,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起搏系统优化应坚持提高随访效率,因人、因时而异实施.  相似文献   

6.
任利群  叶行舟  智宏 《江苏医药》2007,33(4):388-389
目的 探讨不同起搏模式对老年患者心功能不全和房颤发生的影响.方法 126例老年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持续性房颤伴心室率过缓或≥2.5s长间歇26例,植入单腔起搏(VVI)9例,单腔频率适应性起搏(VVIR)17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和(或)房室传导阻滞100例,伴阵发性房颤24例,植入VVI 25例、房室双腔起搏(DDD)45例、房室双腔频率适应性起搏(DDDR)30例.术前,术后1、6、12个月行心功能分级(NYHA),12导联心电图、Holter、超声心动图和起搏器程控分析仪检查,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随访1年,持续性房颤无变化,阵发性房颤消除17例(DDD 11例,DDDR 6例),转为持续性3例(VVI),发生率(21%)较术前降低;心功能不全(Ⅱ~Ⅲ级)发生率VVI和VVIR组术后(58.8%和41.2%),较术前(17.6%和11.8%)明显增高(P<0.01或0.05);DDD和DDDR组术后(8.9%和3.3%)较术前(26.7%和23.3%)明显降低(P<0.05),且明显低于VVI(R)组(P<0.01);平均左室射血分数(LVEF)术后与术前比,VVI(R)组明显降低,DDD(R)组明显升高(均P<0.01或0.05).结论 老年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除慢性持续性房颤者)首选DDD起搏模式,以可减少术后房颤和心功能不全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寿命.  相似文献   

7.
导管消融房室交界区阻断房室传导后植入起搏器是治疗药物难以控制心室率的快速房颤的一种方法。这种疗法在国外早有报道,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们用射频电流消融并阻断希氏束安装永久性右室起搏器治疗一例顽固性快速房颤病人,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超声心动图分析研究心脏起搏器(心室按需起搏VVI和房室顺序起搏DDD)植入前后心功能的变化,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抽取本院自2010年3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38例,27例植入心室按需起搏器,11例植入房室顺序起搏器,采用超声心动图检测患者术前、术后的左室收缩及舒张末容积(ESV/EDV)、心搏量(SV)与射血分数(EF);根据心室累积起搏百分比的检测结果,又分为<40%组和≥40%组。结果两种起搏器植入后ESV/EDV均有所升高,SV与EF有所降低,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心室累积起搏百分比≥40%组患者ESV/EDV的增加比例更高,SV与EF的降低更明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室心尖部起搏可导致心功能下降,患者接受过多的心室起搏后心功能会受到较大影响,甚至诱发或加重心功能衰竭。  相似文献   

9.
单腔心室按需型 (VVI)起搏模式是我国应用最为普遍的一种起搏方式 ,1990~ 1999年 ,我国共置入心脏起搏器约 5万台 ,其中VVI型起搏器约 3 8万台[1,2 ] 。因VVI为非生理性起搏 ,心房颤动和血栓的发生率较高。我们共随访VVI起搏器植入患者 4 6例 ,发生心房颤动者 19例 ,现将抗栓治疗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自 1994年 5月~ 2 0 0 1年 12月 ,我们共随访VVI起搏器置入患者 4 6例 ,均因窦性心动过缓、窦房传导阻滞和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Ⅱ°~Ⅲ°房室传导阻滞或双束支或三束支传导滞 ,并且伴有头晕、乏力、晕厥等症状 ,而安装VVI永…  相似文献   

10.
对不宜进行射频消融 (RFCA)根治、药物又难于控制快速心室率的心房颤动 (简称房颤 )的治疗 ,临床较为棘手。近年来国内外[1] 有人采用经导管消融希氏束或房室结造成完成性房室传导阻滞 (AVB)并安置永久起搏器 ,有效地控制了房颤心室率。现将我们所做 1例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女性 ,54岁 ,有房性心动过速 (简称房速 ) 6年伴阵发性房颤 2年。因心律失常多次在我院住院。 2次 2 4小时动态心电图显示为阵发性房颤 ,平均室率 140~ 160次 /min ,伴多源性房性早搏 (简称房早 ) ,短阵性房速。房颤发作时患者心悸、气短、出冷汗。对…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控制心室率以减轻房颤患者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方法主要是药物治疗和射频消融、起博、改良房室结、调节迷走神经等。结果房颤的心室率得到控制。结论改善房颤患者症状,改善血流动力学。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分析植入人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患者的左心室形态及心功能变化,比较不同起搏方式及不同起搏比例对左室重塑的影响。方法选择50例起搏器植入患者(VVI组25例、DDD组25例)随访观察比较术前术后LVDD、LVSD、LVEF变化;随访时记录24小时动态心电图,比较不同起搏比例对术后LVDD、LVSD、LVEF的影响。结果VVI型起搏器植入前后比较LVDD和LVSD显著增大(P<0.01),而LVEF显著下降(P<0.01);DDD型起搏器植入前后LVDD、LVSD比较无明显变化,而LVEF有下降趋势;起搏比例较高组术后LVDD及LVSD较起搏比例较低组增大,LVEF较起搏较低组降低。结论植入永久起搏器可诱发左心室重塑的发生,以VVI型起搏器明显,故接近生理性起搏模式的DDD起搏优于VVI起搏;同时,在不影响心脏搏动功能的前提下,应尽量减少起搏比例,能减轻心脏重塑。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接受单腔起搏(VVI)和双腔起搏(DDD)模式的心脏起搏器长期治疗的患者心室累积起搏百分数与血浆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水平。方法测定59例长期人工心脏起搏患者心室累积起搏百分数与血浆NT-proBNP水平,后者以10为基数的对数(lg)转化后行统计分析,比较不同起搏模式下右心室累积起搏百分数与血浆NT-proBNP水平的异同。结果 VVI组心室累积起搏百分数(83.61±20.50)%,高于DDD组的(45.93±34.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VVI组较DDD组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高,其lgNT-proBNP分别为(3.24±0.54)pg/ml和(2.52±0.62)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接受VVI长期治疗的患者可能会产生起搏依赖性的心功能损害,增加心力衰竭、心房颤动等的发生;DDD起搏可以通过调整房室间期和模式转换减少右心室累积起搏百分数,对心功能损害比VVI起搏少。  相似文献   

14.
陈弹  刘志华 《江苏医药》1994,20(10):545-547
射频消融(RFCA)治疗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13例,其中1例术后1个半月复发,再次消融获成功,其成功率为92.3%。RFCA对5例房室结双径路(DAVNP)折返性心速患者进行房室结改良,成功地阻断了DAVNP的慢径传导,其中1例术后发生间隙性Ⅲ度房室传导阻滞(Ⅲ°AVB)。2例快速房颤(Af)及房扑(AF)行快径消融,形成Ⅲ°AVB,术后安装VVI起搏器.可见RFCA有效地根治了室上速的发作。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估起搏器减少右心室起搏程序模式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因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而植入具有心室起搏管理(MVP)功能起搏器的患者32例,分别以MVP模式、固定延长房室间期(LAVD)模式和增强的房室间期自动搜索(Search AV+)模式起搏3个月后,比较此三种能减少右心室起搏工作模式的心室起搏百分比及心律失常情况。结果在9个月的随访期中,所有患者未观察到与起搏器相关的房性和室性心律失常及其他不良反应事件。MVP模式下,心室起搏比例最少,明显低于Search AV+模式和LAVD模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earch AV+模式下的心室起搏比例略高于LAVD模式,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最小化心室起搏策略中,MVP模式优于Search AV+模式及LAVD模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植入永久心脏起搏器对心脏重塑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入组病例48例,其中植入双腔起搏双腔感知P波/R波抑制型(DDD)起搏器25例,心室起搏心室感知R波抑制型(VVI)起搏器23例。采用PHILIPS7500型二维超声心动图诊断系统,分别测定患者安置永久性心脏起搏器前、安置>半年后心脏各房室大小,并进行数据间的比较分析。结果除植入DDD型起搏器组右心房发生重塑改变(P<0.05)外,DDD型起搏器植入者植入前后二维超声心动图的其余指标对比和VVI型起搏器植入者植入前后二维超声心动图的各项指标对比均未见有统计学意义改变(P>0.05)。结论植入DDD型永久心脏起搏器早期就可对右心房的重塑有影响,植入各型永久性心脏起搏器对心脏重塑的远期影响还有待于进一步的长期临床观察和扩大样本数。  相似文献   

17.
万文婷  宋建平 《安徽医药》2012,16(5):630-634
目的比较在不同的心室起搏百分比下右室心尖部起搏的患者对心室同步性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入选因房室传导阻滞(AVB)或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而接受DDD或VVI起搏治疗的患者60例,其中植入DDD型起搏器44例,植入VVI型起搏器16例。根据最终心室起搏百分比(Cum%VP)将其分为三组:A组Cum%VP60%(20例),B组Cum%VP≥60%~100%(20例),C组Cum%VP=100%(20例)。通过观察患者的6 min步行试验(6MWT)、监测血浆BNP的变化、QRS时限的变化及常规二维超声,评价不同起搏百分比对心功能影响。采用组织多普勒测量室间隔及左室各壁基底段、中间段的收缩达峰时间(Ts)并计算其标准差(Ts-SD)及脉冲多普勒采集主动脉瓣血流频谱,计算从QRS起始到主动脉及肺动脉血流出现时间,评价心室同步性。结果三组患者阈值变化及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无统计学差异;12月后三组QRS时限及BNP均较术前增加,而活动耐量均较术前下降,其中A组QRS波时限增量及BNP增量均小于B、C组,C组活动耐量下降程度大于A、B组,12个月后三组患者左房内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扩大(P0.05),E/Ea较术前增加,射血分数减少(P0.01),其中C组射血分数下降程度大于A、B组(P0.01);与B、C组相比,A组患者Ts与PPEI-APEI较小(P0.05)。结论右室心尖都起搏时,随着Cum%VP的增加,心功能恶化程度及心室的失同步化越明显。  相似文献   

18.
为分析永久起搏器安置术治疗缓慢型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及发生手术并发症的原因和处理方法,对安置VVI型起搏器338例、生理性起搏器82例(共420例患)术后定期进行门诊检查、信访或电话随访。结果表明,原有的黑朦(268例)、晕厥(104例)症状全部消失,其它症状也显减少。安置生理性起搏器术后心功能明显改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14.29%。结论:永久起搏术是治疗缓慢型心律失常有效的方法,对心功能的改善也有肯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心脏永久起搏器的临床应用,为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治疗提供了有效的方法。AAI型起搏器目前倍受重视,它即维持了正常房室收缩顺序,也不改变心室激动收缩顺序,是部分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病人的最佳起搏方式。我院自1996年1月~1997年12月共安置AAI型起搏器30例,其中4例术中发生房颤,在房颤发作时成功地进行心房电极定位,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4例住院患者,男女各2例,平均年龄63(61~64)岁,均为伴有临床症状的严重窦性心动过缓,或为窦房阻滞,或为窦性停搏,均发生阵发房颤。经窦房结功能测定,诊为SSS,房室结文氏点均>120次/分。起搏器为 B…  相似文献   

20.
5 双灶按需型起搏器 (DDI) DDI系双腔起搏和感知、不跟踪型起搏器,它属于房室顺序起搏及房室顺序感知的抑制型起搏器.其分解式为A/V A/V I/O/I,相当于AAI+VVI.这种起搏器有两个相关的脉冲输出电路,可按先后顺序发放心房和心室脉冲,使心房、心室顺序起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