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国内外划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方法和原则,并举例说明了辽宁省水库水源保护区的划分情况以及相关的技术发展趋势、法律程序等。  相似文献   

2.
以汀溪水库为例,采用3s技术进行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利用GIS技术建立数字高程模型并自动生成汇水区盆地和流域范围,初步划定保护区范围;采用遥感技术获取保护区内的自然环境专题信息;根据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分原则,综合考虑社会和自然等多种数据源进行人工修订获得保护区范围界定。  相似文献   

3.
为揭示水源地水质与潮汐河口水流运动、污染源及排放方式等的影响规律,明确水源地水质主要影响因素,形成潮汐河口水源地保护区的划分技术方法体系,填补潮汐河口水库型水源地保护区的划分技术方法的空白,研究以青草沙水源地为例划分水源保护区范围,对国内外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的划分方法进行了调研.指出目前国内的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分技术方法在潮汐河口水域应用时存在科学性差、适用性不强等问题.研究针对河口潮汐往复流特征、水污染排放和水环境特点,提出了充分利用水库库区自净能力的划分原则和应用污染物最大流动距离法划分潮汐河口水库型水源地二级水源保护范围的技术方法.研究利用该方法初步划定了规划中的长江口青草沙水库水源保护区范围,结果表明该方法概念清晰、简单实用、可靠性强.  相似文献   

4.
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分体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市水源保护区和地表饮用水源地的缺乏已成为全球性问题,并引起了各界的广泛关注。概述了几种常用的水源保护区划分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经济、社会、自然3者协调发展的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分方法。采用层次分析计算法,比较了1级水源保护区的3个方案,确定了上海郊区某地表饮用水源保护区的最优划分方案。  相似文献   

5.
划定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是保护环境、确保供水质量的有效手段。通过对国内外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方法的研究进程分析,以HJ/T 338—2007《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为依据,通过实例研究河流型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6.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是一种重要的生态红线类型,二级管控区内不得建设排放污染物的项目.毗邻生态红线的项目需得到重视,并进行严格的环境管理.以江苏句容备用水源地茅山水库旁某高端养老中心项目为例,研究其施工期、运营期对茅山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污染影响,并针对性地提出若干环境保护建议与措施,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毗邻项目施工、运营的环境管理提供参考,以保障饮用水安全.  相似文献   

7.
准确划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是实现饮用水安全精细化管理的重要前提.基于源头削减和全过程协同管理的思路,将GIS平台、ArcSWAT模型、成本-效益分析技术相结合,以贵州省红枫湖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为例,通过对近5年(2010-2014年)水污染负荷特征进行模拟,识别影响水环境污染控制的关键源区,在此基础上划定水源保护区.结果表明:① 研究区总氮、总磷污染负荷主要来源为农业面源,其中农业种植和畜禽养殖的负荷贡献分别达到89.7%和91.8%,总氮和总磷负荷高风险区主要集中在流域西北部地势较高且农业耕作活动频繁区域;② 污染控制措施的成本效益分析表明,测土配方施肥、1°~15°坡耕地等高植物篱、保护性耕作、植被缓冲带的成本-效益比较高,在该区域水环境污染控制中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③ 基于水污染关键源区识别结果,划定饮用水源四级风险区,其中一级、二级风险区总面积为97.6 km2,仅占原饮用水水源一、二级保护区面积的41.4%,可削减总氮、总磷负荷的60%~70%,所需的搬迁成本仅为原划定方案的35%.研究结果可为我国中西部人口密度大且逐水而居的地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及管控政策的制订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8.
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超标及环境风险一直是影响我国饮水安全的主要隐患。虽然目前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成熟,但是在单一供水难以满足供水要求的情况下,协同供水的不同水源地之间的供水干渠在水源保护区划分上缺乏相关指导性意见,并且在水源保护区后期保护建设中针对性不足,难以有效防范环境风险。本文针对明光市石坝水库水源地,结合中型水库水源地的特点进行水源保护区划分,并综合分析水质和污染源等现状,提出有针对性的环境风险防治措施,为明光市石坝水库水源地建设及保护提供科学支撑。  相似文献   

9.
该论文主要介绍了白石水库的基本情况,2010年白石水库作为饮用水备用水源由省政府同意、省环保厅批复,并划定了饮用水水源保护区。2013年~2014年北票市环境保护局对白石水库水源保护区进行了认真、详细的调查,详细了解保护区范围内的环境风险源,近几年来,北票市对白石水库开展了水源保护和污染源治理工作,不仅有效地保护了饮用水源,使市区居民喝上了清洁的水库水,还改善了库区人民的生活居住环境,但是保护是一项长期的工程,最后提出治理措施,从而对白石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进行全面的防护。  相似文献   

10.
为了保障饮用水供水安全和公众的健康,我国对水源地实行保护区制度,但保护区的划分方法却不尽合理。文章以某一个河流型水源地的参数为依据,分别采用一维模式和二维模式计算保护区长度;同时说明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和我国现行水源保护区划分方法中存在的问题:一维模型计算的长度太长,实际难以操作,二维模型计算不符合实际情况,我国现行规范方法参数难以选取等,并针对这些问题建议在不同的河段采用不同的计算方法,合理划定保护区长度。  相似文献   

11.
我国生活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问题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我国从 1 984年开始立法建立生活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问题很多 ,一方面是现有水源保护区不成功 ,另一方面是水源保护区数量太少。本文运用中外比较研究方法 ,就我国水源保护区的划定划分与政策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河南省城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彩凤 《环境保护》2007,(20):25-28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是保护饮用水的基础工作,河南省位处中原,人口众多,水资源贫乏,饮用水水源地包括河道型、湖库型和地下水三种类型,且多分布于人口集中区.本文对河南省在实际工作中如何实际运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HJ/T338-2007),具体划分河道型、湖库型、地下水型、混合型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协调跨界水源地和已划定保护区的关系等有关的问题进行总结讨论.  相似文献   

13.
河南省城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彩凤 《环境保护》2007,(10B):25-28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是保护饮用水的基础工作,河南省位处中原,人口众多,水资源贫乏,饮用水水源地包括河道型、湖库型和地下水三种类型,且多分布于人口集中区。本文对河南省在实际工作中如何实际运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HJ/T558—2007),具体划分河道型、湖库型、地下水型、混合型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协调跨界水源地和已划定保护区的关系等有关的问题进行总结讨论。  相似文献   

14.
以杭嘉湖地区某水厂饮用水源保护区为研究对象,以EFDC模型为基础,模拟验证划分合理性,为饮用水源地保护与建设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以杭嘉湖地区某水厂饮用水源保护区为研究对象,以EFDC模型为基础,模拟验证划分合理性,为饮用水源地保护与建设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根据农村环境状况,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着力抓好以下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要全力保障农村饮用水安全。组织开展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状况调查,科学划定和调整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依法取缔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的排污口。抓紧建立和完善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监测体系,定期发布水质监测信息。  相似文献   

17.
按照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要求,引入3S技术进行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范围划定,给出了保护区划分制图的流程,并按类型分别详细说明了3S技术在保护区划分制图中的应用方法。结果表明,采用3S技术进行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制图,制图更加快速、准确,界定保护区范围实现了半自动化。保护区划分结果符合自然地形地貌和水文特征,界定的保护区范围具有科学依据。此外,某些区域卫星图相对滞后,甚至没有清晰的卫星图,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保护区划分制图。  相似文献   

18.
地下水源环境质量红线是"生态保护红线"整体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划定是"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的充分体现。以地下水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边界作为地下水源环境质量红线,"红线"内按照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管理要求实施相应措施。以滕州市某地下饮用水源地为例,利用MODFLOW建立研究区地下水流模型。选用某正常年份4个地下水位观测井的实测数据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显示,4个地下水位观测井,最小误差为0.14m,最大误差为1.87m,模型计算水位与实际水位较为接近。利用MODPATH进行粒子反向追踪,以粒子运移100d所圈定的区域边界作为地下水源环境质量红线。水源地中心位置距红线最大距离为260m,最小距离为150m。  相似文献   

19.
贺涛  王钉  李浩  许振成 《环境保护》2016,(21):24-28
湖库型饮用水水源在生活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其污染具有特殊的水力特性,环境风险范围和面积相对固定可控,为从集水区层面保护水源提供了可能。从流域系统控制角度,本文提出了一级保护区、二级保护区、准保护区、其余集水区的湖库型饮用水水源"四级四区"环境风险空间管控方式。从全过程控制角度,提出了水源确定、保护对象筛选、风险识别与分析、风险预测、风险评价、风险管理、执行监督与修订的环境风险阶段筛查策略。通过时空风险管理,对湖库型饮用水水源进行风险防范和控制。  相似文献   

20.
昆明市区主要饮用水源水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昆明市区主要供水水源为松华坝水库、柴河水库、大河水库。除柴河水库非汛期水质为Ⅱ类外,其余各时段的水库水质均为Ⅲ类,且3个水库各时段的营养状况均为中营养。建议采取划定水源保护区、加大水土流失治理力度、控制面源污染等措施保护水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