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综合医院特色化中医人才培养是我们面临的紧迫任务。目前,综合医院中医人才培养存在许多问题,主要原因是西医强势发展及氛围的冲击和影响,导致部分中医人员热衷于西医理论和临床技能的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医经典理论功底越来越薄弱。要克服这些问题,必须确立特色化中医人才培养目标和方案,培育中国传统文化根基和中医经典理论基础,强化中医临床思维,提高临床诊疗水平。  相似文献   

2.
在重大疑难疾病治疗过程中,单纯依靠西医或者中医很难取得令人满意的疗效。因而加强中西医协作能力,联合攻关,形成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提高重大疑难疾病的临床诊疗效果,探索重大疑难疾病中西医协作机制与模式,对提升中西医结合临床服务能力意义重大。中西医双方整合资源、优势互补、协同攻关,形成中西医结合防治疾病的新思路、新方法和新模式,从而提高结直肠癌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正>《中国中医药报》2016年10月20日讯:近日,云南省卫生计生委印发《关于开展中西医协同协作试点工作的通知》,在全省各级各类医院推进中西医资源优势互补、协同创新,促进中西医结合临床实践与科学研究同步发展。云南拟通过四个方面重点工作,推进中西医协同协作。一是建立中西医联合诊疗机制。中医医院与综合医院设立联合病房,或医院中医临床科室与西医临床科室紧密协作成立中西医专家联合诊疗组等,以单纯中医或西医治疗效果都不明显的疑难病种、急危重症协同诊治为切入点,围绕临床诊疗难点,开展联合诊疗。  相似文献   

4.
<正>《中国中医药报》2015年12月21日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日前联合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出通知,决定开展重大疑难疾病中西医临床协作试点申报工作,利用3年时间开展中西医联合攻关,以提高临床疗效为目的,在临床实践基础上形成业内专家广泛共识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探索建立中西医临床协作的长效机制和模式。协作内容包括五个方面:一是建设重大疑难疾病中西医临床协作平台,从临床入手,形成独具特色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二是创新重大疑难疾病的中西医临床协作机制,创建中医临床诊疗团队和西医临床诊疗团队  相似文献   

5.
<正>马春芬老师是河南中医学院妇科主任医师,从事中医妇科临床教研工作近四十载,专业知识渊博,临床经验丰富。对治疗妇科病,特别是对带下病、月经病有其独到的理论研究和见解,善治疑难痼疾,屡起沉疴。在诊疗过程中,除注重病因、对症治疗外,尤重与西医相关实验室资料相结合,四诊合参,决不见崩止崩,见漏止漏。  相似文献   

6.
病证结合治疗糖尿病思路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医辨病、中医辨证是目前中医/中西医结合医院诊疗疾病的主要模式。西医诊断:糖尿病;中医诊断:消渴(病),再进行辨证论治是多数中医/中西医结合医师对糖尿病所采取的诊疗方法,其他模式还有:糖尿病专病专药的应用;或忽略糖尿病诊断,单纯中医辨证论治。笔者认为,糖尿病病证结合治疗是现实和发展的需要,对其病证结合模式的探索是提高中医治疗糖尿病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中医药健康管理是我国医疗系统中的重要部分,相比较西医而言,中医的优势在于慢性病治疗效果较好、治疗成本更低。西医的治疗方式立竿见影,更适用于现代高速的生活、工作节奏,但西医的治疗往往具有一定的副作用,老年人身体机能差强人意,所以西医的诊疗具有一定风险,诊疗过程也会尽量避免使用手术的方式。由此对于老年人的健康管理,中医药的方式更为适用,且疗效会更好,文章对老年人中医药管理现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转移性结直肠癌中医诊疗指南》是我国首部转移性结直肠癌的中医诊疗指南,相较于传统西医诊疗指南,着重规范了中医药在转移性结直肠癌诊疗中的应用,凸显了转移性结直肠癌的中医药特色治疗方案。本指南由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肿瘤诊疗部牵头,联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等全国15家医院,参与指南起草的18名相关代表共同制定,于2022年7月28日在中华中医药学会正式发布。参与指南起草的肿瘤专家对转移性结直肠癌中医诊疗提出了4条共识性推荐意见,主张在转移性结直肠癌治疗的全过程中充分发挥中医诊疗的优势和特色,同时根据患者具体的病理分期、基因分型、发展趋势,以最新国际临床指南为参照,以中医理论为指导,根据疾病发展的不同阶段,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和临床需求,采用中西医相结合的方法,有计划地、合理地将西医常规治疗与临床验证有效的中医各种治疗方法相结合,以降低西医常规治疗的不良反应,改善患者生命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最大限度地提高患者的获益。本指南对转移性结直肠癌的辨证分型、改善生命质量的中医药、延长生存期的中医药、中医药治疗后疗效评价等4个方面进行了规范,旨在提高当前转移性结直肠癌中医诊疗能力,并为从事中医诊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的医务人员提供推荐意见及指导。  相似文献   

9.
<正>本着"立足中医临床,指导临床实践,报道学术前沿,传承中医精髓"的办刊宗旨,我刊特开设"脉案精选"专栏。期望通过对病案治疗经过的详细介绍,反映主诊医家在临证中体现中医特色的诊疗方法,为读者提供颇有疗效的中医临证经验。现诚向从事中医临床的有关专家征稿,具体选题、体例等要求如下:1.选题范围:选择亲自诊治且印象深刻的少见病、疑难或急重病,经中医或中西医结合诊治,取得良好治疗效果的成功案例。2.体例与主要内容:可采用医案与医话相结合的形式情况。①病例介绍:包括主诉、简单现病史以及重要的实验室检查结果,中医辨证、西医诊断,治疗经过(包括中西医治疗),其中具有特色的中医治疗部分宜详细写明用药  相似文献   

10.
<正> 在振兴中医事业方面,综合医院中医科与中医医院相比,固然有许多不利因素,但也存在不少特点和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综合医院既有中医,又有西医,有的还有中西医结合医,三者并存,对开展中西医结合工作十分有利。中医人员与广大西医同志长期工作接触中,接受自学了大量西医知识,不少人不但是中医行家,对现代医学也不陌生。据《中国中医药报》报道,目前中西医结合人才面临断档危机,研究基地缺乏。中医院强调突出中医特色,而国家和地方因财力所限在近期内也不可能建立较多的中西医结合医院,看来为中西医结合培养人才、建立基地的任务就历史地落在综合医院中医科肩上。从临床、科研、教学等方面考虑,大多数中医科还是有能力挑起这副担子的。  相似文献   

11.
中医药现代化=中西医并重,辨证论治和顶级现代化医疗设备的普及应用是中医院及综合医院中医科工作的重点,西医诊疗技术是中医药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条件的中医院要引进中医博士及西医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在综合医院中医科要结合重点课题,有组织有重点地组织西医查房,中西医会诊。中西汇通、衷中参西录、医林改错,中医在“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道路上自强不息,虽然近代没有出现像张仲景、李时珍、叶天士等具有创新性的理论家和实践家,但中医为有唐容川、张锡纯、王清任以及任应秋、邓铁涛等一批近代名医而骄傲。没有现代的纯中医,中医以开放的姿态迎接新世纪的到来。中医药现代化的三大优势:一、中医经典理论指导下的临床医疗,特点是辨证论治。二、西医诊疗技术是中医药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整合中西医两种医疗体系的学术借鉴及内涵。三、中西医并重,中药制剂,中西药合剂是中医药现代化的优势。中西汇通,衷中参西录,中西医有机整合,中西医并重,说到底都是中医药现代化。叶公好龙述而不作,是中医药现代化中存在的问题,但中医药硕士以及博士研究生对中医药核心理论及临床医学的深入研究,必将为引领中医药现代化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2.
<正>韩世荣主任医师是陕西省名中医,省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在长期的皮肤病诊疗实践中既强调辨病论治,又善于权衡中西医之长,哀中参西,西医诊断,中医治疗,对于证型固定者予以专病专方,并使用经方治疗皮肤疑难顽症,在皮肤病的病因病机和治疗方药方面有独到见解,笔者有幸随师临证,耳濡目染,感受颇多,现就其治疗皮肤病的经验整理如下。医案1硬皮病张某,男,45岁,教师,就诊时间2012年2月15日,主诉躯干右侧局部皮肤硬化萎缩5  相似文献   

13.
舒针疗法——舒针疗法针具设计思想及临床基本操作规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舒针疗法是以中医针眼外科理论体系与治疗思想为基础而创立的一种经皮闭式微创治疗技术.该疗法使用独创的舒针针具对慢性疼痛病等多科疑难病症利用"舒压、舒胀、舒挛、舒僵"等特效治技取得独特的临床疗效,结合现代医学独创了人体慢性痛证与植物神经性疑难疾患特定穴的选取诊疗体系与治疗规律.舒针疗法融会了中医外科与针刺领域其他特种针疗法操作精华,是小针刀等特种针疗法和传统针灸治疗的全新发展和补充,其创造性地将中医针灸针和西医手术刀的功效集于一体,从而使针刺治疗和闭式微创手术治疗巧妙地达到统一.  相似文献   

14.
中医已成为原发性肝癌综合治疗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肝癌围手术期、血管介入期、局部消融期、放射治疗期、靶向药物治疗期、对症支持治疗期、西医联合治疗期,分别制定相应的中医治疗目标,避免中药治疗不足或治疗过当,使中医更好地与西医相结合,疗效得到最大化发挥,并使肝癌诊疗思维清晰、完整。  相似文献   

15.
延髓麻痹亦称球麻痹,包括真性延髓麻痹和假性延髓麻痹,是神经科常见的疑难危重症。西医对延髓麻痹尚无特殊有效治疗方法,中医治疗  相似文献   

16.
文章基于中医诊疗体系的形成与发展历程,阐释了辨病治疗、辨证论治、病证结合的诊疗模式,后者包括基于中医诊断疾病而进行辨证论治的中医病证结合模式,和基于西医诊断疾病而进行中医辨证论治的病证结合模式,并探讨不同诊疗模式的优势与不足,以期为提高中医治疗疾病疗效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综合医院虽不同于中医院,综合医院以西医为主体,中医药文化相对单薄,但综合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是中医药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综合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和科普具有重要意义。综合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要在维护医院整体的前提下,展现中医药文化精神,突出中医治疗特色,加强中医文化学位点建设,培养高素质中医文化研究与传播人才,利用中医药科普为载体,以中医药疗效为核心,大力宣传中医药文化,实现中医药文化的传播,使中医药在防病、治病中更好的发挥其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8.
苏北人民医院是一个技术水平较高、设备条件较好的综合医院。由于院的党政领导坚决贯彻中医政策,积极发扬祖国医学遗产,因此在发展中医业务,促进中西医团结,组织西医学习中医工作等方面,已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该院的中医科是由小到大,逐步发展起来的,53年只有一个针灸室,一个医生在内工作,由于在诊疗上取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为充分发挥中医药在神经系统疾病领域的疗效优势,明确中西医结合切入点,进一步规范中医临床诊疗,制订出中医西医公认的、融合的诊疗方案,提高神经系统疾病的疗效,中华中医药学会组织中西医神经内科专家围绕具有代表性的脑卒中、头痛、眩晕、多发性硬化、癫痫的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优势环节等进行深入探讨,提出优势病种的中西医治疗建议,为临床实际诊疗和科学研究提供参考依据和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20.
中医(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指中国传统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等的一门学科。它承载着中国古代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和理论知识,是在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辨证法思想指导下,通过长期医疗实践逐步形成并发展成的医学理论体系。在研究方法上,以整体观相似观为主导思想,以脏腑经络的生理、病理为基础,以辨证论治为诊疗依据,具有朴素的系统论、控制论,分形论和信息论内容。急诊医学是给健康危机者提供全面、紧急和便捷的医疗服务,以避免死亡和残伤的发生。急诊医学也是一个专门的专科,是挽救生命的重要的部门。中医和西医归属于不同的医疗体系,但是在综合医院,中医科医师常常面临着西医急诊的问题。由于急诊医学具有时间紧迫、高度风险、情况复杂、工作强度大的特点以及急诊病人的特殊性,因而对于中医实习生西医急诊思维的培养也格外重要。本文就综合医院中医实习生西医急诊思维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并探讨中医实习生西医急诊思维的培养方案,提高中医实习生综合医疗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