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5 毫秒
1.
作为一类由共轭单元构建的多孔材料,共轭纳米孔聚合物(CNPs)具有开放的孔骨架、高的比表面积、永久的微孔-介孔、共轭结构以及可灵活设计的孔壁化学环境,有望成为一类理想的宿主材料,实现从分子和纳米尺度上固定或捕获客体。锂硫电池具有比能量高、成本低、环境友好等优势,是一种非常有前景的高比能锂二次电池;然而,硫的分步还原或氧化过程中产生的中间态多硫化物在电解液中的溶解穿梭现象,是导致电池循环稳定性差的根本原因之一。构建束缚多硫化物的宿主材料是锂硫电池性能突破的关键。CNPs由于其结构优势,有望成为性能优良的硫宿主材料。本文综述了近年来CNPs在锂硫电池中的应用,重点讨论了抑制"穿梭效应"提升电池性能的策略与方法,并对未来该领域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共轭亚油酸是一系列异构体的总称,其中具有多种生物功能的异构体主要是c9,t11-共轭亚油酸和t10,c-12-共轭亚油酸。本文简要阐述了共轭亚油酸活性异构体的分布和来源,并重点综述了c9,t11-共轭亚油酸和t10,c12-共轭亚油酸这两种异构体对动物体内脂肪、脂类代谢和癌症的影响差异,从构效关系上分析了它们的药理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生色团和助色团、离子化、空间效应等几方面探析了共轭π→π*跃迁能级的变化及对有机化合物颜色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经过反复的化学实验研究发现,甲酸不发生银镜反应,从反应原理、分子结构和甲酸对银氨溶液的破坏等理论方面较详细地分析甲酸不发生银镜反应的原因.对"甲酸的还原性"提出独到的见解:由于甲酸对银氨溶液的破坏作用;甲酸分子中有p-π共轭效应,因此,甲酸分子不具有典型的醛基,不能发生银镜反应,不具有醛所特有的还原性.  相似文献   

5.
共轭亚油酸对大鼠血脂水平的调节作用及其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研究共轭亚油酸(CLA)对高脂模型大鼠的调节血脂作用。方法 选取雄性成年wistar大鼠50只,按血脂水平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高脂模型对照组和低、中、高剂量组。灌胃给予共轭亚油酸4周后,测定血脂水平。结果 与高脂模型对照组相比,共轭亚油酸可明显减轻大鼠体重,降低大鼠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脂水平,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则无明显影响。结论 共轭亚油酸能降低大鼠血脂水平。  相似文献   

6.
共轭亚油酸与血脂关系及其对动脉粥样硬化的预防作用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为探索共轭亚油酸在预防CHD和AS方面的作用,我们采用高含量共轭亚油酸红花油为处理组,观察了其对大鼠脂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对聚苯胺、聚吡啶等共轭聚合物与非导电聚合物材料的复合体系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综述。不同方法制备的复合材料在结构和性能上各有特点。一般共轭聚合物与非导电高分子材料相容性差、尤其是低极性高分了。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共轭亚油酸对妊娠期糖尿病大鼠胎盘脂联素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育龄雌性SD大鼠受孕后随机分为正常妊娠组,妊娠期糖尿病组,共轭亚油酸治疗组。腹腔内注射45mg/kg链尿佐菌素,建立妊娠期糖尿病模型。打药3d后用共轭亚油酸3.0g/(kg·d)灌胃至孕19d,建立共轭亚油酸治疗组模型。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血糖;采用RT-PCR技术检测胎盘脂联素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并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1)孕前3组血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孕3d后妊娠期糖尿病组、共轭亚油酸治疗组血糖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妊娠组,妊娠期糖尿病组与共轭亚油酸治疗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孕19d后妊娠期糖尿病组血糖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妊娠组,共轭亚油酸治疗组血糖水平显著低于妊娠期糖尿病组,但仍高于正常妊娠组;(2)胎盘组织中有脂联素基因表达。(3)妊娠期糖尿病组胎盘脂联素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妊娠组;共轭亚油酸治疗组胎盘脂联素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妊娠期糖尿病组,但仍低于正常妊娠组。结论:(1)共轭亚油酸可降低妊娠期糖尿病大鼠血糖水平;(2)胎盘部位有脂联素基因表达,妊娠期糖尿病病理状态可影响脂联素基因在胎盘的表达水平;(3)共轭亚油酸有上调脂联素基因表达水平的作用,可改善妊娠期糖尿病大鼠的糖脂代谢。  相似文献   

9.
将碱基官能化和共轭聚合物结合起来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本文设计合成了间二溴苯修饰的碱基化合物——二溴苯基腺嘌呤和二溴苯基胸腺嘧啶。采用过渡金属镍催化的Yamamoto反应合成了侧链带有碱基的共轭聚合物。通过核磁、红外、紫外可见光谱、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 TOF)等方法对所得聚合物进行了分析表征。  相似文献   

10.
目的:将基于共轭梯度算法的BP神经网络方法应用于高血压证候诊断。方法:对传统BP算法存在的不足进行改进,采用成比例的共轭梯度算法,建立高血压中医证候诊断模型,并运用检测样本对模型的性能进行评价。结果:总体识别率达89.5%。结论:基于共轭梯度算法的高血压中医证候诊断模型具有较好的诊断、预测能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合成含共轭烯炔结构单元的药物前体烯基砜。方法:通过端炔与烯基砜发生了Sonogashira偶联反应,生成含共轭烯炔结构单元的药物前体烯基砜。结果:产物经过1H NMR,13C NMR,HRMS(EI),IR和X-ray等表征。数据表明该反应合成的含共轭烯炔结构单元的药物前体烯基砜中的双键构型为Z型。结论:端炔与烯基砜发生了Sonogashira偶联反应区域和立体选择性地合成了含共轭烯炔结构单元的烯基砜,该反应为合成药物前体烯基砜提供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12.
有机光伏技术为太阳能的有效利用提供了一条重要途径。有机太阳能电池因制造成本低廉、材料质量轻、加工性能好、易于携带等优势而备受关注。提高有机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是目前乃至未来的研究重点。设计和合成适合的窄带隙的共轭聚合物是提高有机太阳能电池光电转化效率的核心。综述了近年来基于窄带隙的共轭聚合物的太阳能电池材料的设计、制备和器件性能研究进展,探讨了目前存在的亟待解决的关键基础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烷基的电子效应分为诱导效应和超共轭效应。有关诱导效应已有详细报道,但烷基连接在双键碳原子上的诱导和超共轭效应大小的差别未见报道,而我们在授课时又需要说明此问题。目前国内所用的教材没有明确指出它们大小的区别,却暗示出超共轭效应作用较强。如2-戊烯与溴化氢加成产物以3-溴戊烷为主。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一种新型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oly(lactic-co-glycolic acid), PLGA]/鱼皮胶原共轭静电纺丝膜的物理性能。方法:制备PLGA电纺膜(A组)、纯鱼皮胶原膜(B组)及新型PLGA/鱼皮胶原共轭静电纺丝膜(C组)3种膜,分别检测接触角、失重率、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等物理性能,初步评价新型PLGA/鱼皮胶原共轭静电纺丝膜的物理性能,为其应用于种植引导组织再生提供理论依据。结果:新型PLGA/鱼皮胶原共轭静电纺丝膜(C组)具有良好的亲水性,接触角为68.52°;体外降解12周后失重率为(14.85±0.13)%,拉伸强度为(2.41±0.47) MPa,断裂伸长率为(77.98±25.72)%,失重率速率最小且仍保持一定的拉伸强度与断裂伸长率。结论:PLGA/鱼皮胶原共轭静电纺丝膜的物理机械性能能够达到临床要求,为进一步的细胞实验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共轭亚油酸(CLA)在抑制结肠肿瘤发病率,诱导肿瘤细胞死亡,廿烷类、1,2-二酰甘油(DAG) 的形成,及对注射1,2-二甲基肼的S-D大鼠的结肠粘膜上的脂肪酸含量中的影响.方法:将120只6周龄的S-D大鼠分为四个喂养组:①藏牦牛脂(TYT);②高原鼢鼠脂(FOPZ);③藏牦牛脂加共轭亚油酸;④高原鼢鼠脂加共轭亚油酸.共轭亚油酸来自青海裸鲤油.四组喂养20周的实验食物,并注射1,2-二甲基肼(20mg/kg),到20周龄时达到180mg/kg.结果:藏牦牛脂+共轭亚油酸喂养组,高原鼢鼠脂+共轭亚油酸喂养组,以及高原鼢鼠脂喂养组的结肠肿瘤发病率低,肿瘤细胞死亡率上升(P<0.05),少量的廿烷类(前列腺素E2和血栓素B2)和结肠粘膜少量的1,2.二酰甘油有加速结肠肿瘤细胞死亡的作用.结论:共轭亚油酸可以增加肿瘤细胞的死亡,具有抗肿瘤的功效,其通过调节结肠粘膜细胞信号传导来诱导肿瘤细胞死亡.  相似文献   

16.
李琦  李平 《九江医学》2010,(1):45-47
将Dai-Yuan共轭梯度法的前提条件βk>0改为βk<0,根据搜索方向的下降性要求,得出含参数Dai-Yuan记忆梯度法,并在Wolfe条件下做出了收敛性证明,从而进一步得到了由βkDY控制的一类无约束优化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一种新型聚乳酸-羟基乙酸(polylactic acid-glycolic acid, PLGA)/鱼皮胶原共轭静电纺丝膜的细胞毒性和体内降解进行初步探讨,为应用于引导骨组织再生(guide bone regeneration, GBR)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以PLGA和医用级鱼皮Ⅰ型胶原为原材料,通过共轭静电纺丝技术制备出高取向性的纳米纤维膜,然后分别检测细胞毒性和大鼠体内的降解过程,初步评价组织学形态与体内降解率。结果:PLGA/鱼皮胶原共轭静电纺丝膜的细胞毒性为1级,符合植入性医用材料的标准。成纤维细胞黏附生长良好,且不能穿过纤维膜生长到膜的对侧。结论:PLGA/鱼皮胶原共轭静电纺丝膜可用作GBR的屏障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共轭亚油酸(CLA)对铅致小鼠脂质过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50只昆明种健康成年小鼠随机等分为正常对照组、醋酸铅组(100mg/kg)和3个CLA保护组(50mg/kg,100mg/kg,200mg/kg),保护组采用铅和共轭亚油酸共同灌胃,各动物按体重0.1mL/10g计算灌胃体积,隔日灌胃一次,共4周。检测小鼠心、脑和肝脏脏器系数及血清、肝组织中MDA含量及SOD、GSH-Px活性。结果铅染毒组小鼠脏器系数增大(P〈0.05),SOD和GSH-PX活性下降(P〈0.05),MDA含量升高(P〈0.05)。中、高剂量CLA保护组小鼠脏器系数、SOD和GSH-PX活性以及MDA含量与铅损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CLA对铅所致氧化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将苏东坡效应、增减效应、登门槛效应、罗森塔尔效应和超限效应应用于教学中,有利于实现有效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20.
共轭梯度法是优化大规模目标函数的一种经典方法。根据复梯度、复Hessian阵与实梯度、实Hessian阵之间的关系,将共轭梯度法推广到复数域,用于解决复数域的优化问题。针对共轭法的一些缺点,如每步迭代利用线性搜索来确定优化的步长及可能寻找到的极值点不一定为极小值等缺点,提出在Hessian阵不正定时利用负曲率方向作为搜索方向,利用实数域二阶导数简化思想,使寻找下降负曲率方向简单化,同时根据目标函数信息调节搜索步长,保持函数值单调下降。对该算法进行复数域优化数值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与复数域的SCG算法及QuasiNewton算法相比,计算较为简单且优化效果更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