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华鲟(Aclpenser Sinensis Grdy)是一种大型的海淡溯河洄游性鱼类,是我国特有的古老珍稀鱼类。长江葛洲坝水利枢纽建成后,切断了中华鲟由海口上溯金沙江生殖洄游的通道。为了补偿葛洲坝工程对中华鲟的不利影响,成立了宜昌中华鲟研究所,从1983年起每年向长江放流人工繁殖的幼鲟。但由于种种原因,这一珍稀动物已濒于灭绝。  相似文献   

2.
<正> 中华鲟分布面极窄,数量尤为稀少,是我国的“水中大熊猫”,为国家一级保护水生野生动物。中华鲟是我国特有的暖温性溯河洄游的名贵鱼类,是世界20余种鲟科鱼类中分布北纬最南的一种。中华鲟是白垩纪残留下来的子遗物种,是鱼类共同祖先——古棘鱼的后裔,素有“活化石”之称。因此中华鲟在研究生物进化、地质、地貌、海浸、海退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难以估量的生态、社会、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3.
中华鲟是我国特有的大型溯河性珍稀名贵鱼类,是我国的一级野生保护动物。作者搜集了大量资料,根据目前长江口中华鲟资源状况,提出保护中华鲟幼鱼资源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王者茂 《海洋渔业》1986,8(4):160-161
<正> 中华鲟 Acipenser sinensis Gray 是海产溯河性鱼类。生殖季节由海中沿长江上溯,在江中产卵。孵出的幼体又沿长江而下进入海中肥育、成长。中华鲟是一种经济价值极高的经济鱼类,个体大,肉味美,是馔中名菜。特别是鱼卵,是中外人士所喜食的珍品——鲟鱼仔。中华鲟是一亿五千万年前,中生代时期存留下的为数不多的稀有古代鱼类,属软骨鱼和硬骨鱼之间,在分类学上独树一帜属于  相似文献   

5.
中华鲟(音寻又称腊子鱼,见封面照片),是我国珍稀古老的江海洄游性鱼类,幼鱼在海洋育肥成长,性腺成熟后产卵亲鱼便进江河中繁殖,根据古生物学与鱼类学者从古棘鱼化石考证,中华鲟最早出现于古生代志留纪到二迭纪地质年代,是鱼类的祖先,已有二亿五千多万年  相似文献   

6.
一龄中华鲟生长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龄中华鲟生长特征研究肖慧,李淑芳(葛洲坝中华鲟研究所)中华鲟是我国一级保护水生野生动物,由于其在鱼类演化、生态习性和地理分布等方面的独特地位,许多水产工作者相继对其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一些成果。为了保护与增殖中华鲟资源,进一步完善中华鲟早期阶段的生...  相似文献   

7.
中华鲟、网箱养殖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华鲟属于鲟形目、鲟科鱼类,1983年被定为国家一类保护动物,是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硬骨鱼类之一。为保护与延缓这一古老的自然资源,20世纪70年代重庆长寿湖水产研究所最早成功地进行了中华鲟的采卵孵化;1984年以来,湖北葛州坝中华鲟研究所每年都进行了中华鲟的人工繁殖。近年来,中华鲟的商  相似文献   

8.
中华鲟是我国古老鱼类中生存至今的活化石它对丰富教学、科研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我们现将中华鲟的剥制方法简介如下,供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9.
中华鲟人工蓄养和催情试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正> 中华鲟是我国特有的珍稀鱼类。长江葛洲坝阻断了中华鲟的洄游通道,所以采取综合措施救护中华鲟资源,是亟待研究的问题。葛洲坝下鲟鱼人工繁殖试验是研究的项目之一。1981、1982年,在坝下江段进行了天然性成熟中华鲟的人工催产试验,均未获得成功。据调查,坝下性成熟亲鲟很少,尤其是  相似文献   

10.
论中华鲟的保护与开发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本文分析了中华鲟( Aclpenser Sinensis Grdy)资源数量变动的情况和资源衰退的原因,论述了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腰拦长江19年来,对中华鲟产卵洄游群体影响的程度和中华鲟资源今后发展的趋势,并从生物学和经济学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保护与开发相合的补救措施,指出了中华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古生物学和鱼类学工作者,根据古生代的志留纪到二叠纪的地质年代中出现的古棘鱼化石的形态结构特征,推断出古棘鱼是现代鱼类的共同祖先,而鲟鱼类是古棘鱼的一支后裔,所以,中华鲟被人们称为古老的鱼类。由于鲟鱼类的起…  相似文献   

11.
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 Gray)是我国珍稀古老的江海洄游性鱼类,国家一类保护动物。作者承担中国水科院下达环境污染对中华鲟影响的研究课题,并调查了宜昌段的情况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刊登。  相似文献   

12.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第一研究室鱼类生态组的科技人员,1984年在葛洲坝枢纽下游进行中华鲟自然繁殖调查时,取得了证明中华鲟在宜昌江段大规模自然繁殖的资料,这是自1982年以来连续3年观察到的中华鲟在宜昌江段自然繁殖规模最大的一次。  相似文献   

13.
<正>鲟鱼作为一类大型而又古老的鱼类,多数品种和杂交种是重要的经济物种,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另外,鲟鱼中具有代表性的中华鲟是现存的"活化石",具有极其重要的生态价值和研究价值。采用经济种开展相关的实验研究,可为中华鲟的研究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以最大限度保障中华鲟实验群体的安全。氨氮是中华鲟等珍稀濒  相似文献   

14.
中华鲟属硬骨鱼纲鲟形目鲟科鲟属鱼类。是产于我国的鲟科鲟属鱼类中最大的一种,最大体重可达500公斤左右,故四川渔民中有“千斤腊子”的说法。它广泛而稀少地分布于长江、东海沿岸、黄渤海沿岸的近海区及各大河系。是我国主要经济鱼类之一,是国家一类保护动物。中华鲟在长江的不同江段有不同的地方名。四川渔民称它为腊子、大腊子;鄂、湘、赣、皖、苏渔民称它为鳇鱼;河口地区渔民称它为着甲鱼,并把它和鲥、(鱼危)、白鲟一起奉为四大名鱼。 中华鲟是一种洄游性鱼类,每到生殖季节(9~  相似文献   

15.
刘敬群 《水利渔业》1987,(6):F003-F003
中华鲟是一种大型的溯河洄游性鱼类,平时在亚洲东部沿海的大陆架栖息肥育。每年的7~8月由海进入江河繁殖。长江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对中华鲟生殖洄游通道的阻隔,引起普遍的关注。葛洲坝工程管理局,在宜昌市小溪塔建立了中华鲟人工繁殖研究所,进行人工繁殖和培育幼鲟放流,为保护中华鲟资源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6.
葛洲坝下中华鲟产卵场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对葛洲坝下中华鲟产卵场的地点、范围、成熟比例、产卵量、敌害鱼类危害情况等进行了研究并作出了初步评价,同时为拯救中华鲟资源提出具体意见。  相似文献   

17.
中华鲟简介     
中华鲟是长江的三种鲟类之一,大者可达千斤。除被称为活化石的我国特有的稀珍鱼类——白鲟之外,可说是在淡水生活的最大的鱼类。  相似文献   

18.
中华鲟是我国一种珍稀鱼类,亦称“国宝鱼”,但近年来随着工、农业发展,引起长江某些局部水域的严重污染,从而给这种珍稀鱼类带来很大的损害.据我们长期调查表明,不少中华鲟已患及慢性病,鳃瓣出血,红细胞,血小板和血红蛋白含量降低,鱼体内含有较高重金属如铜、锌含量达到1.48mg/L与10.16mg/L,以及肝脏发生癌变等症状.这一情况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以便积极做好中华鲟资源的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19.
祟明东滩团结沙鱼类群落多样性与生长特性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研究了长江口祟明东滩团结沙5~8月间的鱼类多样性和生长特性。初步调查表明,祟明东滩团结沙共有鱼类9目19种,以鲤形目最多,鲻形目次之。这些鱼类分为4个主要生态类型,包括河口性鱼类4种、近海鱼类3种、江海洄游型鱼类4种和淡水鱼类8种。鱼类群落多样性较低,以个体数为单位计算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为2.790,Simpson优势度指数λ为0.198,Pielou种类均匀度指数J′为0.657。主要优势鱼类为窄体舌鳎、刀鲚、长蛇鮈、鲻、鲫、中国花鲈和中华鲟等7种,个体都较小。这7种鱼中窄体舌鳎、刀鲚、长蛇鮈、鲻、鲫和中华鲟呈等速生长,而中国花鲈为异速生长,肥满度最大的是鲫,最小的是刀鲚。5~8月间每个月渔获物的种类与数量组成有一定差异。为了更好地保护长江口祟明东滩的鱼类资源,应加强长江口渔业生态环境的综合治理,加大增殖和保护鱼类资源的力度,充分发挥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功能。  相似文献   

20.
<正> 中华鲟是我国长江中的珍稀鱼类,近年来由于沿江工业的迅速发展,排放废水使局部水域污染严重,中华鲟受到一定影响。姜礼燔、曹萃禾等同志的研究结果表明,中华鲟幼鱼中已发现慢性疾病:体色加深,鳃部充血,肝脏肿大,有些个体已发生不同程度的肝组织癌变.他们撰写的"环境污染对中华鲟鳃、味蕾及肝脏的毒理组织学研究"论文发表后,受到国外学者的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