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锰是重要的基础性矿产资源,主要应用于钢铁工业。对锰资源需求形势的准确把握,是制定科学合理的锰产业政策及规划的前提。本文分析了美国、日本等典型国家近100年的锰消费历史,发现人均锰资源消费与人均GDP之间存在明显的倒“U”形规律,厘定了锰资源消费的起飞点、转折点和零增长点。同时,还分析了典型国家锰消费与粗钢生产的内在关系,发现两者存在较强的线性关系。本文运用锰消费倒“U”形规律和锰-钢线性关系两种方法预测了未来中国锰的需求量。通过两种方法获得的预测结果相互验证,具有较强的一致性。基于锰需求倒“U”形规律中的参考情境下,判断2016~2017年中国锰消费量已达到峰值,为1 180万t,人均锰消费量为8.4kg/人。最后,对中国未来锰需求进行中长期尺度上的定量预测,为我国未来锰资源开发规模与产业结构调整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2.
我国铁矿石需求预测模型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考虑了铁矿石需求量与钢、铁产量的关系,用生长曲线模型描述了粗钢产量与GDP的关系,分别对我国粗钢产量峰值在4.0和4.5亿t,铁钢比为0.95和0.85的场景下的铁矿石的需求量,进行了模拟计算及预测。生长曲线模型的数据拟合优度达到了95%,模型模拟结果与历史数据吻合较好。对中国2006~2010年铁矿石需求量进行了预测,在给定场景下,2010年铁矿石需求量的高限和低限分别为8.8亿t和10.7亿t。结果表明,铁钢比、粗钢生产的峰值量是影响铁矿石需求量的主要因素。为了降低钢铁生产对铁矿石的依赖,中国应该更多地采用废钢炼钢,减少环境污染,走钢铁行业循环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3.
中国铜需求趋势与消费结构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2000年以来,随着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速,铜资源消费迅猛增加。2013年,中国铜消费量983万t,占全球消费总量的47%,对外依存度高达69%。本文采用中国地质科学院创建的人均铜资源消费"S"形规律预测模型,对未来中国铜资源需求进行了初步研究。研究表明:需求峰值期铜资源需求量将达到1400万~1600万t,电力仍是最大需求部门。  相似文献   

4.
基于高层建筑物施工过程可近似地看为一个线性加载的过程和S形曲线的特征,将广泛用于经济和资源预测的S形曲线模型应用于高层建筑物沉降预测,建立了高层建筑物的广义S形曲线时间-沉降预测模型,阐述了广义S形曲线模型参数的计算方法,并结合两个工程实例与常用的指数曲线法和双曲线法进行了对比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广义S形曲线模型用于沉降预测的效果较好,可供工程应用参考。  相似文献   

5.
本文系统地研究了1930~2016年世界各国铅消费的历史数据,并依据各国经济发展情况将全球国家划分为五类不同的国家集团,运用人均GDP与人均铅消费量的"S"形消费规律并考虑禁售燃油车的相关政策的影响,分两种情况预测未来全球的铅需求:一是铅蓄电池未被大规模替代,此情况下在2025年、2030年、2035年、2040年,全球铅需求量分别为1 264万t、1 293万t、1 308万t、1 292万t;二是未来禁售燃油车,大规模铅蓄电池被其他电池所代替,此情况下在2025年、2030年、2035年、2040年,全球铅需求量分别为1 115万t、1 044万t、955万t、787万t。针对未来铅需求的变化情况,提出提高铅蓄电池的能量密度以及深循环性能、加强铅蓄电池的回收能力、传统铅蓄电池制造逐步向新能源电池转变等建议,为铅消费的适应性调整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中国未来锑资源需求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总结了全球锑资源消费历史,包括锑消费量及消费结构的历史变化。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判断中国锑资源各消费领域未来需求形势,预测未来中国锑资源需求变化。通过分析阻燃剂行业未来发展趋势以及对锑的需求影响情况,预测了2017~2030年阻燃剂领域中国锑需求量变化;通过分析铅酸蓄电池行业发展趋势及对锑的需求影响情况,预测了2017~2030年铅酸蓄电池领域中国锑需求量变化;而对于催化剂、玻璃陶瓷及其他领域的锑需求量,则是给出了预测变化范围。在此基础上,预测了2017~2030年中国锑需求总量的变化情况,预计2025年中国锑资源年需求总量将达到顶峰,约为7.70万t。  相似文献   

7.
中国铁矿石需求预测系统动力学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钢铁工业为我国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原材料,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铁矿石是钢铁生产最主要的原料,铁矿石资源供给不足一直是制约我国钢铁工业发展的“瓶颈”。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建立了中国铁矿石需求预测系统动力学模型,预测了在不同国民经济发展速度下未来数年我国的铁矿石需求量,到2010年,我国将大约需要铁矿石72533.5万t。最后,分析了影响铁矿石需求的相关因素,得出结论:最近几年里我国铁矿石需求一直呈稳步上升趋势;铁矿石的需求和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8.
钽是重要的战略新兴原材料之一,美国、欧盟、日本均已将其列入关键矿产资源清单.我国钽资源禀赋较差,对外依存度较高.准确预测未来我国钽资源需求形势,可为我国钽资源全球战略布局提供参考.鉴于我国钽资源消费结构数据缺失且钽不属于大宗矿产资源,部门预测法及“S”型预测模型等需求预测方法无法适用.因此,从消费结构下一级即工业产品角度切入,将我国钽资源消费量数据与钽相关工业产品产量数据进行逐步回归分析建模,同时对钽相关工业产品未来产量设置了3种增长情景假设,进而预测得出我国2025年基准情景、低增长情景和高增长情景的钽资源需求量分别为869t、938t和1085t;2035年分别为823t、1024t和1529t;未来需求趋势为先增后降,峰值在2030—2035年间,其中基准情景峰值点在2030年,低增长情景在2032年,高增长情景在2034年.由此得出结论:未来我国钽资源需求强劲;未来我国钽资源消费将继续依赖进口;未来我国钽资源面临激烈的全球竞争.研究提出了如下政策建议:提高我国钽资源开发冶炼技术;注重二次资源回收利用;做好全球资源战略布局.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全球主要国家经济发展与铜资源消费的历史数据为基础,标定了铜需求"S"形轨迹的三个关键点,分三类建立了典型国家人均铜资源消费与人均GDP的非线性数学模型。结合对全球不同经济发展程度国家分类,预测了全球及主要国家、区域铜资源需求趋势。未来全球铜资源需求仍将持续增长,2030年全球总需求量将达到3 994万t,长期来看,中国仍将是全球铜资源需求的主体,但占比将不断下降。以印度、东盟等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将成为全球铜资源需求的主要拉动者。  相似文献   

10.
根据去年世界铅锌市场供求趋势和对今年市场的预测,国际铅锌研究组织估计,去年西方国家铅的消耗增长2.1%,达到5.08Mt的新高。欧洲和日本需求较稳定,而美国则增长5.1%。1996年全球铅耗量增长了4.6%,达到5.83Mt。去年世界矿山铅产量为2.85Mt,较1995年增产约3.6%,而西方国家产量却猛增7.7%,达2.15Mt,主要集中在澳大利亚、加拿大和美国。去年全球精炼铅产量减产0.7%,为5.57Mt。主要减产国是中国和哈萨克斯坦。与此同时西方国家却增产1%,产量达4.69Mt。总的来说,去年四方国家的需求量超出供应量73000t,从而大大减少了库…  相似文献   

11.
随着各国禁售燃油车时间的提出,新能源汽车逐渐替代燃油车,全球铅供需格局将发生变化。本文收集了全球及主要国家和地区百年尺度上的铅产量、铅消费量等历史数据,并以铅消费规律为基础,结合各国燃油车禁售时间,对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2020—2035年铅供需趋势进行了研究。中国铅需求量呈先增长后下降的趋势,顶点约在2022年到来,需求量为606.1万t;印度、东盟是铅需求量增长最强劲的国家和地区,至2035年需求量分别为156.5万t、146.3万t。综合全球铅需求量呈先增长后下降的趋势,2027年左右达到顶点1 322.4万t,2035年下降至1 173.4万t。随着环保政策的愈发严格,再生铅替代矿山铅成为主流,未来各国再生铅产量将不断增长,中国、美国、韩国、日本、欧盟铅供需缺口不断减小;印度、东盟供需缺口不断增大,2035年分别达到38.5万t、89.9万t。  相似文献   

12.
2006年以来,中国一直是全球磷矿石生产和消费的第一大国。随着经济发展,磷矿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目前国内的储量已经无法满足未来的需求量,供需矛盾日益凸显,因此合理预测我国磷矿资源的需求量,对保障我国磷矿资源稳定充足供应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运用系统动力学模型,对2018~2025年我国磷矿资源的需求量进行了预测,并基于GDP增速设定不同的发展情景,预测不同发展情景下的我国磷矿资源的需求量。结果表明,当GDP增速为6%时,我国磷矿石在各部门的消费量均呈上升趋势,其中,农业部门磷矿石的消费量占比最大,食品制造业及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的磷矿石消费量的年均增速均在10%以上,并且随着GDP增速的提高,磷矿石的消费量逐渐增加。因此,为了促进磷矿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应科学施肥,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加大磷矿勘查经费投入,提高磷矿资源保障程度,加强中低品位磷矿和伴生磷矿的综合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3.
某铅锌矿含Pb 5.23%、Zn 15.40%、S 24.86%,铅氧化率为3.05%,锌氧化率为0.43%,属于高硫铅锌矿。自开发以来,选厂生产一直采用“铅硫混浮、铅硫分离-浮锌”选矿工艺,现有工艺存在硫精矿锌含量偏高等问题。为进一步提高选矿指标,开展了“铅硫混浮、铅硫分离-浮锌”、“铅锌硫顺序优先浮选”两个不同流程方案的对比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铅锌硫顺序优先浮选”工艺试验指标更优、药剂成本更低、精矿产值更高。采用“铅锌硫顺序优先浮选”工艺,对含Pb 5.34%、Zn 15.59%、S 26.18%的原矿,通过闭路试验获得Pb品位为61.64%、Zn品位为3.37%、S品位为20.15%、Pb回收率为89.34%的铅精矿,Zn品位为51.54%、Pb品位为0.59%、S品位为35.15%、Zn回收率为96.88%的锌精矿,Pb品位为0.53%、Zn品位为0.36%、S品位为47.91%、S回收率为49.79%的硫精矿,成功实现了高硫铅锌矿低碱选矿工艺,值得现场推荐采用。  相似文献   

14.
对现有煤炭需求预测研究进行了文献综述,分析了不同预测方法的优缺点.在对江苏近十年煤炭消费状况分析的基础上,选用了ARIMA模型等预测方法对江苏省"十二五"期间煤炭需求量进行了预测分析,旨在为相关部门决策作参考.组合预测结果为江苏省2011年煤炭需求量为22948.27万t,2015年需求量为27974.62万t.  相似文献   

15.
2030年全球及中国铼资源需求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简要分析了全球及中国铼的资源形势、用途及消费结构。由于铼的消费领域集中,文中采用部门需求预测法,通过分析未来航空发动机及催化剂两大主要产业的发展趋势,分别对未来全球及中国的铼资源需求进行预测,预计未来全球及中国铼资源需求量将继续增大,2030年中国铼需求量最大将达到约40吨,约占全球的1/5。由于国内铼资源供应及保障程度较低,建议通过增加矿山铼产量、形成铼资源回收产业化及建立铼的战略储备机制等措施来保障我国铼资源的供应安全。  相似文献   

16.
之前的学者对于中国石油产量及峰值的预测大都是根据的2000年以前的数据进行的,预测结果已经不具有准确性。本文将根据1990~2013年中国石油产量的最新数据分别利用Hubbert模型、广义翁氏模型、HCZ模型三种模型,预测中国石油的年产量以及峰值。尽管国外的大多数专家认为Hubbert模型是最适合石油预测的模型,但本文将三种模型的预测值和实际产量值进行对比,得出广义翁氏模型预测的结果更贴近实际值,更加适合中国石油产量的预测。面对即将到来的石油产量峰值,中国主要采取减少本土石油产量、投资国外资源、进行能源替代等多种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7.
全球稀土资源分布广泛,中国约占全球1/3的储量,按照目前的开发速度,稀土资源还可以开发数百年。2011年中国的稀土稀土需求量约占全球市场份额的68%,日本和东北亚地区约占16%,美国约占10%,其他国家约占6%。对于未来全球范围内稀土供需预测,总体而言是供大于求,但是预计5种稀土元素氧化物还会出现供不应求局面,这5种元素恰好是我国的优势资源。对中国大陆周边、美洲、大洋洲、非洲等地区和其他地区的稀土资源储量做了潜力分析,结合我国稀土资源情况,提出建立稀土统一销售平台、关注稀土资源潜力丰富的国家、境外稀土勘察开发应以重稀土为主的建议,目的在于鼓励矿业企业“走出去”参与全球稀土资源的勘查开发,多种方式获取境外优质稀土资源,增强我国对于稀土的话语权。  相似文献   

18.
宋豪  张艳  高天明  闫强 《中国矿业》2021,30(5):72-78
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带动煤炭消费快速增长的同时,也导致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因此,明确环境约束下,我国未来的煤炭需求对调整能源结构,协调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平衡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多种煤炭需求预测方法进行比较论证,最终选取基于Matlab软件的BP神经网络方法进行煤炭长期需求量预测,然后基于《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十三五"发展规划》中一级空气质量标准和中国大陆地区环境大气在参照浓度为100μg/m~3时对污染物的年参照清除率计算出我国SO_2和烟(粉)尘的年排放量限额分别为3.23Mt和6.46Mt,再将环境压力参数代入模型,辅以经济角度和能源角度参数进行模型训练,预测出在预设环境压力下,高、中、低三种经济增长情境下2020—2050年我国煤炭资源需求量。结果表明,我国煤炭需求量在2025年左右达到峰值,约为3Btce,在2050年约为2Btce,与发达国家后期发展阶段的能源需求结构特征相符合。  相似文献   

19.
中国硼矿资源供需趋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国硼资源分布高度集中,矿床类型较多,贫矿多,富矿少,经济可利用性较差。中国硼矿资源产品产量总体下降。本文分析了中国硼消费历史与现状,利用"S"形理论预测中国硼消费量,并分析供需形势。中国硼消费可能在2022年达到高峰,峰值时硼需求总量为97万t(B2O3)。资源缺口扩大,对外依存度上升。玻璃行业仍是最大需求部门,农业、核工业和新能源领域对硼的需求会持续增长。最终提出保障中国硼资源安全的建议:加大国内硼矿勘查力度,实现硼锂钾综合利用;加强低品位硼矿(如硼镁铁矿)开发利用和高附加值产品的研究;充分发挥政府和产业联盟主导的顶层设计和决策作用;抓住"一带一路"倡议契机,开发利用国外资源。  相似文献   

20.
国际铅和锌研究组(ILZSG)的最新研究结论说,本年度这两种金属需求量的增长将比原来预期的慢得多。以英国为基地的这个政府间的机构曾预测1992年的增幅都约为4%,但实际现在仅分别为1.5%和1.6%。该组现在预测美国今年锌的需求量将上升8%,东南亚也将持续保持高耗量,但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