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莱州市某铁矿采空区由浅孔房柱法开采所形成。前人勘查工作已基本查明采空区分布情况。基于其圈定的采空区范围、分布特征及其场区地质环境,通过简支梁理论及当量暴露面积法对采空区稳定性做进一步地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铁矿采空区处于不稳定状态。加之无序开采、顶板冒落、工程地质条件较差、地下水扰动等因素,采空区塌陷及地裂缝潜在危险性较高,建议对其进行注浆充填治理及变形监测任务,以消除安全隐患,保障区内及周边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相似文献   

2.
准确探明铁矿老采空区的空间分布特征对采空区地表塌陷灾害防控至关重要,针对现有探测精度难以满足采空区治理需求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高精度磁测法定平面、天然源面波法和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定层位、钻孔钻探法做修正的铁矿采空区精细探测方法。以顿丘铁矿老采空区为工程背景,采用高精度磁测法进行磁场特征探测,推断老采空区平面分布范围,在此基础上,融合天然源面波法和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的技术优势,获得采空区不同位置、深度上地层电阻率和波速变化规律,进而推断采空区垂向分布范围及深度,最后利用钻孔钻探法对物探结果进行对比修正,实现了铁矿老采空区空间分布的精细探测。顿丘铁矿2#矿体群开采形成的采空区平面形态近似于歪葫芦形,面积为4 992.5 m2;采空区分为采空纯空区和采空回填区2种形式,采用平均厚度法计算的2#矿体群采空区体积为112 281.33 m3。探测结果与采掘基础资料有较高的契合度,研究方法和结果对铁矿老采空区探测和治理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超低频地质遥感法在铁矿采空区探测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铁矿采空区的特点,合理选择物探方法、灵活运用物探方法是准确探测采空区的关键.根据铁矿开采前后磁场的变化特征,结合开采前的物探资料,利用超低频地质遥感法探查采空区的空间分布、埋深是一种新的尝试.同时,结合其它物探方法(天然电场选频法),可相互补充、相互印正,效果更好.本文通过实例介绍了超低频地质遥感法在铁矿采空区探测中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4.
解联库  曹辉  许文远  杨小聪 《金属矿山》2012,41(2):138-140,148
在综合分析南洺河铁矿复杂水文地质情况、民采空区分布散乱及南洺河铁矿与万年矿之间的特殊空间位置关系等复杂开采条件的基础上,通过岩体稳定性特征分析和安全开采影响因素分析,对南洺河铁矿开采过程中其自身及下游万年矿矿井安全进行综合评价,并提出南洺河铁矿安全开采合理建议,为矿区安全高效开采方案的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在综合分析南沼河铁矿复杂水文地质情况、民采空区分布散乱及南沼河铁矿与万年矿之间的特殊空间位置关系等复杂开采条件的基础上,通过岩体稳定性特征分析和安全开采影响因素分析,对南沼河铁矿开采过程中其自身及下游万年矿矿井安全进行综合评价,并提出南沼河铁矿安全开采合理建议,为矿区安全高效开采方案的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了更加准确地掌握铁矿采空区的分布,根据瞬变电磁法和磁法勘探原理,对铁矿采空区的综合地球物理特征进行研究,结合测区内铁矿采空区的特点,给出铁矿采空区的评判原则,认为磁铁矿相对围岩具有高磁性、低电阻的特性,对于不充水的采空区具有高电阻率的特性,对于塌陷或充水的采空区具有低电阻率的特性。使用V8电法仪和GSM-19T磁力仪对安阳某铁矿采空区进行瞬变电磁和磁法探测,圈定铁矿采空区及积水区的形态。结果表明,瞬变电磁法技术在查找铁矿采空区的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
某铁矿经过长期开采后形成大量采空区,为了避免空区塌落造成严重后果,对该铁矿采空区进行详细探测,将其455中段空区进行数量统计和安全等级划分。制定了"充填法处理空区,隔离封闭法作为辅助方式"的空区治理方案。运用数值模拟方法验证了治理方案的有效性。经过充填治理的采空区,其稳定性达到了预期效果,可消除采空区的隐患,并能够保证矿山后续开采安全进行。  相似文献   

8.
采空区上覆岩层稳定性声发射监测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简要介绍了下告铁矿的开采背景、采空区规模及地压特点,论述了采用多通道声发射监测技术进行采空区上覆悬顶岩层稳定性监测的必要性,介绍多通道声发射监测技术方案和特点。针对下告铁矿采空区分布、断层影响和地压活动等情况,确定了采用12通道声发射监测系统进行地压监测,并对传感器的布置进行了优化,给出了传感器的合理分布位置。  相似文献   

9.
王花平  余敏 《现代矿业》2014,30(8):184-186
根据某铁矿的地质条件和矿山现状,对不同产状、厚度及赋存条件的矿体,选取了不同的采矿方法及布置形式,即对于缓倾斜中厚矿体,采用浅孔房柱法进行开采;对于缓倾斜-倾斜厚矿体,采用中深孔房柱法进行开采;对于倾斜极厚矿体,采用中深孔分段矿房法进行开采;采空区嗣后采用全尾砂胶结充填,对于提高资源回收率,保证矿山安全生产,实现矿山的绿色开采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邓必树 《矿业工程》2007,5(5):29-30
大深铁矿为地下开采,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相对简单,但随着矿山开采深度的增加及采空区的不断加大,其地压问题及相应的地质灾害隐患越显突出.为有效防止和减少地质灾害发生,对采空区管理及废石回填采空区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
提出了居住小区环境规划设计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永安东坑仔煤矿空白区地质找煤、老区复采、亚区段布置、极薄煤层树枝状采煤法等一些成功经验,为资源衰减矿井深入存量资源挖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计算机网络及Internet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就当前计算机网络的广泛应用,介绍了计算机网络、网络的分类及Internet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铁法矿务局晓明矿N1E5-4#采场启封方案及其分析对比,以及对优选方案的实施。  相似文献   

15.
两淮采煤沉陷积水区水体水化学特征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孙鹏飞  易齐涛  许光泉 《煤炭学报》2014,39(7):1345-1353
为分析沉陷积水区主要补给水源及相应的溶质来源,在淮南"潘谢"矿区和淮北"朱-杨庄"矿区各选取3个研究站点,基于水化学基本理论和原理,分析了各研究水域主要离子质量浓度、组成及类型,采用Gibbs图及因子分析方法,对水化学特征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水体总溶解性固体(TDS)质量浓度在丰、平、枯水期总体上逐渐升高,淮北沉陷积水区水体的矿化度、碱度和总硬度均高于淮南沉陷积水区。水化学组成在区域范围具有一定的空间变异性,HCO-3和Na+在阴阳离子中占有最大比例;淮南3个站点水化学类型主要为Na+-HCO-3-Cl-和Na+-Ca2+-HCO-3型,淮北3个站点则为Na+-Mg2+-HCO-3型。Gibbs图和因子分析共同揭示了淮南沉陷积水区水化学特征主要受浅层地下水和地表径流的双重影响,而淮北沉陷积水区离子组成主要体现了区域浅层地下水化学的特征。  相似文献   

16.
煤矸石预先回填塌陷区的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内大多数矿区都有占地面积很大的煤矸石山和塌陷区,利用煤矸石回填塌陷区,不仅能减少煤矸石占地,还能够复垦塌陷区。通过计算塌陷高度,可在地表塌陷之前预先回填至预计高度,以便于煤矸石的回填施工,同时还能缩减地面的储矸场地。塌陷区的填埋高度必须严格控制,以免二次回填或回填高度过大。由于煤矸石中通常含有汞(Hg)、镉(Cd)、铅(Pb)、砷(As)和氟(F)等有毒有害物质,当这些物质含量超过允许标准时,采用直接回填将会导致土壤和水的污染;根据毒害物质的含量不同,对煤矸石使用适当的回填方式,可以保证复垦的安全和避免二次污染。  相似文献   

17.
西南丘陵地区煤矿的大面积开采对土地资源的破坏极其严重,如何解决煤炭资源开发引起的土地破坏成为该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键。本文以西南丘陵区贵州黔西青龙煤矿为例,针对该区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状况以及矿区土地破坏类型提出了矿区破坏土地的复垦措施。其中工程措施主要包括裂缝充填、土地平整、梯田工艺、排灌工程;生物化学措施主要有植物筛选、种植技术、土壤培肥与改良。通过以上复垦措施的实施来引导西南地区土地复垦工作的顺利实施,并为今后其他矿区被破坏土地的复垦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假定小范围内大地水准面为一圆球面的前提下,探讨了土地切平面面积(即水平面积,下文同)与其对应的球面积之间的关系,以及切平面面积随高程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指出了用土地切平面面积代替土地球面积的限度。  相似文献   

19.
在矿井动力灾害影响因素中,地应力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对平煤股份八矿、十矿和十二矿地应力进行了测量和分析,结果表明:平顶山东部矿区地应力以水平压应力为主导,应力升高区和应力梯度区对矿井动力灾害的发生起到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20.
结合工区内的基础地质情况,通过分析区内1∶5万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参数特征及其元素的相关性,认为相关元素地球化学异常(高值区)严格受竹山断裂带、曾家坝断裂带,以及加里东期的热液活动、脉岩、震旦—寒武系地层等因素联合控制。根据异常特征与成矿地质条件,在工区内圈定了11处找矿远景区,为该区下一步的找矿工作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