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为了加强对西部矿区地应力的研究工作,采用了空心包体应力解除法对西部矿区某煤矿进行了地应力测量,初步掌握了该煤矿地应力的分布特征,指出该区的地应力以水平构造应力为主,且均为压应力,而且在同一平面内地应力大小和方向没有发生突变,说明矿区的地应力场比较均匀。  相似文献   

2.
永川煤矿地应力测试及地应力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永川煤矿深部开采条件和地质构造情况,指出了现场地应力测点选择和测点布置的基本要求;采用空芯包体地应力测量法,确定了永川煤矿南二-190m水平和-350m水平两测点地应力大小和方向;结合矿井区域地质构造和煤岩层赋存条件,分析了永川煤矿深部地应力的特点。研究表明,该研究区域的地应力基本上是由自重应力和水平构造应力所构成,在该区域-190m水平附近,自重应力和构造应力在地应力中所占比重相当,在该区域深部水平(-350m水平)附近,地应力主要以自重应力为主,一般自重应力是水平构造应力的2倍左右;该研究区域最大主应力σ1约为15MPa,其方向稳定,属中偏高地应力区域。  相似文献   

3.
地应力是赋存地壳中未受扰动的天然应力,其大小和方向受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介绍了在徐州煤田张小楼矿区进行地应力实测的结果和对该区地应力大小和方向规律的研究,通过区域应力场分析揭示了该区地应力场的分布规律并计算出了地应力大小随深度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4.
基于地应力主要由自重应力和构造应力组成的观点 ,利用弹性理论建立了地应力场计算模型。根据平煤集团一矿现场实测的地应力数据 ,得出了地应力回归公式 ,为合理运用地应力的大小和方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露天矿边坡水平地应力竖向分布规律的新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露天矿边坡侧压力及应力的来源,指出了地应力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重力。重力作用既产生竖向地应力,和水平地应力。给出了重力所致水平地应力的科学表达方式。提出了露天矿边坡侧压力及水平地应力计算的新方法,找出了露天矿边坡水平地应力的竖向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6.
地应力在油气田勘探与开发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依据大牛地气田地质资料和双井径测井资料,利用薄壳法对大牛地气田塔巴庙区块太1段顶部地应力大小进行了横向区域性研究;同时,应用椭圆崩落法,对区块内的5口已钻井的地应力方位进行了确定。通过对5口井地应力方位的统计和分析,最终确定了本区块的最大和最小地应力方向。研究表明:所得的结果与该区所处地质构造的地应力分布特征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7.
地应力钻孔施工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地应力测量试验的效果,扩孔的质量更是决定地应力监测仪器能否顺利安装以及后期监测仪器能否正常工作的关键因素。主要介绍了分级扩孔技术在地应力钻孔施工的应用,通过分级扩孔,地应力钻孔扩孔质量和效率明显得到了改善,为以后类似钻孔的施工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关于深部地应力测量若干改进技术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应力是影响地下工程稳定性的重要因素,要获取某一区域精确的地应力资料,必须进行地应力测量。与浅部相比,深部岩体具有"三高一扰动"的特性,其地质条件更为复杂,一些传统的测量技术已不能适应这种复杂环境。通过分析3种常用地应力测量方法在深部测量中面临的问题,结合收集的大量地应力研究资料,对深部地应力测量方法提出了改进技术与措施,以万福煤矿深部地应力测量为例,详细介绍了改进后的水压致裂法测量技术的实际应用情况,并针对今后地下工程呈现的新特点和新问题,分析了地应力测量的发展趋势,提出了个人的看法和意见。  相似文献   

9.
开滦矿区煤岩动力灾害的构造应力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运用空心包体地应力测量方法进行了开滦矿区地应力测试,系统分析了开滦矿区地应力场的类型、作用特征及其与区域构造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开滦矿区煤与瓦斯突出、冲击地压和底板突水等煤岩动力灾害与矿区地应力场之间的内在关系。研究表明开滦矿区地应力场属于大地动力场,地应力以水平构造应力为主导,且属于高应力区。矿区地应力场的量值和方位受开平向斜的控制,开平向斜轴部区域应力值最高,随着远离轴部,应力值逐渐降低;最大主应力方位与开平向斜轴部走向近似垂直。构造应力场对开滦矿区煤体结构、瓦斯参数、煤体渗透特性等具有控制作用,开滦矿区煤与瓦斯突出和冲击地压发生在地应力值最高的开平向斜轴部区域,底板突水发生在地应力最低的开平向斜翼部区域。开滦矿区煤岩动力灾害具有统一的构造应力环境。  相似文献   

10.
巷道围岩地应力测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得到巷道围岩地应力特性参数,在塔山煤矿井下布置了3个测站,选择水压致裂法进行地应力的测量,得出了地应力分布的大小和方向,为矿井巷道布置和支护设计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