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探讨过量氟对实验大鼠肝、肾、脑的损害及维生素C,E的影响.方法 将12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9组,经饮水投氟建立氟中毒动物模型,并灌胃补充维生素C,E,9个月后处死大鼠,利用光镜观察氟中毒大鼠肝、肾、脑的形态学变化以及维生素C,E干预的影响.结果 氟中毒各组大鼠肝、肾、脑出现明显的组织形态学改变.肝组织的变化最为明显,表现为肝细胞水肿和点状坏死及汇管区炎性细胞浸润.肾脏以肾小球毛细血管扩张和肾小管上皮细胞水肿及肾间质出血为主要改变.脑神经胶质细胞增殖、水肿及间质血管扩张伴出血和炎性细胞浸润.维生素C,E单独干预组肝、肾、脑组织因氟中毒而发生的形态学改变均较染氟组轻.维生素C,E联合干预组各组织的形态学变化均比单独干预组轻.结论 过量氟引起大鼠肝、肾、脑组织不同程度的损害,经维生素C,E干预对过量氟引起的大鼠各组织损害有明显的拮抗作用,其中联合干预效果较为明显,干预效果与干预剂量和氟中毒损害的靶器官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金莲花黄酮单体荭草苷和牡荆苷对D-半乳糖(D-gal)致衰老小鼠肝、肾、脑组织内抗氧化酶系及丙二醛(MDA)的作用,方法采用D-gal腹腔注射致亚急性衰老小鼠为模型,8 w造模成功后,分成模型组,正常组,维生素E对照组,荭草苷和牡荆苷高、中、低各三个剂量组,各治疗组从第9周开始每日上午分别口服灌胃给药,每日一次。给药8 w后,断头处死,用生理盐水制成10%的肾、肝、脑组织匀浆液,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及MDA。结果与模型组相比,荭草苷和牡荆苷均能提高小鼠肾、肝、脑中SOD、CAT、GSH-Px的活性和降低肾、肝、脑中MDA活性(P<0.05,P<0.01)。荭草苷中、低剂量组在提高组织中抗氧化酶系的活性以及降低组织MDA活性上高于牡荆苷同等剂量组(P<0.05),荭草苷和牡荆苷高剂量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荭草苷和牡荆苷中、低剂量组在提高组织中抗氧化酶系的活性和降低组织中MDA的活性上低于维生素E,(P<0.05),荭草苷和牡荆苷高剂量组与维生素E相比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金莲花黄酮单体荭草苷和牡荆苷具有提高D-gal致衰老小鼠组织中抗氧化酶系的活性以及降低组织中MDA的作用,荭草苷中、低剂量组的抗氧化活性高于牡荆苷同等剂量组,荭草苷和牡荆苷高剂量组抗氧化活性与维生素E相当。  相似文献   

3.
硒与GSH联合对氟致大鼠脂质过氧化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研究抗氧化剂硒及与不同剂量 GSH联合对氟所致脂质过氧化作用的影响。方法 采用动物实验。结果 饮含氟化钠 (15 0 mg/ L)水可使大鼠肝、肾及血清中 L PO含量显著增加 ;SOD活性、GSH- Px活性、GSH含量均显著下降 ;饮含氟水同时给亚硒酸钠 ,可使血清中 L PO含量显著下降 ;SOD活性、GSH- Px活性、GSH含量显著升高。说明硒对氟引起的脂质过氧化有拮抗作用。饮含氟水同时给 Se与不同剂量 GSH后 ,结果显示 :Se与低、中、高 3个剂量 GSH均可使血清中 L PO含量显著下降 ,全血中 SOD活性显著增强 ,呈剂量—效应关系 ,使肝、肾及全血中 GSH- Px活性不同程度增强 ,表明 Se与 GSH联合可有效拮抗氟所致的脂质过氧化作用 ,恢复机体抗氧化能力。结论  1氟可引起大鼠肝、肾及全血中脂质过氧化物含量升高 ,抗氧化能力下降 ;2硒及与不同剂量 GSH联合具有不同程度拮抗氟诱导的脂质过氧化作用 ,恢复机体的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4.
氟对大鼠脂质过氧化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25,自引:6,他引:19  
目的 探讨氟对大鼠血和各组织丙二醛(MDA)水平、超氧化物歧化物(SOD)活力及全血谷胱苷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的影响。方法 运用动物实验,采用饮水加氟的方法。结果 染氟可使大鼠血清、肝脏、肾脏、脑中MDA含量显著增加;全血和肝脏、肾、心脏、睾丸的SOD活性显著降低;全血GSH-Px活性降低。结果 氟可促进机体脂质过氧化,抑制抗氧化酶(SOD,GSH-Px)的活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维生素E对大鼠衰老过程的影响。方法 肝、肾和脑组织中过氧化脂质(LPO)测定分别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法和磷钨酸法。结果 肝、肾和脑组织中各剂量组LPO含量低于相应的对照组,而脑组织中只有200ppm、600ppm组与对照组有差异。GSH-Px活性只有400ppm组与相应对照组间有差异。结论 维生素上有抗衰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维生素C、E(VC、VE)干预对氟中毒大鼠肝、肾和脑组织超微结构变化的影响.方法 将120只Wistar大鼠分为9组.对照组饮用纯净水;染氟组饮用高氟水(含氟化钠150 mg/L).染氟同时.VC干预组分别用50、100、150 mg·kg-1·d-13种剂量的VC灌胃;VE干预组分别用25、50、75 mg·kg-1·d-1 3种剂量的VE灌胃;VC和VE联合干预组以100 mg·kg-1·d-1VC和50 mg·kg-1·d-1VE同时灌胃.9个月后处死大鼠,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各组大鼠肝、肾、脑组织超微结构变化.结果 大鼠饮用高氟水后.肝、肾、脑组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超微结构病理变化.①肝细胞水肿,线粒体基质变淡,在肝细胞内可见脂滴,核基质淡,核仁边集.肝血窦内皮明显肿胀; ②肾小管细胞核异染色质较多且边集,细胞间隙和质膜内褶增宽,内质网扩张,集合管上皮细胞内的亮细胞胞质极度松散;③脑胶质细胞肿胀,细胞器很少,细胞核异染色质较多、边集.VC、VE各干预组肝、肾、脑组织超微结构变化轻微或无明显变化,其中VC、VE联合干预组各组织超微结构基本与对照组相同.结论 氟中毒可引起大鼠肝、肾、脑组织损害.VC、VE单独及联合干预均对氟中毒引起的组织器官损害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联合干预效果强于单独干预.  相似文献   

7.
维生素C、锌制剂拮抗慢性砷中毒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补充锌制剂、维生素C对染砷小鼠肝脏组织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水平、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比较这两种物质针对砷染毒小鼠的抗氧化作用的强弱.方法昆明种小鼠饮用含砷水同时通过灌胃给予不同种类的抗氧化剂,8周后,测定小鼠肝脏SOD活性及MDA含量.结果干预8周后,测定小鼠肝脏组织的SOD活性及MDA的含量,可见维生素C组的小鼠肝SOD活性上升、MDA含量下降达到正常对照组水平(P<0.05),锌制剂组仅小鼠肝SOD活性上升,达到正常对照组水平(P<0.05)而MDA含量与染毒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提示补充一定剂量的锌制剂、维生素C对染砷小鼠的脂质过氧化有拮抗作用,维生素C对慢性砷中毒的防治效果要优于锌制剂.  相似文献   

8.
硒锌制剂拮抗慢性氟中毒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目的:探讨硒锌制剂对慢性氟中毒的影响及其机理。方法:Wistar大鼠在饮含50mg/L高氟水的同时通过灌胃方式给予不同剂量的硒锌制剂,2个月后,测量大鼠尿液氟浓度和r-GT活性,血液GSH-Px活性及肾组织中LPO水平,GSH含量和SOD活性,结果:发现硒锌制剂通过促进尿氟排泄,增强全血GSH-PX的肾SOD活性,增加肾GSH含量而抑制氟中毒引起的脂质过氧化作用,从面降低尿r-GT活性和肾LPO含量,结论:提示一定剂量的硒锌制剂对慢性氟中 明显的拮抗作用,其机理可能与通过促进尿氟排泄和抗脂质过氧化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9.
氟中毒大鼠肾组织抗氧化酶基因水平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氧化应激在慢性氟中毒大鼠肾脏损伤机制的作用。方法给大鼠饮水投氟3个月,通过生化技术测定血清中尿酸(UA)与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的含量及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力;抽提肾组织的总RNA并利用RT-PCR方法检测组织中GSH-Px、SOD、硫氧还蛋白(Trx)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常食投氟组大鼠血清中GSH-Px、SOD及MDA含量均有不同程度升高,其中GSH-Px的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低钙加氟组的血清MDA含量较之对照组明显升高;血清的尿酸含量在常食100 mg F-/L组和低钙100 mg F-/L组较之相应的对照组明显降低。常食投氟组肾组织的GSH-Px、SOD,Trx在mRNA水平上含量已有不同程度升高,SOD基因表达显著升高(P<0.05),偏食对照组大鼠肾组织SOD基因表达水平亦显著升高。结论一定浓度的氟刺激肾组织抗氧化酶基因的表达,与血清内抗氧化酶活性升高相一致;低钙协同氟的毒性作用,进一步加剧机体的氧化应激态,尿酸在拮抗氟引起的氧化应激中具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治萎防变胶囊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模型大鼠胃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及丙二醛(MDA)、脂质过氧化物(LPO)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综合法成功复制CAG动物模型。施药治疗后分别对各组大鼠胃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及丙二醛(MDA)、脂质过氧化物(LPO)含量进行检测。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胃组织SOD、GSH-Px活性显著下降(P0.01,P0.05),MDA、LPO含量显著升高(P0.01,P0.01);与模型组比较,治萎防变胶囊可显著提高SOD、GSH-Px活性(P0.05,P0.05),显著降低MDA、LPO含量(P0.05,P0.05),且以治萎防变胶囊大剂量组作用显著。结论治萎防变胶囊具有提高机体抗氧化酶活力,减轻自由基损伤和抑制脂质过氧化物反应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大量研究表明维生素D及维牛素D受体(VDR)与肥胖密切相关.血清25(OH)D及1,25(OH),D的浓度都与体重指数(BMI)呈负相关.潜在的原因可能是由于肥胖者活动少及着装习惯导致的日光照射少以及大量的维生素D储存于脂肪组织中所致.研究发现,补充维生素D有利于减轻体重.因此,肥胖者比非肥胖者更需要补充维生素D.只有增加安全、合适的日照时间,食用强化维生素D的食品或者补充高剂量的维牛素D才能保证体内充足的维生素D水平.  相似文献   

12.
大量研究表明维生素D及维牛素D受体(VDR)与肥胖密切相关.血清25(OH)D及1,25(OH),D的浓度都与体重指数(BMI)呈负相关.潜在的原因可能是由于肥胖者活动少及着装习惯导致的日光照射少以及大量的维生素D储存于脂肪组织中所致.研究发现,补充维生素D有利于减轻体重.因此,肥胖者比非肥胖者更需要补充维生素D.只有增加安全、合适的日照时间,食用强化维生素D的食品或者补充高剂量的维牛素D才能保证体内充足的维生素D水平.  相似文献   

13.
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检测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测定了临床几种疾病状态下6种依赖维生素K凝血因子的含量。证实肝、胆疾病长期联合使用抗生素,采用VK拮抗剂治疗及DIC时可引起继发性依K因子减少,VK治疗有效;而某些血栓症则由于先天性蛋白C、S缺乏所致,VK治疗无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大剂量VD3对心肌的损伤作用及维生素E(VE)对其保护机制。方法:Wistar大鼠36只随机分为3组,VE+VD3组经口灌胃VE油剂8.3mg/(kg·d),共7次,后3次给药加VD3油剂15万IU/只。VD3组同法给予生理盐水和VD3,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测定血清、心肌中的钙含量,血清中VE含量,测量血清、心肌和肝脏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脂质过氧化物酶(丙二醛,MDA)含量。测量心肌损伤面积。结果:VD3组血清中VE含量,血清、心肌和肝脏中GSH—Px活性明显低于VE+VD,组和对照组(P〈0.01),VE+VD3组略高于对照组,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VD3组血清、心肌、肝脏组织中MDA,血清、心肌钙水平明显高于VE+VD3组和对照组(P〈0.01),VE+VD3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VE+VD3组心肌坏死面积明显小于VD3组(P〈0.05)。结论:预先给予天然VE能保护大剂量VD3所致大鼠心肌损伤。  相似文献   

15.
维生素D缺乏在世界范围内非常普遍,目前研究显示维生素D同多种疾病密切相关。维生素D通过作用于维生素D受体发挥作用。近年来,国内外大量研究显示维生素D缺乏同高血压病、冠状动脉疾病、心衰以及心血管不良事件相关,其中维生素D与高血压的研究涉及多个方面,但其具体机制尚不十分清楚。本文将对维生素D与高血压的关系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本实验以大剂量维生素D3作为条件因素建立动物心肌损伤模型,观察维生素E对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大剂量维生素D3能降低大鼠心肌呼吸酶(细胞色素氧化酶和琥珀酸脱氢酶)活性。明显降低血清维生素E含量,使大鼠血清、心肌、肝脏组织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降低,脂质过氧化物(MDA)含量升高。而预先给维生素E,能明显提高大鼠血清维生素E含量,提高呼吸酶活性.增强大鼠血清。心肌、肝脏组织GSH—Px活性,降低脂质过氧化物值。使大鼠心肌坏死面积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17.
测定42例贫血及14例白血病患者的血清维生素A、C、E含量,发现贫血组,白血病组维生素A,E含量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维生素C含量与正常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对这些变化的临床产 讨论。  相似文献   

18.
本实验研究选用14个月龄Wistar大白鼠,研究了VE、VC单独摄入与二者联合摄入后对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脂质(LPO)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单独饲喂VE、VC或二者联合使用,肝LPO均低于对照组,差异非常显著。大剂量VC降低LPO的作用明显大于VE组。从GSH-Px和SOD的变化来看,VC具有明显提高GSH-Px和SOD活性的作用,与降低LPO的作用一致。  相似文献   

19.
维生素C、E 对柯萨奇B3病毒感染的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抗氧化剂维生素C、E在治疗病毒性心肌炎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方法体外培养乳鼠心肌细胞,分别在感染柯萨奇B3病毒前后加入一定浓度的维生素C、E及其合剂,待病毒对照组细胞病变达 时,以MTT法测定细胞存活率,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细胞上清液中的心肌酶活性。结果实验组的细胞存活率明显高于病毒对照组,心肌酶活性明显低于病毒对照组。结论维生素C、E对病毒感染的心肌细胞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联合使用的效果明显优于单独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