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刘莉  阎贵贞 《天津护理》1998,6(6):262-263
把专业教学、道德教育有机地融为一体,寓护理道德教育于专业教学之中。基础护理(以下简称基护)教学中进行护理道德教育,树立职业的自豪感,进行慎独修养的教育,培养良好的职业情感。同时教师的素质与护理道德教育有着相互促进的作用。教师的道德修养、业务素质对学生有巨大的影响力,在潜移默化中进行护理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2.
仇颖  李秀丽  徐乃伟 《护理研究》2014,(15):1796-1797
临床护理实习是护生步入临床的出发点,是培养护生规范职业行为的关键期,临床教师的自身素质和教学能力直接影响护生的实习质量、专业态度、专业实践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发展。本研究就我国护理临床带教教师教学能力的研究进行综述,旨在为提高护理临床带教教师的教学能力提供参考依据和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3.
基础护理教学中融入人文教育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人文教育在护理教学中的重要性,要加强护生的人文教育必须注重教师人文素质的提高,在教学中融入人文知识、职业道德教育,在技能操作中培养护生的人文素质及课后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从而有助于提高护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高等职业教育中护理人文素质教育的教学现状,突出护患沟通在培养护生人文素质教学中的重要性,为《护患沟通》课程改革及教学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担任人文素质教育《护患沟通》课程教学的专业教师28名,分析专业师资结构;自制护生对《护患沟通》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调查表、护患沟通对培养护生人文素质教育重要性的认识调查表,对378名护理专业在校护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其对教学内容的掌握运用情况及对培养护生人文素质教育重要性的认识。结果:专业人文素质课程的师资力量较薄弱,教材内容需进行系统建设与改革;护生对《护患沟通》教学内容的掌握运用能力为28.57%,97.62%的护生认为护患沟通对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健康教育能力、融洽护患关系很重要,95.24%的护生认为护患沟通对预防护患纠纷很重要,94.71%的护生认为护患沟通对更好理解和尊重服务对象很重要。结论:提高《护患沟通》在整个护理专业教学中的地位,突出《护患沟通》在培养护生人文素质教育教学中的纽带作用,进一步加强护理专业人文素质教师培养,改革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优化课程体系,在实践中提升护生的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5.
卞龙艳  潘红宁  夏立平 《护理研究》2013,27(21):2295-2297
[目的]针对实习前护生开设基于岗位工作任务的护理专业综合实训课程,促进护生综合能力和专业素质提高。[方法]选择我校2009级护生97人为对照组,2010级护生103人为观察组,观察组开设基于岗位工作任务的综合实训课程,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教学。最后对两组护生进行教学质量评分、课程效果的问卷调查和对任课教师开展座谈会。[结果]观察组护生教学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问卷调查分析显示,观察组护生对课程满意度等7个条目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教师座谈会揭示该课程对教师能力和素质要求高。[结论]基于岗位工作任务的护理专业综合实训课程的实施不但能提高护生综合能力,促进专业素质培养,而且能促进师资发展,提高双师素质。  相似文献   

6.
沈传华 《现代护理》2008,14(2):244-245
目的教育护生自觉履行其护理道德义务和道德行为。方法对820例护生,在护理实践课教学中,通过教师的示范作用、运用案件教学、强化多渠道的训练、紧密结合临床实际,进行护理道德教育。结果95%以上的学生在护理实践课教学中掌握了护理道德知识,并形成了行为规范。结论将护理道德教育贯穿于护理实践教学中可有效提高护生的道德情操和建立良好的伦理行为规范。  相似文献   

7.
目的教育护生自觉履行其护理道德义务和道德行为。方法对820例护生,在护理实践课教学中,通过教师的示范作用、运用案件教学、强化多渠道的训练、紧密结合临床实际,进行护理道德教育。结果95%以上的学生在护理实践课教学中掌握了护理道德知识,并形成了行为规范。结论将护理道德教育贯穿于护理实践教学中可有效提高护生的道德情操和建立良好的伦理行为规范。  相似文献   

8.
临床护理教师对实习护生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花蕾  侯淑肖  赵晶 《护理研究》2008,22(19):1763-1765
[目的]了解临床护理教师对实习护生的影响,从护生需求的角度分析临床护理教师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为提高临床教师自身素质提供努力方向.[方法]应用自设问卷对196名护理毕业实习生进行调查.[结果]临床护理教师自身因素对实习护生产生影响,其中影响程度较大的为工作态度、专业思想、职业道德、关心同学、教学能力,其影响程度在不同学历、生源、性格护生之间存在差异.[结论]临床教师应具备高尚的专业思想、审慎认真的工作态度、良好的医德医风、较强教学能力、人文化的教学理念和方法等素质,以良好楷模形象影响护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临床护理教师对实习护生的影响,从护生需求的角度分析临床护理教师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为提高临床教师自身素质提供努力方向。[方法]应用自设问卷对196名护理毕业实习生进行调查。[结果]临床护理教师自身因素对实习护生产生影响,其中影响程度较大的为工作态度、专业思想、职业道德、关心同学,教学能力,其影响程度在不同学历、生源、性格护生之阃存在差异。[结论]临床教师应具备高尚的专业思想、审慎认真的工作态度、良好的医德医风、较强教学能力、人文化的教学理念和方法等素质,以良好楷模形象影响护生。  相似文献   

10.
护理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社会意识存在,对提高医疗护理质量和水平以及社会护理学科的发展等,都有重要的意义。护生的道德教育不能局限于课堂,临床实习也是强化和培养护生道德教育的尤其重要环节。由于护理模式的转变,如何加强护生实习期间的护理道德教育,制订行之有效的临床护理道德教育基本策略,这就为现代护理人材教育者提出了新的要求,也是护理临床带教教师值得思考的课题。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人们对健康服务需求的日益提高以及医疗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培养高素质护理人才是本世纪护理学科发展的需求,也是护理学科发展的前提。临床实习是护生接受护理专业教育的继续,是培养护生综合能力的关键环节,是护生由学生角色向护士角色转换的过程[1]。我院把培养护生综合能力作为临床教学目标,以素质教育为基础,以提高专业技能为主线,不断转变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使教学质量不断提高。1以道德教育为本,培养护生高尚情操1.1爱国主义教育我们定期组织护生参加医院的各种活动,组织护生开展“祖国在我心中”百秒演讲比赛,每逢“5.4”青年…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培养合格护士的临床教学模式。方法:提高带教老师的教学素质及增强其法律意识,从认知、情感、技能三大领域培养合格的护生。结果:带教满意度、护生护理理论、操作技能考核成绩均得到提高。结论:通过更新教学观念,大大推动了临床带教老师对实习护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使护生的独立工作能力得到提高,创新能力增强,巩固了专业思想。  相似文献   

13.
龙亚香 《当代护士》2005,(10):78-79
目的为增强《护理伦理学》教学效果,培养护生良好的职业道德。方法采用发现教学法进行《护理伦理学》教学。结果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积极性高,增强了教学效果。结论发现教学法充分发挥了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作用,使伦理道德教育真正成为护生的行为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本科护生就业观、就业指导需求以及影响因素,分析护生就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措施,提高其就业率。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护生就业心态调研问卷,对74名本科护生进行调查。结果:93.2%本科护生急需就业信息指导;72.7%护生认为求职过程中就业单位看重护生综合素质,主要体现在护生心理素质、专业知识、沟通能力和自信心等方面;63.5%护生专业态度认识不足,就业期待值过高,其中91.9%优先选择三甲医院,85.9%首选大中型城市,无首选县级城市以下为就业单位。结论:在教学过程中应加强护生专业态度及护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加大就业指导力度,树立正确就业观,提高综合素质和增强社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5.
护理教学中的护理情感教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实施护理情感教育,培养护生良好的职业态度。方法通过入学专业指导,并结合护理学基础教学适时进行专业思想教育,激发护生热爱护理专业的情感;采用让学生登台讲解、演示、角色置换等多种教学形式,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激发护生对护理学科的兴趣;教师的职业情感影响学生对专业的信念。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以及实验组干预前后自身比较,护生职业态度经统计学处理,P<0.05,认为实施护理情感教育护生的职业态度比实施传统教育方法的护生好。结论在护理教学中贯穿护理情感教育,能促使学生护理情感发生积极变化,形成浓厚的专业兴趣和良好职业态度。  相似文献   

16.
正临床护理教师是指在临床护理教学开展过程中,通过榜样示范和教学活动,教授或增强护生的认知、情感和临床技能,促进护生职业行为发展的护理专业人员[1]。与课堂教学相比,临床教学有其独特性。临床护理教学是对学生进行职业化、社会化教育的中心环节,是将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进行整合的关键阶段。由于临床护理教师自身素质将影响护生的培养质量[2-3],因此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及管理是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4]。现对临床护理教师师资结构及选  相似文献   

17.
影响护理本科临床教师带教行为的因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护理教师的教学行为直接影响护理专业实习生的素质和毕业后从事临床工作的能力.临床教学应实行护理教师聘任制,建立带教教师考核评价制度,同时临床护理教师应具备良好职业素养和专业知识教学能力,与护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才能正确引导和培养出合格的护理人才.  相似文献   

18.
基础护理(下称基护)教学的第二课堂,是基护学科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现有教学内容必要的补充。是教学的重要环节和连续延伸的主要形式。对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护生学习与工作的衔接,起着桥梁作用;对护生学识能力的综合提高、护生专业知识的深化,具有开拓性的作用。对护理教学改革,探索提高护理教学质量,加强护生的三基训练,培养护生分析解决问题及实际工作的能力,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教学前馈控制与提高基础护理教学质量的相关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教学前馈控制是通过监视进入教学活动过程的“输入”,在教学活动之前发现和纠正偏差。它是促进教学活动畅通运行的重要保障。教学前馈控制主要有三个环节:教师专业素质的控制;课前行为质量控制、教学背景质量控制。通过控制提高了护理教师的护理理论、教学实践、临床实践和科研等各种能力;促进了教师良好职业道德的养成,培养了护生求实的学习态度。有助于教师队伍的健康成长和护生的品格发展。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提高护理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教学模式.方法 对2007级77名护理专业本科生的实践能力教学中采用前-中-后实践技能强化训练模式.结果 2007级护生的操作能力、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的考核成绩均优于2006级护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将临床教学实践与理论授课紧密结合、加强护生实践能力的训练有助于提高护理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素质,对培养具有综合化能力的素质优良的实用型护理人才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