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外阴阴道念珠菌病是妇女常见的一种传染病,绝大多数为白念珠菌感染。临床治愈率较低,且易复发。为了解妇女阴道念珠菌病的抗真菌药物的耐药情况,我们对163例阴道念珠菌病患者的阴道分泌物进行直接镜检,分离培养鉴定和抗真菌药物敏感试验,旨在为临床诊断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RVVC)致病菌的菌种分布情况及对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与外阴阴道念珠菌病(VVC)的不同之处.方法 分别采集VVC患者和RVVC患者阴道分泌物进行念珠菌培养、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 76例RVVC病例经鉴定白色念珠菌60株(78.94%),光滑念珠菌6株(7.89%),热带念珠菌5株(6.57%),克柔念珠菌5株(6.57%),与VV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VVC的念珠菌菌株对药物的敏感率为制霉菌素最高,其次为两性霉素B、酮康唑、伊曲康唑、氟康唑.RVVC组与VV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RVVC的主要致病菌仍是白色念珠菌,但非白色念珠菌所占比例呈上升趋势;制霉菌素对阴道内真菌的敏感率最高,是治疗真菌感染的首选药物,RVVC致病菌株对唑类抗真菌药物仍有较高的敏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我院念珠菌感染特点及耐药性,为临床抗真菌治疗提供病原学依据。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送检阴道分泌物标本中分离的菌株,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VITEK-2全自动细菌鉴定分析仪进行鉴定和ATB-Fungus3药敏条进行药敏试验;应用WHONET 5.6软件进行药物敏感性结果的统计分析。结果我院女性外阴阴道念珠菌以白色念珠菌最多,占58.3%,其次为光滑念珠菌,占31.7%,且比例呈上升趋势。白色念珠菌对两性霉素B和氟胞嘧啶的耐药性为0和4.2%,但对康唑类药物的耐药性较高,呈显著上升趋势。光滑念珠菌对常见的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在近5年来未见明显改变。结论女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以白色念珠菌和光滑念珠菌为主,白色念珠菌对康唑类药物的耐药性较高,呈明显上升趋势,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4.
外阴阴道念珠菌病是最常见的阴道感染性疾病,仅次于细菌性阴道病.外阴阴道念珠菌病主要由白色念株菌引起的机会性真菌感染,易反复发作,久治不愈,严重影响妇女的身心健康[1].现将随机使用硝酸咪康唑栓与联合使用氟康唑治疗外阴阴道念珠菌病效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是常见的外阴阴道炎症,也称外阴阴道念珠菌病。该病发病率高,易反复发病,多年来临床观察,门诊各种阴道炎中阴道念珠菌病大约占60%-70%。近50%妇女一生中有过念珠菌感染病史,患者发病时临床症状明显,感觉痛苦,很大程度上影响日常工作及生括。现就多年来对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的预防和治疗体会浅谈如下。  相似文献   

6.
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的诊治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的流行病学在所有的阴道炎症中,外阴阴道念珠菌病(vulvovaginal candidiasis,VVC)罹患率一直居首位,主要感染育龄期妇女。大约75%妇女一生中至少经历1次VVC,大约40%~50%的妇女一生将要经历多次  相似文献   

7.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ulvovaginal candidiasis,VVC)是由假丝酵母菌感染引起的外阴阴道炎症,也称外阴阴道念珠菌病,是最常见的妇女外阴阴道炎症之一。流行病学研究显示,外阴阴道念珠病的发病呈持续上升趋势,而5%的妇女反复发生VVC,称为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recurret vulvovaginal candidiasis,RVVC),严重影响育龄妇女的身心健康。本旨在比较采取不同的巩固治疗方案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妊娠妇女阴道念珠菌病患者阴道分泌物进行直接镜检、分离培养鉴定及体外药敏试验来了解妊娠妇女阴道念珠菌病的病原学特征及其对常用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方法采用超高倍显微镜对患者阴道分泌物进行直接镜检。用科玛嘉念珠菌显色培养基和Vitek60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对分离的念珠菌进行菌种鉴定,并采用Rosco纸片扩散法进行体外抗真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共分离出293株念珠菌,其中自念珠菌217株、光滑念珠菌48株、热带念珠菌24株、克柔念珠菌1株、近平滑念珠菌3株。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对氟康唑的耐药率分别为5.07%、31.25%、20.83%、100.00%、33.33%。所有菌株均对两性霉素B和制霉菌素敏感。结论目前阴道念珠菌感染仍以白念珠菌感染为主,但其他非白念珠菌感染有明显上升趋势。分离的白念珠菌对唑类抗真菌药物仍较敏感,非白念珠菌对唑类药物的耐药率有所上升,应加强念珠菌的检测和药物敏感性分析。  相似文献   

9.
外阴阴道念珠菌感染是一种常见的妇科急症,其发病率近年有上升趋势,由于此病易复发,加之部分患者对本病危害认识不足,使病情不能及时控制和治疗,发展为严重的外阴阴道念珠菌病。本文通过观察达克宁栓联合斯皮仁诺治疗外阴阴道念珠菌感染以寻找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外阴阴道念珠菌病是一种主要由白念珠菌引起的症状性阴道炎症,有近40%的患者会复发,部分患者甚至发展为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该文讨论了白念珠菌的致病机制,并概括了外阴阴道念珠菌病抗生物膜治疗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本地区不孕妇女外阴阴道念珠菌病(VVC)致病菌的菌种分布及药物敏感性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采集不孕妇女阴道分泌物样本,留取念珠菌阳性样本,采用科玛嘉念珠菌显色培养基做培养鉴定,并采用Rosco纸片扩散法做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收集的454例样本中共分离出86株念珠菌,其中白念珠菌48株,占55.81%;光滑念珠菌24株,占27.91%;热带念珠菌8株,占9.30%;克柔念珠菌4株,占4.65%;近平滑念珠菌2株,占2.33%。分离的菌株对两性霉素B、克霉唑、咪康唑、氟康唑、伊曲康唑的敏感率分别为93.55%、77.91%、65.12%、62.79%、59.30%。结论非白念珠菌在不孕妇女VVC中分离率较高,不同菌种对不同抗菌药物敏感性有较大差异,临床应根据培养鉴定和药物敏感性结果合理使用抗真菌药物。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外阴阴道念珠菌感染的病原学特征及其对常用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方法:分别采用念珠菌显色培养基和ROSCO纸片抗散法进行念珠菌菌种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224株阳性标本,分离出白色念珠菌185株(82.59%),平滑念珠菌26株(11.61%)、热带念珠菌9株(4.02%)、其他念珠菌4株(1.78%)。224株念珠菌对氟康唑、酮康唑、伊曲康唑和二性霉素B的敏感率分别为93.75%(210/224)、8571%(192/224),95.09%(213/224)、100%(224/224)。结论:在外阴阴道念珠菌病标本中,以白色念珠菌感染为主,其次是平滑念珠菌,还有少量的其他念珠菌引起阴道炎,分离菌株对咪唑抗真菌药仍有较高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外阴阴道念珠菌感染的病原学特征及其对常用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方法:分别采用念珠菌显色培养基和ROSCO纸片抗散法进行念珠菌菌种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224株阳性标本,分离出白色念珠菌185株(82.59%)、平滑念珠菌26株(11.61%)、热带念珠菌9株(4.02%)、其他念珠菌4株(1.78%)。224株念珠菌对氟康唑、酮康唑、伊曲康唑和二性霉素B的敏感率分别为93.75%(210/224)、85.71%(192/224)、95.09%(213/224)、100%(224/224)。结论:在外阴阴道念珠菌病标本中,以白色念珠菌感染为主,其次是平滑念珠菌,还有少量的其他念珠菌引起阴道炎,分离菌株对眯唑抗真菌药仍有较高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4.
性传播疾病及护理467000河南省平顶山市第一医院陈淑君,王宁外阴阴道念珠菌病一、疾病概念外阴阴道念珠菌是人体肠道常住的念珠菌,经局部接种或性传播到女性阴道,在人体易感因素作用下,阴道自然防御机制降低时发病,表现为阴唇肿胀、发痒、阴道分泌物增加等。二...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合并细菌性阴道病患者的生殖道解脲支原体感染发病情况及临床特征.方法 检测81例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合并细菌性阴道病患者的阴道分泌物的解脲支原体情况.结果 复发性阴道念珠菌病合并细菌性阴道病患者感染解脲支原体者48例,占59.3%.其临床特点以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症状为著,与未伴发解脲支原体感染者无明显区别;分别针对病原体进行治疗,疗效不佳.结论 复发性阴道念珠菌病的发病可能与阴道内环境改变,菌群失调,多种病原体混合感染有关,针对病因治疗效果欠佳,应采取有效的综合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阴道分泌物中念珠菌检测结果 及其耐药性,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真菌药物. 方法 运用法国科玛嘉念珠菌显色培养基对阴道分泌物进行分离培养,涂片镜检及药敏测定.结果 咪康唑、益康唑、酮康唑、氟康唑的耐药性呈明显上升趋势.结论 阴道分泌物中酵母菌的感染率增加,对唑类药物的耐药情况日趋严重,药敏试验可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真菌药物.  相似文献   

17.
212例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的抗生素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阴阴道念珠菌病是妇科常见病,近年来被归为性传播疾病(STD)的范畴。本研究用3种不同的方法对外阴阴道念珠菌病患者进行治疗,以探讨外阴阴道念珠菌病与广谱抗生素使用的关系及其最佳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胶体金念珠菌试纸条(以下简称胶体金法),在检测外阴阴道分泌物中外阴阴道念珠菌(VVC)中的临床应用。方法用生理盐水涂片法、革兰染色涂片法、培养法、胶体金法同时检测300例妇女阴道分泌物中的念珠菌。结果300例阴道分泌物中生理盐水涂片法检出念珠菌90例,革兰涂片染色法检出念珠菌101例,培养法检出念珠菌110例,胶体金检出念珠菌108例。胶体金法检出阳性率与培养法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25,P0.05)。胶体金法的敏感性为95.5%,特异性为98.4%,约登指数为0.939,阳性预测值为97.4%,阴性预测值为97.2%。结论用胶体金法检测外阴阴道分泌物中的阴道念珠菌操作简便、快速和结果可靠。具有较高的特异性,敏感性,有效性。作为外阴阴道念珠菌筛查的一种常规检测方法,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9.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是常见外阴、阴道炎症,也称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约75%的妇女,一生中至少患过一次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并经治疗后约有5%患者复发,若1年内发作4次或4次以上,称为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RVVC),或发生与抗生素治疗无关的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3次以上亦称为RVVC。  相似文献   

20.
阴道感染酵母样真菌的鉴定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外阴阴道念珠菌病(VVC)临床分离菌株及其对几种常见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方法:对4所医院2008-01/2008-12 VVC患者阴道分泌物临床分离培养出的216株念珠菌,采用Chrom Agar Candida medi-um显色培养基,API20CAUX进行菌株鉴定;ROSCO纸片扩散法对两性霉素B、氟康唑、伊曲康唑、制霉菌素、克霉唑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216株宫颈分泌物酵母样真菌分类结果为:白念珠菌206株,占95.37%;热带念珠菌5株,占2.31%;异常汉逊酵母2株,占0.93%;近平滑念珠菌1株,占0.46%;光滑球拟酵母1株,占0.46%;其他念珠菌1株,占0.46%;体外药敏试验共发现5株耐药株,其中3株白念珠菌,1株光滑球拟酵母,1株其他念珠菌。结论:VVC的主要致病菌仍以白念珠菌为主,在5种常用药物中,念珠菌对两性霉素B、制霉菌素的耐药率最低为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