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凌 《吉林医学》2011,(32):6890-6891
目的:探讨APN排班在护理安全中的应用效果,以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及护理质量。方法:在护理人力资源不变的前提下,改革传统排班模式,建立以护士长领导下护理组长、责任护士、助理护士的分层级管理梯队,实行APN连续性排班,减少交班次数。护士长做好科室护理管理的宏观调控;护理组长重点关注危重和抢救患者的整体护理,质控责任护士的工作质量。结果:经过排班模式的改革,使患者、医生及护士对APN排班模式的满意度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护理整体质量得到改善。结论:实施APN连续性排班,保证了护理工作的安全与优质,顺应了现代护理模式的发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神经内科护士实行APN连续排班模式的效果.方法 在传统排班原有人力的基础上,根据护士的能力对护士实行层级管理,实施连续性排班,每班设立护理组长或高级责任护士,由护理组长带领本班护理人员共同完成本班各项护理工作,在中午、晚上繁忙时段增加人力,减少交接班次数,优化工作流程,提高护理质量.结果 与传统武排班模式比较,连续性排班下护理质量有明显的提高,患者及护士、医生的满意度都得到了提高.结论 实行连续性排班模式改革后,能充分利用现有的护理人力资源,达到最佳的护理管理目标,加强了护理人员的培养与护理梯队建设,进一步提高了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本院护理管理模式及班次进行改革,评价实施分层级管理及APN排班模式的效果.方法 自2009年8月1日始,在外科病区实施护士分层级管理及APN连续性排班改革,建立团队模式的责任组工作方式.分析患者的满意度、护士满意度、医生对护士的满意度、护理质量及护士对自我工作的认可度,并与传统护理模式进行对比.结果 分层级管理及APN连续性排班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医生对护士工作的满意度,提升护士工作能力,提升自我工作的认可度.结论 分层级管理及APN连续性排班较传统护理工作模式优势明显,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4.
庄敏 《中国乡村医生》2010,12(17):219-220
目的:探讨APN连续性排班模式在妇科的应用效果。方法:在妇科护理人力资源不变的前提下,改革传统排班模式,建立以护士长领导下护理组长、责任护士、助理护士的层级管理梯队,实行APN连续性排班,减少交班次数。护士长做好科室护理管理的宏观调控;护理组长重点关注危重和抢救病人的整体护理,质控责任护士的工作质量。结果:经过排班模式的改革,使患者、医疗及护士对APN排班模式的满意度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护理整体质量得到改善。结论:实施APN连续性排班,保证了护理工作的安全与优质,顺应了现代护理模式的发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APN排班模式在妇科的应用效果。方法 在妇科护理的人力资源不变的前提下,对传统的周期性排班模式进行改革,建立护士长领导下的护理组长、责任护士和助理护士的层级管理梯队,实行APN连续性排班。半年后对实施APN排班期间的各项护理质量指标、患者满意度和护士身心健康状况等与实施前年度同一时期进行统计学比较以评价该排班模式在该科的应用效果。结果 经过改革传统的排班模式,提高了患者、医生及护士的满意度,改善了护理质量。结论 APN连续性排班是一种有效和科学的排班模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连续性(APN)排班模式在精神科的应用效果。方法:在护理人力资源不变的前提下,对传统的排班模式进行改革,实行APN排班模式,总结实施一年后患者及护士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综合护理质量。结果:APN排班模式患者及护士满意度、综合护理质量比传统模式明显提高(P<0.05)。结论:APN排班模式充分发挥了各层级护理人员的作用,加强护理工作的连续性,对薄弱时段的质量加强控制,减轻了护士的压力,确保医疗护理安全,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改革护理管理模式,探讨APN排班在肿瘤科的应用效果。方法:肿瘤科人力资源不变的前提下,优化工作流程,修订护士工作职责,建立以护士长,护理组长,责任护士,助理护士为层级的管理梯队,实行APN连续性排班。结果:护士的交接班时间减少,因中间环节多而出现的护理缺陷减少,年轻护士的工作压力减少,护士的工作效率及护理满意度提高。结论:实施APN排班,充分利用人力资源,达到最佳的护理管理目标,利于护理人员的培养与梯队建设,顺应现代护理模式的发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建立护士层级管理和实施APN连续排班,科学合理地使用人力资源,确保护理质量的提高。方法分层级使用护理人员,改变传统的排班模式,实施护士长-高级责任护士-初级责任护士-助理护士层级管理和APN连续排班,从病人、医护人员方面观察其效果。结果护士分层级使用和APN连续排班实施,保证了护理工作的连续性、系统性,医、护、患关系融洽,病人的满意度及护理质量得到提高。结论基层医院开展层级管理和APN连续排班,有利于护理人员的人才培养与护理梯队的建设。  相似文献   

9.
目的 合理安排护理人力资源及保证护理质量,为病人提供更优质服务护理的排班模式.方法 在原有的人力基础上,改变传统的夜班,实行APN排班.结果 APN排班更能合理利用人力资源,利于提高护士工作积极性,保证护理工作的安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创伤骨科的排班模式及护理人力资源的合理利用.方法 2010年12月开始改传统排班方式为APN排班模式,调整人力搭配,调整工作职责、流程.结果 护理人员减少了交接班次数,提升了护理质量,提高了病人满意度,提升了护士工作能力,改善护士工作满意度.结论 APN排班模式相较于传统排班模式优势明显,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胃肠外科高效全程优质护理服务的护理排班模式.方法:在原有人力结构基础上,调整上班时间,实施APN排班模式,设立护理组长,制订各级护理工作职责,严格按照工作流程工作.结果:减少了交接班时间,减少了中间环节过多而容易出现的遗漏,减轻了护士的工作压力,确保了护理质量,为患者提供了优质满意的服务,切实做到了患者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结论:采用APN排班制,能科学、合理地使用人力资源,保证护理工作连续性和责任性,便于病情掌握,减少了交接班次数,减少了护理差错隐患,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从而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黎群足  莫桂英  安丽影 《吉林医学》2010,(34):6333-6334
目的:探讨护士APN排班模式。方法:护士APN连续性排班,使用阶梯岗位编制。结果:排班时间段的改变,提高了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体现了护理服务的科学性和人文关怀。阶梯式的层次管理,有利于阶梯队伍的培养与建设,保证了薄弱环节的护理工作质量及护理人力资源充分使用,起到老带新,传、帮、带作用。讨论:人力资源得到了科学安排,从根本上改变和提高护理服务的质量;减少了对患者夜间睡眠的影响;有利于护理专业队伍的培养和梯队建设;保证了薄弱环节的护理工作质量及护理人力资源充分使用。  相似文献   

13.
探讨护士APN排班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黎群足  莫桂英  安丽影 《吉林医学》2011,(19):4009-4010
目的:探讨护士APN排班模式。方法:护士APN连续性排班,使用阶梯岗位编制。结果:排班时间段的改变,提高了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体现了护理服务的科学性和人文关怀。阶梯式的层次管理,有利于阶梯队伍的培养与建设,保证了薄弱环节的护理工作质量及护理人力资源的充分使用,起到了老带新及传、帮、带的作用。讨论:人力资源得到了科学安排,从根本上改变和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减少了对患者夜间睡眠的影响,有利于护理专业队伍的培养和梯队建设,保证了薄弱环节的护理工作质量及护理人力资源的充分使用。  相似文献   

14.
王成珍 《中华全科医学》2012,10(12):1983-1985
目的减少护士交接班次数,实行护士分层级责任管理,为患者提供连续、全程、无缝隙的护理服务。方法实行APN连续性排班,临床护士在护理患者时实行小组责任制,设立护理组长,按工作能力与资历将护士分为四个层级,把各层级的护士分为2组,每组2~3人,每组护士固定管一组患者,制订护士工作职责,不同层级护士履行不同职责。按APN排班管理,保证每班都有2名以上护士值班。实行1年后进行的效果评价。结果减少了交接班时间,减少了因中间环节过多而容易出现的护理缺陷。减轻了年轻护士的工作压力,调动了高年资护士的积极性,同时护士可自由支配的时间增加,工作压力下降,提高了工作效率,确保了护理质量。也充分发挥了各层次护理人员的作用,有效地保障了急救应急能力,加强了护理工作的连续性及薄弱时段的质量控制,有利于人员的培养及护理队伍的稳定。患者得到护士连续无缝隙的护理,有效服务患者的时间增加,健康教育覆盖率得到了提高,落实了责任制护理。APN排班体现了"以病人为中心"的管理理念。结论实施APN连续性排班,落实了责任制整体护理,顺应了现代护理模式的发展,优质护理得到保证。  相似文献   

15.
APN分层排班在临床应用的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余洁琼 《中外医疗》2010,29(19):106-107
目的通过APN分层排班,达到合理利用现有的护士人力资源,提高护理质量,保证护理安全,减轻工作压力。方法将我科11名护士按职称,工作经验,操作技能,按新老搭配,自主选择的原则分成3组,A班3~4人,P班2人,N班2人,根据临床病人数增减护士人数。结果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护理质量提高,护士工作压力减轻,乐意选择新的排班模式。结论使用APN排班,增加了中午治疗高峰期,晚夜班薄弱时间护理人力,提高了护士应激能力,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护理纠纷,解决了传统排班人手不足引发的护患矛盾,减轻了护士心理压力,同时也实施了患者与护士人性化管理与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6.
沈锦萌  符智蓉  童秀兰 《海南医学》2010,21(17):142-143
目的探讨高效、全程优质服务的护理排班模式。方法应用层级管理分12个病区,每个病区分两个小组,每组2-3名护士(全责护士、辅助护士、助理护士)进行APN排班,改变人力结构,由原来5次交接班减少为3次,使每个班的工作量更趋合理、平衡。结果实行APN排班模式,可以更有效地利用人力资源,保证护理质量;改革排班模式后各项护理质量均有提高(P〈0.05);患者对护士满意度大幅度提高,由实施前的89.82%提高到94.59%。结论运用APN排班模式,加强了中班、晚班的薄弱环节,同时新老护士搭配,避免和减少潜在的安全隐患,确保病人安全,保证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7.
随着现代医学水平的提高和医疗服务对象素质及需求的改变,护理工作范畴及内涵发生了质和量的改变,而现阶段的整体护理仍存在人力资源配置与使用不合理,护士责任不到位,整体护理工作流于形式等问题,难于满足患者的需求。为了科学合理调整临床护士队伍结构,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最大限度满足医院病人的需求,在均衡不同时段人力、物力的基础上,开展连续性护理排班的改革,真正落实护士的分层级使用和管理。从2012年8月对传统的排班模式改为APN连续排班模式,保证护理工作质量及提高病人满意度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方法及效果报到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盛慧玲 《农垦医学》2011,33(3):268-271
本文针对护理排班的各种弊端,提出引进时间管理,护理排班的方法不断的改进,护理排班模式的不断的创新,从传统排班模式→APN排班模式→DN排班模式,从而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率,减少了护理工作中某时段的人力过剩和人力不足的局面,提高了护理服务的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APN排班模式结合护士意愿的实施方法及效果,从而提高护士对护理管理的满意度.方法 对传统排班方法进行改革,实行APN连续排班;同时,由以前的护士长安排班次模式改变为满足护士意愿进行排班.结果 实行APN排班后,护士和患者的满意度均有提高(P<0.05);满足护士意愿进行排班在开始实行的不同时间段内护士满意度有差异(P<0.05).结论 APN排班能适应新的护理模式的发展;同时满足护士意愿融入APN排班方法,能充分调动护士的工作热情,是本科迄今探索的最好排班模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护理组长在分层级管理中的作用,以明确护理组长的工作内容、调动各级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实施APN连续排班,实行护士长-护理组长-责任护士-助理护士的层级管理模式,比较护理组长负责制模式下病区综合护理质量、医患满意度、护理人员专科知识及业务能力等情况。结果:实施分层管理后,病区综合护理质量、医患满意度、护理人员专科知识及业务能力均有显著提高。结论:实施护理组长层级管理充分发挥了护理组长的核心作用,利于合理安排护理人力资源,提高护理质量以及医患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