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乳头溢液4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乳头溢液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乳头溢液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0例乳头溢液中血性溢液28例,浆液血性溢液5例,浆液性溢液7例。病理结果:导管内乳头状瘤26例,导管扩张6例,乳腺增生7例,乳腺癌1例。结论乳管造影、乳管纤维镜对乳头溢液病因有较大诊断价值;乳头血性溢液多属病理性,需手术治疗,乳腺区段切除术是乳头溢液可靠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乳头血性溢液的病因和诊治方法。方法 对 1994~ 1996年经我院手术治疗以乳头血性溢液为首发症状的 32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2例患者的病因均为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 (4 6 6 % )、乳腺癌(2 5 % )、导管扩张症 (2 1 9% )及乳腺纤维囊性增生症 (12 5 )。 8例乳腺癌患者年龄均超过 45岁。用平针头插入溢血乳管并注入美蓝 ,可确保溢液部位的切除。结论 乳头血性溢液的主要原因为导管内乳头状瘤、乳腺癌、导管扩张症和纤维囊性增生症 ,45岁以上患者乳癌可能性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乳头血性溢液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乳头血性溢液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诊断为乳管内乳头状瘤伴导管扩张52.5%,乳腺癌22.5%,导管扩张及乳腺增生25%.结论乳头溢液是乳腺疾病的重要表现之一,仅次于乳腺肿块,手术是治疗乳头血性溢液的首选方法,病变定位是手术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张玉乾  李亚莉 《中国民康医学》2007,19(16):631-631,644
目的:探讨乳头血性溢液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乳头血性溢液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诊断为乳管内乳头状瘤伴导管扩张52.5%,乳腺癌22.5%,导管扩张及乳腺增生25%。结论:乳头溢液是乳腺疾病的重要表现之一,仅次于乳腺肿块,手术是治疗乳头血性溢液的首选方法,病变定位是手术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李霞  赵海  窦宏圆 《黑龙江医学》2012,36(4):279-281
目的探讨乳腺导管造影方法及其对乳头溢液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36例乳头溢液患者,对符合入组标准的患者乳腺导管造影后行钼靶摄像,经2名放射医师诊断,行外科手术治疗,且均与病理检查结果相对比,对比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本组收集病例中,血性乳头溢液19例;浆液性乳头溢液13例;浆液性血性乳头溢液3例;黏液性乳头溢液1例。36例乳头溢液中,病理符合33例,诊断符合率为91.67%。结论乳腺导管造影对非哺乳期乳头溢液是较好的选择,且诊断准确率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乳腺导管造影方法及其对乳头溢液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36例乳头溢液患者,对符合入组标准的患者乳腺导管造影后行钼靶摄像,经2名放射医师诊断,行外科手术治疗,且均与病理检查结果相对比,对比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本组收集病例中,血性乳头溢液19例;浆液性乳头溢液13例;浆液性血性乳头溢液3例;黏液性乳头溢液1例.36例乳头溢液中,病理符合33例,诊断符合率为91.67%.结论 乳腺导管造影对非哺乳期乳头溢液是较好的选择,且诊断准确率高.  相似文献   

7.
纤维乳管内视镜在伴乳头溢液乳腺疾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纤维乳管内视镜在伴乳头溢液的乳腺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48例乳头溢液患者使用纤维乳管内视镜检查,将溢液性状、乳管镜下检查结果及手术病理诊断进行总结分析。[结果]448例中,血性溢液102例,浆液血性溢液51例,浆液性溢液217例,乳汁样溢液22例,水样溢液52例,脓性溢液4例。纤维乳管内视镜诊断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199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病12例,乳腺癌26例,乳腺导管扩张症200例,正常乳管11例。纤维乳管内视镜诊断符合率: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96.83%,导管内乳头状瘤病83.33%,乳腺癌95%,导管扩张症95.65%。[结论]纤维乳管内视镜能够准确评估伴乳头溢液的乳腺疾病的病因、定位、治疗,提高早期乳腺癌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乳头溢液的病因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64例乳头溢液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4例乳头溢液患者中乳腺癌9例,乳管内乳头状瘤19例,乳腺囊性增生症23例,炎症及其它良性乳腺病13例。结论:乳头溢液的主要原发病为乳腺癌、乳管内乳头状瘤、乳腺囊性增生症。溢液脱落细胞学检查结合钼靶摄影、B超检查及乳腺导管造影对乳头溢液原发病的诊断价值较大。半数以上的年龄50岁以上、有乳癌家族史的血性乳头溢液者患乳腺癌。手术是治疗病理性乳头溢液的首选方法。年轻的非肿瘤性乳头溢液患者应随访。  相似文献   

9.
郑伟 《中国医药导报》2008,5(8):165-165
目的:探讨乳头溢液的不同性状及其与乳腺癌的关系。方法:对乳头溢液患者48例,根据临床资料及细胞学检查,乳管造影检查及超声检查,并结合术后病理诊断进行临床分析。结果:血性溢液患者20例,其中,乳腺癌4例,导管内乳头状瘤16例。非血性溢液28例中清水样溢液3例,经病理诊断,乳腺癌1例,乳腺导管扩张症16例,乳腺囊性增生症11例。结论:乳头溢液中血性溢液及清水样溢液均应引起重视,特别是45岁以上单乳腺单乳管溢液者。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乳头溢液的不同性质及其与乳癌的关系和诊断治疗方法。方法:对64例单侧单孔乳头溢液患者进行乳房超声、选择性乳腺导管造影、细胞病理学检查,并结合手术病理学检查进行分析。结果:鲜红色血性溢液5例,其中乳癌1例,导管内乳头状瘤3例,导管扩张1例;暗红色血性溢液22例,其中乳癌3例,导管内乳头状瘤15例,导管扩张症3例,乳腺增生症1例;淡黄色浆液性溢液20例,其中导管内乳头状瘤3例,导管扩张症10例,乳腺增生症7例;清亮透明性溢液17例,其中乳癌1例,导管内乳头状瘤4例,导管扩张症8例,乳腺增生症4例。结论:乳头溢液尤其是血性溢液应引起高度重视,病理学检查是定性诊断的唯一方法,并及时行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纤维乳管镜对非生理性乳头溢液性乳腺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接受乳管镜检查的99例非生理性乳头溢液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非生理性乳头溢液性质、乳管镜检表现及其与病理检查结果的相关性。结果 99例患者中,26例(26.3%)乳管镜检查发现存在隆起性病变,73例(73.7%)均为非隆起性病变,主要表现为导管急慢性炎症及导管扩张。随后对26例存在隆起性病变的患者均进行了手术治疗,术后病理证实,其中2例为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癌,临床表现均为血性乳头溢液,其余24例均为良性病变。结论纤维乳管镜对非生理性乳头溢液性乳腺疾病的病因诊断具有直观、简便和准确率高等优点,可为隆起性病变患者施行手术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性乳头溢液的的临床病理特点和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7月—2011年7月我院收治的31例血性乳头溢液患者,经乳腺导管造影及钼靶平片影像学检查,并做导管系统切除手术。结果导管内癌早期浸润1例,导管内癌4例。大导管乳头状瘤12例,导管内乳头状瘤病7例,导管扩张伴炎症5例,乳腺增生2例。结论血性乳头溢液是乳腺癌的高危症状;乳腺导管造影可为临床手术治疗方案的制订提供准确的依据,对于早期乳腺癌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①目的分析乳头溢液的性质及病理特点,探讨其对乳腺疾病的诊断意义。②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81例乳头溢液患者的临床资料。③结果 81例乳头溢液患者中,27例为血性,34例为浆液性,10例为乳汁样,4例为清水样,6例为脓性。病理切片证实,导管内乳头状瘤38例,乳腺增生20例,导管扩张10例,乳腺癌8例,乳腺炎5例。乳头溢液细胞形态学特点与乳腺疾病类型相关。④结论认真分析乳头溢液病理学特点,有助于乳腺疾病的诊断,尤其在导管内乳头状瘤及早期乳腺癌的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胡铭  李西央 《陕西医学杂志》2010,39(10):1339-1340
目的:探讨乳头溢液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14例乳头溢液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4例乳头溢液患者中,血性溢液8例,脓性溢液3例,浆液性溢液3例,可扪及乳腺肿块者5例。14例全部采用手术治疗;术中冰冻病理2例可见恶性细胞,行改良根治术,术后病理显示为乳管内乳头状癌;余12例术后病理示乳管内乳头状瘤伴导管扩张6例、导管扩张3例、乳腺小叶增生3例。随访6月至2.5年,无1例术后再出现溢液,2例乳管内乳头状癌患者存活。结论:乳头溢液的性质对乳腺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对血性溢液病人应有足够的警惕性;乳头溢液病人应注重术前检查,术中均应行冰冻病理检查;病变区乳腺的区段切除为主要的手术方法,避免盲目单纯乳腺切除。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乳腺无肿物乳头溢液与早期乳腺癌及癌前病变的关系。方法乳腺无肿物乳头溢液的102例患者,均经手术切除病变导管,做病理检验,如为恶性,则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结果本组病例良性者95例,占93.1%,其中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和乳腺囊性增生病80例(78.4%),乳头状瘤(病)伴瘤细胞或导管上皮增生活跃(癌前病变)12例(11.7%),3例为慢性炎症(其中1例伴导管内异物);T0期乳腺癌7例(6.9%),均为血性乳头溢液,占血性溢液的11.3%。结论对乳腺无肿物乳头溢液行病变导管切除,病理检验对检出早期乳腺癌及癌前病变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6.
独晓燕 《中国乡村医生》2009,11(21):123-123
目的:评价乳腺导管内视镜在乳头溢液中的诊治价值。方法:对526例乳头溢液病例运用乳腺导管内视镜检查,对溢液性质、检查结果及手术病理结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526例中血性溢液85例,黄色浆液性溢液229例,无色水样溢液84例,黄色黏稠状溢液72例,乳汁样液56例。结论:乳腺导管内视镜对乳头溢液较其他辅助检查具有更好的诊断准确性,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乳头溢液患者的溢液性质、导管内视镜检查及手术病理结果分析,探讨乳头溢液的临床诊治方法。方法:对914例乳头溢液患者的诊治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结合文献总结探讨。结果:914例患者中,98例为血性,707例为浆液性,42例为浆液血性,65例为水样,2例为乳汁样;行乳管内视镜检查结果:乳腺导管炎及导管扩张736例,乳头状瘤139例,乳头状瘤病28例,导管癌11例;对提示为隆起性或占位性病变的患者125例行手术及病理检查结果:乳头状瘤符合率83.7%,乳头状瘤病符合率88.2%,导管癌符合率100%。结论:以乳头溢液为主诉的患者良性疾病最为常见,行乳管内视镜检查,对相关乳腺疾病的诊断有重要作用,但最后诊断必须依赖手术病理检查。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乳头溢液的不同性质及其与乳癌的关系和治疗方法.方法 对95例单侧单孔乳头溢液病人进行乳房B超、导管造影、细胞病理学检查,并结合手术病理学检查进行分析.结果 鲜红色血性溢液8例,其中乳癌2例,导管内乳头状瘤5例,导管扩张症1例;暗红色或咖啡色血性溢液33例,其中乳癌6例,导管内乳头状瘤21例,导管扩张症4例,乳腺增生症2例;淡黄色浆液性溢液29例,其中乳癌1例,导管内乳头状瘤5例,导管扩张症15例,乳腺炎4例,乳腺增生症4例;清亮透明性溢液25例,其中导管内乳头状瘤5例,导管扩张症13例,乳腺炎2例,乳腺增生症5例.结论 乳头血性及淡黄色浆液性溢液均应引起高度重视,发现后应及时手术以防癌变;导管微切术是目前有效的治疗方法 .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科学合理、便于推广应用的乳头溢液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27例乳头溢液的临床资料。结果127例乳头溢液中血性溢液39例(30.7%),浆液血性溢液42例(33%),浆液性溢液46例(36.3%)。经病理诊断为良性病变者103例(81.1%),乳腺癌21例(16.5%),乳腺导管上皮不典型增生3例(2.4%)。血性溢液中乳腺癌发生率23.5%(19/81),非血性溢液中乳腺癌发生率4.3%(2/46)。127例患者中行单纯乳腺腺叶区段切除术106例,单纯乳房切除+前哨淋巴结清扫术14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7例,术后随访6个月未发现乳头溢液复发、良性病变癌变及癌转移。结论病理学检查是乳头溢液定性诊断的唯一方法。手术治疗乳头溢液原发病是防治早期乳腺癌及癌前病变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乳腺导管造影对乳头溢液的病因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9—2012乳头溢液患者术后病理明确的40例乳腺导管造影检查的影像资料。结果乳腺导管扩张症伴囊性增生症6例,导管内乳头状瘤13例,导管内癌5例,单纯导管扩张9例,纤维囊性乳腺病及乳腺增生7例。结论乳腺导管造影对乳头溢液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为临床医生提供可靠的诊断治疗依据,为外科医生确定手术切除范围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