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下肢静脉疾病是外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 ,其中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PDVI)最多见。由于PDVI与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表现基本相同 ,都是以下肢浅静脉曲张为主要表现 ,所以极易误诊误治。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6 5例 (73条患肢 ) ,其中男 4 1例 ,女 2 4例 ,年龄 2 0~ 6 9岁 ,平均年龄 4 4岁。左下肢 33例 ,右下肢 2 4例 ,双下肢 8例 (占 2 2 %) ,左右比例为 1.2 8∶1。1.2 临床表现 病史 0 .5~ 30 0年 ,平均 6 .9年。主要症状 :浅静脉曲张 6 5例 (10 0 %) ,肿胀、乏力和酸胀感 5 8例 (89%) ,足靴区皮肤色素沉…  相似文献   

2.
大隐静脉曲张是常见的血管外科疾病之一 ,1998年美国外科医师RobertMin首先采用静脉腔内激光治疗该病 ,并取得满意效果[1] ,自 2 0 0 2年 7月我院采用美国达美德激光治疗系统结合手术方法治疗下肢单纯性大隐静脉曲张 12 6例 (15 0条患肢 ) ,疗效显著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12 6例 ,男 6 7例 ,女 5 9例 ,年龄 2 5~ 79岁 ,平均年龄 4 8岁 ,病程 2~ 4 2年 ,平均12年 ,均为单纯性大隐静脉曲张 ,双下肢 2 4例 ,12 6条肢体伴小腿酸胀乏力 ,5 0条肢体有不同程度色素沉着 ,10 1条肢体轻度肿胀。1.2 病例选择  12 6例均…  相似文献   

3.
点式剥脱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86例报告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下肢静脉曲张是一种常见病 ,传统手术方法是大隐静脉曲张高位结扎切除或结扎曲张浅静脉。我院自1994年 7月~ 2 0 0 0年 2月采用小切口的手术方式—点式曲张静脉抽剥术治疗 86例 (共用 12 1条肢体 ) ,效果良好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86例患者 ,均来自我院住院病人 ,其中男性 6 7例 ,女性 19例。年龄 31~ 72岁 ,平均 5 0 2岁 ,双侧 35例 ,左侧 2 4例 ,右侧 2 7例。主要表现 :下肢浅静脉曲张 98条肢体、下肢沉重胀痛 85条肢体、溃疡 4 4条肢体、足靴区色素沉着 6 1条肢体、湿疹样皮炎30条肢体。术前常规检查或静脉造影 ,…  相似文献   

4.
我院自 1995年 10月~ 2 0 0 0年 10月采用经皮浅静脉连续环形缝扎术 (PCCS)治疗大隐静脉曲张16例 ,并进行随访。现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全组 16例 ,男 10例 ,女 6例。左下肢 8例 ,右下肢 6例 ,双下肢 2例。共 18侧肢体。年龄平均 (48.5± 3.6 )岁。其中 >5 0岁 10例(5 5 6 % ) ,病程 1~ 30年。平均 (14.0± 1.0 3)年。全部病例术前常规作静脉顺行造影 ,发现 3例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1 2 手术方法 采用硬脊膜外麻醉 ,术前用龙胆紫标出曲张静脉行径。常规先进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 ,大腿段曲张大隐静脉剥脱至膝关节…  相似文献   

5.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红 《中国医师杂志》2003,5(3):381-381
彩色多普勒超声显象 (CDFI)检查用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诊断有独特的优越性 ,可以直观显示管壁、管腔内容及周围解剖结构 ,并了解其血流动力学改变 ,本文回顾性分析了近五年我院经CDFI检查确诊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病例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2 2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 ,其中男 18例、女4例 ,平均年龄 6 4 3岁 ,本组病例均经手术或DSA证实。病变位于右下肢 12例、左下肢 8例、双下肢 2例 ,共 2 4条患肢。临床表现为间歇性跛行 10例 ,静息痛12例 ,其中 6例患者足趾部小灶坏疽 ,5例患者趾端破溃 ,闭塞部位主要位于股浅…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下肢静脉曲张的病例采用下肢静脉造影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下肢静脉曲张患者32例,均为我院外科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均就应用下肢静脉造影后诊断深静脉瓣膜返流情况进行分析.结果: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在造影后均准确反映下肢静脉曲张疾病的诊断情况,全部患者经下肢静脉造影确定返流0级11条,占34%;1级返流9条,占29%;2级返流5条,占16%;3级返流3条,占9%;4级返流3条,占9%.其中单纯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15条,占47%;髂静脉受压7条,占22%;合并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9条,占28%.结论: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应用下肢静脉造影,诊断结果利于为临床手术针对性治疗提供参考,可显著缩短病程,保障临床安全,在减缓病症上具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1998年1月~2000年12月妇科手术患者1040例,发生静脉血栓10例,占1%,其中1例肺栓塞经临床表现及胸片确诊。9例下肢深静脉栓塞,经典型临床表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确诊,均经积极治疗和护理痊愈出院。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年龄33~65岁,发病时间术后3~14d,其中6例并发于子宫全切术后,2例宫外孕破裂大出血行附件切除术后,1例子宫肌瘤挖除术后,1例巨大卵巢肿瘤切除术后。1例肺栓塞,左下肢6例,右下肢1例,双下肢2例。  相似文献   

8.
我院2006年5月-2008年10月应用血管穿刺技术与导管电凝术治疗50例下肢静脉曲张病人(58条患肢),均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组50例均为住院手术的下肢静脉曲张病人,其中男31例,女19例。左下肢26例,右下肢16例,双下肢8例,共58条患肢。年龄28-78岁,平均51岁。  相似文献   

9.
手术联合静脉腔内激光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手术联合静脉腔内激光术(EVLT)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 经超声及静脉造影诊断的下肢静脉曲张患者38例(43条肢体),应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交通支结扎联合EVLT治疗.结果 术后43条肢体曲张静脉均消失,症状缓解,手术治愈率97.7%(42,43),有效率100.0%(43/43),皮肤灼伤5例,小腿皮肤麻木1例,皮下血肿2例.随访4~22个月,其中1例在术后1~2个月出现小腿后侧局部浅曲张静脉复发;其余均未见复发,症状明显改善,色素沉着明显减轻,酸胀感消失,溃疡愈合.结论 手术联合EVLT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安全、有效的方法,达到在保证疗效的前提下减小创伤的目的 .  相似文献   

10.
1997年 6月~ 2 0 0 1年 3月我院呼吸科经肺螺旋CT及核素扫描诊断肺栓塞 65例 ,其中 5 0例漏误诊 ,漏、误诊率 76 9% ,误诊时间 1d~ 2年不等。本文对误漏诊原因进行分析。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5 0例患者中 ,男性 30例 ,女性 2 0例 ,年龄 2 5~ 81岁 ,平均 5 3 4岁 ,就诊次数最多的达 10次 ,除做了肺螺旋CT或核素肺扫描及X线胸片外 ,全部患者均检查了心电图、血气分析、血常规、心脏超声 ,其中 4 0例检查了D -二聚体。1 2 原有疾病 下肢深静脉炎 17例 ,下肢骨折 5例 ,糖尿病合并冠心病 2例 ,高血压心脏病 2例 ,脑血管病及脑…  相似文献   

11.
我院自2 0 0 2年1月~2 0 0 3年4月共收治肺栓塞(pulmo naryembolism ,PE) 17例,现将诊断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17例患者均为住院患者,其中男10例,女7例,年龄5 2~88岁,平均年龄70岁。死亡5例(2 9.3% )。除常规心电图、胸片、血气分析、心肌酶、血尿常规、肝功、心脏超声等检查外,13例行螺旋CT肺动脉造影;12例行D -二聚体检查;8例做了下肢静脉多普勒;1例行肺动脉造影。1 2 原发疾病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及血栓性静脉炎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4例(2 3.5 % ) ,均经下肢静脉多普勒证实;骨科术后3例(17.6 % ) ,高血压性心…  相似文献   

12.
我院自1992年9月~1997年10月对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者施行股静脉环行缩窄术(简称环缩术)40例,疗效较满意,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40例,男26例,女14例,年龄32~82岁;40例共42条下肢:右下肢28条,左下肢14条;病程最短5年,最长33年;职业:农民15例,纺织工人8例,理发师7例,其他职业10例。1-2 临床表现 临床主要表现为浅静脉曲张(40例42条肢体)、胀重感(36例)、肿胀(34例)、足靴区皮肤色素沉着(28例30条肢体)、小腿溃疡…  相似文献   

13.
在血管损伤中 ,以周围血管损伤多见 ,常对生命和肢体存在严重危袭。对血管损伤的及时诊断和正确处理直接影响病人生命及治疗效果。我院自1994年 3月~ 2 0 0 4年 3月共收治周围血管损伤病人 18例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人 18例 ,男 16例 ,女 2例。年龄 5~ 6 5岁 ,平均年龄 2 9岁。受伤距入院时间0 .5~ 12 0h。锐性损伤 16例 ,钝性损伤 2例。共损伤血管 2 6条 ,主要为腋部、股部、窝等处的大血管。其中动脉 16条 :断裂 9条、破裂 6条、挫伤 1条 ;静脉 10条 :断裂 6条、破裂 4条。本组 9例并发休克 ,其中 2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腔内激光治疗术(EVLT)联合高位结扎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安全性、临床疗效、并发症及其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2月至2010年5月行EVLT联合高位结扎治疗的140例(186条)大隐静脉曲张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一次治愈率96.24%(179/186).7条肢体术后仍有少量曲张静脉存在.18例大隐静脉主干部位曲张静脉烧灼处局部出现条索状硬结、疼痛;24例发生皮下片状淤血;12例出现局部皮肤麻木;5例皮肤灼伤.随访2~12个月,全组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无下肢深静脉损伤发生.结论 EVLT联合高位结扎治疗大隐静脉曲张效果确切,创伤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下肢浅静脉曲张病因诊断及治疗方法 选择的指导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2月至2010年10月治疗的84例(114条肢体)下肢浅静脉曲张患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及下肢深静脉造影检查资料.结果 下肢深静脉造影对三种可引起下肢浅静脉曲张疾病(单纯浅静脉曲张、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下肢深静脉血栓后遗症)诊断率分别为28.1%(32/114)、65.8%(75/114)、6.1%(7/114),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率分别为31.6%(36/114)、63.2%(72/114)、5.3%(6/11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诊断的灵敏度为96%,特异度为100%,阳性预测值为100%,阴性预测值为93%.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及下肢深静脉造影在对引起下肢浅静脉曲张疾病的诊断率方面无差异,且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很好地判断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严重程度,且为无创性检查,应作为下肢静脉疾病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手术联合静脉腔内激光术(EVLT)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 经超声及静脉造影诊断的下肢静脉曲张患者38例(43条肢体),应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交通支结扎联合EVLT治疗.结果 术后43条肢体曲张静脉均消失,症状缓解,手术治愈率97.7%(42,43),有效率100.0%(43/43),皮肤灼伤5例,小腿皮肤麻木1例,皮下血肿2例.随访4~22个月,其中1例在术后1~2个月出现小腿后侧局部浅曲张静脉复发;其余均未见复发,症状明显改善,色素沉着明显减轻,酸胀感消失,溃疡愈合.结论 手术联合EVLT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安全、有效的方法,达到在保证疗效的前提下减小创伤的目的 .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深静脉瓣膜重建术在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治疗中的作用与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47例患者56条肢体,仅行浅静脉手术的患者为A组(31条肢体),行股浅静脉外瓣膜包窄术加浅静脉手术的患者为B组(25条肢体),利用彩超、流速剖面图彩超技术和空气体积描记仪(APG)等方法,分别于术前、术后1个月及术后1年进行血流动力学指标检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全组患者术前经彩超和下肢静脉造影证实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返流均为Ⅲ~Ⅳ度(kistner分级),CEAP临床分级为C2~C4级。术后1个月和1年随访,B组患肢在静脉返流度、静脉返流量及各项指标均较A组患肢明显改善。结论深静脉瓣膜重建术与下肢浅静脉手术联合治疗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比单行浅静脉手术有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王兴云  周存英 《现代预防医学》2002,29(6):I003-I003,790
我院 1990年到 2 0 0 0年收临床早期老年乳癌 16例 ,其中临床触不到肿块的 6例 ,肿块直径≤ 1.0 cm的 9例 ,全部病例均经病理证实。笔者现将对早期诊断本病进行讨论 ,以重视对老年人乳癌的认识。1 临床资料与诊断方法本组 15例均为绝经女性 ,5 0岁后闭经的 5例 ,年龄 6 0~ 75岁 ,平均 6 7岁。病程 3个月~ 3年 ,平均 1年 2个用。月经初潮 10岁~ 19岁 ,小于 12岁 3例。未育 1例。 30岁后初产 1例 ,有乳癌或其它癌家史共 3例。临床表现 :主要表现为乳头血性溢液 2例 ,乳头糜烂 1例 ,无痛性包块 10例 ,肿块表现为质硬 ,边界不或欠清 ,活动良…  相似文献   

19.
<正>我院自2010年3月至2011年7月收治上消化道大出血合并心衰患者5例,经有效急救和精细化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5例患者中男4例,女1例;年龄在30~60岁,平均45岁;病程在3~12年,平均2~10年;均有呕血与黑便的病史。其中消化性溃疡引起出血2例,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2例,其它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造影在下肢静脉倒流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对患下肢静脉倒流性疾病的98例患者(共110条肢体)在术前行下肢深静脉造影。结果110条肢体中,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占62.7%,单纯性大隐静脉曲张占28.2%,深静脉血栓后遗症Ⅱb或Ⅲ型占5.5%,先天性静脉畸形占3.6%。结论下肢深静脉造影能动态、直观、系统地观察下肢静脉系统的形态与功能,是下肢静脉倒流性疾病诊断的金标准,对下肢深静脉手术治疗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