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目的:探讨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术的临床价值。方法:对具有手术指征的15例膀胱癌患者施行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治疗。常规建立5个工作通道,在腹腔镜下行双侧盆腔淋巴结清扫及膀胱全切除,自下腹切口取出标本。4例行回肠膀胱术,11例行原位回肠新膀胱术。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量、术后肠道功能恢复、尿外渗、尿瘘及术后腹腔并发症发生以及手术后效果。结果:15例手术成功。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手术时间150~300 min;腹腔镜下新膀胱与后尿道吻合手术时间30~100 min;手术总时间300~660 min,术中出血500~1 200 mL;术中输血0~800 mL。2例术后出现急迫性尿失禁,经锻练后控尿满意;其余患者恢复良好。无腹腔并发症发生。结论: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具有创伤小、术中操作精细、盆腔淋巴结清扫彻底、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的优点。  相似文献   

2.
蒋晨霞 《中外医疗》2012,31(32):127-128
目的介绍一例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原位可控性回肠膀胱术的护理配合。方法通过回顾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原位可控性回肠膀胱术的术前访视宣教、术前器械、设备准备、术中配合等情况总结手术的护理配合。结果手术历时6h,顺利完成,术中病人生命体征平稳,术中出血约50mL,术后安返病房。总结手术的成功除了与术者助手和操作熟练与否,经验多寡有关,手术室护士的配合熟练程度也至关重要,有条理有准备的手术配合是手术成功的必要条件,可以帮助手术医生顺利愉快地完成手术,降低手术成本和风险。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全膀胱切除直肠代膀胱与回肠膀胱术的疗效.方法 方便选取该院130例进行全膀胱切除直肠代膀胱手术的患者,116例进行回肠膀胱手术的患者病例均选自2013年6月—2016年6月期间,根据不同的尿道改流方式分为全膀胱切除直肠代膀胱组以及回肠膀胱组.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患者并发症、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住院时间、手术后排尿次数等情况.结果 选取的患者均进行全膀胱切除术,手术均成功.在住院期间,进行直肠代膀胱手术的患者有14例发生并发症,进行回肠膀胱手术的患者有19例发生并发症.回肠膀胱术尿道改道的方法在手术时间(5.3±1.3)h,手术出血量(195.74±15.26)mL,住院时间(26.5±5.4)d,手术后排尿次数(5.5±1.7),并发症的发生(16.38%)中与直肠代膀胱(3.5±1.2)h,(153.54±14.26)mL,(21.5±5.3)d,(9.4±1.5),(10.76%)相比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发生浸润性的膀胱肿瘤的患者实行全膀胱切除手术效果良好,尿道改流中直肠代膀胱优于回肠膀胱术.  相似文献   

4.
张霞 《黑龙江医学》2011,35(6):472-473
目的 探讨膀胱全切回肠膀胱术的手术配合.方法 对21例膀胱全切回肠膀胱术的护理配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手术室护士合理地进行术前、术中、术后护理配合,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准确、熟练、默契的术中配合和围术期护理,是治疗成功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5.
30例膀胱全切回肠代膀胱造口手术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膀胱全切回肠膀胱术的护理。方法对30例膀胱全切回肠膀胱术患者的护理过程进行回顾总结。结果通过对患者的护理,配合医生的治疗,20例患者均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无并发症发生。结论膀胱癌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肿瘤之一,治疗多以手术为主。复发率极高。正确掌握手术的适应症,术前做好充分准备,术后细致密切的观察病情是确保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乙状结肠新膀胱术治疗膀胱肿瘤23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膀胱全切术后乙状结肠新膀胱术治疗膀胱肿瘤的效果.方法:采用U型贮尿囊代膀胱作可控性乙状结肠新膀胱术治疗23例男性膀胱癌而行膀胱全切术患者.结果:术后18例获得随访,术后随访0.5—8a,经IVP,CT,肾功及电解质等检查,疗效满意.手术时间平均260min,输血平均520mL.2例出现尿道狭窄,行尿道扩张治愈;2例出现单侧肾积水;2例术后la出现轻度高氯血症;1例半年死于肿瘤复发;3例死于非原发疾病.术后膀胱容量达280—500mL,膀胱静压为18.5—36.4cmH2O.结论:本术式具有贮尿囊容积大,内压低,顺应性好,尿液可控,抗反流效果好,输尿管梗阻及肾盂积水少,无明显的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亲乱,原位自主排尿等优点,是较理想的膀胱替代手术.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膀胱全切原位乙状结肠代膀胱术后的临床护理措施. 方法对8例因膀胱癌行膀胱全切原位乙状结肠代膀胱术的病人进行观察和护理. 结果 手术均获成功,术后恢复顺利,无重大并发症发生.结论 术前做好心理护理、肠道准备和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保持各种引流管通畅及预防肠道并发症, 加强新膀胱排尿机能的训练等,对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腹腔镜在根治性全膀胱切除+回肠新膀胱术(简称"腹腔镜回肠新膀胱术")中的应用价值及手术技巧.方法 对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3年5月至2015年1月6例采用腹腔镜回肠新膀胱术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手术技巧和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6例手术均获成功.术中出血80~300 mL,手术时间5~7 h,随访4~23个月,无一例出现术后复发及严重并发症.6例患者白天控尿均正常,4例夜间偶尔伴有尿失禁.结论 腹腔镜回肠新膀胱术具有术中出血少,术后无严重并发症,疗效确切等特点,是浸润性膀胱癌治疗的安全、可靠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9.
蔡慧 《黑龙江医学》2007,31(12):939-939
目的提高膀胱全切除原位T型回肠新膀胱的护理配合质量,促使手术的顺利进行。方法对我院2005—03至今20例此类病人的手术配合进行总结。结果手术护士术前充分准备、术中熟练配合是本组病例全部取得手术成功的条件之一。结论手术护士术前、术中对病人实施身心整体护理及与医生的积极配合,对病人安全度过手术期及术后的尽早恢复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总结了21例膀胱全切回肠膀胱术的护理体会.方法选择 2008年3月至2011年12月21例膀胱全切回肠术患者,观察术后护理及新的膀胱的效果,结果21例患者手术成功,未发生切口感染和吻合口漏.结论 膀胱全切回肠膀胱术是目前治疗膀胱癌最主要的治疗手段,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充分做好肠道清洁与肠道灭菌准备,讲明手术过程,手术治疗的效果,术中术后与医护人员的配合对疾病顺利恢复的影响,树立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术后对患者进行系统的护理管理,有助干预防和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1.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治疗效果。方法分析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28例浅表性膀胱肿瘤患者的临床随访资料,随访时间为2~38个月,平均24.6个月。结果28例患者均一次手术成功,手术平均时间17min(5~30min),无膀胱穿孔及术后继发出血等并发症。术后留置导尿管3—7d,术后定期使用丝裂霉素等药物膀胱内灌注化疗,术后随访平均24.6个月,4例复发(14.3%),肿瘤复发后再次行TURBT。结论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具有操作简单、损伤小、恢复快、可多次重复及安全性高等优点,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杜燕  白大应 《中国乡村医生》2010,12(14):196-196
目的:探讨膀胱全切回肠膀胱术的护理。方法:对15例膀胱全切回肠膀胱术患者的护理过程进行回顾总结。结果:本组均平稳度过围手术期并以积极的心态配合治疗护理,手术成功,无护理并发症。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术后保持各引流管的通畅及正确冲洗至关重要,瘘口的护理直接影响手术的效果,并对减少远期并发症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利用阴道前后壁修补术治疗女性张力性尿失禁或排便困难的疗效.方法对36例阴道前壁膨出(膀胱膨出)或阴道后壁膨出(直肠膨出)患者行阴道前后壁修补术,并进行3个月~2年的随访.结果平均手术时间30分钟,术中平均出血量40ml,36例患者手术均成功,手术并发症少.结论阴道前后壁修补术是治疗张力性尿失禁及排便困难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设计一种控尿可靠、导尿容易、并发症少且操作简单的可控性膀胱输出道的手术方法。方法 20例需行可控性尿流改道的思者采用输出道悬吊的手术方法进行治疗。患者中14例为膀胱恶性肿瘤,2例为已行回肠膀胱术(bricker术)者,3例为重症神经源性膀胱,1例为膀胱阴道瘘。结果 术后随访3—24个月,平均14.4个月,所有患者的腹壁造口均可容易地插入16 F导管。术后仅1例控制尿不完全,其余患者均控制尿完全。16例术后3—12个月行尿动力学检查,膀胱充盈时输出管最大内压为64—134cm H2O(1cm H2O=0.098kPa),平均为86cmH2O。腹壁造口逆行造影示输出管被固定在腹壁下,无狭窄。结论 输出管悬吊能明显增强缩窄回肠的控制机制,且手术方法简单。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导我院在1965年报告20例腹膜外回肠膀胱术基础上,进一步总结1960~1982年120例腹膜外回肠膀胱术的经验和教训。对手术指征、手术方法、术后并发症、死亡率及随访等进行详细临床分析。作者认为,腹膜外回肠膀胱术具有术后并发症少以及产生并发症后易于处理等优点、文中并对预防术后并发症应做到的手术注意点进行深入讨论。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膀胱全切回肠代膀胱术围术期的护理要点。方法对10例膀胱肿瘤的患者行膀胱全切回肠代膀胱术,术前做好心理护理、术前准备;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及生命体征变化,予以对症护理及出院指导。结果10例膀胱全切回肠代膀胱术无1例并发症发生,患者病情稳定,均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结论膀胱全切回肠代膀胱术是一种较理想的膀胱替代术式,而耐心的心理疏导和精心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王焱旻  李容杭 《吉林医学》2013,(34):7225-7226
目的: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治疗效果。方法:分析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28例浅表性膀胱肿瘤患者的临床随访资料,随访338个月,平均24.6个月。结果:28例患者均一次性手术成功,手术时间538个月,平均24.6个月。结果:28例患者均一次性手术成功,手术时间530 min,平均17 min。无术后继发出血及膀胱穿孔等并发症。术后常规留置三腔气囊导尿管330 min,平均17 min。无术后继发出血及膀胱穿孔等并发症。术后常规留置三腔气囊导尿管37 d,术后定期向膀胱内灌注化疗药物,如丝裂霉素等。术后随访平均24.6个月,4例复发(14.3%),肿瘤复发后再次行TURBT。结论: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具有操作简单、损伤小、恢复快、可多次重复及安全性高等优点,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安怀勇 《基层医学论坛》2011,15(11):295-296
目的 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加术后膀胱灌注治疗膀胱肿瘤的疗效.方法 对56例膀胱肿瘤患者行TURBT加术后膀胱灌注化疗药物治疗.结果 56例患者成功实施TURBT,30例术后随访6个月~5年(平均3年)无复发,23例复发再次手术后痊愈(其中16例2次手术,7例3次手术.),2例最后行膀胱全切,1例死于肿瘤进展.结论 TURBT加术后膀胱灌注是治疗表浅性膀胱肿瘤的首选方法,具有安全、可靠、创伤小、患者生活质量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19.
丛艳华 《中外医疗》2014,33(6):155-156
目的总结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经验。方法对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的71例膀胱恶性肿瘤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进行回顾性总结和分析。结果71例患者均一次手术成功,经治疗和积极护理后痊愈出院,59例患者获得1~3年术后随访,复发18例(25.4%)。结论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是治疗膀胱肿瘤的有效方式。及时科学的专业护理,积极的心理辅导和帮助,对患者病情的康复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郭建民  王加强  廉吉虎  屈景岩 《吉林医学》2009,30(18):2072-2073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TUEVAP)治疗前列腺癌所致膀胱出口梗阻(BOO)的疗效。方法:应用TUEVAP治疗晚期前列腺癌伴膀胱出口梗阻患者58例,同时行双睾丸切除术,术后雄激素阻断治疗。结果:58例手术均一次成功。未发生大出血和TURS,术后平均随访24个月。2例死亡,余56例均排尿通畅,无尿失禁。手术前后对比,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从术前21—32分,平均27分,到术后3—16分,平均8分。最大尿流率术前平均5.1ml/s,到术后平均18.5ml/s。结论:TUEVAP能迅速有效安全地解除晚期前列腺癌所致的膀胱出口梗阻,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