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对黔南州银杏树全面调查的基础上,采用相同立地条件下对照统计分析的方法,筛选出95-01号银杏优树。其优点具有叶片密度和生物量大,种核品质好、饱满,甜糯、无杂色。种核平均每公斤398.8粒。达到南方生产区桂林地区一级种收购标准。具有发展叶用林和果用林的经济性状。  相似文献   

2.
银杏疫病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银杏苗圃中发生苗枯的植株进行病原分离及回接试验,发现引起银杏苗枯的病原为Phytophthorasp.称这种苗枯为银杏疫病。该病危害银杏幼嫩苗木的地上部分,未见危害根部和多年生成林树。叶片受害似开水烫伤状,茎干受害则变黑,黑色病斑环绕茎干一周后,病茎以上部分叶片青枯萎垂。病原菌在PSA培养基上,菌落白色绒毛状,28℃下7d可长出大量孢子囊,易产生厚壁孢子,病菌生长适宜温度为24℃~32℃。人工接种可致受伤银杏叶片及幼嫩茎干严重发病,但无伤茎叶发病较轻或不受害。在田间,该病5月初开始发生,3d~5d病情达到高峰,苗圃的发病率为10%~20%,有明显的发病中心,5月底病情稳定,以后病害不再发生。用含药培养基及含药纸碟法测定,甲霜灵及甲霜灵锰锌对病原菌有很强的抑制作用。病原种鉴定正在进行。  相似文献   

3.
黄土高原松苗猝倒病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宝芝  李华峰 《甘肃科技》2006,22(9):217-218
松苗猝倒病是由真菌引起的苗木病害。其发病率高,发展速度快,危害程度大,是苗圃中的第一大病害。经过多年的实践观察,及研究总结,在陇东黄土高原地区形成了一套较为全面科学的松苗猝倒病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4.
一、分布及危害苗木猝倒病,又称苗木立枯病。是一种世界性病害,全国各地苗圃均有分布,是育苗中的一大危害,每年苗木猝倒病的发病率都很高,严重的达60%以上,甚至绝产。  相似文献   

5.
大连市银杏叶斑病病原菌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银杏(Ginkgo biloba L.)是常见的城市园林观赏绿化树种,并具有极高的材用、食用和药用价值.近年来,大连市银杏树发生了一种不明病因且较为严重的叶斑病,查明病因、为病害防治提供理论依据迫在眉睫.从病害发生严重区域采集叶斑病病叶样本,采用感病叶片单斑分离法,对分离菌株进行致病性测定、形态学鉴定及分子生物学鉴定等,对大连市银杏树发生的叶斑病进行了病原菌鉴定.结果表明,大连银杏叶斑病致病菌有2种,分别为链格孢属细极链格孢(Alternaria tenuissima)和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迄今为止,细极链格孢(Alternaria tenuissima)侵染银杏导致其发生叶斑病鲜有报道.  相似文献   

6.
查到祁连山区分布有国家林业局公布的林业有害植物18种,均为祁连山本土原有植物,除油杉矮槲寄生对青海云杉有危害外,其余尚未对天然林构成危害,但对未成林造林地、苗圃地的幼苗及草原造成严重危害.调查了苗圃发生危害的主要杂草种类,总结生产实践经验,提出了苗圃杂草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7.
核桃树银杏大蚕蛾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勇军  王诚 《汉中科技》2011,(3):56-56,45
银杏大蚕蛾严重影响核桃产业发展,主要危害是幼虫取食核桃树叶,作者分析了银杏大蚕蛾的生活史及习性。提出了人工防治、化学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等方法来降低对核桃树的危害。  相似文献   

8.
詹天军  侯小琳 《甘肃科技》2014,(4):141-143,135
苗圃病虫害的发生既影响了苗木的正常生长,又影响其经济效益,因此,苗圃苗木病虫害的防治是苗木栽培管理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重点介绍了河西地区苗圃苗木的虫害和常见的苗木病害的发病规律及其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9.
苗圃病虫害防治是保证育苗成功 ,为造林绿化提供优良苗木的重要措施 ,特别是在国家实施退耕还林 (草 )和西部大开发战略之后 ,使西部各省育苗规模得到前所未有的迅猛发展。同时随着气候、生物因子及其他方面的不断变化 ,这几年苗圃病虫鼠害到处猖獗发生 ,给育苗工作带来很大困难。为此 ,笔者结合苗圃病虫鼠害的防治 ,对甘肃南部针叶树苗圃主要病虫鼠害做了全面调查和防治试验 ,现将结果综述如下 :1 针叶树苗圃主要病虫鼠害种类1.1 病害种类 据在甘肃白龙江林管局各林场苗圃、莲花山自然保护区苗圃和临洮县杨家湾针叶树苗圃中调查 ,针叶树苗圃的病害有八种 ,主要是松苗立枯病。该病主要发生在一年生以下的幼苗上 ,发病率在 2 0 %以上 ,个别年份达 60— 70 %。该病根据为害时期不同 ,分为种芽腐烂、茎叶腐烂、幼苗猝倒和苗木立枯四个类型 ,其病原菌主要是茄丝核菌 (RhizoctoniaSolaniKti hn)、镰孢霉 (茄腐皮镰孢霉FusariumSolaniMartiusAPP .et.Wol lenw和尖镰孢霉F .OxysporumSchlechr)和腐霉 (瓜果腐霉Pythiumaphanidermatum(...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了解黄酮类化合物在银杏叶片中的合成代谢规律,确定银杏合适采摘期,以及选育优良的银杏品种,探讨了雌、雄株和金叶(芽变品种)银杏叶片光合生理与黄酮含量的周年变化及相关性。【方法】以银杏种质资源圃的雌株、雄株及嫁接的金叶银杏为材料,对4—11月银杏的光合色素、叶绿素荧光参数、黄酮成分及含量间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在整个叶片生长周年动态变化中,雄株银杏的含水量低于雌株和金叶银杏,特别是在6—9月夏季高温时期的差异更显著;雌株银杏的含水量、相对叶面积、叶绿素含量都大于雄株与金叶银杏,特别是在5—8月,但雄株与金叶银杏的相对叶面积增加速度较快;雌株银杏的光化学淬灭系数(qP) 及非光化学淬灭系数(NPQ)高于雄株和金叶银杏,雌株具有更强的抗氧化能力。银杏叶中黄酮苷含量及总黄酮含量的高点分别出现在4—5月和9月,各银杏叶总黄酮的含量依次为金叶银杏>雄株>雌株;雄株的叶绿素、类胡萝卜素与槲皮素之间,雌株的叶绿素a、类胡萝卜素与总黄酮之间都存在极显著正相关。金叶银杏叶色在4—6月为金黄色,其叶绿素含量均比雄株、雌株银杏低,7月转绿后与雌株和雄株差异不大,其光合、黄酮代谢的变化更接近于雄株,且其黄酮合成的能力高于雄株及雌株。【结论】银杏叶的最佳采收期在9月,雄株和金叶银杏更适用于叶用林的培育,雌株的抗逆性高于雄株与金叶银杏,金叶银杏既有观赏价值,又有优良的经济性状,因而具有良好的开发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