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癌痛病人磁共振(MRI)检查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60例需要行MRI检查的癌痛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根据病人病情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待检查结束后对两组病人的MRI图像质量及病人依从性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在MRI图像质量和病人依从性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MRI检查的癌痛病人进行相应的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MRI的图像质量及病人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综合性自我管理新模式对癌痛病人生活质量及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晚期癌痛病人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综合性自我管理新模式护理。采用数字评分法(NRS)进行疼痛评分,简明疼痛问卷(BPI)对生活质量进行评分,比较两组不良反应、治疗后依从性。[结果]观察组干预后1周、2周、3周NRS评分较对照组均明显改善;观察组日常生活、情绪、行走能力、正常工作、与他人关系、睡眠、生活兴趣等生活质量方面,与对照组相比改善也更加明显;观察组治疗依从性优于对照组;两组干预后均出现阿片类止痛药物常见的不良反应,但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性自我管理教育新模式可提高癌痛病人治疗效果及依从性,明显改善癌痛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李丽红 《全科护理》2013,11(4):310-311
[目的]观察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人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将80例老年COPD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基础护理,观察组在常规基础护理基础上给予整体、全面的护理干预。干预后随访5个月,采用圣.乔治医院呼吸疾病问卷(SGRQ)评价COPD病人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结果]两组病人干预后生活质量各指标均有改善,但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老年慢性COPD病人临床特点实施全面、整体的护理干预,可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在癌痛病人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5年12月疼痛科收治的60例癌痛病人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综合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疼痛控制情况、生活质量和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干预后疼痛评分降低,且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干预后生活质量和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癌痛病人治疗中应用综合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病人的疼痛,改善其生活质量,提高病人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干预对肺癌病人疼痛、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8例肺癌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病人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病人在此基础上采用集束化护理,比较两组病人干预后疼痛程度、肺功能以及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观察组病人干预后癌痛评分为3.8分±1.4分,低于对照组的6.1分±1.7分,肺活量及潮气量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总分为312.3分±14.6分,高于对照组的282.0分±15.1分,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干预应用于肺癌病人能有效降低病人的疼痛程度,改善肺功能,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协同心理干预对非霍奇金淋巴瘤化疗病人癌因性疲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6例非霍奇金淋巴瘤化疗病人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协同心理干预,比较两组病人癌因性疲乏程度、生活质量及心理状况。[结果]观察组病人癌因性疲乏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病人社会功能、心理功能、躯体功能、恶心及因癌困难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病人焦虑及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非霍奇金淋巴瘤化疗病人实施协同心理干预,可有效改善病人癌因性疲乏程度及心理焦虑状况,提升病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对宫颈癌病人癌因性疲乏的影响.[方法]将113例宫颈癌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7例,观察组56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两组病人干预前后进行癌因性疲乏程度及生活质量情况评价.[结果]观察组病人干预后癌因性疲乏程度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病人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缓解宫颈癌病人的癌因性疲乏,改善病人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艾灸结合八段锦运动对肿瘤病人癌因性疲乏(CRF)的干预效果。[方法]将72例确诊恶性肿瘤且评定存在癌因性疲乏的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36例,对照组给予肿瘤病人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病人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艾灸结合八段锦运动持续干预8周。[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病人疲乏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艾灸联合八段锦运动可以改善病人疲乏状况,提高肿瘤病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原发性肝癌慢性癌痛病人镇痛效果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入选的83例病人按就诊时间分为对照组39例和观察组44例,两组均接受相应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心理干预、认知干预、行为干预和家庭支持干预等。采用疼痛程度数字等级量表(PINRS)和肝癌病人生存质量量表(QOL-LC),在综合护理干预前后对两组病人进行问卷调查并记录。[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最终完成试验的病人分别为35例和38例;干预后观察组PINR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疼痛控制效果、生存质量总分及病人自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提高原发性肝癌病人慢性癌痛的治疗效果,缓解慢性癌痛,并改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0.
个体化护理干预对癌症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系统化、个体化护理干预对癌症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0例住院癌症病人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系统化、个体化护理干预。在入院时及入院后第8周,采用癌症病人生存质量表(EROTCQOLQ—C30)对两组病人生活质量进行评分并比较。[结果]干预后两组比较,干预组病人生活质量各项指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内比较,干预后病人生活质量各项指标比干预前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系统化、个体化护理干预明显提高癌症病人的生活质量,同时也推动了专业护理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放松训练对直肠癌Miles术后病人癌因性疲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1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直肠癌Miles术后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放松训练,采用癌症疲乏量表与癌症病人生活质量测定量表比较两组病人干预前后癌因性疲乏与生活质量得分。[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癌因性疲乏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放松训练疗法可改善直肠癌病人Miles术后病人的癌因性疲乏感,提高其生活质量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亲情化结合个性化护理服务对提高护理质量和病人满意度的效果。[方法]将160例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各8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亲情化结合个性化护理服务模式。采用调查问卷方式比较两组病人满意度情况;同时对两组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各项指标进行考核评定。[结果]观察组病人护理后整体护理质量上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病人对各项服务内容的总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亲情化结合个性化护理服务可以提高病人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和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3.
周广美  张慧  韩淑艳 《护理研究》2014,(12):1457-1458
[目的]探讨支持性心理干预在缓解癌症病人疼痛、改善生活质量中的作用。[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癌痛病人共120例,按照对照匹配原则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支持性心理干预,观察两组病人疼痛、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经支持性心理干预后,癌症病人疼痛程度减轻(P0.05);生活质量提高,其中生理功能、躯体疼痛、精力、情感职能、精神健康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支持性心理干预可以缓解癌症病人的疼痛,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徐九云 《护理研究》2012,26(8):680-683
[目的]探讨连续护理干预对慢性乙型肝炎病人治疗依从性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92例慢性乙型肝炎病人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院外连续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分别对入院时、出院时、出院后3个月病人治疗依从性以及生存质量进行测评。[结果]入院时两组病人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及出院3个月时观察组自我效能、治疗依从性以及生活质量得分均高于干预前与对照组(P<0.05)。[结论]连续护理干预可提高病人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全程护理干预对鼻咽癌放疗病人癌因性疲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76例鼻咽癌放疗伴癌因性疲乏的病人,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病人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全程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病人干预前和干预1个月后病人的癌因性疲乏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干预后,干预组病人癌因性疲乏评分降低,且低于对照组同期水平;生活质量评分提高,且高于对照组同期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鼻咽癌放疗病人中应用全程护理干预,有助于缓解病人的癌因性疲乏,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陆永秀  )  陈细定  )  胡晓岚  ) 《全科护理》2014,(13):1172-1173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乙肝病人自我效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0例慢性乙肝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3周后比较两组病人自我效能感和生活质量得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3周后自我效能感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慢性乙肝病人采取多维度护理干预,可提高病人的自我效能感,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张苗苗 《全科护理》2016,(26):2763-2764
[目的]观察对乳腺癌术后化疗病人实施个性化护理的效果.[方法]将78例乳腺癌病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均接受静脉化疗,化疗期间对照组病人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病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个性化护理,比较两组病人护理质量、癌痛控制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癌痛控制效果优于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乳腺癌术后化疗病人实施个性化护理能提高护理质量,很好地控制癌痛,降低化疗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征翠芳 《全科护理》2013,(27):2526-2527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对提高妇科化疗病人舒适度的效果分析。[方法]随机将86例妇科化疗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常规化疗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舒适护理干预。[结果]两组病人的生活质量各项指标评分,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科学的舒适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使其舒适度提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运动-心理-睡眠护理干预模式对乳腺癌病人癌因性疲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2月—2018年1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深圳市萨米医疗中心住院60例乳腺癌病人为对照组,选择2018年2月—2019年1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深圳市萨米医疗中心住院62例乳腺癌病人为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病人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给予运动-心理-睡眠护理干预,两组均干预2个月。干预前后采用欧洲癌症生存质量核心量表(EORTC QLQ-30)评价两组病人生活质量,Piper疲乏修正量表(PFS-R)评价两组病人的癌因性疲乏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干预后EORTC QLQ-30量表总体健康、功能评分升高且高于对照组,症状、特异性评分降低且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干预后PFS-R评分降低且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动-心理-睡眠护理干预模式可缓解乳腺癌病人癌因性疲乏症状,提高病人生活质量,效果优于常规护理。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系统化、个体化护理干预对癌症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0例住院癌症病人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系统化、个体化护理干预.在入院时及入院后第8周,采用癌症病人生存质量表(EROTCQOLQ-C30)对两组病人生活质量进行评分并比较.[结果]干预后两组比较,干预组病人生活质量各项指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内比较,干预后病人生活质量各项指标比干预前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系统化、个体化护理干预明显提高癌症病人的生活质量,同时也推动了专业护理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