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6 毫秒
1.
从1310nm和1550nm两个光窗口特点入手,分别介绍了1310nm和1550nm光设备的结构和基本工作原理,并以图表的形式简明扼要地比较了两类光设备的特点和性能,最后从网络性价比的角度以实例介绍了1310nm和1550nm光设备选用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2.
文章通过对光纤有线电视网络采用1550nm/1310nm叠加组网方式的介绍,提出在大中城市对现有1310nm光纤网络改造,拓广,以及开展多功能增值业务带宽扩展的实现方案,并对1550nm直接光放大与1310nm二级级联组网方式的成本造价做出了比较。  相似文献   

3.
兴化有线电视城乡光纤联网(1310nm系统)于1997年建成,本文通过对光传输1550nm系统与1310nm系统优劣的比较,指出1550nm系统是今后网络发展的方向,此次网络升级改造是在原有1310nm系统的基础上.通过增加1550nm光发射机、光放大器以及线路扩容、加芯等技术手段来有计划分阶段地实施1550nm改造工程,并对回传业务.指标分配.实施步骤等作了简要的论述。  相似文献   

4.
李克民 《世界宽带网络》2007,14(5):85-86,88
目前我国有线电视网络都采用了HFC光纤同轴电缆混合网络构建.网络拓扑采用了1550nm双环型光纤白愈骨干网+1310nm星型支干网+同轴电缆分配网构成,模拟电视/数字电视信号采用VSB/QAM调制方式调制到110-862MHz有线电视频谱内的8MHz频道上进行电视节目传输.为了提高有线电视信号的传输质量,HFC网的光节点/光接收机覆盖用户一般要求控制在500户以内,  相似文献   

5.
淄博市有线电视网络的建设始于90年代初期,从1996年起有线电视开始全市联网。由于当时1550nm光传输设备尚未达到商用化水平,1310nm光设备比较成熟,大部分使用1310nm光发射机实现区域联网,同时由于当时光传输设备及光缆价格较高,从经济适用性考虑,每个光节点覆盖用户一般在2000—5000户;光接收机以下使用干线  相似文献   

6.
针对峰峰矿区已拥有的1310 nm光网络存在的故障多、可靠性差、管理维护难等问题,讨论了采用1550 nm EDFA光传输替代1310 nm光传输模式的优势,介绍峰峰矿区1550 nm全光网络的设计思路和技术方案,该方案使以上问题得以解决。  相似文献   

7.
阐述了采用1550+EPON技术对1310nm有线电视传输网络升级改造的案例,详细分析了采用1550nm+EOPN技术完成双向网改造的技术优势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8.
我市在1997年进行了1310nm波长光缆网的改造工作。当时由于受到投资额的限制,其网络规模也相应受到了影响。近期我市已全面规划采用1550nm波长组网,将原有的75台1310nm波长光接收机转换成1550nm波长接收,在转网开通调试过程中,遇到了问题。原有个别老光机送1310nm波长接收光功率在设计范围内为-3~0dBm,RF信号在100dBμV以上。当换上1550nm波长后,光功率电平下降到-6.5dBm(设计的光功率在0dBm以上),RF信号下降到90dBμV以下。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阜宁县利用1550nm大功率光放大器设备实现县至乡、乡至村光纤CATV联网的技术方案的探索与实践,采用了比较适合阜宁地域情况的1550nm光直接放大至村光节点的方式及利用1310nm/1550nm WDM技术,实现本地电视信号及多功能综合业务插入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0.
在县乡村有线广播电视光缆网络建设实践中,提出一种新的联网技术方案,以改变传统的1550nm设备做干线、1310nm设备通村的定式做法,县一乡干线采用1310nm设备,而乡一村联网采用1550nm直接调制的光发送设备,这样可以节省可观的建设费用,经实际应用该方案符合技术指标要求,具有很好的实用性和经济性。  相似文献   

11.
介绍1310 nm和1550 nm光纤传输系统的特点,给出两种光纤传输技术的选择原则,阐述如何正确使用光接收机和掺铒光纤放大器,以提高系统信号传输质量。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一种应用于深海微细光缆的设计和制作工艺,并测试了微细光缆的工作水深等性能。经测试,该光缆的外径为0.8mm,在波长为1310nm处衰减系数小于0.40dB/km,在波长为1550nm处衰减系数小于0.30dB/km,极限拉伸强度不小于500N。试验结果表明,该微细光缆可用于7km水深,并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13.
采用绝缘层上Si(SOI)纳米线阵列波导光栅(AWG)结构设计了超紧凑光纤到户(FTTH)单纤三向滤波器。二维时域有限差分(2D-FDTD)模拟输出光场表明,3个波长光信号输出光场清晰,实现了1490 nm和1550nm下行波长的解复用和1310 nm波长的上传复用功能;进一步的输出功率模拟表明,当各波长信号输入功率为1 mW时,1490 nm端口输出功率为0.49 mW,1550 nm端口输出功率为0.49 mW,1310 nm上传信号功率为0.55 mW,相应的插入损耗分别约为-3.1、-3.1和-2.6 dB。各端口的串扰光功率可被抑制到-25.2 dBm以下,相应的串扰小于-22.6 dB。采用电子束(EB)光刻结合诱导耦合等离子干法(ICP-RIE)刻蚀,制备出了Si纳米线单纤三向滤波器,经红外CCD成像观察到器件具有3个波长的分波功能。  相似文献   

14.
主要介绍攀枝花广电利用1550nm技术与设备,根据业务的需求和用户群的分布不同,并结合原有的光缆网络实际情况,适时推进骨干光缆环网的建设和完善,实现骨干光网自愈保护功能,以提供可靠优质稳定的光缆传输网络,为将来多业务传输及信息服务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朱南南  张骏 《红外与激光工程》2016,45(5):522003-0522003(6)
材料表面的散射特性和表面粗糙度对产品的性能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基于激光散射原理设计了用于检测表面粗糙度和表面散射特性的多波长光纤传感器。光纤传感器的探头采用特殊的几何设计,用650 nm、1 310 nm和1 550 nm激光作为光源,选择2 mm的工作距离作为最佳测量距离,对不同表面粗糙度的样品进行了测试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同一波长下,随着表面粗糙度的增大,以外磨样品为反射面测得的反射强度减小;同一粗糙度下,入射波长越长,反射强度越大。多波长光纤传感器可以精确地测量表面粗糙度,并能有效地减小系统误差。系统误差分析得到传感器的相对误差范围大约为3.56%~7.43%。  相似文献   

16.
在原有1 310 nm系统的基础上,通过增加1 550 nm光发射机、光放大器以及线路扩容、加芯等技术手段来有计划分阶段地实施1 550 nm改造工程,并对回传业务、指标分配、实施步骤等作了简要的论述。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一种为适应高精度光纤陀螺而设计制作的传输波长为1550mm的保偏光纤耦合器(PMFC)。比较了1550nmPMFC与单模光纤耦合器(SMFC)在制作工艺上的不同。对“衍射法定轴技术”和“温度稳定性高的封装技术”等关键制作技术进行了详尽的阐述和讨论。并对1550nmPMFC进行了温度循环试验,试验结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