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老年卧床鼻饲患者营养状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11月,我科采用经头皮动脉与外周静脉同步换血,成功为1例ABO血型不合导致严重高胆红素血症的新生儿进行了换血治疗,换血过程操作简单顺利,患儿生命体征平稳,无脱管、堵管造成放血不畅、感染等问题,现将换血护理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周围动静脉同步换血疗法的护理。方法在严密监护下,对21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进行泵替代人工反复抽血控制换血治疗。结果新生儿黄疸治疗效果好。结论换血前精心准备,换血中相互配合,正确操作,密切监测,换血后继续观察、加强护理是换血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常见病症,若不及时处理,对新生儿危害极大,重者可引起胆红素脑病,造成不可逆的神经系统损害,病死率高。即使幸存,大多数也会遗留下神经系统后遗症[1],为新生儿时期重要的致残病因,严重时可致死亡。换血疗法是给患儿输入成人的新鲜血,从患儿血管抽出血废弃,能部分置换出血中胆红素、抗体和致敏红细胞等,减轻溶血和降低血清胆红素浓度,防止胆红素脑病[2],是治疗新生儿重度高胆红素血症的最迅速有效的方法。目前,有关换血疗法的报道很多,为探讨一种安全、简便、经济、减少可能发生并发症的换血疗法,现将出血路径、换血方法、血液选择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的常见病.重症患儿黄疸出现早,发展迅速,严重的1周内发生胆红素脑病,甚至死亡[1].换血能较快清除血中游离胆红素,是最有效、迅速的治疗方法.本科于2004年10月至2006年10月,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23例进行了外周动静脉换血治疗,现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疗法的疗效及护理。方法在严密监护下,对38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进行换血治疗。监测换血前、后的胆红素、电解质、血常规以及体温、心率、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等。结果38例患儿平均总胆红素换出率是51.04%,间接胆红素换出率51.11%,均1次换血成功,换血过程中体温、心率、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监护均稳定。结论换血前精心准备,换血中相互配合,正确操作,密切监测,换血后继续观察、加强护理是换血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新生儿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科常见疾病,严重者可致胆红素脑病,甚至造成死亡。换血是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最迅速的方法,可快速降低血中游离胆红素、抗体、致敏红细胞及代谢产物等,防止胆红素脑病的发生,同时还可以纠正贫血。以往多采用经脐静脉插管,单通道反复抽、注血液的换血疗法,要求较高,旧血换出率低,易致感染和并发症,且难以普及。我科2003年1月-2007年7月应用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178例,取得较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时期常见疾病之一,其中足月儿发生率为60%,早产儿为85%[1],重度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为45/100000[2]。如不采取及时治疗,可能会发展成胆红素脑病,从而留下听觉障碍或脑瘫等严重后遗症,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负担。换血疗法能快速移除体内致敏或缺陷的红细胞,迅速降低体内胆红素水平,减少胆红素脑病的发生,是目前治疗重度高胆红素血症最迅速有效的方法[7 ]。同时,换血疗法又是一项高难度、高风险的专科护理技术,存在较多并发症。近年来有较多学者就换血疗法进行了深入研究。现就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换血疗法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术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手术配合及护理。方法:对高胆红素血症患儿采用一次性静脉留置针予外周血管穿刺,进行同步换血治疗。结果:所有患儿换血后胆红素水平明显下降,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经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术治疗高胆红素血症方法简便,明显降低血清胆红素浓度,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疗法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作用及护理。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09年至2010年25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行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疗法的临床资料,总结换血前、换血中和换血后的护理要点。结果25例患儿换血治疗24h后血清胆红素水平明显下降(P〈0.01),治疗效果理想。结论换血前充分准备、换血过程中熟练操作,换血后细致护理是换血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外周动静脉全自动同步换血术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达到换血标准的108例患儿采用外周动静脉全自动同步换血,换血前后采血进行血清胆红素、血常规、电解质、血糖监测。结果换血前后血清总胆红素比较,换血后明显降低(P<0.01),血钾、血小板也显著降低(P<0.01和0.05),钠、钙、血红蛋白、血糖在换血前后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换血还可能导致心率增快、呼吸不规则、休克、穿刺肢体肢端血供不良等少见的、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换血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疗效好,同时也有可能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临床医师应严格掌握换血指征。  相似文献   

11.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多发生在新生儿早期是由于胆红素生成过多,肝脏对胆红素摄取和结合能力低下,肠一肝循环增加所致,为多种病因引起的高胆红素血症。而换血是治疗高胆红素血症最迅速的方法。若血清胆红素超过342umol/L及凡有胆红素脑病早期(警告期)症状,无论其血清胆红素高低都要考虑换血治疗。换血途径有多种,在我科应用外周血管同  相似文献   

12.
沈平 《当代护士》2004,(11):29-30
目的探讨同步换血术治疗高胆红素血症的手术配合及护理。方法采用一次性静脉留置针予外周血管穿刺,行同步换血术。结果2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换血顺利,血清总胆红素值下降明显,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经外周血管穿刺同步换血术能有效去除血清中的游离胆红素,终止溶血的进展,纠正贫血,防止缺氧和心力衰竭,降低核黄疸的病死率和致残率。  相似文献   

13.
新生儿胆红素脑病是由于游离间接胆红素通过新生儿未成熟的血脑屏障渗入脑组织,沉着在脑细胞引起胆红素脑病,可造成神经系统严重后遗症,甚至死亡。在新生儿胆红素脑病早期仍存在高胆红素血症,迅速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可以减轻患儿的脑损伤。新生儿换血技术是降低胆红素水平最为有效的方法,是治疗新生儿胆红素脑病的重要方法之一。因换血前患儿已有神经系统受损表现如嗜睡、昏迷或抽搐,换血过程中患儿存在血压波动、栓塞、感染以及电解质紊乱等,因此加强对胆红素脑病的新生儿换血的临床护理极为重要。本研究回顾分析了24例早期新生儿胆红素脑病患儿换血治疗的临床护理资料,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周围动静脉同步换血疗法的护理.方法 在严密监护下,对21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进行泵替代人工反复抽血控制换血治疗.结果 新生儿黄疸治疗效果好.结论 换血前精心准备,换血中相互配合,正确操作,密切监测,换血后继续观察、加强护理是换血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高胆红素血症中未结合胆红素对脑细胞有毒性作用,可致核黄疸,引起后遗症,甚至危及患儿生命。换血可快速去除循环血中的胆红素,置换出致敏的红细胞并提供新鲜白蛋白,能与胆红素再连接,有效地防止核黄疸的发生。本院NICU于2006年11月至2009年3月,对10例新生儿重症高胆红素血症进行换血治疗,取得良好的疗效。现将治疗效果及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廖克准 《临床医学》2011,31(11):26-27
目的通过观察新生儿换血前后血清胆红素及电解质的变化,进一步探讨全自动封闭式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疗法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07年2月至2011年2月所收治重症新生儿黄疸32例,全部采用全自动封闭式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法,对患儿进行换血治疗。结果 32例重症新生儿黄疸患儿全部换血成功,均无并发症,其血清胆红素下降明显,而电解质表现各异,但均在正常范围。结论对于重症新生儿黄疸通过全自动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后,胆红素下降显著,K+略有下降,但电解质变化对患儿未见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同型全血外周动静脉同步置换术,治疗重症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动态实验室结果及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对9例危重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采用外周动静脉同型全血置换。动态监测换血前、后血清总胆红素、结合胆红素、非结合胆红素,血红蛋白、血糖、电解质及动脉血液气体的结果变化情况。结果换血前、换血后血清总胆红素结果分别是(510.95±96.88)、(212.27±68.92);换血前、换血后非结合胆红素结果分别是(452.10±84.12)、(189.13±63.11);换血前后实验室监测患儿血清总胆红素、非结合胆红素结果均明显下降(P0.01)。结论同型全血外周动静脉换血治疗新生儿重症高胆红素血症安全有效,副作用少,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护理要点。方法:在生命体征监护下,对12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采用静脉留置针进行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加强术前准备、术中配合和术后护理。结果:12例患儿顺利安全完成换血治疗,未发生并发症,换血后血清胆红素明显低于换血前(P<0.01)。结论: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术前充分准备、术中医护密切配合及术后细致的护理是换血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换血治疗对胆红素、清蛋白、血常规、血气的影响,探讨换血治疗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高胆红素血症并接受换血治疗患儿的临床资料,比较分析换血前及换血后6h胆红素、清蛋白、血常规、血气等变化。结果换血后血清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清蛋白、白细胞、血小板水平均较换血前明显降低(P0.05),红细胞、红细胞压积较换血前明显升高(P0.05),换血前后血红蛋白、酸碱度(pH)、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碳酸氢根离子(HCO3-)、剩余碱(BE)较换血前明显升高(P0.05)。结论换血疗法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能够快速降低胆红素水平,纠正贫血,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两种换血术在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中的效果。方法将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患儿按就诊的顺序编号,单号为实验组、双号为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选择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术,实验组用改良换血术,对照组用输液泵自动换血术。对两组患儿换血前、中、后血总胆红素值、平均换血时间、换血前、中、后T、HR、BP、R变化、堵管、并发症的发生进行观察。结果两组患儿换血前、中、后血总胆红素值,经t检验,P均〈0.01,对照组换血前、中、后HR经t检验,P%0.05,对照组发生堵管5例,并发症2例。结论改良换血术血液循环系统稳定、安全,操作简便,无并发症,可减轻患儿痛苦及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